发泡成形体用缝纫线、发泡成形体以及发泡成形体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426747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发泡成形体用缝纫线、发泡成形体以及发泡成形体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安装于汽车座位等上的如头部靠垫等的发泡成形体中,用来将多枚皮套材料缝接形成袋状的皮套的发泡成形体用缝纫线、发泡成形体以及发泡成形体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这种头部靠垫,用缝纫线将多枚皮套材料缝接后形成呈袋状的皮套,再在该皮套内部插入支架(stay),同时将发泡原料注入使之发泡,这样发泡材料和皮套即形成为一体。在这种情况时,通常皮套材料用聚酯等纤维构成的缝纫线、通过平缝针脚或者链缝针脚来缝接。
但是,在这样构成的头部靠垫中,发泡原料发泡时,如图16所示,通过平缝针脚或者链缝针脚61的线插通孔62,发泡原料65有可能泄露到皮套63的外表面一侧。在这种情况时,头部靠垫的外观就会受到损害。对此,如图16中的双点划线所示,采用的对策方案有在皮套63的内面粘贴粘性胶带64使得有线插通孔62的部分被覆盖,通过该粘性胶带64防止发泡原料从线插通孔泄露。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增加粘贴粘性胶带64的人工。不仅如此,随着发泡原料的发泡,皮套63会张紧,引起粘性胶带64从皮套63的内面剥离,从而往往会显著降低防漏功能。
为了解决这类问题,现有的技术方案是例如特开平8-309765号公报(日本专利文献1)、特开平11-225846号公报(日本专利文献2)以及特开2003-103076号公报(日本专利文献3)中揭示的头部靠垫的构造。即,日本专利文献1的方案是将多片皮套材料按照一根针/三根线的包缝方式缝接,该缝接的针距设定在1.5mm~3.0mm范围内。另外,日本专利文献2的方案是用带状的薄膜(film)包覆住多片皮套材料的缝头(seam allowance)部分,再将该薄膜缝接于皮套材料上。还有,日本专利文献3的方案是在多片皮套材料的缝头部分设置可以伸缩的条带(tape),再将条带缝接于皮套材料上。
在专利文献1的方案中,由于针脚的缝线整体都为双重,且缝线针距被设定为上述的值,所以发泡压力即使对缝制部施加张力,针脚的缝线上受到的张力也被分散。这样一来,针脚不易开裂,发泡原料也不易通过线插通孔泄露。但是,无法避免由于作用于缝制部的张力引起的对于线插通孔扩开方向上的力的作用,因为这样的原因,所以还是不能有效地防止发泡原料的泄露。
另外,在日本专利文献2以及日本专利文献3的方案中,皮套材料的缝接部分内设置有薄膜或者条带,由于需要将这些部件缝接于皮套材料上,部件数增加的同时,缝制作业也较烦杂。而且,这种情况和上述相同,由于作用于缝制部的张力,使得对于薄膜、条带或者皮套材料的线插通孔在扩开方向上产生作用力。因此,也是不能有效地防止发泡原料的泄露。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无须进行缝接薄膜或者条带这类烦杂的作业,可以简单地进行皮套材料的缝接。另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在发泡原料发泡时,可以有效地防止发泡原料通过针脚的线插通孔泄露到皮套的外表面一侧。
为达到以上目的,涉及发泡成形体用缝纫线的权利要求1记载的发明为一种发泡成形体用缝纫线,在通过将发泡原料注入皮套内部使之发泡而形成的发泡成形体上,被用来缝接构成所述皮套的多片皮套材料,其特征在于该缝纫线在制造发泡成形体时发生形态变化,从而将所述皮套的线插通孔内的间隙堵塞。这里发泡成形体的制造是指包括含有皮套材料的缝接、发泡原料的发泡及成形等的整个发泡成形体的制造过程。
权利要求2中记载的发明为,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发明,其特征在于由于制造发泡成形体时产生的热能,其形态发生变化。
权利要求3中记载的发明为,根据权利要求2记载的发明,其特征在于通过成形发泡成形体时产生的热能而熔化。
权利要求4中记载的发明为,根据权利要求3记载的发明,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接合性纤维由低熔点热接合性纤维、和高熔点热接合性纤维和/或天然纤维构成,所述低熔点热接合性纤维被所述热能熔化。
权利要求5中记载的发明为,根据权利要求4记载的发明,其特征在于用低熔点热接合性纤维构成的细线、和高熔点热接合性纤维和/或天然纤维构成的细线构成。
权利要求6中记载的发明为,根据权利要求4或者权利要求5记载的发明,其特征在于所述低熔点热接合性纤维相对于缝纫线整体的重量比在15~70%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7中记载的发明为,根据权利要求4~6中的任意一项记载的发明,其特征在于低熔点热接合性纤维被所述发泡原料的发泡时的热能所熔化。
权利要求8中记载的发明为,根据权利要求4~7中的任意一项记载的发明,其特征在于作为低熔点热接合性纤维,采用熔点在摄氏80~140度范围内的。
权利要求9中记载的发明为,根据权利要求4~8中的任意一项记载的发明,其特征在于低熔点热接合性纤维由共聚尼龙构成。
权利要求10中记载的发明为,根据权利要求2记载的发明,其特征在于由于制造发泡成形体时产生的热能而发生的膨胀,其形态发生变化。
权利要求11中记载的发明为,根据权利要求10记载的发明,其特征在于由于在缝制时和皮套之间产生的摩擦热而发生膨胀。
权利要求12中记载的发明为,根据权利要求10或者权利要求11记载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内包有由于热能而膨胀的粒子,由于该粒子的膨胀从而在直径方向上膨胀。
权利要求13中记载的发明为,根据权利要求12记载的发明,其特征在于粒子为微型胶囊。
权利要求14中记载的发明为,根据权利要求13记载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微型胶囊被粘接或者涂布于构成线的纤维的外周面。
权利要求15中记载的发明为,根据权利要求13或者权利要求14记载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微型胶囊的构成为在外壳的内部密封有膨胀剂。
涉及发泡成形体的权利要求16中记载的发明为一种发泡成形体,通过将多片皮套材料用缝纫线缝接后形成皮套,再在该皮套内部注入发泡材料后使之发泡从而形成该发泡成形体,其特征在于作为所述缝纫线使用的是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记载的缝纫线。
涉及发泡成形体的权利要求17中记载的发明为一种发泡成形体,通过将多片皮套材料用缝纫线缝接后形成皮套,再在该皮套内部注入发泡材料后使之发泡从而形成该发泡成形体,其特征在于作为所述缝纫线使用的是根据权利要求4~9中任意一项记载的缝纫线。
权利要求18中记载的发明为,根据权利要求17记载的发明,其特征在于皮套材料通过平缝针脚缝接,含有低熔点热接合纤维的缝纫线被用作底线。
权利要求19中记载的发明为,根据权利要求17记载的发明,其特征在于皮套材料通过链缝针脚缝接,含有低熔点热接合性纤维的缝纫线被用作针线。
涉及发泡成形体的权利要求20中记载的发明为一种发泡成形体,通过将多片皮套材料用缝纫线缝接后形成皮套,再在该皮套内部注入发泡材料后使之发泡从而形成该发泡成形体,其特征在于作为所述缝纫线使用的是权利要求10~15中任意一项记载的缝纫线。
涉及发泡成形体的制造方法的权利要求21中记载的发明为一种发泡成形体的制造方法,通过将多片皮套材料用缝纫线缝接后形成皮套,在将该皮套设置于成形模具中的状态下,在该皮套内部注入发泡材料后使之发泡从而形成该发泡成形体,其特征在于作为所述缝纫线,使用在制造时形态会发生变化的,通过其形态变化,使得皮套的线插通孔内的间隙被堵塞。
权利要求22中记载的发明为,根据权利要求21记载的发明,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1或者权利要求2中记载的缝纫线。
权利要求23中记载的发明为,根据权利要求21记载的发明,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3~9中任意一项记载的缝纫线。
权利要求24中记载的发明为,根据权利要求21记载的发明,其特征在于作为所述缝纫线使用的是热接合性纤维,该热接合性纤维由于制造发泡成形体时产生的热能引起的膨胀而发生形态变化,通过热接合性纤维的熔化堵塞所述间隙。
权利要求25中记载的发明为,根据权利要求21记载的发明,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10~15中任意一项记载的缝纫线。
(有益效果)在本发明中,用于将多片皮套材料缝接的缝纫线,由于在发泡成形体的制造时熔化或膨胀而发生形态变化,从而堵塞住线插通孔内的间隙,因此可以防止发泡原料通过该通插孔泄漏到皮套的外表面一侧。
缝纫线由于在制造发泡成形体时的热能发生形体变化,所以无需新设用于加热缝纫线的加热器等装置,制造装置的构成得以简单化。
缝纫线由高熔点热接合性纤维和低熔点热接合性纤维构成,在通过低熔点热接合性纤维的熔化将线插通孔堵塞的情况时,如果低熔点热接合性纤维相对于缝纫线整体的重量比被设定在15%~70%的范围内,则该量较为适当,因此可以有效地堵塞住针脚的线插通孔。
如果使用的是熔点在摄氏80~140度的范围内的低熔点热接合性纤维,通过聚氨酯(Urethane)类的发泡材料在发泡时的热能可以使得低熔点热接合性纤维熔化,无需使用加热器等加热手段进行加热。
通过在缝制时皮套和缝纫线的摩擦热引起缝纫线膨胀,则无需加热器等加热手段。
缝纫线具有微型胶囊,该微型胶囊通过热能发生膨胀,由于微型胶囊的膨胀缝纫线的直径变大。因此,皮套的线插通孔内的间隙可以被缝纫线堵塞。


图1为表示第一实施例的头部靠垫的立体图。
图2为表示图1的头部靠垫的制造方法的剖视图。
图3为表示皮套材料的缝接部分的针脚(平缝针脚)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表示皮套材料的缝接部分的另一针脚(链缝针脚)的局部剖视5为概略地表示缝接皮套材料所使用的缝纫线的局部主视图。
图6为图5的缝纫线的放大剖视图。
图7a为表示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7b为表示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8为图7a及图7b中表示的微型胶囊的剖视图。
图9为表示第一实施例的变化例的剖视图。
图10为表示第一实施例的另一变化例的剖视图。
图11为表示第一实施例的又一变化例的剖视图。
图12为表示第一实施例的又一变化例的剖视图。
图13为表示第二实施例的变化例的剖视图。
图14为表示第二实施例的另一变化例的剖视图。
图15为表示第二实施例的又一变化例的剖视图。
图16为表示现有技术的剖视图。
最佳实施例(第一实施例)以下,就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结合图1~图6进行说明。
如图1及图2所示,作为本实施例的发泡成形体的头部靠垫11,由靠垫部12和支架13构成。支架13的根端部埋设于靠垫部12内,支架13的整体呈接近U字形。即,在所述靠垫部12中,皮套14内插入有支架13,同时在该状态下将这些部件设置于成形模具15A、15B、15C中。然后,在此状态下,在皮套14内注入发泡聚氨酯等发泡原料16,通过使该发泡原料16发泡膨胀,使得发泡材料17与皮套14一体成形。另外,皮套14是通过在织物的内面叠加弹性材料层和不使液体透过的膜(均未在图中显示)而构成的。
如图1及图2所示,所示皮套14为,将按一定形状裁切的多片外周面的皮套材料14a在其端部边缘通过针脚18缝接后、连接成接近筒状,同时在该外周面皮套材料14a的左右两侧上,通过针脚18将一对侧面皮套材料14b、14c缝接,如前所述整体形成为袋状。在皮套14的底部中央,形成有用于将支架13插入皮套14内部、或者注入发泡原料16的开口部19。此外,在皮套14的底部中央,在开口部19的两侧附近的位置上,形成有用于穿插支架13的脚部13a的一对线插通孔20。
作为缝接所述皮套材料14a~14c的针脚18,采用的是如图3所示的由面线21及底线22构成的平缝针脚18a,和如图4所示的由针线23及钩子线24构成的双线链式缝针脚(以下,简称链缝针脚)18B中的任意一种、或者二者一起使用。在平缝针脚18A和链缝针脚18B并用的情况下,在要求有伸缩性的部分、或者皮套材料14a~14c的纤维容易散开的部分,以使用链缝针脚18B为佳。另外,构成针脚18的缝线21、22、23、24,可以使用如由聚酯、尼龙、聚丙烯、丙烯树脂等的合成纤维构成的热接合性纤维,如人造丝等的再生纤维,如棉、麻、羊毛等的天然纤维。在本实施例中,人造丝等再生纤维被作为天然纤维定义。另外,通过后叙说明可以明了,作为所述热接合性纤维,设定有低熔点热接合性纤维26和高熔点热接合性纤维27。还有,为了说明上的方便,在接下来的说明中,高熔点热接合性纤维27被定义为具有由合成树脂构成的高熔点热接合性纤维以及天然纤维中的至少一种纤维(高熔点热接合性纤维和/或天然纤维)。另外,在本第一实施例中,将含有低熔点热接合性纤维26的缝线21、22、23、24作为缝纫线25。
在平缝针脚18A的情况时,使用的是由如高熔点聚酯等的高熔点热接合性纤维构成的面线21。另外,作为底线22使用的是由所述高熔点热接合性纤维和低熔点热接合性纤维构成的缝纫线25。在链缝针脚18B的情况时,使用的是由如高熔点聚丙烯等的高熔点热接合性纤维构成的钩子线24。另外,作为针线23,使用的是由高熔点热接合性纤维和低熔点热接合性纤维构成的缝纫线25。
如图5及图6所示,所述缝纫线25由多根例如3根细线25a、25b、25c绞合或者聚拢后构成。在这些细线25a、25b、25c中,例如一根细线25a由多根低熔点热接合性纤维26通过绞合或者聚拢后形成。剩下的细线25b、25c由多根高熔点热接合性纤维27通过绞合或者聚拢后形成。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低熔点热接合性纤维26相对于缝纫线25整体的重量比,被设定在15~70%的范围内。作为这些低熔点热接合性纤维26,使用的是由6尼龙或者66尼龙等形成的尼龙纤维、低熔点聚酯纤维、低熔点聚烯烃纤维、低熔点丙烯纤维等纤维。这些低熔点热接合性纤维26,熔点在摄氏80~140度范围内,由于发泡原料16在发泡时的热能,该低熔点热接合性纤维26被熔化,缝纫线25的形态从而发生变化。
接下来,就如前所述构成的头部靠垫11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在制造该头部靠垫11时,如图1~图4所示,首先将多片外周面皮套材料14a以及侧面皮套材料14b、14c通过平缝针脚18A或者链缝针脚18B、或者两种线脚18A、18B,整体缝接成袋状,然后将正反面反转后形成皮套14。在此情况下,作为平缝针脚18A的底线22或者链缝针脚18B的针线23,使用的是含有如前所述的低熔点热接合性纤维26的缝纫线25。
随后,在皮套14内插入支架13,同时将这些部件设置于成形模具15A~15C内。在此状态下,通过在皮套14内注入发泡聚氨酯等发泡原料16使之发泡膨胀,从而使得发泡材料17和皮套14一体成形,形成规定形状的靠垫部12。
在该靠垫部12成形时,伴随发泡原料16的发泡产生摄氏120~140度的发泡热,皮套14几乎以相同的温度被加热。此时,作为平缝针脚18A的底线22或者链缝针脚18B的针线23,由于使用的是含有上述熔点的低熔点热接合性纤维26的缝纫线25,所以该缝纫线25的低熔点热接合性纤维26熔化,然后堵塞住针脚18A、18B上缝纫线25通过的线插通孔28的内周面与缝纫线25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或者缝纫线25的纤维之间的间隙。因此,在发泡原料16发泡时,即使由于该发泡压力皮套14被张紧、使得形成于针脚18A、18B的线插通孔28被扩开、线插通孔28的内面和缝纫线25之间形成大的间隙,该间隙也可以被尼龙等熔融树脂堵塞住。因此,可以有效地防止发泡原料16通过线插通孔28泄漏到皮套14的外表面一侧。而且,该实施例的构造,和上述现有技术的构造不同,因为不使用条带等其他部件,所以不会增加部件数量、也不会增加工作量。
另外,作为平缝针脚18A的面线21及链线针脚18B的钩子线24,使用的是由高熔点热接合性纤维构成的通常的缝纫线,同时在平缝针脚18A的底线22或者链缝针脚18B的针线23中,也含有高熔点热接合性纤维27。因此,即使发泡原料16产生发泡热,也无法将这些高熔点热接合性纤维熔化,针脚18A、18B还是被保持为原形状态。这样一来,不能防止对于皮套14的缝接部分产生松弛的担心,可以得到紧密度较好的针脚18A、18B。此外,在平缝针脚18A上,因为将比较容易延展的低熔点热接合性纤维26使用在底线22中,而不使用在由缝纫机的夹线器(tension devices)或者天平赋予了线拉伸力的面线21中,所以可使缝纫线的设定情况正确地反映在针脚18A上,从而可适当地设定结节点的位置或者线结。另外,在链缝接头18B中,由于在通过线插通孔28的几乎整个长度的针线23上使用了低熔点热接合性纤维26,所以可以有效地防止发泡树脂从线插通孔28泄漏出。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低熔点热接合性纤维26相对于缝纫线25整体的总量比被设定在15~70%的范围内,因此可以有效地实施对线插通孔28的堵塞。相对于此,当低熔点热接合性纤维26相对于缝纫线25整体的重量比不足15%时,低熔点热接合性纤维26的量较少,无法有效地将所述线插通孔堵塞。另外,当低熔点热接合性纤维26相对于缝纫线25整体的重量比超过70%时,由于低熔点热接合性纤维26所占的比例高,所以低熔点热接合性纤维26在熔化后的针脚18有可能会强度不足。
另外,作为低熔点热接合性纤维26,由于使用的是熔点在摄氏80~140度的范围内的纤维,所以如实施例那样,利用聚氨酯的发泡材料在发泡时的热能可以使低熔点热接合性纤维26熔化。因此,无需通过加热器等专用的加热手段进行加热,在制造装置的构成中不必设置加热装置,制造装置的构成得以简化。
(第二实施例)接下来,就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结合图7a~图8进行说明。
在该第二实施例中,作为缝纫线25使用的是,具有在缝制时由于该缝纫线25和皮套材料14a、14b、14c之间发生的摩擦热导致膨胀从而引起形态变化的这一特性的材料。即,如图7a及7b所示,作为构成第二实施例的缝纫线25的面线21及底线22、或者作为链缝的针线23的细线25a、25b、25c,使用的是所述第一实施例的高熔点热接合性纤维或者是与天然纤维相同的高熔点热接合性纤维27,在该高熔点热接合性纤维27上涂布或者浸透混有作为粒子的微型胶囊51的粘合剂,使得微型胶囊51以几乎均匀的密度分散开来。这里,图7b中所示的52,表示的是含有微型胶囊51的涂层。因此,由于面线21及底线22、或者钩子线24内包有多个微型胶囊51,所以,含有微型胶囊51的线就构成缝纫线25。对于用来粘结微型胶囊51的粘结剂,不做特别的限定,通常可以使用苯乙烯-丁二烯共聚橡胶(丁苯橡胶,SBR)、丙烯类共聚物、聚氨酯类共聚物、聚氯乙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等。如图8所示,微型胶囊51的构成为在外壳51a的内部密封有作为膨胀剂的低沸点挥发液51b。于是,通过缝纫线25对所述皮套材料14a、14b、14c进行缝制时,由于皮套材料14a、14b、14c和缝纫线25之间产生摩擦热,所述微型胶囊51内的挥发液51b发生气化,使得微型胶囊51发生膨胀。该膨胀率为相对于膨胀前的大小尺寸比达到4~30倍左右。
因此,如图7a中的双点划线所示,细线25a、25b、25c在直径方向上大为膨胀,成为大的直径。这样,由于细线25a、25b、25c的膨胀,缝纫线25的外周面和线插通孔28的内周面之间、或者细线25a、25b、25c之间所形成的间隙被堵塞住。然后,没有太受到上述摩擦热而未膨胀的微型胶囊51,在发泡原料16的发泡膨胀行程中,由于该发泡热而发生膨胀。因此,未被堵塞的剩余的间隙也几乎被完全堵塞住。
这样一来,在第二实施例中,也和第一实施例一样,可以有效地阻止发泡原料16从线插通孔28泄漏到外部,同时由于不需要条带等其他部件,所以部件数量可以减少,缝制也可以简单地进行。此外,微型胶囊51的膨胀压力也作用在细线25a、25b、25c的延长方向上。但是,由于比起微型胶囊51的膨胀压力,构成细线25a、25b、25c的纤维的张力较大,所以细线25a、25b、25c不会伸长。因此,缝纫线25的线结不会松弛,皮套材料14a、14b、14c的缝合也不会发生偏移等情况。此外,在缝制结束后,头部靠垫的成形结束,再经过长时间后微型胶囊51有可能萎缩,在这种情况时,因为发泡原料16的发泡已经结束,所以从线插通孔28中不会发生泄漏。
这里,所述微型胶囊51形成为直径为5~50μm左右的球壳状。该外壳51a由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聚丙烯腈等中的任意一种构成。另外,外壳51a中的挥发液51b由丁烷、己烷、戊烷、异丁烷等挥发性碳化氢构成。
另外,构成细线25a、25b、25c的纤维和微型胶囊51的比例,如果相对于纤维为100重量单位,则微型胶囊51为3~30重量单位。在这种情况时,如果微型胶囊51不足3重量单位,细线25a、25b、25c的膨胀量就会不充分、使得对空隙的堵塞效果降低。另一方面,如果微型胶囊51超过30重量单位,纤维量则变少,使得细线25a、25b、25c的强度会降低,同时细线25a、25b、25c的表面变粗,从而增加缝纫线25的表面的摩擦阻力,对缝制带来不良影响。
(其他实施例)另外,本发明还可以作如下变化,形成具体的实施例。
在所述第一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通过将低熔点热接合性纤维26和高熔点热接合性纤维27绞合或者聚拢来形成缝纫线25的所有细线25a~25c,相对于缝纫线25的整个重量,低熔点热接合性纤维26的重量比被设定在15~70%的范围内。
在第一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通过将高熔点热接合性纤维27绞合或者聚拢来形成缝纫线25的各细线25a~25c,同时在各细线的外周施以由与低熔点热接合性纤维同样材质的树脂材料构成的涂层30。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各细线25a~25c,也可以是含有低熔点热接合性纤维的构成。
在第一实施例中,其构成为利用发泡原料16在发泡时的热能使得低熔点热接合性纤维熔化,但是也可以是在制造头部靠垫时,利用其他热源将低熔点热接合性纤维熔化。例如,将成形模具15A、15B、15C加热后利用该热能使之熔化,或者在皮套14缝制结束时、利用热压机加热来使之熔化。
在第一实施例中,将低熔点热接合性纤维26仅用作平缝针脚18A的面线21,或者同时用作面线21及底线22。另外,可以将低熔点热接合性纤维26同时用作链缝针脚18B的针线23以及钩子线24。
在第一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在整个缝纫线25的外周面设置由低熔点热接合性树脂构成的涂层31。因而,在图11的情况下,缝纫线25中不必设置低熔点热接合性纤维26。
在第一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在构成细线25a~25c的高熔点热接合性纤维27的外周设置由低熔点热接合性树脂构成的涂层32。因而,在图12的情况下,缝纫线25中也没有必要设置低熔点热接合性纤维26。
在第二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代替作为微型胶囊51的膨胀剂的挥发液51b,可以使用例如叠氮化钠的固态气体发生剂51c。
在第二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作为缝纫线25的细线25a~25c,可以被设定为含有微型胶囊51的线、和不含有微型胶囊51的线。在图14中,细线25a~25c有三根,含有微型胶囊51的细线为一根,但是也不限于如此。
在第二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细线25a~25c由一根高熔点热接合性纤维27构成,在该细线25a~25c内沿其较长的方向上延长形成的孔53内,填充固态的气体发生剂51c。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高熔点热接合性纤维27自身会发生膨胀。此外,构成缝纫线25的细线25a~25c分别为一根,较长,且在缝制的时候,每一个线插通孔20上形成有缝纫线25彼此缠绕接合的部分。这样,即使通过将细线25a~25c的两端切断来使得孔53的两端开放,发生的气体在短时间内也几乎不会排放出,从而使得细线25a~25c在直径方向上膨胀。
在第二实施例中,可以将包含微型胶囊51的具有膨胀功能的线,仅作为平缝当中面线或底线中的一种。或者在链缝中,同时作为针线以及钩子线。
在各实施例中,采用链缝针脚作为针脚时,在双线链式缝之外还可以采用单线链式缝针脚、三线链式缝针脚。在这种情况时,至少在贯穿皮套材料14a、14b、14c的线中使用低熔点热接合性纤维26。
在各实施例中,作为皮套14,也可以采用皮革或者人造革、或者乙烯树脂来替代纺织物。
本发明也可以具体实施于头部靠垫以外的发泡成形体中,即将多片皮套材料缝接后形成皮套,同时在皮套内部使发泡树脂原料发泡膨胀后成形的物体,例如在座位的靠背部分或者坐垫部分等的发泡成形体中具体实施。
权利要求
1.一种发泡成形体用缝纫线,在通过将发泡原料注入皮套内部使之发泡而形成的发泡成形体上,被用来缝接构成所述皮套的多片皮套材料,其特征在于该缝纫线在制造发泡成形体时发生形态变化,从而将所述皮套的线插通孔内的间隙堵塞。
2.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发泡成形体用缝纫线,其特征在于由于制造发泡成形体时产生的热能,其形态发生变化。
3.根据权利要求2记载的发泡成形体用缝纫线,其特征在于使用了通过成形发泡成形体时产生的热能来熔化的热接合性纤维。
4.根据权利要求3记载的发泡成形体用缝纫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接合性纤维由低熔点热接合性纤维、和高熔点热接合性纤维和/或天然纤维构成,所述低熔点热接合性纤维被所述热能熔化。
5.根据权利要求4记载的发泡成形体用缝纫线,其特征在于用低熔点热接合性纤维构成的细线、和高熔点热接合性纤维和/或天然纤维构成的细线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4或者权利要求5记载的发泡成形体用缝纫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低熔点热接合性纤维相对于缝纫线整体的重量比在15~70%的范围内。
7.根据权利要求4~6中的任意一项记载的发泡成形体用缝纫线,其特征在于低熔点热接合性纤维被所述发泡原料的发泡时的热能所熔化。
8.根据权利要求4~7中的任意一项记载的发泡成形体用缝纫线,其特征在于作为低熔点热接合性纤维,采用熔点在摄氏80~140度范围内的。
9.根据权利要求4~8中的任意一项记载的发泡成形体用缝纫线,其特征在于低熔点热接合性纤维由共聚尼龙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2记载的发泡成形体用缝纫线,其特征在于由于制造发泡成形体时产生的热能而发生的膨胀,其形态发生变化。
11.根据权利要求10记载的发泡成形体用缝纫线,其特征在于由于在缝制时和皮套之间产生的摩擦热而发生膨胀。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者权利要求11记载的发泡成形体用缝纫线,其特征在于内包有由于热能而膨胀的粒子,由于该粒子的膨胀从而在直径方向上膨胀。
13.根据权利要求12记载的发泡成形体用缝纫线,其特征在于粒子为微型胶囊。
14.根据权利要求13记载的发泡成形体用缝纫线,其特征在于微型胶囊被粘接或者涂布于构成线的纤维的外周面。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者权利要求14记载的发泡成形体用缝纫线,其特征在于微型胶囊的构成为在外壳的内部密封有膨胀剂。
16.一种发泡成形体,通过将多片皮套材料用缝纫线缝接后形成皮套,再在该皮套内部注入发泡材料后使之发泡从而形成该发泡成形体,其特征在于作为所述缝纫线使用的是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记载的缝纫线。
17.一种发泡成形体,通过将多片皮套材料用缝纫线缝接后形成皮套,再在该皮套内部注入发泡材料后使之发泡从而形成该发泡成形体,其特征在于作为所述缝纫线使用的是根据权利要求4~9中任意一项记载的缝纫线。
18.根据权利要求17记载的发泡成形体,其特征在于皮套材料通过平缝针脚缝接,含有低熔点热接合纤维的缝纫线被用作底线。
19.根据权利要求17记载的发泡成形体,其特征在于皮套材料通过链缝针脚缝接,含有低熔点热接合性纤维的缝纫线被用作针线。
20.一种发泡成形体,通过将多片皮套材料用缝纫线缝接后形成皮套,再在该皮套内部注入发泡材料后使之发泡从而形成该发泡成形体,其特征在于作为所述缝纫线使用的是权利要求10~15中任意一项记载的缝纫线。
21.一种发泡成形体的制造方法,通过将多片皮套材料用缝纫线缝接后形成皮套,在将该皮套设置于成形模具中的状态下,在该皮套内部注入发泡材料后使之发泡从而形成该发泡成形体,其特征在于作为所述缝纫线,使用在制造时形态会发生变化的,通过其形态变化,使得皮套的线插通孔内的间隙被堵塞。
22.根据权利要求21记载的发泡成形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1或者权利要求2中记载的缝纫线。
23.根据权利要求21记载的发泡成形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3~9中任意一项记载的缝纫线。
24.根据权利要求21记载的发泡成形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所述缝纫线使用的是热接合性纤维,该热接合性纤维由于制造发泡成形体时产生的热能引起的膨胀而发生形态变化,通过热接合性纤维的熔化堵塞所述间隙。
25.根据权利要求21记载的发泡成形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10~15中任意一项记载的缝纫线。
全文摘要
通过缝纫线将多片皮套材料缝接后形成呈袋状的皮套。在该皮套内部通过注入发泡原料使之发泡,形成头部靠垫。作为缝纫线,使用的是由低熔点热接合性纤维和高熔点热接合性纤维构成的热接合性纤维。由于头部靠垫成形时的热能、特别是发泡原料发泡时的热能,缝纫线的低熔点热接合性纤维发生熔化,从而堵塞住针脚的线插通孔。根据这种构成,可以防止发泡原料通过缝制部的线插通孔泄漏到皮套的外表面一侧。
文档编号B29K105/04GK1977073SQ20048004348
公开日2007年6月6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29日
发明者樋口阳一, 土屋晓 申请人:井上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