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脂成型品的制造方法、树脂成型品、内窥镜用的树脂成型品、使用树脂成型品的内窥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64838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树脂成型品的制造方法、树脂成型品、内窥镜用的树脂成型品、使用树脂成型品的内窥镜 ...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在内窥镜的观察光学系统和/或照相机的摄像光学系统等中使用的光学元件和支承该光学元件的支承部件一体化而成型的树脂成型品的制造方法、树脂成型品、内窥镜用的树脂成型品、使用树脂成型品的内窥镜和该树脂成型品的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作为利用树脂材料一体成型透镜等光学元件和支承该光学元件的支承部件的方法,公知有利用二色成型技术的方法。基于二色成型的一般方法如下所述。首先,作为一次成型,例如,在具有光学元件的形状的模穴的模具中填充一次成型用的熔融树脂材料,成型光学元件(一次成型品)。然后,作为二次成型,在具有支承部件的形状的模穴的模具中填充二次成型用的熔融树脂材料,形成支承部件。此时,预先在二次成型用的模具的模穴内·放置一次成型后的光学元件。然后,通过从一次成型后的光学元件上二次成型支承部件(二次成型品),得到光学元件和支承部件成为一体的二色成型体。在这种二色成型方法中,在进行二次成型之前,需要从浇口切离一次成型后的光学元件。该浇口是在一次成型用的模具上形成的熔融树脂材料的供给通路的一部分。在该浇口的切离作业时,在光学元件的表面残留有浇口痕。由于浇口痕的凹凸使光在光学元件的表面散射,所以有可能对光学元件的光学功能造成不良影响。并且,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如下的多色成型用的模具利用分别不同的树脂材料对筒体以及安装在该筒体内的凸透镜和凹透镜等光学元件进行多色成型。在光学元件的表面上的光学有效直径的外侧设有光学元件与浇口的连结部。光学元件按照这样的方式成型。由此,成为在光学有效直径内不会由于浇口痕而引起光学功能降低的结构。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平3-248823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一般情况下,在光学元件的产品设计方面,在成型具有与光学元件的直径大致相等的光学有效直径的光学元件的情况下,光学有效直径外侧的面积非常小。因此,在现有技术中,很难在光学元件的表面上的光学有效直径的外侧确保连结部的配置位置,使连结部不对光学功能造成影响。并且,为了设置浇口,当增大光学元件的直径时,光学元件的产品本身增大。因此,特别是在将光学元件应用于内窥镜用的透镜等光学部件的情况下,内窥镜的插入部的直径变粗,损害插入部的插入性等。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树脂成型品的制造方法、树脂成型品、内窥镜用的树脂成型品、使用树脂成型品的内窥镜和该树脂成型品的制造装置在光学元件的光学有效直径与光学元件的直径大致相等的情况下,也能够确保设置用于成型光学元件的浇口的位置,使光学元件和支承部件成为一体。
本发明的第I方式是一种树脂成型品的制造方法,具有以下工序一次成型工序,使用透光性的成型材料,成型具有光学元件和从该光学元件突出的突出部一次成型体;以及二次成型工序,使用与所述一次成型体的成型材料不同的成型材料,成型用于支承所述一次成型体的二次成型体,使所述一次成型体和所述二次成型体一体化,所述突出部成型为向所述二次成型体侧突出,在所述一次成型工序中,所述一次成型体的成型材料从所述一次成型体的成型模的浇口经由所述突出部用的成型空间供给到所述光学元件用的成型空间,由此被供给到所述一次成型体的成型模的模穴内。


图IA是示出本发明的第I实施方式的二色成型品的俯视图。图IB是图IA的1B-1B线剖面图。图IC是图IA的1C-1C线剖面图。
图ID是图IC的1D-1D线剖面图。图2是第I实施方式的2色成型用模具的整体的纵剖面图。图3是第I实施方式的一次成型用模具的纵剖面图。图4是图3的IV-IV线剖面图。图5是图3的V-V线剖面图。图6是第I实施方式的二次成型用模具的纵剖面图。图7是示出对第I实施方式的一次成型用模具进行开模后的状态的纵剖面图。图8是用于说明从第I实施方式的一次成型用模具的一次成型主流道通过针点浇口将熔融树脂材料供给到突出部的成型面内的状态的纵剖面图。图9是用于说明从第I实施方式的一次成型用模具的一次成型主流道通过针点浇口将熔融树脂材料供给到突出部的成型面内的状态的横剖面图。图10是示出对第I实施方式的二次成型用模具进行开模后的状态的纵剖面图。图11是示出在对第I实施方式的二次成型用模具进行合模时形成的二次模穴的纵剖面图。图12是示出对第I实施方式的2色成型用模具的整体进行开模后的状态的纵剖面图。图13是示出对第I实施方式的二次成型用模具进行开模时的一次成型体的突出部与一次成型主流道的切离部分的纵剖面图。图14是示出第I实施方式的一次成型体的突出部的浇口痕的纵剖面图。图15是示出闭合第I实施方式的2色成型用模具的整体而进行合模后的状态的纵剖面图。图16是示出在第I实施方式的二次成型用模具的可动侧模板上载置的一次成型体的光学功能面与固定侧模板的成型面之间的间隔的二次成型用模具的纵剖面图。图17是示出第I实施方式的二次成型用模具的可动侧模板上的一次成型体的光学功能面与固定侧模板的成型面之间紧密贴合的状态的二次成型用模具的纵剖面图。图18是示出在第I实施方式的二次成型用模具的二次模穴中填充着色后的树脂的状态的二次成型用模具的纵剖面图。
图19是示出第I实施方式的二次成型用模具的开模状态的二次成型用模具的纵剖面图。图20是示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一次成型体的突出部的平面图。图21是图20的21-21线剖面图。图22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二色成型品的变形例的纵剖面图。图23是图22的23-23线剖面图。图24是示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内窥镜整体的结构的侧视图。图25A是第3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的前端部的主视图。
图25B是第3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的前端部的侧视图。图26是图25A的26-26线剖面图。图27是图25A的27-27线剖面图。图28是图25B的28-28线剖面图。图29是示出第3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的前端部的二色成型品的纵剖面图。图30是示出第3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的前端部的二色成型品的变形例的横剖面图。图3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内窥镜整体的结构的侧视图。图32A是第4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的前端部的主视图。图32B是第4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的前端部的侧视图。图33是图32A的33-33线剖面图。图34是图32B的34-34线剖面图。图35是图32A的35-35线剖面图。图36是图32A的36_36线剖面图,是示出第4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的前端部的二色成型品的纵剖面图。图37A是示出内窥镜用透镜的固定方法的变形例I的主要部分的纵剖面图。图37B是示出内窥镜用透镜的固定方法的变形例2的主要部分的纵剖面图。图37C是示出内窥镜用透镜的固定方法的变形例3的主要部分的纵剖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I实施方式](结构)图1A、图1B、图1C、图1D、图2 图19示出本发明的第I实施方式。图IA是本实施方式的树脂成型品即二色成型品5的俯视图。图IB是图IA的1B-1B线剖面图,图IC是图IA的1C-1C线剖面图,图ID是图IC的1D-1D线剖面图。并且,图2是对二色成型品5进行成型的二色成型模具(成型模)28的整体的纵剖面图。如图1A、图1B、图1C、图ID所示,二色成型品5具备具有光学元件I和向光学元件I的外周突出设置的突出部2的一次成型体3、以及支承光学元件I的圆筒状的支承部件(二次成型体)4。光学元件I是由透光性的树脂材料形成的例如平凹透镜等。例如,光学元件I的一面为平面。即,一次成型体3通过透光性的成型材料而成型。如图1B、图IC所示,光学元件I具有上下相面对的2个面、以及作为上述外周的周壁面lc。这2个面分别成为光学功能面la、lb。在图1B、图IC所示的这2个面中,上侧的面是平面状的光学功能面la,下侧的面是凹曲面状的光学功能面lb。突出部2从周壁面Ic (外周)朝向外侧突出。这样,突出部2设置在一次成型体3的功能部即光学功能面la、lb以外的部位。突出部2的厚度比周壁面Ic的厚度小。支承部件4是在将光学元件I安装在未图示的镜筒上时用于进行镜筒内的定位的透镜框。支承部件4的成型材料与一次成型体3的成型材料不同。支承部件4具有包围周壁面Ic的周壁部4a,光学元件I被支承在周壁部4a之间。如图1C、图ID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在光学元件I的外周设置有突出部
2。突出部2成型为向支承部件4侧突出。光学元件I的成型材料是熔融材料。该熔融材料通过供给用的针点浇口 24a (参照图3)被供给到一次成型用模具29 (参照图2)的一次模穴34内。一次成型用模具29是一次成型体3的成型模。突出部2具有足够与针点浇口24a连结的大小。在光学元件I中,如图IB所示,光学元件I的光学有效直径D2比光学元件I的直 径Dl稍小。而且,突出部2配置在光学有效直径D2的范围以外的位置即光学元件I的外周。因此,该突出部2不会妨碍光学元件I的光学功能。并且,在成型一次成型体3后,在对作为二次成型体的支承部件4进行二次成型时,在突出部2埋入支承部件4中的状态下,支承部件4与光学元件I 一体成型。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光学元件I的形状例如为平凹透镜,但是不限于此。接着,参照图2对二色成型模具28的结构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二色成型模具28由一次成型用模具(一次成型模)29和二次成型用模具(二次成型模)30构成。这些一次成型用模具29和二次成型用模具30配置在后述的注射成型机的可动侧台板32上。一次成型用模具29具有隔着分型线(以下称为PL)对置配置的一次固定侧模具13a和可动侧模具14。可动侧模具14配置成能够相对于一次固定侧模具13a在开模合模方向(图2中为上下方向)上移动。并且,二次成型用模具30具有隔着PL对置配置的二次固定侧模具13b和可动侧模具14。可动侧模具14配置成能够相对于二次固定侧模具13b在开模合模方向(图2中为上下方向)上移动。在一次成型用模具29和二次成型用模具30中,一次固定侧模具13a的结构和二次固定侧模具13b的结构不同,可动侧模具的结构在一次侧和二次侧相同。因此,可动侧模具的结构部件的称呼不用区分一次用和二次用,以下称为可动侧模具14。在成型时,在一次成型用模具29对包含光学元件I的一次成型体3进行一次成型后,二次成型用模具30对支承部件4进行二次成型。在对支承部件4进行二次成型的同时,一次成型体3和支承部件4 一体化。如图3所示,一次固定侧模具13a具有一次固定侧安装板6a、一次固定侧落下板7a、一次固定侧模板8a。在一次固定侧模板8a中嵌插有固定芯子31a。一次固定侧模具13a与可动侧模具14对置。可动侧模具14具有可动侧模板9、可动侧支承板10、间隔块11、可动侧安装板12。在间隔块11的内侧设有构成突出机构的顶出板15。如图5所示,在该顶出板15上安装有4个顶出销16和I个可动芯子17。可动芯子17配置成与固定芯子31a分开距离而对置。如图6所示,二次固定侧模具13b具有二次固定侧安装板6b、二次固定侧落下板7b、二次固定侧模板8b。在二次固定侧模板8b中嵌插有固定芯子31b。该二次固定侧模具13b与可动侧模具14对置。该可动侧模具14采用和与所述一次固定侧模具13a对置的可动侧模具14相同的结构。一次成型用模具29的可动侧安装板12和二次成型用模具30的可动侧安装板12固定在同一注射成型机的可动侧台板32上。该可动侧台板32在开模方向上可动。在可动侧台板32的中央位置设有与开模方向平行的旋转轴33。可动侧台板32能够以该旋转轴33为中心而旋转。进而,一次成型用模具29的一次固定侧安装板6a和二次成型用模具30的二次固定侧安装板6b固定在未图示的注射成型机的固定侧台板上。接着,对一次成型用模具29的详细机构进行说明。图7示出对一次成型用模具29进行开模后的状态。如图7所示,在一次固定侧模具13a的一次固定侧模板8a中,在固定芯子31a的大致中央形成有相对于PL侧为平坦的成型面20al。该平坦的成型面20al成型光学元件I的平面状的光学功能面la。进而,在一次固定侧模板8a上形成有凹陷状的成型
面20a2。成型面20a2在PL上成型一次成型体3的突出部2。该成型面20a2配置在固定芯子31a的平坦的成型面20al的外周侧,并且配置成比成型面20al更靠可动侧模板9侧。可动侧模板9与一次固定侧模板8a对置。以与平坦的成型面20al分离、且与成型面20al对置的方式,在可动侧模板9中配置可动芯子17。在可动芯子17上形成有凸曲面状的成型面21a。凸曲面状的成型面21a成型光学元件I的凹曲面状的光学功能面lb。然后,在一次成型用模具29的一次固定侧模具13a与可动侧模具14的合模时(参照图3),在一次固定侧模具13a与可动侧模具14之间,通过平坦的成型面20al、平坦的成型面20a2和成型面21a构成一次模穴34。一次模穴34是一次成型体3的成型所需要的。成型面21a具有凸曲面状。成型面21a与成型面20al和成型面20a2分离且对置。在该一次模穴34中包含突出部2用的成型空间2A和光学元件I用的成型空间1A。在一次成型体3的成型时,通过形成成型空间IA的一次固定侧模具13a的成型面20al形成光学元件I的光学功能面la,通过形成成型空间IA的可动侧模具14的凸曲面状的成型面21a形成光学元件I的光学功能面lb。与此同时,通过形成突出部2用的成型空间2A的一次固定侧模具13a的成型面20a2形成突出部2的表面的一部分。并且,在一次固定侧模具13a的一次固定侧安装板6a的中央位置和一次固定侧落下板7a的中央位置,分别形成有向开模方向供给一次成型体3的成型材料即熔融材料的供给路6al、7al。进而,在一次固定侧模板8a上设有一次成型主流道24和针点浇口 24a,该针点浇口 24a用于向一次成型体3的成型模的一次模穴34中填充(供给)一次成型体3的成型材料即树脂(熔融材料)。针点浇口 24a设置在向支承部件4侧突出的成型面20a2上(表面)。在固定芯子31a的上表面形成有连通路31al,该连通路31al连通一次固定侧落下板7a的供给路7al和一次固定侧模板8a的一次成型主流道24之间。然后,在一次成型体3的成型时,一次成型体3的成型材料即熔融材料从一次固定侧安装板6a和一次固定侧落下板7a的供给路6al、7al经由固定芯子31a的连通路31al被供给到一次固定侧模板8a的一次成型主流道24。进而,如图8和图9所示,熔融材料从该一次成型主流道24通过针点浇口 24a被供给到突出部2的成型面20a2内,经由该突出部2的成型面20a2内而填充在一次成型体3的一次模穴34内。并且,如图4所示,在一次固定侧模板8a上配设有调温管18a。调温管18a在一次固定侧模板8a中配设成一次模穴34的周壁状。在成型时,水或油等调温介质以始终流动的状态收纳在该调温管18a内。如图5所示,在可动侧模板9上配设有调温管19。与一次固定侧模板8a的调温管18a同样,在成型时,水或油等调温介质以始终流动的状态收纳在该调温管19内。进而,在可动侧模板9上形成有空间22。空间22在凸曲面状的成型面21a的外周部形成在面临PL的一侧,并且,以与模轴中心同心的形状形成二色成型品5的支承部件4的二次成型体用模穴的一部分。然后,在该空间22的底面(PL面的相反侧),以与底面相接的方式配置有4个顶出销16 (参照图5)。接着,对二次成型用模具30的详细机构进行说明。图10示出对二次成型用模具30进行开模后的状态。如图10所示,在二次固定侧模具13b的二次固定侧模板8b中,在固定芯子31b的嵌合部分形成有用于形成二次成型体用模穴的凹部23。在该凹部23中,在固定芯子31b的中央部分形成有与PL侧对置的平坦的成型面20bl。
并且,在二次固定侧模具13b的二次固定侧安装板6b的中央位置和二次固定侧落下板7b的中央位置,分别形成有向开模方向供给二次成型体的成型材料即熔融材料的供给路6bI、7bI。进而,在二次固定侧模板8b上设有二次成型主流道24b、以及用于向一次模穴34填充树脂的针点浇口 24bl。针点浇口 24bl设置在配设于成型面20bl的外周侧的固定芯子31b的外周缘部。在固定芯子31a的上表面形成有连通路31bl,该连通路31bl连通二次固定侧落下板7b的供给路7bl与二次固定侧模板8b的二次成型主流道24b之间。在二次成型用模具30的二次固定侧模具13b与可动侧模具14的合模时,预先在二次固定侧模具13b与可动侧模具14之间载置一次成型体3。然后,如图11所示,在二次固定侧模具13b与可动侧模具14之间,在一次成型体3的周围构成二次模穴35。二次模穴35与二次固定侧模具13b的凹部23和空间22连通。空间22配置在可动侧模具14的可动侧模板9侧,隔着PL与凹部23对置配置。通过在该二次模穴35中填充树脂,二次成型出支承部件4。接着,对二色成型品5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在制造本实施方式的树脂成型品即二色成型品5时,使用图2所示的二色成型模具28。在图2所示的二色成型模具28中,一次成型用模具29对一次成型体3进行成型(一次成型工序),同时,二次成型用模具30对作为二次成型体的支承部件4进行二次成型(二次成型工序)。在一次成型用模具29对一次成型体3进行成型(一次成型工序)时,首先,利用未图示的树脂注射单元,熔融材料从一次固定侧安装板6a和一次固定侧落下板7a的供给路6al、7al经由固定芯子31a的连通路31al被供给到一次固定侧模板8a的一次成型主流道24。熔融材料是一次成型体3的成型材料,是透明的树脂。该熔融材料从一次成型主流道24通过针点浇口 24a,经由突出部2的成型面20a2,并经由突出部2用的成型空间2A被供给到光学元件I用的成型空间IA内。由此,熔融材料被供给到一次成型体3的一次模穴34内并进行填充。另外,在一次模穴34中注射的一次成型体3的成型用树脂例如从PC(聚碳酸酯)等一般的透明树脂材料中选择即可。接着,填充在一次模穴34内的树脂以规定压力维持规定时间的保压状态。接着,通过对填充在一次模穴34内的树脂进行冷却,得到由光学元件I和突出部2构成的一次成型体3。然后,如图12所示,可动侧模具14向与一次固定侧模具13a和二次固定侧模具13b分离的方向移动,进行开模。此时,如图13所示,一次成型体3被设计成残留在可动侧模板9上。在进行开模的同时,一次成型体3和一次成型主流道25在针点浇口 24a的位置被切离。针点浇口 24a设置在向支承部件4侧突出的突出部2上的成型面20a2 (表面)上。因此,在一次成型体3和一次成型主流道25切离时,在一次成型体3的突出部2中,针点浇口 24a的痕迹即浇口痕41残留在针点浇口 24a的位置(参照图14)。接着,在一次成型体3残留在可动侧模板9上的状态下,成型机的可动侧台板32以旋转轴33为中心旋转180°。由此,载置有一次成型体3的可动侧模具14和二次固定侧模具13b对置配置,未载置一次成型体3的可动侧模具14和一次固定侧模具13a对置配置。在该状态下闭合模具(参照图15)。此时,如图16所不,构成为在载置于可动侧模板9上的一次成型体3的光学功能面Ia与二次固定侧模板Sb所具有的平坦的成型面20bl之间隔开间隔dl。在该状态下,顶出板15通过成型机的突出机构(未图示)突出间隔dl,顶出板15向成型面20bl按压光学功能面Ia侧,以使光学功能面Ia和平坦的成型面20bl成为紧密贴合的状态。此时,如·图17所示,突出部2从可动侧模板9分离,在突出部2的周围形成有供二次成型的树脂进入的间隙。接着,如下所述进行二次成型工序。如图18所示,在二次成型用模具30的二次模穴35中填充着色后的树脂。树脂以规定压力维持规定时间的保压状态。接着,通过对所填充的树脂进行冷却,得到支承一次成型体3的支承部件4 (二次成型)。此时,一次成型体3和支承部件4成为一体,并且,作为一次成型体3的一部分的突出部2埋没在支承部件4中(在二次成型工序中,支承部件4成型为使突出部2埋没)。另外,填充在二次模穴35中的树脂例如使用被着色为黑色的聚碳酸酯等一般的着色树脂材料。另外,在利用该二次成型用模具30的二次成型时,在一次成型用模具29中,同时进行上述一次成型体3的一次成型。接着,如图19所示,打开二次成型用模具30的可动侧模具14。此时,在针点浇口24bI中,二色成型品5从二次成型主流道26切离,可动芯子17和顶出销16通过未图示的成型机的突出机构突出,由此取出位于二次成型用模具30的可动侧模板9上的二色成型品5。另外,在该二次成型用模具30的开模时,在一次成型用模具29中也同时进行开模,在成型在一次成型用模具29侧的可动侧模板9上的状态下保持一次成型体3。接着,反复进行上述一连串的一次成型工序和二次成型工序。(作用)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通过透光性的成型材料对具有光学元件I和突出部2的一次成型体3进行一次成型的成型时(一次成型工序),在一次成型体3上成型向二次成型体侧突出的突出部2。然后,在一次成型体3的一次成型时,在作为成型材料的熔融材料被供给到一次成型体3的一次成型用模具29的一次模穴34内的熔融材料供给时,熔融材料从一次成型体3的一次成型用模具29的针点浇口 24a经由突出部2被供给到一次成型体3的一次成型用模具29的一次模穴34内。由此,在进行二次成型之前,针点浇口 24a从一次成型后的光学元件I切离,由此在一次成型体3的突出部2形成浇口痕41。另外,针点浇口24a是在一次成型用模具29上形成的熔融树脂材料的供给通路。在一次成型体3成型、支承一次成型体3的支承部件4 (二次成型体)与一次成型体3相邻地二次成型时(二次成型工序),该浇口痕41与突出部2 —起埋设在被供给到二色成型模具28的二次模穴35内的熔融材料中。因此,不会在二次成型后的二色成型品5的光学元件I的光学功能面la、lb残留有浇口痕41。由此,在光学元件I的直径Dl与光学元件I的光学有效直径D2以大致相同的程度而非常接近的情况下,能够对光学元件I及其支承部件4进行一体成型,而不会损害光学兀件I的功能。并且,由于突出部2还具有更加可靠地在支承部件4上保持光学元件I的功能,所以光学元件I和支承部件4的紧密贴合性提高。其结果,在光学元件I的直径Dl和光学元件I的光学有效直径D2大致相等的情况下,也能够确保设置用于成型光学元件I的针点浇口 24a的位置,并且,能够制造使一次成型体3和所述支承部件4 一体化的二次成型体。(效果)
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在一次成型体3的光学元件I的直径Dl以外形成突出部2,能够将用于构成针点浇口 24a的成型面20a2配置在光学元件I的光学有效直径D2以外,并且,能够配置在与一次成型体3周围的二次模穴35对应的部位。由此,能够将形成于突出部2的浇口痕41埋设于在接下来的二次成型工序中二次成型的支承部件4中,所以,不会在一次成型体3的光学元件I的直径Dl内残留有浇口痕41。因此,能够与支承部件4 一体地得到光学元件I的直径Dl和光学元件I的光学有效直径D2大致相同的光学元件I。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一次成型体3的突出部2埋没在二次成型的支承部件4中。由此,能够经由突出部2以比以往更宽的面积使支承部件4和一次成型体3紧密贴合。进而,在对光学元件I施加来自厚度方向的外力的情况下,通过埋没在支承部件4中的突出部2得到防脱效果。因此,能够提高一次成型体3和二次成型的支承部件4的接合强度。另外,突出部2具有足够构成针点浇口 24a的大小,其形状能够适当变更为矩形、半球状等,不限于第I实施方式的突出部2的形状,能够根据需要而变更为任意形状。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分别具有一个突出部2和针点浇口 24a的方式为例,但是不限于此。例如,在分别具有一个突出部2和针点浇口 24a时,光学元件I成型时的树脂的填充性不足,而无法确保光学元件I的表面精度的情况下,也可以分别设置2个以上的突出部2和针点浇口 24a,确保树脂的填充性和光学元件I的表面精度。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突出部2的厚度比周壁面Ic的厚度小,能够对具有光学元件I和从该光学元件I突出的突出部2的一次成型体3与作为其支承部件4的二次成型体进行一体成型、即对二色成型品5进行一体成型,而不会损害光学元件I的功能。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一次成型体3的功能部即光学功能面la、Ib以外的部位设置突出部2,能够对光学元件I及其支承部件4进行一体成型,而不会损害光学元件I的功能。[第2实施方式](结构)图20和图21示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在第I实施方式中,在一次成型体3的光学元件I的外周面的一部分设有I个突出部2。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一次成型体3的光学元件I的外周面设有2个突出部2a、2b。2个突出部2a、2b配置成在光学元件I的周方向上相互分离180°。并且,2个突出部2a、2b分别具有足够设置成型一次成型体3所需要的针点浇口 24a的宽度。另外,2个突出部2a、2b可以是相同大小,也可以是不同大小。
相对于光学元件I的厚度方向,2个突出部2a、2b的厚度比二次成型体即支承部件4中的与光学元件I相邻的部分的厚度小。而且,与第I实施方式同样,在对二次成型体即支承部件4进行二次成型时,2个突出部2a、2b在埋没于二次成型体即支承部件4中的状态下与光学兀件I一体成型。并且,在二色成型模具28的一次成型用模具29中,形成有在一次固定侧模板8a上成型一次成型体3的2个突出部2a、2b的未图示的2个凹陷状的成型面20a2以及2个一次成型主流道24。然后,在各成型面20a2上分别形成针点浇口 24a。(效果/作用)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在一次成型体3的光学元件I的外周面设置2个突出部2a、2b,能够使2个突出部2a、2b与支承部件4的接触面积比第I实施方式大。因此,能够使一次成型体3和支承部件4的紧密贴合性牢固。进而,2个突出部2a、2b配置成在光学元件I的周方向上相互分离180°。由此,在针对光学元件I作用有厚度方向的外力的情况下,2个突出部2a、2b能够提高光学元件I相对于支承部件4的脱落难度。 另外,一次成型体3的突出部2不限于I个的情况(第I实施方式)和2个的情况(第2实施方式),也可以设置3个以上的多个。[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图22和图23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在本变形例中,在一次成型体3的光学元件I的外周面整周设有I个凸缘状的突出部2C。并且,突出部2c具有足够设置成型一次成型体3所需要的针点浇口 24a的宽度。进而,相对于厚度方向,突出部2c的厚度比支承部件4中的与光学元件I相邻的部分的厚度小。而且,与第I实施方式同样,在对二次成型体即支承部件4进行二次成型时,凸缘状的突出部2c埋没在支承部件4中。并且,在二色成型模具28的一次成型用模具29中,形成有在一次固定侧模板8a上成型一次成型体3的I个凸缘状的突出部2c的未图示的I个凹陷状的成型面20a2以及I个一次成型主流道24。然后,在成型面20a2上形成I个针点浇口 24a。另外,一次成型主 流道24和针点浇口 24a不一定限于一个,也可以设置多个。(效果/作用)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在一次成型体3的光学元件I的外周面整周设置I个凸缘状的突出部2c,一次成型体3和支承部件4以比第I实施方式和第2实施方式更宽的面积进行接触。由此,除了第I实施方式的效果以外,能够使一次成型体3和支承部件4的紧密贴合性更加牢固。并且,如第I实施方式和第2实施方式那样,在一次成型体3的光学元件I的外周面,在设有突出部2的部分和未设置突出部2的部分中,不会产生针对外力的脱落难度的不均。[第3实施方式](结构)图24、图25A、图25B、图26、图27、图28、图29示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将本发明应用于内窥镜301的前端部306。图24示出对体腔内进行观察并进行诊断、治疗等的内窥镜301的整体结构。内窥镜301具有被插入患者体腔内的细长的具有挠性的插入部305。在插入部305的前端配设有硬性的前端部306,在插入部305的基端设有操作部307。
插入部305具有细长的挠性管部305a、以及与该挠性管部305a的前端连结的弯曲部305b。在该弯曲部305b的前端连结有前端部306。在弯曲部305b中,例如,未图示的多个弯曲块沿着插入部305的中心轴的方向(长度轴方向)并列配置成一列,相邻的弯曲块以能够在上下方向上转动的方式通过轴部件枢轴支承。由此,弯曲部305b成为仅能够向上下2个方向弯曲的形式。弯曲部305b也可以成为不仅能够向上下方向弯曲还能够向左右方向弯曲的能够向4个方向弯曲的形式。操作部307具有把持部307a和弯曲机构部307b。另外,在使用像导(Image Guide)的纤维镜体的情况下,在操作部307的末端部设有未图示的目镜部。在弯曲机构部307b设有杆式的弯曲操作旋钮307bl。通过操作部307的弯曲操作旋钮307bl的转动,弯曲部305b强制地仅向上下方向弯曲,能够改变前端部306的朝向。进而,在把持部307a中设有通道接头307d。在弯曲机构部307b的侧面连结有通用软线307e的一端。在该通用软线307e的另一端设有未图示的镜体连接器。内窥镜301经由该镜体连接器与光源装置302和信号处 理装置303连接。在信号处理装置303上连接有观察监视器304。如图26和图27所示,插入部305的前端部306具有作为单一部件的前端部主体(前端结构部)306a。该前端部主体306a通过树脂而一体地模塑成型。形成前端部主体306a的材料的树脂是光学上不透明的例如黑色的树脂、例如PC (聚碳酸酯)。前端部主体306a通过与后述的照明透镜(光学元件)312的成型材料不同的成型材料而成型,支承照明透镜312并与照明透镜312 —体化。前端部主体306a构成内窥镜301的前端部306。形成前端部主体306a的材料的树脂是光学上不透明的例如黑色的树脂。因此,前端部主体306a是对光的透射进行遮断的遮光部件。如图25A所示,在前端部主体306a的前端面设有用于出射照明光的2个照明窗部51a、51b、l个观察窗部52 (光学元件)、以及I个处置器械贯穿插入用的通道308的前端开口部308a。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5A所示,相对于前端部主体306a的前端面的中心位置O而在上侧配置前端开口部308a,相对于中心位置O而在下侧配置观察窗部52。并且,设连接前端开口部308a的中心线01和观察窗部52的中心线02的基准线为基准线LI。以基准线LI为中心,左右对称地配置2个照明窗部5la、5lb。进而,如图25B所示,在前端部主体306a的上表面侧(前端开口部308a侧)的外周面,形成有朝向前端侧变细的前细状的倾斜面306b。由此,前端部主体306a的前端面成为横向较长、上下扁平的形状。换言之,前端部主体306a的前端面例如成为将上下方向作为短轴、将左右方向作为长轴的大致椭圆形状的勺状部。前端部主体306a的外周面平滑。在前端部主体306a的外周面,从前端面的缘部到前端部主体306a的后端部外周没有急角或明显的凹凸。具体而言,从大致椭圆形的前端面的缘部到前端部主体306a的后半基端部的大致圆形外周面,前端部主体306a的外周面整体为连续的曲面。在从大致椭圆形的前端面的缘部到与前端部306的后端相邻设置的大致圆形截面的弯曲部305b为止的部分中,前端部主体306a的外周面为从大致椭圆形变成大致圆形的平滑曲面。如图26所示,前端部主体306a的上表面侧的倾斜面306b配置在弯曲部305b弯曲的方向、这里为前端部306竖起的朝向侧。在前端部主体306a的前端面的周缘或露出到前端部主体306a外的角部分均形成有带圆角的边缘。
如图25A所示,在前端部主体306a的内部,与插入部305的轴方向平行地形成有4个孔(306al、306a2、306a3、306a4)。在第I孔306al中形成有通道308的前端开口部308a。在第2孔306a2和第3孔306a3中形成有用于设置照明用光学系统的组装部件的左右一对的照明用收纳孔。在第4孔306a4中形成有用于设置观察用光学系统的组装部件的观察用孔。在形成通道308的前端开口部308a的第I孔(通道孔)306al的内端,经由连接接头连接有未图示的通道管。该通道管的手边侧部分通过弯曲部305b内和挠性管部305a内被引导至操作部307,与通道接头307d连接。而且,通道管形成从通道接头307d贯通到前端部306的前端开口部308a的通道308。该通道308除了用于处置器械的贯穿插入以外,还用于送气、送水等。如图26所示,在用于设置观察用光学系统的组装部件的第4孔(观察用孔)306a4中,配设有在最前端位置形成作为光学元件的观察窗部52的第I透镜314a。第I透镜314a也可以是玻璃罩。在该第I透镜314a的后方依次配设有第2透镜314b、第3透镜314c、第 4透镜314d。通过这些透镜形成观察光学系统314。该观察光学系统314例如通过粘接剂固定在前端部主体306a的第4孔306a4的内周壁面上。在观察光学系统314的成像位置配置有具有CXD等摄像元件的摄像元件部315。然后,由观察光学系统314成像的观察像通过摄像元件部315转换成电信号,经由未图示的信号线缆传送到信号处理装置303。然后,观察像通过信号处理装置303转换成影像信号,被输出到观察监视器304。该情况下,如图26所示,观察窗52配置成比摄像元件部315的入射端面315a更靠前端侧。突出部320配置成比摄像元件部315的基端315b更靠基端侧。突出部320和观察窗52通过基于一次成型用模具29的一次成型工序,从孔306a4中一体形成为光学部件 321。另外,也可以构成为代替摄像元件部315而固定像导纤维3151的前端。该情况下,由观察光学系统314成像的观察像通过像导纤维3151被引导至目镜部307c,通过目镜部307c进行观察。该情况下,如图26所示,观察窗52配置成比像导纤维3151的入射端面3151a更靠前端侧。突出部320配置成比像导3151的基端3151b更靠基端侧。如图27所示,在前端部主体306a的第2孔(照明用收纳孔)306a2和第3孔(照明用收纳孔)306a3中,配设有在最前端位置形成照明窗部51a、51b的照明透镜(光学元件)312。照明透镜312由透光性的成型材料成型,是光学元件。照明透镜312由支承部件316支承。支承部件316是前端部主体306a,是二次成型体。在本实施方式中,照明透镜312和前端部主体306a (支承部件316)通过二色成型而一体形成,从而形成二色成型品313 (树脂成型品)。在照明透镜312上连结有光导311的前端部。在本实施方式的二色成型品313中,照明透镜312是光学部件用的树脂,是光学上透明的树脂、例如PC (聚碳酸酯)。并且,作为支承部件316的前端部主体306a是光学上不透明的例如黑色的树脂、例如PC(聚碳酸酯)。然后,关于照明透镜312和前端部主体306a,通过基于2色成型的注射成型、即对照明透镜312进行一次成型后对前端部主体306a进行二次成型的2个成型工序,照明透镜312和前端部主体306a —体形成。由于作为支承部件316的前端部主体306a光学上不透明,所以防止从照明透镜312的外周部散射不需要的光。并且,如图27和图28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照明透镜312的外周面的一部分设有突出部320。而且,照明透镜312和突出部320通过基于一次成型用模具29的一次成型工序,一体形成为光学部件321。光学部件321是一次成型体。为了设置将照明透镜312的成型材料供给到照明透镜312的成型模的模穴内的一次成型针点浇口 322a,突出部320设置成从照明透镜312向前端部主体306a侧突出。 如图28所示,突出部320位于不会干涉二色成型品313的前端部主体306a的其他孔(第I孔(通道孔)306al和第4孔306a4)的位置,并且,如图27所示,配置在作为光学元件的照明透镜312的光学有效范围rl以外的部位。即,突出部320向照明透镜312的光学有效范围rl所示的区域(范围)的后方侧延伸设置。照明透镜312的光学有效范围rl沿着前端部主体306a的轴方向配置。这里,照明透镜312的光学有效范围rl是配置成比光导311的出射端面311a更靠前端侧的部分。由此,防止由于光进入突出部320而引起漫反射,不会由于该突出部320而损害二色成型品313的光学性能。关于二色成型品313的制造方法,基本上与第I实施方式大致相同。下面,主要对与第I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2个照明透镜312和突出部320需要通过一次成型而一体成型为光学部件321。因此,如图28所示,2个照明透镜312各自的突出部320相对于连接2个照明透镜312各自的中心线03、04之间的线L2,在图28中向下垂直延伸。然后,在一次成型用模具的一次固定侧模具上配设图27所示的一次成型主流道322和一次成型针点浇口322a。一次成型主流道322和一次成型针点浇口 322a配设在与光学部件321的各突出部320的延伸端部对应的位置。根据这种结构,在基于一次成型用模具的一次成型中,在成型照明透镜312后,与第I实施方式同样,通过一次成型用模具的开模动作切离一次成型针点浇口 322a和突出部320。在从突出部320切离一次成型针点浇口 322a时,在突出部320中,在一次成型针点浇口 322a的位置残留有微小凹凸的浇口痕53 (参照图28)。在2次成型中形成作为支承部件316的前端部主体306a时,该浇口痕53埋设在前端部主体306a的内部而被隐藏。图29示出在2次成型中形成作为支承部件316的前端部主体306a时、光学部件321的各突出部320的浇口痕53埋设在作为支承部件316的前端部主体306a的内部而被隐藏的状态。因此,光学部件321的各突出部320的浇口痕53不会导致产品功能上的影响。接着,与第I实施方式同样,在对照明透镜312和突出部320进行一体成型而得到的光学部件321由未图示的可动侧模具保持的状态下,未图示的注射成型机使旋转轴旋转,使未图示的可动台板旋转180°。由此,载置有光学部件321的可动侧模具14和二次成型用模具30的二次固定模具13b对置配置。在该状态下,通过二次成型模具30,在光学部件321的照明透镜312的周围对作为支承部件316的前端部主体306a进行二次成型,同时使照明透镜312和作为支承部件316的前端部主体306a —体化,如图29所示,得到二色成型品313。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照明透镜312和作为支承部件316的前端部主体306a —体成型为二色成型品313,但是不限于此。例如,观察光学系统314的第I透镜314a和作为支承部件316的前端部主体306a也可以通过二色成型而一体成型。或者,也可以是照明透镜312和观察光学系统314的第I透镜314a的双方与作为支承部件316的前端部主体306a通过二色成型而一体成型。(作用/效果)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内窥镜301的前端部306中,以在照明透镜312的光学有效直径外、且不会干涉支承部件316及其他部件的方式,在照明透镜312的外周面的一部分设有突出部320。这里,突出部320配置成比光导311的出射端面311a更靠光导311的基端侧。并且,光导311的出射端面311a配置成比照明透镜312更靠基端侧。由此,光导311的出射光不会在突出部320散射,得到良好的照明光,不会损害内窥镜301的前端部306的功能,能够一体成型2个照明透镜312和作为其支承部件316的前端部主体306a,能够抑制制造成本。进而,2个照明透镜312和作为支承部件316的前端部主体306a通过二色成型而一体成型,由此,能够实现内窥镜301的前端部306的整体的小型化。并且,在2次成型中形成支承部件316时,一次成型时的一次成型针点浇口 322a 的浇口痕53埋设在支承部件316的内部而被隐藏,所以,浇口痕53不会露出到二色成型品313的前端部306的外观面上。并且,2个照明透镜312和作为其支承部件316的前端部主体306a通过二色成型而一体成型,能够提高2个照明透镜312和前端部主体306a的紧密贴合性。进而,光学部件321的突出部320还具有在前端部主体306a上更加可靠地保持照明透镜312的功能。由此,前端部主体306a和照明透镜312的紧密贴合性提高。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图1A、图1B、图1C、图1D、图2 图19所示的方法形成照明透镜312、突出部320、光学部件321、前端部主体306a、支承部件316、二色成型品313。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构成内窥镜301的前端部306的前端部主体(前端结构部)306a即内窥镜301用的二色成型品313 (树脂成型品)的制造时,在设于照明透镜312的突出部320上连结熔融材料供给用的一次成型针点浇口 322a。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照明透镜312的成型时,能够将作为照明透镜312的成型材料的熔融材料从一次成型针点浇口 322a经由突出部320供给到照明透镜312的成型模的模穴内。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突出部320设置在照明透镜312的光学有效范围(rl)以外的部位,能够对具有照明透镜312和从照明透镜312突出的突出部320的光学部件321以及作为其支承部件316的前端结构部306a进行一体成型,而不会损害内窥镜301用的光学部件321的功能。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突出部320配置成比光导311的出射端面311a更靠光导311的基端侧,从光导311出射的照明光不会在照明透镜312的突出部320的部分漫反射。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对具有照明透镜312和从照明透镜312突出的突出部320的光学部件321以及作为其支承部件316的前端结构部306a进行一体成型,而不会损害光学部件321的功能。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像导纤维3151的入射端面3151a配置成比观察窗52更靠基端侧,将突出部320配置在像导纤维3151的基端3151b侧。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从观察窗52入射到像导纤维3151的入射光(内窥镜像)不会在观察窗52的突出部320的部分受到漫反射等不良影响。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对具有观察窗52和从观察窗52突出的突出部320的光学部件321以及作为其支承部件316的前端结构部306a进行一体成型,而不会损害观察窗52的功能。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作为摄像部的摄像元件部315的入射端面315a配置成比观察窗52更靠基端侧,将突出部320配置在摄像元件部315的基端315b侧。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从观察窗52入射到作为摄像部的摄像元件部315的入射光(内窥镜像)不会在光学元件的突出部的部分受到漫反射等不良影响。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对具有观察窗52和从观察窗52突出的突出部320的光学部件321以及作为其支承部件316的前端结构部306a进行一体成型,而不会损害观察窗52的功能。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与照明透镜(光学元件)312不同的成型材料而成型前端部主体306a并将其作为遮光部件,由此,能够防止光的散射。[第3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图30示出第3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与第3实施方式相比,本变形例变更了一体地 一次成型为光学部件321的照明透镜312和突出部320的配置。即,在本变形例中,如图30所示,用于设置该图中下侧的观察光学系统314的组装部件的第4孔(观察用孔)306a4的口径比该图中上侧的通道308的前端开口部308a的口径大。该情况下,照明透镜312的突出部320的一方相对于连接2个照明透镜312各自的中心线03、04之间的线L2,在图30中向上垂直延伸。照明透镜312的突出部320的另一方例如朝向作为照明透镜312的支承部件316的前端部主体306a的中心线位置延伸。在各突出部320中,在从突出部320切离一次成型针点浇口 322a时,在一次成型针点浇口 322a的位置残留有微小凹凸的浇口痕53(参照图30)。在2次成型中形成作为支承部件316的前端部主体306a时,该浇口痕53埋设在作为支承部件316的前端部主体306a的内部而被隐藏,所以,不会导致产品功能上的影响。这样,在本变形例中,也可以根据第3实施方式的内窥镜301的前端部306的二色成型品313的各结构要素的配置状态,适当配置照明透镜312和突出部320。并且,在本变形例中,也可以在照明透镜312的周围设置多个突出部320,进而,也可以在整周设置突出部320。进而,如图30中假想线所示,突出部320也可以沿着前端部主体306a的外周形状而在周方向上延伸。[第4实施方式](结构)图31、图32A、图32B、图33、图34、图35、图36示出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3实施方式的内窥镜301的前端部306设有作为单一部件的直视型的前端部主体351。另外,前端部主体351以外的部分采用与第3实施方式的内窥镜301相同的结构,对与第I实施方式的内窥镜301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标号,这里省略其说明。如图32A和图32B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直视型的前端部主体351的前端面352形成在与插入部305的轴方向垂直的平面上。在该前端面352中,相对于前端面352的中心位置0而在上侧配置有观察窗部52,相对于中心位置0而在下侧配置有处置器械贯穿插入用的通道308的前端开口部308a。进而,以连接前端开口部308a的中心线02和观察窗部52的中心线01之间的基准线LI为中心,在左右对称的位置分别配置有2个照明窗部51a、51b。如图32A所示,在前端部主体351的内部,与插入部305的轴方向平行地形成有4个孔(306al、306a2、306a3、306a4)。在第I孔306al中形成有通道308的前端开口部308a。在第2孔306a2和第3孔306a3中形成有用于设置照明用光学系统的组装部件的左右一对的照明用收纳孔。在第4孔306a4中形成有用于设置观察用光学系统的组装部件的观察用孔。在形成通道308的前端开口部308a的第I孔(通道孔)306al的内端,经由连接接头连接有未图示的通道管。该通道管的手边侧部分通过弯曲部305b内和挠性管部305a内被引导至操作部307,与通道接头307d连接。而且,通道管形成从通道接头307d贯通到前端部306的前端开口部308a的通道308。该通道308除了用于处置器械的贯穿插入以外,还用于送气、送水等。如图33所示,在用于设置观察用光学系统的组装部件的第4孔(观察用孔)306a4中,配设有在最前端位置形成观察窗部52的第I透镜314a。第I透镜314a也可以是玻璃罩。在该第I透镜314a的后方依次配设有第2透镜314b、第3透镜314c、第4透镜314d。通过这些透镜形成观察光学系统314。该观察光学系统314例如通过粘接剂固定在前端部 主体351的第4孔306a4的内周壁面上。在观察光学系统314的成像位置配置有具有CXD等摄像元件的摄像元件部315。然后,由观察光学系统314成像的观察像通过摄像元件部315转换成电信号,经由未图示的信号线缆传送到信号处理装置303。然后,观察像通过信号处理装置303转换成影像信号,被输出到观察监视器304。另外,也可以构成为代替摄像元件部315而固定像导纤维的前端。该情况下,由观察光学系统314成像的观察像通过像导纤维被引导至目镜部307c,通过目镜部307c对观察像进行观察。另外,如图3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3实施方式同样,照明透镜312和前端部主体351 (支承部件316)通过二色成型而一体形成,从而形成二色成型品313 (树脂成型品)。图34是图32B的34-34线剖面图。如图35所示,在前端部主体351的第2孔(照明用收纳孔)306a2和第3孔(照明用收纳孔)306a3中,配设有在最前端位置形成照明窗部51a、51b的照明透镜312。照明透镜312是光学元件。照明透镜312由支承部件316支承。支承部件316是前端部主体351,是二次成型体。在本实施方式中,照明透镜312和前端部主体351 —体形成,从而形成二色成型品353 (树脂成型品)。在本实施方式的二色成型品353中,照明透镜312是光学部件用的树脂,是光学上透明的树脂、例如PC (聚碳酸酯)。并且,支承部件316是光学上不透明的例如黑色的树脂、例如PC (聚碳酸酯)。然后,关于照明透镜312和前端部主体351,通过基于2色成型的注射成型、即对照明透镜312进行一次成型后对作为支承部件316的前端部主体351进行二次成型的成型工序,照明透镜312和前端部主体351 —体形成。由于支承部件316光学上不透明,所以防止从照明透镜312的外周部散射不需要的光。并且,如图35和图3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照明透镜312的外周面的一部分设有突出部320。而且,通过基于一次成型用模具29的一次成型工序,照明透镜312和突出部320 —体形成为光学部件321。光学部件321是一次成型体。如图36所示,突出部320位于不会干涉二色成型品353的前端部主体351的其他孔(第I孔(通道孔)306al和第4孔306a4)的位置,并且,如图36所示,配置在照明透镜312的光学有效范围rl以外的部位。即,突出部320向照明透镜312的光学有效范围rl的后方侧延伸设置。照明透镜312的光学有效范围rl沿着前端部主体351的轴方向配置。由此,不会由于该突出部320而损害二色成型品353的功能。关于二色成型品353的制造方法,与第3实施方式相同。(作用/效果)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内窥镜301的直视型的前端部306中,以在照明透镜312的光学有效直径外、且不会干涉支承部件316及其他部件的方式设置有突出部320。并且,该突出部320设置在照明透镜312的外周面的一部分。由此,与第3实施方式同样,不会损害内窥镜301的前端部306的功能,能够一体成型2个照明透镜312和作为支承部件316的前端部主体351,能够抑制制造成本。进而,2个照明透镜312和作为支承部件316的前端部主体351通过二色成型而一体成型,由此,能够实现内窥镜301的前端部306的整体的小型化。并且,在2次成型中形成支承部件316时,一次成型时的一次成型针点浇口 322a 的浇口痕53埋设在支承部件316的内部而被隐藏,所以,浇口痕53不会露出到二色成型品353的前端部306的外观面上。能够消除由于一次成型时的浇口痕53而引起的外表面的凹凸,所以,不需要在后续处理中切削浇口痕53的作业等。并且,光学部件321的突出部320还具有作为照明透镜312的防脱部件的功能,所以,能够可靠地在前端部主体351上保持照明透镜312。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图1A、图1B、图1C、图1D、图2 图19所示的方法形成照明透镜312、突出部320、光学部件321、前端部主体351、支承部件316、二色成型品313。[变形例I]图37A示出固定例如包含照明透镜和物镜的内窥镜用透镜401的固定方法的变形例I。例如在图31所示的内窥镜301的前端部306配设有前端罩402。在该前端罩402上设有用于装配内窥镜用透镜401的装配孔403。进而,内窥镜用透镜401由透明的树脂透镜形成。在该内窥镜用透镜401的前端部外周面设有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404。突出部404在内窥镜用透镜401的前端部外周面整体形成为环状。浇口痕441例如形成在突出部404的突出方向的端面404a上。另外,图37A示出将内窥镜用透镜401应用于照明透镜的例子。在该内窥镜用透镜401上连结有光导405的前端部。前端罩402通过光学上不透明的例如黑色的树脂、例如PC (聚碳酸酯)而一体模塑成型。在本变形例中,内窥镜用透镜401和前端罩402通过作为树脂成型品的二色成型品而一体成型。这里,内窥镜用透镜401通过二色成型用模具的一次成型用模具而一次成型。然后,在作为一次成型体的内窥镜用透镜401的周围,通过二色成型用模具的二次成型用模具而二次成型出前端罩402。而且,在本变形例中,在通过二色成型用模具的二次成型用模具对前端罩402进行二次成型时,内窥镜用透镜401的周缘部位通过热熔接而与前端罩402的装配孔403的周壁一体化,从而进行二色成型。此时,内窥镜用透镜401的突出部404的体积(热容量)t匕内窥镜用透镜401的主体部分的体积(热容量)小。由此,不仅是突出部404的表面,突出部404还容易熔解到内部,根据情况,突出部404整体容易熔解。与其他部分相比,内窥镜用透镜401的突出部404由于熔解而与前端罩402的装配孔403的周壁部分热熔接。即,2个材料熔合的层的厚度增加。因此,能够可靠地在前端罩402的装配孔403中固定内窥镜用透镜401,能够容易地确保水密性。由此,能够在内窥镜用透镜401的透镜外周整体(I周)设置可靠的水密部。与此相对,以往,内窥镜用透镜401通过焊接或锡焊而固定在前端罩402的装配孔403中。在通过焊接来固定内窥镜用透镜401的情况下,为了确保水密性,需要可靠地进行作业,花费时间和劳力,而且,针对内窥镜的灭菌处理,内窥镜用透镜401容易劣化。并且,在通过锡焊来固定内窥镜用透镜401的情况下,由于作业工序增加,因此价格升高。因此,如本变形例那样,内窥镜用透镜401的周缘部位通过热熔接而与前端罩402的装配孔403的周壁一体化,从而进行二色成型,由此,与以往相比,能够廉价且可靠地在前端罩402的装配孔403中固定内窥镜用透镜401,能够容易地确保水密性。进而,由于内窥镜用透镜401的突出部404设于前端罩402的前端面,所以,突出部404容易熔解。当熔解时,2色成型的间隙闭合。由于熔解部分配置在前端罩402的前端面,所以,不会产生不必 要的间隙。因此,能够提高内窥镜针对灭菌处理的耐久性。另外,在上述变形例I中,在内窥镜用透镜401的前端部外周面设置有突出部404,但是,也可以在内窥镜用透镜401的后端部外周面设置有突出部404。这样,突出部404的设置部位可以根据内窥镜用透镜401的设计而适当选择。该情况下,由于突出部404还具有内窥镜用透镜401相对于如端罩402的防脱功能,所以,能够可罪地在如端罩402上保持内窥镜用透镜401。[变形例2]图37B示出内窥镜用透镜的固定方法的变形例2。在本变形例中,在内窥镜用透镜411的前端部外周面设有前细圆锥状的锥面412。而且,在本变形例中,在通过二色成型用模具的二次成型用模具对前端罩402进行二次成型时,内窥镜用透镜411的周缘部位通过热熔接而与前端罩402的装配孔403的周壁一体化,从而进行二色成型。此时,由于锥面412的后端部的角的边缘部分412a的热容量较小,所以内窥镜用透镜411容易熔解。因此,能够可靠地在前端罩402的装配孔403中固定内窥镜用透镜411,能够容易地确保水密性。进而,在本变形例中,在前端罩402的装配孔403中,前端部开口部侧为小径,后端开口部侧为大径。因此,装配孔403具有内窥镜用透镜411相对于前端罩402的防脱功能,能够可靠地在前端罩402上保持内窥镜用透镜411。由于在内窥镜用透镜411的前端部外周面设有前细圆锥状的锥面412,所以还有助于成型时的起模性能、内窥镜301的前端部306的小型化。进而,在本变形例中,不需要在模成型的观点中很难实现的突出部,所以,制造成本降低。[变形例3]图37C示出内窥镜用透镜的固定方法的变形例3。在本变形例中,在内窥镜用透镜421的前端部外周面设有前细圆锥状的前侧锥面422和前细圆锥状的后侧锥面423。这样,在内窥镜用透镜421的前端部外周面设有2级的锥面。前侧锥面422的后端配置成比内窥镜用透镜421的照明透镜的光学透镜有效区域r2更靠后端侧。而且,在本变形例中,在通过二色成型用模具的二次成型用模具对前端罩402进行二次成型时,内窥镜用透镜421的周缘部位通过热熔接而与前端罩402的装配孔403的周壁一体化,从而进行二色成型。此时,由于前侧锥面422的后端部的角的边缘部分422a的热容量和后侧锥面423的后端部的角的边缘部分423a的热容量较小,所以内窥镜用透镜421容易熔解。因此,能够可靠地在前端罩402的装配孔403中固定内窥镜用透镜421,能够容易地确保水密性。进而,在本变形例中,在前端罩402的装配孔403中,前端部开口部侧为小径,后端开口部侧为大径。因此,装配孔403具有内窥镜用透镜421相对于前端罩402的防脱功能,能够可靠地在前端罩402上保持内窥镜用透镜421。进而,前侧锥面422的后端配置成比内窥镜用透镜421的照明透镜的光学透镜有效区域r2更靠后端侧。因此,在对前端罩402进行二次成型时,前侧锥面422的后端部的角的边缘部分422a和后侧锥面423的后端部的角的边缘部分423a中的熔解部分不会与前端罩402的部分的材料混合,不会由于该混合而引起内窥镜用透镜421的光学影响。进而,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当然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进行 各种变形实施。本发明例如在利用不同的树脂材料对透镜等光学元件和透镜框等支承部件进行一体成型的多色成型品等的树脂成型品的制造方法、树脂成型品、内窥镜用的树脂成型品和该树脂成型品的制造装置的技术领域中是有效的。
权利要求
1.一种树脂成型品(5、313、353)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具有以下工序 一次成型工序,使用透光性的成型材料,成型具有光学元件(1、312、52)和从该光学元件(1、312、52)突出的突出部(2、320)的一次成型体(3、321);以及 二次成型工序,使用与所述一次成型体(3、321)的成型材料不同的成型材料,成型支承所述一次成型体(3、321)的二次成型体(4、306a、316、351),使所述一次成型体(3、321)和所述二次成型体(4、306a、316、351) —体化, 所述突出部(2、320)成型为向所述二次成型体(4、306a、316、351)侧突出, 在所述一次成型工序中,所述一次成型体(3、321)的成型材料从所述一次成型体(3、321)的成型模(29)的浇口( 24a、322a)经由所述突出部(2、320)用的成型空间(2A)供给到所述光学元件(1、312、52)用的成型空间(1A),由此被供给到所述一次成型体(3、321)的成型模(29)的模穴(34)内。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树脂成型品(5)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所述二次成型工序中,所述二次成型体(4)成型为使所述突出部(2)埋没。
3.一种树脂成型品(5),其通过权利要求I所述的树脂成型品(5)的制造方法而形成,该树脂成型品(5 )还具有浇口痕(41),该浇口痕(41)设置在向所述二次成型体(4)侧突出的所述突出部(2)的表面(20a2)上,是用于将所述一次成型体(3)的成型材料供给到所述一次成型体(3)的成型模(29)的模穴(34)内的浇口(24a)的痕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树脂成型品(5),其中, 所述突出部(2 )被所述二次成型体(4 )埋没。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树脂成型品(5),其中, 所述光学元件(I)具有相面对的2个面(la、lb)和周壁面(lc), 所述突出部(2)从所述周壁面(Ic)朝向外侧突出, 所述二次成型体(4)具有包围所述光学元件(I)的所述周壁面(Ic)的周壁部(4a), 所述光学元件(I)支承在所述周壁部(4a)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树脂成型品(5),其中, 所述突出部(2)的厚度比所述一次成型体(3)的所述周壁面(Ic)的厚度小。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树脂成型品(5),其中, 所述突出部(2)设置在所述一次成型体(3)的功能部(la、lb)以外的部位。
8.一种内窥镜(301)用的树脂成型品(313、353 ),其通过权利要求I所述的树脂成型品(5)的制造方法而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窥镜(301)用的树脂成型品(313、353),其中, 所述突出部(320)设置在所述光学元件(312)的光学有效范围(rl)外的部位。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窥镜(301)用的树脂成型品(313、353),其中, 所述光学元件(312)是内窥镜(301)的照明透镜(312), 所述照明透镜(312)配置成比光导(311)的出射端面(311a)更靠前端侧, 所述突出部(320)配置成比所述出射端面(311a)更靠所述光导(311)的基端侧。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窥镜(301)用的树脂成型品(313、353),其中, 所述光学兀件(52)包括内窥镜(301)的观察窗(52), 所述观察窗(52)配置成比像导(3151)的入射端面(3151a)更靠前端侧,所述突出部(320)配置成比所述像导(3151)更靠基端侧。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窥镜(301)用的树脂成型品(313、353),其中, 所述光学兀件(52)包括内窥镜(301)的观察窗(52), 所述观察窗(52)配置成比摄像部(315)的入射端面(315a)更靠前端侧, 所述突出部(320)配置成比所述摄像部(315)更靠基端侧。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窥镜(301)用的树脂成型品(313、353),其中, 所述二次成型体(306a、316、351)是用于构成内窥镜(301)的前端部(306)的前端结构部(306a、316、351),其使用与所述光学元件(312、52)的成型材料不同的成型材料成型,支承所述光学元件(312、52)并与该光学元件(312、52) —体化, 所述前端结构部(306a、316、351)由对光的透射进行遮断的遮光部件构成。
14.一种内窥镜(301),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窥镜(301)使用所述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窥镜(301)用的树脂成型品(313、353 )。
15.一种树脂成型品(5、313、353)的制造装置,其通过权利要求I所述的树脂成型品(5)的制造方法制造树脂成型品(5、313、353)。
全文摘要
树脂成型品的制造方法具有以下工序一次成型工序,使用透光材料,成型具有光学元件(1)和从光学元件(1)突出的突出部(2)的一次成型体(3);以及二次成型工序,使用与一次成型体(3)的成型材料不同的材料,成型用于支承一次成型体(3)的支承部件(4),使一次成型体(3)和支承部件(4)一体化,突出部(2)成型为向支承部件(4)侧突出,在一次成型工序中,一次成型体(3)的成型材料从一次成型体(3)的成型模的针点浇口(24a)经由突出部(2)用的成型空间(2A)供给到光学元件(1)用的成型空间(1A),由此被供给到一次成型体(3)的成型模的一次模穴(34)内。
文档编号B29C45/26GK102791457SQ20108006523
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10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9日
发明者新村徹, 菊森一洋, 野中航 申请人: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