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清洗球成型模具及成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31334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海绵清洗球成型模具及成型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管清洗领域,是一种海绵清洗球成型模具及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海绵状清洗球主要运用于管内壁的清洁,通过海绵表面与管内壁摩擦清除污垢。如中国专利文献刊载的授权公告号CN203664283U,授权公告日2014年6月25日,实用新型名称为“小口径管道内壁清洗装置”,其包括液箱、两个清洗连接座,以及在清洗操作时使液箱、清洗连接座、钢管构成循环回路的管路,利用滤球随清洗液在钢管中流动并与管内壁摩擦实现管内壁清洗。其中滤球的质量尤为关键,现有聚氨酯海绵或橡胶海绵材质的清洗球,采用的一次发泡成型或一次发泡切削成型的清洗球,表面开孔较为致密,不能达到较好的开孔率,且较难制作直径小于10mm的清洗球。热塑成型工艺虽然可以加工小于10mm的球形,但因海绵表面粗糙摩擦力大,成型后的球体不规整无法成为完整的球形,现有热塑成型加工后会产生飞边,需要进一步处理,处理后的切口松散不紧密,较难符合清洗球的清洗要求。为此,有待对现有的清洗球制作工艺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向本领域提供一种海绵清洗球成型模具及成型方法,使其解决现有同类成型模具制作海绵清洗球质量欠佳、不规整、易产生飞边的技术问题。其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海绵清洗球成型模具包括上模、中模、下模,其结构要点在于所述中模设有用于定位圆柱海绵体的圆柱形定位孔,所述上模设有上半球成型槽,所述下模设有与圆柱形定位孔滑动配合的圆柱,圆柱顶部设有下半球成型槽;当上模、中模、下模对位配合压紧时,所述上半球成型槽与圆柱形定位孔上端口紧密配合,下半球成型槽随圆柱在圆柱形定位孔内滑动到位而与所述上半球成型槽间隙配合形成整球状的成型腔,该成型腔的球半径与所述圆柱形定位孔的孔半径相同。上述结构,利用中模对圆柱海绵体的定位,一方面使圆柱海绵体在上半球成型槽、下半球成型槽两者间有效挤压变形,另一方面使得海绵清洗球成型后,不易产生飞边,海绵清洗球成形质量较好,表面规整,以利于清洗使用。所述中模上端设有定位凹槽,所述上模设有与定位凹槽定位配合的定位凸台,所述上半球成型槽位于定位凸台底部,所述圆柱形定位孔的顶端开口位于定位凹槽底部;所述中模与下模之间设有复位弹簧。通过该结构,使上模、中模、下模三者在压紧成型操作时,定位可靠,卸模较为方便,利用复位弹簧实现中模与下模的自动分离。所述上模、中模、下模均设有独立控制的加热线圈。通过该结构,实现对海绵清洗球成型模具的多样化温控调节,以适应不同海绵清洗球制作成型的需要。所述上半球成型槽内设有针状物。当上模与中模分离时,利用针状物与海绵之间的扎紧,方便海绵清洗球随上模与中模、下模分离时而取出。该海绵清洗球的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选取海绵,海绵的开孔率大于60%,开孔孔径大于2mm小于8mm;二、将海绵制成圆柱海绵体,圆柱海绵体直径大于所述圆柱形定位孔直径10%-20%;三、将海绵清洗球成型模具的上模、中模、下模三者对位配合压紧,并进行预加热,预加热后,保持当前温度,打开上模、中模、下模,将圆柱海绵体塞入圆柱形定位孔内,将上模压至中模,使上模的上半球成型槽与圆柱形定位孔的上端口紧密配合;再继续将上模、中模压至下模,下模的圆柱沿所述圆柱形定位孔滑动,所述下半球成型槽推动圆柱海绵体与所述上半球成型槽形成挤压,挤压完成后,对中模加热升温,直至形成海绵清洗球;最后打开上模、中模、下模,即可取出成型的海绵清洗球。所述上模、中模压至下模时,所述上半球成型槽与下半球成型槽之间预留间距,间距为0.5-3mm。通过该间距,使海面圆柱体能够更好地吸收中模温度,使其热塑成型。同时,防止下半球成型槽与上半球成型槽接触挤压产生磨损。所述海绵为三聚氰胺海绵、聚醚海绵、聚酯海绵、橡胶海绵的任意一种。所述上模、中模、下模预加热温度为180-220度,所述中模加热升温的温度为181-250度。所述上模、中模、下模三者配合压紧圆柱海绵体的时间为3-5min。上模、下模温度叫中模低,是为了有效防止因温度过高海绵融化表面结皮影响清洗效果本发明结构较为简单,海绵清洗球成型加工较为方便,效率高,制得的海绵清洗球球体规整无飞边,适合作为清洗领域的清洗球制作模具及成型方法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模具制作海绵清洗球的过程一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模具制作海绵清洗球的过程二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模具制作海绵清洗球的过程三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模具制作海绵清洗球的过程四结构示意图。图中序号的名称为:1、上模,101、定位凸台,102、上半球成型槽,103、针状物,2、加热线圈,3、中模,301、定位凹槽,302、圆柱形定位孔,4、圆柱海绵体,5、下模,501、圆柱,502、下半球成型槽,503、弹簧座,6、复位弹簧,7、海绵清洗球。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该海绵清洗球成型模具包括上模1、中模3、下模5,上模、中模、下模的外圈设有独立控制的加热线圈2。上模的底部设有定位凸台101,定位凸台的中部设有上半球成型槽102,上半球成型槽内设有针状物103;中模的上部设有定位凹槽301,中模的中部设有圆柱形定位孔302,圆柱形定位孔的上端口位于定位凹槽底部,下端口位于中模底部;下模上端设有凸起的圆柱501和弹簧座503,圆柱顶部设有下半球成型槽502。上模与下模之间通过上述定位凸台与定位凹槽配合形成定位,中模与下模之间通过上述圆柱与圆柱形定位孔滑动配合形成定位,且中模底部与下模弹簧座之间设有复位弹簧。当上模下压至与中模形成压紧定位时,上模的上半球成型槽与中模的圆柱形定位孔上端口形成紧密配合,当上模、中模下压至与下模形成压紧定位时,下模圆柱顶部的下半球成型槽与上模的上半球成型槽间隙配合形成整球状的成型腔,间隙为0.5-3mm,该成型腔的球半径与圆柱形定位孔的孔半径相同。以上即为本发明海绵清洗球成型模具的具体结构。如图1-4所示,利用该海绵清洗球成形模制作海绵清洗球7的成型方法为:首先,选取海绵,海绵的开孔率大于60%,开孔孔径大于2mm小于8mm;二、将海绵制成圆柱海绵体4,圆柱海绵体直径大于圆柱形定位孔302直径10%;三、将海绵清洗球成型模具的上模1、中模3、下模5三者对位配合压紧,并对三者进行预加热,预加热温度为180度,预加热后,保持当前温度,打开上模、中模、下模,将圆柱海绵体塞入圆柱形定位孔内,将上模压至中模,使上模的上半球成型槽与圆柱形定位孔的上端口紧密配合,再继续将上模、中模压至下模,下模的圆柱501沿圆柱形定位孔滑动,直至圆柱海绵体在下半球成型槽502与上半球成型槽102挤压作用下形成球状海绵清洗球,对中模加热升温至200度,保持3min,直至海绵清洗球热塑成型,最后打开上模、中模、下模,海绵清洗球在上半球成型槽内的针状物103扎紧作用下,随上模一并与中模、下模分离,完成海绵清洗球的制作成型。以上内容旨在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非限制本发明的技术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结合现有公知常识对本发明做显而易见的改进,亦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