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将空气和/或补胎液压入到轮胎中的设备及压缩部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2039793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用于将空气和/或补胎液压入到轮胎中的设备及压缩部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补胎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将空气和/或补胎液压入到轮胎中的设备。

背景技术:
虽然备用轮胎已经使用几十年,但是近年来,汽车及其它车辆工具通常不再配备备用轮胎。作为替代,配备一小的压缩机装置和一带有密封物(sealingmass)的小暗盒,其称为补胎工具箱,并且比备用轮胎更便宜,同时重量更轻。自动充气补胎液是一种PH值中性,原材料由多种高分子化合物组成,无毒不易燃不粘胎的液体,也被广泛作为应急装备使用。适合于各类车辆的轮胎,不需要任何辅助工具,对小于8毫米的多个漏孔及慢漏气可在短时间内即可自动完成自动补胎,自动充气,随扎随补反复使用,安全.卫生,方便快捷,可以预防因为轮胎故障带来的交通事故,延长轮胎使用寿命。自动充气补胎液体积小、携带方便,补胎时不需任何工具,无需拆卸轮胎,即使是没用任何专业知识的女性,也可以在一分钟之内自动完成补胎及充气,让车再次充满活力.省去换轮胎的烦恼,省去等待拖车的时间和花费的财力,同时具有很好的灭火功能,效果与常规灭火器所差无几。车备一瓶这样具有速补、速充、降温、灭火功能新科技产品,将给您旅游、办事带来极大的方便。这些都是明显对环境有益的事实,即由于更轻的重量降低了燃料消耗,同时能够更好地利用汽车后备箱。现在很常见是在汽车后备箱中配备一包括压缩机组件(或称泵组件)和带有密封物的暗盒子完整装置,启动压缩机后,该装置仅能够与一个车轮上的气门相连接,从而将所述密封物泵入轮胎中。当暗盒变空时,来自压缩机的压缩空气自动地直接导入轮胎中,从而使轮胎膨胀至所需轮胎压力。GB2452137A公开了一种补胎工具箱,有两个用于压缩空气的出口,一个与带有密封物的暗箱相连接,并且在将密封物泵入被扎破的轮胎前需要旋在车轮的气门上,而另一个出口是进行不同的泵入工作时作为压缩空气出口使用。使用时,在与用于将密封物导入轮胎的出口连接,设有一仅允许泵出密封物的电子开关。另外还能够操作第二个电子开关将压缩空气排出第二个出口。该补胎工具箱是通过电子开关来控制被胎液压入轮胎,存在万一不能给电子开关提供电力就无法工作的技术问题。而且,补胎工具箱的功能比较单一,仅仅是将补胎液压入轮胎的功效,但是,一般漏气的轮胎还需要重新打气,目前还没有只通过机械手段能同时完成打气和补胎功能的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将空气和/或补胎液压入到轮胎中的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未有一种设备可以仅通过机械方式即可实现打气和补胎功能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将空气和/或补胎液压入到轮胎中的设备,技术方案如下:包括主体部件和插座部件,其中:主体部件进一步包括:装有补胎液的补胎液装置;压缩进入主体部分的空气以打出压缩空气或补胎液的压缩部件;出气端口和出液端口;联动部件,至少设置在出气端口和出液端口的其中一端口内,或者至少与出气端口和出液端口的其中一端口连接,用于启动第一通路或第二通路,所述第一通路为压缩部件产生的压缩空气进入补胎液装置以泵出补胎液至出液端口,所述第二通路为压缩部件产生的压缩空气进入出气端口;所述插座部件进一步包括:用于将压缩空气或补胎液压入轮胎中的输入管;插座件,一端连接所述只输入管,另一端出气端口和/或出液端口,并触发联动部件启动第一通路、第二通路的其中一通路。作为优选方案,插座件进一步包括:第一插孔:内设有联接装置,所述联接装置与出气端口或出液端口连接;第二插孔:连接出液端口或出气端口,内设有激活装置,以触发联动部件启动第一通路或第二通路,其中,所述设备处于打气模式状态:第一插孔与出气端口连接,第二插孔连接出液端口,触发启动第二通路;所述设备处于打补胎液模式状态:第一插孔与出液端口连接,第二插孔连接出气端口,触发启动第一通路。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插座件一端连接所述输入管,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出气端口或所述出液端口;还包括,激活部件;在所述设备用于向轮胎补液时,所述激活部件连接所述第一出气端口,触发所述联动部件并启动所述第一通路;在所述设备用于向轮胎补气时,所述插座件连接所述第一出气端口,启动所述第二通路。作为优选方案,激活装置为顶柱。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联动部件包括活塞装置;激活装置使活塞活动,以改变压缩空气的流动方向来启动第一通路或第二通路。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活塞装置包括活塞和弹性装置,所述活塞和弹性装置分别设置在主体部件的机芯内,弹性装置设置在活塞的后端并连接与所述活塞。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活塞的塞体至少设置包括:第一外凸体、平体、第二外凸体,平体与机芯之间形成与压缩部件出气部分连通的平体空间,活塞未被压缩状态下,第二外凸体与机芯壳体紧密贴合形成密封,平体空间的压缩空气直接进入出气端口,启动第二通路;活塞被压缩状态下,第一外凸体与机芯壳体紧密贴合形成密封,平体空间的压缩空气,进入补胎液装置以泵出补胎液至出液端口,启动第一通路。作为优选方案,第一外凸体外设置有密封装置。作为优选方案,第二外凸体外设置有密封装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另一种用于将空气和/或补胎液压入到轮胎中的设备,包括主体部件和插座部件,其中:主体部件进一步包括:装有补胎液的补胎液装置;压缩进入主体部分的空气以打出压缩空气或补胎液的压缩部件;出气端口和出液端口;联动部件,设置在出气端口,或者与出气端口连接,用于启动第一通路或第二通路,第一通路为所述压缩部件产生的压缩空气进入补胎液装置以泵出补胎液至所述出液端口,第二通路为压缩部件产生的压缩空气进入出气端口;插座部件进一步包括:用于将压缩空气压入轮胎中的输入管;插座件;激活部件;设备还包括补胎液喉管;在设备用于向轮胎补液时,激活部件连接出气端口,触发联动部件并启动第一通路;压缩部件将空气压入补胎液装置泵出补胎液,补胎液喉管连接补胎液装置的出口,用于将泵出的补胎液压入轮胎中;在轮胎用于向轮胎补气时,插座件一端连接输入管,另一端连接出气端口,压缩部件将空气经出气端口通过输入管压入轮胎中。作为优选方案,激活部件为激活顶柱。作为优选方案,联动部件包括活塞装置;激活部件连接第一出气端口时,使活塞活动并启动第一通路。作为优选方案,活塞装置包括活塞和弹性装置,活塞和弹性装置分别设置在主体部件的机芯内,弹性装置设置在活塞的后端并连接于活塞。作为优选方案,活塞的塞体至少设置包括:第一外凸体、平体、第二外凸体,平体与机芯之间形成与压缩部件出气部分连通的平体空间,活塞未被压缩状态下,第二外凸体与机芯壳体紧密贴合形成密封,平体空间的压缩空气直接进入第一出气端口,启动第二通路;活塞被压缩状态下,第一外凸体与机芯壳体紧密贴合形成密封,启动第一通路,平体空间的压缩空气通过第二出气端口进入补胎液装置以泵出补胎液至出液端口。本发明的再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压缩部件。一种压缩部件,用于前述的设备,包括第一出气端口和第二出气端口;所述设备还包括联动装置;设备向轮胎补液时,第二出气端口连接补胎液装置的入口,联动部件被压缩,并启动第一通路,压缩空气通过第二出气端口压入补胎液装置中并泵出补胎液;设备向轮胎补气时,压缩空气通过第一出气端口压入轮胎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首先,本发明提供一种既可以打气又可以打补胎液的设备,对于用户来说,只需要携带一种设备即可实现两种功能,非常方便。而且,本发明实现的结构非常简单,制作容易,携带方便。接着,本发明仅通过一个简单的机械结构来实现上述功能,不需要额外设置电气开关,大大提升了使用的场合。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用于将空气和/或补胎液压入到轮胎中的设备的第一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设备使用状态一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图2设备使用状态二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用于将空气和/或补胎液压入到轮胎中的设备的第二立体示意图;图5为图4设备使用状态一的立体示意图;图6为图4设备使用状态二的立体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用于将空气和/或补胎液压入到轮胎中的设备的第三立体示意图;图8为图7设备使用状态一的立体示意图;图9为图7设备使用状态二的立体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设备的第一剖示图;图11为本发明用于将空气和/或补胎液压入到轮胎中的设备使用状态一的气体流动示意图;图12为本发明用于将空气和/或补胎液压入到轮胎中的设备使用状态一的气体流动示意图;图13为本发明设备的第二剖示图;图14为本发明的压缩部件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发明。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清楚、完整的知晓本发明的内容并可以实施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施例中公开了大量的细节。但是,很显然地,没有这些细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也能够实施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达到本发明的目的,实现本发明的效果。这些细节是发明人经过大量的实验而选择的最优的实施方式,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的内容为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申请文件公开的内容无需创造性劳动而得到的技术方案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实施例1请参阅图1至图3以及图6至图8,一种用于将空气和/或补胎液压入到轮胎中的设备,包括主体部件1和插座部件2,其中:主体部件1进一步包括:装有补胎液的补胎液装置11;压缩进入主体部分的空气以打出压缩空气或补胎液的压缩部件12;出气端口13和出液端口14;联动部件,至少设置在出气端口13和出液端口14的其中一端口内,或者至少与出气端口13和出液端口14的其中一端口连接,用于启动第一通路或第二通路;第一通路为压缩部件产生的压缩空气进入补胎液装置11以泵出补胎液至出液端口14;第二通路为压缩部件12打出的压缩空气进入出气端口13。主体部件12可以为壳体,压缩部件12和补胎液装置11分别设置在壳体内,并且,出气端口13和出液端口14可以上下错开位于壳体的侧面,压缩部件12和补胎液装置11可以分别位于出气端口13和出液端口14的左、右两部分。在本实例中,为了美观及使用方便,壳体的侧面呈小弧形状,出气端口13和出液端口14分别位于该小弧形状内,且出气端口13和出液端口14的端部与壳体的其它侧部齐平。另外,补胎液装置11可以方便更换。插座部件2进一步包括:用于将压缩空气或补胎液压入轮胎中的输入管22;插座件21,一端连接所述只输入管22,另一端出气端口13和/或出液端口14,并触发联动部件启动第一通路、第二通路的其中一通路。并且,插座件21进一步包括:第一插孔211:内设有联接装置214,联接装置214与出气端口13或出液端口14连接;第二插孔212:连接出液端口14或出气端口13,内设有激活装置,以触发联动部件启动第一通路或第二通路,其中,所述设备处于打气模式状态:第一插孔211与出气端口13连接,第二插孔212连接出液端口14,触发启动第二通路(如图3所示);所述设备处于打补胎液模式状态:第一插孔211与出液端口14连接,第二插孔212连接出气端口13,触发启动第一通路(如图2所示)。通过上述装置,设备既可以实现打气也可以实现补胎。插座件21可以为两用插头,激活装置可以为顶柱213。联动部件包括活塞装置;激活装置使活塞活动,以改变压缩空气的流动方向来启动第一通路或第二通路。再请参阅图6,活塞装置包括活塞32和弹性装置35,活塞32和弹性装置35分别设置在主体部件的机芯34内,弹性装置35设置在活塞32的后端并连接与活塞32。活塞的塞体至少设置包括:第一外凸体322、平体321、第二外凸体323,平体321与机芯34之间形成与压缩部件出气部分连通的平体空间,活塞未被压缩状态下,第二外凸体323与机芯壳体紧密贴合形成密封,平体空间的压缩空气直接进入出气端口,启动第二通路(请参阅12,箭头指向的通路为第二通路);活塞被压缩状态下,第一外凸体321与机芯壳体紧密贴合形成密封,平体空间的压缩空气,进入补胎液装置以泵出补胎液至出液端口,启动第一通路(请参阅图11,箭头指向的通路为第一通路)。第一外凸体外设置有密封装置(如O形圈)。第二外凸体外设置有密封装置(如O形圈)。即,一种用于将空气和/或补胎液压入到轮胎中的设备,包括两用插头、活塞32、机芯34及补胎液装置11(如补胎液瓶),本设备通过活塞位置的移动来改变压缩空气的流动方向,其有两种工作模式:1)打补胎液模式(图11):通过两用插头联接装置214将插头固定在补胎液瓶的出气瓶盖上,其两用插头顶柱将活塞压入机芯深处,活塞左边的O形圈将活塞与联接头的间隙密封,压缩空气便通过活塞与机芯的间隙进入到补胎液瓶中(第一通道或部分第一通道),并迫使补胎液通过两用插头及输入管22流出,箭头方向为压缩空气及补胎液流动方向。2)打气模式(图12):通过两用插头联接装置214将插头固定在联接头31上,由于活塞弹性装置(如弹簧)的作用,活塞32被活塞弹簧35推到联接头31的前端,活塞右边的O形圈33将活塞32与机芯34的间隙密封,压缩空气便通过活塞32与联接头31的间隙流动(即第二通道),经过两用插头及输入管22流出,箭头方向为压缩空气流动方向。实施例2如图4、图5和图6所示,一种用于将空气和/或补胎液压入到轮胎中的设备,包括主体部件1和插座部件2,其中:主体部件1进一步包括:装有补胎液的补胎液装置11;压缩进入主体部分的空气以打出压缩空气或补胎液的压缩部件12;出气端口13和出液端口14;联动部件,至少设置在出气端口13和出液端口14的其中一端口内,或者至少与出气端口13和出液端口14的其中一端口连接,用于启动第一通路或第二通路,第一通路为压缩部件产生的压缩空气进入补胎液装置11以泵出补胎液至出液端口14,第二通路为压缩部件产生的压缩空气进入出气端口13;插座部件2进一步包括:用于将压缩空气或补胎液压入轮胎中的输入管22;插座件23,一端连接输入管22的入口端,另一端连接出气端口13或出液端口14;激活部件24;在设备用于向轮胎补液时,激活部件24连接出气端口13,触发联动部件启动第一通路,压缩部件12将压缩空气压入补胎液装置11并泵出补胎液;输入管22连接出液端口14,泵出的补胎液经出液端口14流经输入管22进入轮胎中。另一方面,当补胎液装置11内的补胎液被泵空时,压缩空气压入补胎液装置11后,经出气端口14泵出,并通过输入管22进入轮胎中。现有技术中的补液和补气操作较为繁琐,在补液完成后需要将补液的装置及零件卸下,并安装补气装置和零件,操作繁琐、耗时。本发明提供的设备,使轮胎完成补液操作后,可以不转换模式直接完成补气操作,简便省时。若轮胎需要单独补气,插座件23的一端连接出气端口13,另一端连接输入管22,插座件23触发联动部件启动第二通路,压缩部件12将所空气压出后,直接进入出气端口,经输入管22进入轮胎中。这种操作模式适合只对轮胎补气的情况,如前所述,如果需要对一轮胎既补液又补气,而补液操作结束后补胎液装置14能够空置,那么应当选择补液模式,实现先补液后补气。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主要区别在于将实施例1中的插座件分离并改进,去掉一插孔并分离出一激活部件24。在本实施例中,设备设有一个单独的激活部件24,这种实施方式主要是为了方便用户记忆,减少误操作的可能。一方面,激活部件24只有连接出气端口13一种情况,不存在连接出液端口的情况;另一方面,只有在补液状态下下,激活部件24才需要连接到出气端口13。显然,本实施例提供的设备解决了实施例1中两个插孔难以区分的弊端,更容易被消费者理解和熟知。如图5和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插座件23仅包括一个插孔,激活装置24不设置在插座件23的插孔内,而是独立实施。图5为设备向轮胎中泵入补胎液的连接图;图6为设备向轮胎中补气的连接图。如图5所示,激活部件24插置在出气端口13内,并且触发联动装置,启动设备的第一通路,压缩部件12加压将空气通过补胎液装置的入口端压入补胎液装置11内,在空气压力的推动下,补胎液从出液端口14泵出,通过输入管22进入轮胎内,实现向待补轮胎加入补胎液的目的。如图6所示,插座件23插置在出气端口13内,并且触发联动装置,启动设备的第二通路,压缩部件12加压将空气通过第二通路,依次经过出气端口13、输入管22压入轮胎中,实现给轮胎充气的目的。具体地,激活部件24可以为顶柱;联动部件包括活塞装置;激活部件24使活塞活动,以改变压缩空气的流动方向来启动第一通路或第二通路。如图9所示,为了使在补液状态下补胎液装置的入口端密封性更好,防止漏气,在补胎液装置的入口端设置有密封装置(如O形圈)和第一密封件;补胎液装置的出口端设置有密封垫和第二密封件。实施例3结合图7、图8和图9所示,一种用于将空气和/或补胎液压入到轮胎中的设备,包括主体部件1和插座部件2,其中:主体部件进一步包括:装有补胎液的补胎液装置11;压缩进入主体部分的空气以打出压缩空气或补胎液的压缩部件12;出气端口13和出液端口14;联动部件,设置在出气端口,或者与出气端口13连接,用于启动第一通路或第二通路,第一通路为所述压缩部件12产生的压缩空气进入补胎液装置11以泵出补胎液至所述出液端口14,第二通路为压缩部件12产生的压缩空气进入出气端口13;插座部件2进一步包括:用于将压缩空气压入轮胎中的输入管22;补胎液喉管35;插座件21;激活部件24;在设备用于向轮胎补液时,激活部件24连接出气端口13,触发联动部件并启动第一通路;压缩部件12将空气压入补胎液装置11泵出补胎液,补胎液喉管25连接在出液端口14,用于将泵出的补胎液引入轮胎中;当然,补胎液喉管25还可以直接连接在补胎液装置11的出口并固定,也可实现将补胎液引入到轮胎中的功能。本发明不对此进行限制。在设备用于向轮胎补气时,插座件21一端连接输入管,另一端连接出气端口13,启动第二通路,压缩部件12将空气经出气端口13通过输入管22压入轮胎中。和上述其他实施例相比,在本实施例中,设备增加了一补胎液喉管25。增加补胎液喉管25的主要目的在于使输入管22专用于补气通道,补胎液喉管25专用于补液通道。为了安装更方便,补胎液喉管25的一端与出液端口14连接并固定,或者连接补胎液装置11的出口并固定,除非更换补胎液装置11时,否则不将补胎液喉管25与出液端口/补胎液装置11的出口分离,这避免了多次拆卸补胎液喉管25使得重新安装时接触不牢的问题。进一步,如前所述,激活部件24为激活顶柱。联动部件包括活塞装置;激活部件连接第一出气端口时,使活塞活动并启动第一通路。更进一步,活塞装置包括活塞和弹性装置,活塞和弹性装置分别设置在主体部件的机芯内,弹性装置设置在活塞的后端并连接于活塞。活塞的塞体至少设置包括:第一外凸体、平体、第二外凸体,平体与机芯之间形成与压缩部件出气部分连通的平体空间,活塞未被压缩状态下,第二外凸体与机芯壳体紧密贴合形成密封,平体空间的压缩空气直接进入第一出气端口,启动第二通路;活塞被压缩状态下,第一外凸体与机芯壳体紧密贴合形成密封,启动第一通路,平体空间的压缩空气通过第二出气端口进入补胎液装置以泵出补胎液至出液端口。实施例4本发明的再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压缩部件12。如图14所示,一种压缩部件12,用于前述的设备,包括第一出气端口121和第二出气端口122;其中,第一出气端口121内或者与第一出气端口121连接处设有设备的联动装置;设备向轮胎补液时,第二出气端口122连接补胎液装置的入口,联动部件被压缩,并启动第一通路,压缩空气通过第二出气端口122压入补胎液装置中并泵出补胎液;设备向轮胎补气时,压缩空气通过第一出气端口121压入轮胎中。更近一步地,结合前述实施例,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出气端口121即为前述实施例中的出气端口14,第二出气端口122在压缩部件12内部,图中未示出。结合其他实施例,可知第二出气端口122连接补胎液装置11的入口,在设备启动第一通路时,压缩空气通过第二出气端口122、补胎液装置入口进入补胎液装置,并将补胎液泵出,通过补胎液装置出口、出液端口,进入轮胎中。上述实施例中仅公开了本发明的几个实施例,但并非局限于此,第一通路和第二通路的设计可以是多种形式,不仅局限于说明书附图上公开的这种形式。另外,联动部件在本实例中是活塞,也可以是其它能够实现开闭的其它结构,同样,联动部件也可以设置在出液口,这些通过机械变换都可以实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