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72887阅读:2773来源:国知局
阴模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阴模,该阴模适于与阳模配合以获得凹形物体,具体地是容器的盖。根据本发明的阴模可特别适于在压缩成型由聚合物材料制成的物体中使用。



背景技术:

在旨在通过压缩成型生产盖的机器中,已知使用一种设置有成型腔的阴模,阳模元件可容纳于成型腔内。阳模元件适于与阴模相互作用,以获得盖。已知的阴模包括板和环形成型元件,板限定成型腔的底面的界限,环形成型元件限定成型腔的侧面的界限。已知的阴模进一步包括环,其布置在板和环形成型元件的外部。在板、环形成型元件和环之间,限定冷却回路。在冷却回路中,冷却液可流动以对成型腔进行热调节。

环形成型元件与板邻接,板接着与阴模的底座邻接。底座进一步支撑环,但是环可能不与底座直接接触,因为可在底座和环之间插入垫圈。

环形成型元件设置有伸出部,该伸出部沿着环形成型元件的整个上周边径向地向外伸出。

在相对于致动器的杆固定的部件上拧紧锁紧螺母,致动器布置为使阴模相对于阳模元件移动。锁紧螺母与环形成型元件的伸出部邻接,从而施加将环形成型元件抵靠板上的夹持力。由于锁紧螺母所施加的力的原因,接着将板抵靠在阴模的底座上。

在上表面上,环形成型元件进一步设置有圆周伸出部,其适于容纳在对应的座部中,在与阳模元件相关联的部件上制造该座部。圆周伸出部和对应的座部允许使阴模相对于阳模位于中央,阴模元件嵌在该阳模中。

板在其下表面上设置有多个通道,例如径向通道,这些通道在板的侧面上是打开的。使该侧面介于板的下面和上面之间。通道与限定于环形成型元件和环之间的轴向间隙流体连通。轴向间隙轴向地延伸,以包围与所述腔的轴线平行的成型腔。

除了与环径向隔开、并由此限定轴向间隙以外,环形成型元件甚至在轴向方向上也可与环不接触。换句话说,环形成型元件通过预先建立的轴向空隙与环隔开,即,通过与成型腔的轴线平行测量的预先建立的距离隔开。此轴向空隙是由于这样的事实的原因:阴模的部件可具有与理论值偏离的轴向尺寸,例如是由于机加工误差的原因。归因于在环形成型元件和环之间限定的轴向空隙,可补偿阴模的部件的轴向尺寸与理论值的任何偏离。

在板的底面的中央区域附近供应的冷却液,可沿着板的通道向外流动,然后在限定于环形成型元件和环之间的轴向间隙中向上流动。冷却液从这里流入限定于环和环形成型元件之间的横向通道,以从成型腔离开。

因此,冷却液可使在成型腔中成形的盖冷却。上述阴模的一个缺点是,当在相对于致动器的杆固定的部件上张紧锁紧螺母时,环形成型元件的伸出部作为悬臂并可向下弯曲,即,朝向致动器的杆弯曲。这可能导致布置于环形成型元件的上表面上的圆周伸出部变形。如果出现此现象,那么可能降低使阴模相对于阳模位于中心的精度。

而且,在将锁紧螺母(特别是通过施加过大扭矩)在锁紧螺母将拧于其上的部件上错误地张紧的情况中,在最差的情况中,环形成型元件的伸出部可能变形直到其破裂为止。

已知的阴模的另一缺点是,以非最佳的冷却有效性执行将在成型腔中产生的盖冷却。特别地,为了使环形成型元件的伸出部不具有过大的应力,期望轴向空隙不超过极限值。适于改进冷却过程的伸出部的构造,可能导致会引起环形成型元件破裂的变形。因此,在阴模中流动的冷却液无法非常近地到达环形成型元件的上表面。这意味着,在上表面附近形成的盖的区域无法在短时间内适当地冷却。因此,可能必须将盖保持在成型腔中相对较长的时间,这决定了时间周期的增加,从而降低生产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改进用于形成凹形物体(例如用于容器的盖,)的阴模,特别是通过使测定量或测定剂量的聚合物材料压缩成型。

另一目的是,减小阴模的部件在用于将阴模装配在旨在生产凹形物体的设备上的装配操作过程中可能变形或甚至破裂的危险。

又一目的是,增加可使阴模相对于阳模位于中心的精度,阳模与阴模配合以获得模塑物体。

再一目的是,增加通过在阴模内循环的冷却液对待成型物体进行热调节的效率,从而缩短循环时间并增加生产率。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阴模,该阴模具有成型腔,可在成型腔内形成凹形物体,阴模包括:

-环形成型元件,围绕轴线延伸并限定成型腔的围绕所述轴线的界限;

-板元件,限定成型腔的横向于所述轴线的界限,板元件具有在成型腔外横向于所述轴线延伸的参考表面;

-外围环形部件,至少部分地包围环形成型元件,

其中,环形成型元件与板元件的参考表面的第一部分邻接,

其特征在于,外围环形部件与板元件的参考表面的第二部分邻接。

由于本发明,可增加装配阴模部件的精度。实际上,板元件用作用于定位环形成型元件和外围环形部件两者的参照物。因此,可能消除,或至少明显减少,如果通过将环形成型元件和外围环形部件与不同的部件邻接放置来装配环形成型元件和外围环形部件而将不可避免地出现的不准确。

由于可能通过与相同参考表面邻接的环形成型元件和外围环形部件来实现的改进的精度,不再必须采用更大的轴向间隙来补偿可能的机加工或装配误差。

特别地,为了相对于与要配合的阳模正确地定位阴模,可提供相对于板元件轴向地刚性的定心装置。换句话说,可能避免定心装置和板元件之间的任何轴向间隙。因此当使环形成型元件和外围环形部件相对于板元件固定以装配阴模时,防止定心装置的明显变形。因此定心装置能够使阴模相对于阳模正确地定心。

而且,可能减小当使环形成型元件和外围环形部件抵靠板元件张紧时使环形成型元件和/或外围环形部件破裂的危险。

可使根据本发明的阴模比现有技术的阴模更有效地冷却。归因于在环形成型元件和外围环形部件之间没有明显的轴向间隙,可在轴向方向上的离板元件相对远的位置设置冷却管道。这允许更有效地冷却成型腔的布置在离板元件最远(即更靠近阳模)处的区域。

在一个实施例中,将外围环形部件夹持在环形成型元件和板元件之间。

特别地,将外围环形部件夹持在板元件和环形成型元件的径向伸出部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用于使阴模相对于阳模定心的定心装置,定心装置的形状特别构造为是圆周伸出部。

可在环形成型元件上获得该定心装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阴模包括阻挡环,其适于在阻挡表面上推动,以用于抵靠板元件将环形成型元件和外围环形部件紧固。

可在环形成型元件上,特别是在环形成型元件的外围附属件(appendage)上,获得该阻挡表面。

从而获得一种具有特别简单且可靠的结构的阴模。

在另一实施例中,环形成型元件具有插入在板元件和外围环形部件之间的部分。可在将阻挡表面也制造于其上的外围环形部件上形成定心装置。阻挡环与上述阻挡表面接合。

在此情况中,外围环形部件由此具有多个功能,即,使环形成型元件相对于板元件正确地定位、允许阴模相对于阳模位于中心,并与阻挡环接合。环形成型元件另一方面具有单个主要功能,即,横向地限定成型腔的界限的功能。因此环形成型元件在径向方向上可具有减小的厚度,该厚度足以确保环形成型元件具有可接受的硬度水平。

通过提供相对薄的环形成型元件,在限定于环形成型元件和外围环形部件之间的空间中通过的冷却液,可非常靠近成型腔地流动。这允许将以非常有效的方式冷却成型腔。

附图说明

参考示出了一些非限制性实施例的一个实例的附图,将更好地理解并执行本发明,其中:

图1是沿着阴模的轴向中间平面剖开的打断横截面;

图2示出了图1的阴模的放大细节的剖视图;

图3是图1的阴模的板元件的从上方看的透视图;

图4是图3的板元件的从下方看的透视图;

图5是与图1的打断横截面类似的打断横截面,示出了根据一个替代实施例的阴模;

图6示出了图5的阴模的板元件的放大细节的剖视图;

图7是图5的阴模的板元件的从上方看的透视图;

图8是图5的板元件的从下方看的透视图;

图9示出了根据一个替代实施例的阴模的放大细节的剖视图;

图10是图9的阴模的板元件的从上方看的透视图;

图11是图10的板元件的透视图,其中将板元件旋转,使得示出其下面。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适于与阳模2配合的阴模1,图2中示出了其一部分,以通过模塑聚合物材料而形成凹形物体。由阴模1形成的凹形物体可以是用于容器的盖,具体地但是并非唯一地用于瓶子。阴模1特别适于通过压缩成型来获得凹形物体。

阴模1设置有成型腔3,可使聚合物材料在成型腔内成形以获得凹形物体。阴模1包括环形成型元件4,其围绕轴线z延伸,以横向地(即,围绕轴线z)限定成型腔3的界限。

阴模1进一步包括板元件5,该板元件与轴线z横切地限定成型腔3的界限,特别地是与轴线z垂直。板元件5具有与轴线z重合的轴线。将板元件5构造为单个件,特别是由金属制成。换句话说,板元件5具有一件式结构。

板元件5具有成型表面6,该成型表面与轴线z横切地(特别是垂直地)延伸,并适于接触聚合物材料以使聚合物材料成形。

在图1至图5所示的实例中,成型表面6具有扁圆形构造,但是此条件不是必要的。成型表面6限定成型腔3的横切面,其在所示实例中是底面。成型表面6适于在外部使期望形成的物体的横切凹壁成形。如果凹形物体是盖,那么由成型表面6形成的横向壁是盖的顶壁,即,在使用中布置在盖的上部中以封闭容器的开口的壁。

板元件5进一步具有参考表面7,该参考表面在成型腔3的外面与轴线z横切地(特别是垂直地)延伸。参考表面7包围成型表面6。参考表面7是平的表面,特别地,形状构造为圆冠形。

在从参考表面7伸出的凸起46上形成成型表面6,并且,成型表面6与轴线z横切地(特别是垂直地)限定凸起46的界限。

通过图2所示的接触表面8,与轴线z横切地限定环形成型元件4的界限,接触表面8适于接触参考表面7。接触表面8可以是与轴线z垂直地布置的平的表面。在所示实例中,接触表面8在下方限定环形成型元件4的界限。

在环形成型元件4内部中,通过适于与将模塑的聚合物材料相互作用的成形表面9限定环形成型元件4的界限,以使期望形成的凹形物体的侧壁在外部成形。

如果期望形成的凹形物体是盖,那么成形表面9的所成形的侧壁可在外部设置有多个压花,以用于帮助用户或压盖机抓住盖。上述侧壁可在内部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紧固元件,例如螺纹部分,以将盖固定至容器。在此情况中,通过阳模2使紧固元件成形。

在所示实例中,将成形表面9布置为,使凹形物体的侧壁在外部成形(如果凹形物体是盖,那么侧壁可能设置有防拆环(tamper-evidentring)),并使连接区域在外部成形,在连接区域中将侧壁与凹形物体的横向壁连接。因此,成形表面9设置有与板元件5的成型表面6连续连接的弯曲部分。

在阴模1的装配结构中,环形成型元件4与板元件5的参考表面7的第一部分邻接。将此第一部分布置在靠近通过成型表面6限定界限的凸起的位置中。

在与接触表面8相对的侧面上设置环形成型元件4,该实例中示出的定心装置包括定心伸出部10,特别是形状构造为圆周伸出部。定心装置适于与阳模2的定心部件11配合,以允许将阴模1相对于阳模2以相对于轴线z定心的方式定位。为此,定心部件11可设置有适于接收定心伸出部10的凹槽。如果定心装置未构造为定心伸出部10,那么定心部件11没有任何凹槽,但是适当地成形以与所使用的定心装置匹配。

环形成型元件4包括与轴线z横切地(特别是垂直地)布置的阻挡表面12。在使用过程中,阻挡表面12面向阳模2。

阻挡表面12适于与锁紧螺母或阻挡环13接合,使得可将环形成型元件4和板元件5固定至阴模1的支撑部(未示出)。

在环形成型元件4的径向伸出部44上形成阻挡表面12,径向伸出部14从环形成型元件4径向地向外伸出。

可在从接触表面8向环形成型元件4的内部延伸的座部中容纳垫圈17。垫圈17帮助防止液体在板元件5和环形成型元件4之间的任何泄漏。

可在环形成型元件4和阻挡环13之间插入另一垫圈18,以防止液体在这些部件之间泄漏。

在板元件5上,在凸起46的底座处,设置凹入区域,即,环形区域47,当制造板元件5时,将材料从该凹入区域去除。环形区域47可具有通风功能,其用于在模塑过程中排出可能存在于成型腔3内的空气。实际上,任何在使聚合物材料成形的同时留在阴模1和阳模2之间的空气,可能通过在凸起46和环形成型元件4之间通过,而从成型腔3离开,并最终容纳于环形区域47中。另外,环形区域47防止用于将垫圈17安装在其座部中的任何物质(例如油脂等)穿透至成型腔3的内部,该穿透将导致包含于成型腔3中的聚合物材料受到污染。

阴模1包括外围环形部件15,其至少部分地包围环形成型元件4。特别地,在图1至图4的实例中,外围环形部件15包围环形成型元件4的下部,即,环形成型元件4的布置在板元件5附近的一部分。

在图1至图4所示的实例中,将外围环形部件15夹持(即,轴向地阻挡)在板元件5和环形成型元件4之间。特别地,外围环形部件15由适于邻接板元件5的参考表面7的邻接表面16限定界限。邻接表面16与轴线z横切地(特别是垂直地)布置。

在阴模1的装配构造中,邻接表面16与参考表面7的第二部分接触,第二部分相对于参考表面7的第一部分布置在外围位置中,环形成型元件4与参考表面7的第一部分邻接。

外围环形部件15进一步由支持表面19限定界限,环形成型元件4可位于该支持表面19上,特别地,环形成型元件4的径向伸出部14可位于支持表面19上。

在支持表面19上设置一个或多个凹口20。在凹口20处,外围环形部件15与环形成型元件4隔开。

外围环形部件15进一步包括附属件21,其朝向板元件5伸出并包围板元件5。附属件21可用来使外围环形部件15相对于板元件5成角度地定向。

外围环形部件15包围环形成型元件4的一部分,所述部分的外径小于外围环形部件15的内径。因此,在外围环形部件15和环形成型元件4之间限定环形间隙22,环形间隙22轴向地延伸。冷却液可在环形间隙22内循环。

环形间隙22与限定于环形成型元件4和外围环形部件15之间的截面处的一个或多个横向通道23流体连通。横向通道23至少部分地限定于凹口20内。

接着,横向通道23与返回空间24流体连通,该返回空间24由外围环形部件15外面的阻挡环13限定界限。

如图3和图4所示,板元件5由面25限定界限,在所示实例中,面25是下面,适于位于阴模1的底座上。板元件5进一步由另一面26限定界限,面26与面25是相反的,在面26上设置成型表面6。

在该另一面26上进一步设置参考表面7。

围绕轴线z延伸的侧面27,在侧面限定板元件5的界限并将面25与另一面26连接。特别地,侧面27可具有柱形形状。

在面25的中央区域中,设置冷却液入口28,冷却液适于对阴模进行热调节。

可将入口28的形状构造为适于从阴模的在板元件5附近的部件接收冷却液的盲腔。

入口28与多个形成于面25上的冷却通道29流体连通。冷却通道29从入口28朝向板元件5的外围径向地延伸。在所示实例中,冷却通道29彼此成角度地等距隔开。

冷却通道29通向设置于板元件5的面25上的环形槽道30。

板元件5进一步包括多个孔31,其通向布置于板元件5的另一面26上的相应出口32。将出口32分布在成型表面6的周围,特别是彼此成角度地等距隔开。

特别地,将出口32定位在参考表面7上。

在所示实例中,每个孔31与轴线z平行地延伸。孔31可围绕轴线z相等地隔开。

冷却通道29、环形槽道30和孔31限定多个冷却管道,冷却液可通过冷却管道通过板元件5以使阴模1冷却。

如图1所示,阴模1可进一步包括底座元件33,其适于固定至模塑设备的支撑部。特别地,底座元件33可固定至致动器的杆(未示出),致动器布置为使阴模1相对于阳模2沿着轴线z移动。

底座元件33设置有入口管道34,入口管道34可沿着轴线z布置。冷却液可通过入口管道34流入阴模1,以引导冷却液朝向成型腔3流动。底座元件33进一步设置有出口管道35,以允许冷却液在使成型腔3冷却之后从阴模1流出。

阴模1可包括插在板元件5和底座元件33之间的垫片36。垫片36设置有布置于中央区域中的通孔37,使得使入口管道34与设置于板元件5上的入口28流体连通。为了装配阴模1,如果提供的话,将垫片36放在底座元件33上。底座元件33和垫片36限定阴模1的底座,板元件5位于该底座上。

将外围环形部件15放在参考表面7的第二部分或外部上。随后,将环形成型元件4放在参考表面7的第一部分或内部上。此时安装阻挡环13,将阻挡环13锁紧在阴模1的支撑部上,使得将环形成型元件4推抵在板元件5上。由阻挡环13推动的环形成型元件4,接着通过将外围环形部件15压在板元件5上而作用于外围环形部件15上。以此方式,将环形成型元件4、板元件5和外围环形部件15固定至阴模1的支撑部。

当阴模1处于装配构造中时,限制环形成型元件4的径向伸出部14由于与外围环形部件15的支持表面19接触而产生的变形。这防止径向伸出部14向下弯曲,即,朝向板元件5弯曲。从而防止环形成型元件4的过度变形,特别是定心伸出部10的过度变形。这确保当使阴模1相对于阳模2位于中心时保持良好精度。

另外,如果将阻挡环13错误地过度拧紧,那么由阻挡环13施加至径向伸出部14的力(甚至是非常大的力)会释放到外围环形部件15上,释放到板元件5上,并从这里释放到阴模1的支撑部上,这可防止环形成型元件4的任何破裂。

在操作过程中,通过在底座元件33的入口管道34内运送冷却液(例如水),使阴模1冷却。通过经过垫片36的通孔37,冷却液从这里到达设置于板元件5上的入口28。通过经过板元件5的冷却管道,从入口28进入的冷却液在另一面26上流出。特别地,冷却液流过冷却通道29,冷却通道29由垫片36在下方封闭,并且,冷却液进入环形槽道30。通过流过孔31,冷却液从这里到达出口32。

从而使成型表面6冷却。

冷却液从出口32进入环形间隙22,从环形间隙22流出进入横向通道23并到达返回空间24。返回空间与形成于底座元件33中的出口管道35流体连通,使得冷却液可从阴模1流走。

当在环形间隙22中流动时,冷却液使在侧面限定成型腔3的界限的成形表面9冷却。因为成型环形元件4的径向伸出部14可位于支持表面19上,从而受到减小变形的危险,所以可能减小径向伸出部14的轴向方向上的厚度,使得环形间隙22在轴向部分中延伸得尽可能和成型腔3一样大。换句话说,如果与传统的阴模相比,可将横向通道23布置在更靠近定心伸出部10的位置。这允许增加冷却效率,因为也可有效地冷却凹形物体的离板元件5最远的区域。

图5至图8示出了根据一个替代实施例的阴模101。对于阴模1的零件共用的阴模101的部件,应用在图1至图4中已经使用过的相同参考数字来表示,并且,将不再进一步详细描述。

阴模101包括板元件105、环形成型元件104和外围环形部件115。与图1至图4的实施例中出现的不同,图5和图6所示的环形成型元件104部分地介于外围环形部件115和板元件105之间。

特别地,环形成型元件104设置有侧附属件40,如图5所示,其从布置为环形成型元件104的与板元件105接触的区域向外伸出。侧附属件40围绕轴线z沿圆周延伸。

外围环形部件115的在面向板元件105的部分中设置邻接表面16。如之前参考图1至图4的实施例描述的,邻接表面16在使用中布置为与板元件105的参考表面7接触。在外围环形部件115的内部进一步设置阶梯,该阶梯由横向表面42限定界限。

通过阻止表面41将侧附属件40抵靠在其顶部限定界限,即,在离板元件105最远的侧面上限定界限,在阴模101的装配构造中,横向表面42与阻止表面41邻接。

在所示实例中,外围环形部件115的轴向尺寸(即,沿着轴线z的尺寸)等于或大于环形成型元件104的轴向尺寸。因此,外围环形部件115可沿着环形成型元件104的整个轴向延伸部分包围环形成型元件104。在一个未示出的实施例中,外围环形部件115的轴向尺寸可小于环形成型元件104的轴向尺寸。

外围环形部件115在其面向阳模2的区域中设置有肩部43,肩部由阻挡表面112限定界限,阻挡环13可接合阻挡表面112。

通过处于靠近肩部43的位置中的外围环形部件115的厚度,来形成多个横向通道123。在所示实例中,将横向通道123的形状构造为贯穿外围环形部件115的厚度的通孔。可相对于轴线z倾斜地布置横向通道123。当从内部朝向外部移动时,可将横向通道123从顶部向下定向,即,朝向板元件105。横向通道123与环形管道122流体连通,限定于外围环形部件115和环形成型元件104之间,返回空间24限定于阻挡环13和外围环形部件115之间。

在环形成型元件104的外表面上形成多个凹槽。这些凹槽与外围环形部件115的内表面一起限定对应的纵向管道45,冷却液可流过纵向管道45。纵向管道45通向环形管道122。

纵向管道45通过合适的通道管道与板元件105的孔31流体连通,该通道管道限定于外围环形部件115和环形成型元件104之间。在外围环形部件115上设置用于使阴模1相对于阳模2位于中心的定心装置。这些定心装置可包括定心伸出部10。

除了定心伸出部10以外或代替定心伸出部10,定心装置可包括未示出的角调节凸起(angulartimingprotuberance,角定时凸起)。角调节凸起可以是例如齿形的,并且,可形成于外围环形部件115上并从其下边缘伸出,以在位于底座元件33中的对应凹槽中接合。

最后,外围环形部件115可设置有孔,可将销44插入孔中,销44适于接合在环形成型元件104的凹槽中。这确保将外围环形部件115相对于环形成型元件104安装在预定角位置中。

在图7和图8中详细示出了板元件105。板元件105在结构上和功能上与图1至图4所示的板元件5完全类似。板元件105与板元件5的不同之处主要是因为在其另一面26上设置了凹槽38。凹槽38(特别地,其可以是圆形凹槽)适于容纳密封垫圈39,如图5所示。密封垫圈39防止液体在板元件105和环形成型元件104之间的任何大量泄漏。

在装配构造中,板元件105由底座元件33支撑,可能插入有垫片36。

环形成型元件104位于板元件105上。特别地,环形成型元件104的接触表面8与参考表面7的限定板元件105的界限的第一部分或内部邻接。板元件105和环形成型元件104限定成型腔3的界限。

阻挡环13与外围环形部件115接合,以将外围环形部件115锁紧在阴模1的支撑部上。特别地,阻挡环13与限定肩部43的界限的阻挡表面112邻接。阻挡环13推动外围环形部件115,使其与板元件105邻接。特别地,使邻接表面16与参考表面7的第二部分或外部接触。而且,外围环形部件115的横向表面42面向环形成型元件104的阻止表面41,使得将环形成型元件保持在板元件105和外围环形部件115之间。

而且,在此实施例中,成型表面6限定板元件105的凸起46的界限。在凸起46的底座处设置构造为凹陷的凹入区域或环形区域47。环形区域47可执行用于在模塑过程中排出可能存在于成型腔3内的空气的通风功能。而且,环形区域47可阻止用于安装垫圈39的任何物质通过,例如油脂等,从而防止这种物质朝向成型腔3流回并污染其内容物。

在阴模101的操作过程中,冷却液到达设置于板元件105上的入口28,如之前参考图1至图4描述的。通过经过由冷却通道29、由环形槽道30和由孔31限定的冷却管道,冷却液从这里到达环形成型元件104。冷却液通过纵向管道45,以在侧面冷却成型腔3,然后,通过流过环形管道122、横向通道123和返回空间24,冷却液从阴模101流出。

阴模101允许实现之前参考图1至图4所示的实施例讨论的优点。另外,阴模允许以改进的方式冷却成型腔3,特别是改进在侧面限定成型腔3界限的表面的冷却,以及位于阳模2附近的冷却。

这主要是由于这样的事实:在图5至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环形成型元件104具有单个主要功能,即,使在成型腔3中模塑的凹形物体成形的功能。然而,环形成型元件104相对于阴模101的其他元件没有任何支撑或阻挡功能。因此,如果与图1至图4所示的实施例相比,可明显减小环形成型元件104的厚度。因此,可使冷却液非常靠近成型腔3,以有效地冷却在成型腔3内形成的物体。

另外,可将纵向管道45所通向的环形管道122布置在靠近环形成型元件104的上端的位置中,使得也可冷却布置在阳模2附近的成型腔3的区域。

图9至图11示出了根据另一替代实施例的阴模201,与图5至图8所示的阴模101类似,从该实施例中,阴模201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分别设置在板元件上的成型表面和环形成型元件上的成形表面的构造。

特别地,阴模201包括环形成型元件204,其设置有构造为在外部使形成于成型腔3内的凹形物体的侧壁(可能设置有防拆环)成形的成形表面209。阴模201进一步包括设置有成型表面206的板元件205,成型表面206构造为不仅使凹形物体的横向壁在外部成形,而且使用于连接横向壁和侧壁的连接区域在外部成形。

在图1至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凹形物体的侧壁,以及用于连接侧壁和横向壁的连接区域,均改为在外部通过环形成型元件成形,而板元件的目的是,仅使凹形物体的横向壁在外部成形。

因此,成型表面206包括基本上平直的中央零件,其适于使横向壁成形,中央零件由弯曲连接部分包围,弯曲连接部分适于使用于连接凹形物体的侧壁和横向壁的连接区域成形。

模塑表面206限定进入板元件205的厚度的凹槽的界限。

参考表面7包围成型表面206。可在参考表面7上形成凹槽38,凹槽38的目的是容纳密封垫圈39。

可在参考表面7上设置凹入的环形区域247,其形状也构造为是凹槽。将环形区域247相对于凹槽38布置在同心位置中,并且,环形区域247比凹槽38更靠近成型表面206。环形区域247用作用于模塑过程中任何留在成型腔3内的空气的通风孔。而且,归因于环形区域247,防止任何油脂或其他类似的用来安装垫圈39的物质到达成型腔3。

阴模201以与之前参考图5至图8描述的方式类似的方式装配和操作。另外,阴模201允许获得已经参考之前已经公开的模具的实施例公开的优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