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节能温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76952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模具节能温控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节能温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模具主体和设置在模具主体内的导热腔,所述导热腔输入口与蒸汽控制器输出口连接,所述蒸汽控制器的输入口分别与中央锅炉出气管、冷却水管连接。本实用新型可让模具直接利用到中央锅炉中的热蒸汽,无需额外的模温机来提温,降低了模温机的能耗,也减少了设备开支以及设备的耗损。
【专利说明】模具节能温控设备
[0001]【技术领域】:
[0002]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节能温控设备。
[0003]【背景技术】:
[0004]塑胶成型等模具都需要有导热腔,该导热腔与模温机(模具温度控制机)连接,以实现导热腔内的恒温,为的是保证注塑液能够顺畅流到各个部位,但目前模温机要保持导热腔内恒温,需要一直处于开机状态,耗能巨大,也造成机器使用寿命短,另外一旦模温机停机就需要前期大量时间用于升温的工作,降低了效率。
[0005]
【发明内容】
: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具节能温控设备,该模具节能温控设备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有利于降低能耗。
[0007]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8]本实用新型模具节能温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模具主体和设置在模具主体内的导热腔,所述导热腔输入口与蒸汽控制器输出口连接,所述蒸汽控制器的输入口分别与中央锅炉出气管、冷却水管连接。
[0009]上述导热腔的热水输出口通入蒸汽控制器中。
[0010]上述蒸汽控制器体内具有一容纳冷却水的腔体,所述腔体内设有盘旋环绕的导热管体,所述导热管体与中央锅炉出气管连通,以将中央锅炉出气管内的热蒸汽传递给腔体内的冷却水。
[0011]上述盘旋环绕的导热管体输出后回输往中央锅炉中。
[0012]上述冷却水管与自来水连接。
[0013]本实用新型模具节能温控设备工作时,通过管路的连接,从而可让模具直接利用到中央锅炉中的热蒸汽,无需额外的模温机来提温,降低了模温机的能耗,也减少了设备开支以及设备的耗损。
[0014]【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示意图;
[0016]图2是导热管体及扩展腔的构造示意图。
[0017]【具体实施方式】:
[0018]本实用新型模具节能温控设备,包括有模具主体I和设置在模具主体内的导热腔2,所述导热腔输入口 201与蒸汽控制器3输出口 301连接,所述蒸汽控制器的输入口分别与中央锅炉4出气管401、冷却水管5连接。
[0019]为了使热能可以循环使用,上述导热腔2的热水输出口 202通入蒸汽控制器3中。
[0020]为了设计合理,上述蒸汽控制器3体内具有一容纳冷却水的腔体302,所述腔体内设有盘旋环绕的导热管体303,所述导热管体303与中央锅炉出气管401连通,以将中央锅炉出气管内的热蒸汽传递给腔体内的冷却水。导热管体303采用盘旋环绕的方式使得热传导效果更好。
[0021]为了传递效果更好,在导热管体303上布设有圆柱形扩展腔304 (如图2所示),有利于使蒸汽在腔体内更多的逗留,热传递效果更好,该圆柱形扩展腔304直径是导热管体303直径的1.5-3倍。
[0022]为了热能回收,上述盘旋环绕的导热管体303输出后回输往中央锅炉4中。
[0023]上述冷却水管与自来水连接。所述出气管401、冷却水管5、导热腔输入口 201、导热腔的热水输出口 202上均设有阀门。
[0024]本实用新型模具节能温控设备工作时,通过管路的连接,从而可让模具直接利用到中央锅炉中的热蒸汽,无需额外的模温机来提温,降低了模温机的能耗,也减少了设备开支以及设备的耗损。
[002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模具节能温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模具主体和设置在模具主体内的导热腔,所述导热腔输入口与蒸汽控制器输出口连接,所述蒸汽控制器的输入口分别与中央锅炉出气管、冷却水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节能温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腔的热水输出口通入蒸汽控制器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具节能温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控制器体内具有一容纳冷却水的腔体,所述腔体内设有盘旋环绕的导热管体,所述导热管体与中央锅炉出气管连通,以将中央锅炉出气管内的热蒸汽传递给腔体内的冷却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具节能温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盘旋环绕的导热管体输出后回输往中央锅炉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具节能温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管与自来水连接。
【文档编号】B29C45/73GK203580058SQ201320734083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0日
【发明者】陈枝定 申请人:三捷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