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打印机的粉料扫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21889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一种3D打印机的粉料扫平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3d打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3d打印机的粉料扫平装置。



背景技术:

3d打印技术,亦可称为增材制造技术,通过自动化数控逐层材料累积的过程实现三维模型的打印。相对于传统的加工技术而言,3d打印技术不需要另行制作模具,直接加工出成品。而且能够克服传统机械加工无法实现的特殊结构障碍,可以实现任意复杂结构部件的简单化生产,可以自动、直接、精确地将将设计思想从cad模型,转化为具有一定功能的模型或器件。

目前,3d打印技术按照成型原理可以分为:激光选区烧结成型技术sls、激光选区熔融成型技术slm、覆膜砂成型技术fms。sls即激光选区烧结成型技术,是首先将cad三维模型转化为sts文件,按照一定的厚度进行切片,得到切片的截面轮廓。然后控制激光束对模型实心部分的粉末进行扫描,使粉末颗粒熔化而互相粘结,逐步得到该层的轮廓。完成一层扫描后,工作台下降一层截面高度,再进行下一层的铺粉和烧结,最终形成三维模型。slm即激光选区熔融成型技术是一种基于三维物体的数字模型,利用粉末状金属逐层堆积,形成任意复杂结构的三维零件。覆膜砂成型技术即fms是采用覆膜砂作为生产原料,根据计算机切片文件,控制激光束对模型实心部分的覆膜砂进行扫描,使覆膜砂熔化而互相粘结,逐步得到该层的轮廓。完成一层扫描后,工作台下降一层截面高度,再进行下一层的铺粉和烧结,最终形成三维模型。

现有的3d打印技术中铺粉工作原理均是通过丝杆滑台带动铺粉装置移动,这样的移动方式可能会出现铺粉装置对铺粉位置的不准确,还有现有的3d打印技术中使用的扫平装置均为不能调整位置,遇到外力碰撞会出现扫平装置位置的偏差,严重影响铺粉质量,同时也会增加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3d打印机的粉料扫平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3d打印机的粉料扫平装置,包括机柜、粉料扫平机构、扫平驱动机构和扫平调整机构,所述机柜为矩形中空结构,所述机柜内设有敞口向上的容纳腔,所述机柜的侧壁上设有两个能够打开的柜门,所述扫平驱动机构安装在机柜内,所述粉料扫平机构设置在机柜顶部的中间位置并与扫平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扫平调整机构设置在机柜内并位于粉料扫平机构的底部位置,所述粉料扫平机构包括安装在机柜顶部的第一导滑部件和安装第一导滑部件上的粉料扫平部件,所述粉料扫平部件能够沿着机柜的宽度方向做往复移动,所述扫平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在机柜同一侧壁上的第一驱动部件和第二驱动部件,所述第一驱动部件和第二驱动部件均与粉料扫平部件传动连接,所述扫平调整机构包括安装粉料扫平部件底部的扫平板和安装在粉料扫平部件侧部用于对扫平板进行位置调整的扫平调整部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滑部件包括两个分别安装在柜门顶部两端的第一导滑组件,所述粉料扫平部件包括架设在两个第一导滑组件上的粉料扫平组件,每个所述第一导滑组件均沿着机柜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粉料扫平组件能够沿着机柜的宽度方向做往复移动,每个所述第一导滑组件包括第一导轨、第一限位块和第一滑块,所述第一导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一侧柜门的顶部,所述第一限位块安装在第一导轨的端部,所述第一限位块远离第一导轨的一侧与机柜的内侧壁紧密贴合在一起,所述第一滑块能够移动的安装在第一导轨上,所述第一滑块能够沿着第一导轨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每个所述第一滑块上均设有第一通槽,每个所述第一通槽均沿着垂直于第一导轨的长度方向贯穿第一滑块。

进一步的,所述粉料扫平组件包括第二导轨和安装在第二导轨上并能够沿着第二导轨的长度方向来回移动的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二导轨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第一导轨上的第一滑块内,且第二导轨的两端卡接在两个第一滑块的第一通槽内,所述第一安装座内设有与第二导轨卡接配合的第二通槽,所述第二导轨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凹槽,每个所述凹槽均沿着第二导轨的长度方向贯穿第二导轨,所述第二通槽内对应于每个凹槽均设有与其卡接的第二限位块。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装座的顶部设有与第一驱动部件和第二驱动部件传动连接的第一卡接槽,所述第一驱动部件包括安装在机柜外侧壁一端的第一电机和安装在机柜顶部的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与第一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部件包括安装在机柜外侧壁另一端的第二电机和安装在机柜顶部的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电机与第二驱动组件传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底部设有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一电机竖直安装在第一支撑座的顶部,所述第一电机的主轴竖直向上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扫平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第一定位座和第二定位座,所述第一安装板安装在机柜远离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顶部的一端,所述第二安装板安装在机柜远离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顶部的另一端,所述第一定位座和第二定位座分别安装在第二导轨顶部的两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导轮、第二导轮、第三导轮、第四导轮和第五导轮,所述第一导轮固定安装在第一电机的主轴上,所述第二导轮竖直安装在第一安装板顶部的边缘处,所述第三导轮竖直安装在第二安装板顶部的中心位置,所述第四导轮安装在第一定位座顶部靠近第一限位块的一端,所述第五导轮安装在第二定位座顶部远离第一限位块的一端,所述第一导轮、第二导轮、第三导轮、第四导轮和第五导轮上套设有第一皮带。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六导轮、第七导轮、第八导轮、第九导轮和第十导轮,所述第六导轮固定安装在第二电机的主轴上,所述第七导轮竖直安装在第一安装板顶部的中心位置,所述第八导轮竖直安装在第二安装板顶部的边缘处,所述第九导轮安装在第一定位座顶部靠近第一限位块的一端,所述第十导轮安装在第二定位座顶部远离第一限位块的一端,所述第六导轮、第七导轮、第八导轮、第九导轮和第十导轮上套设有第二皮带。

进一步的,所述扫平板包括矩形结构的板体、第一定位部件和两个对称设置在板体下半部分两侧的第一扫平部件,所述第一定位部件设置在板体的顶部,每个所述第一扫平部件能够活动的安装在板体上,所述第一定位部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在板体顶部的第一定位组件,所述板体的顶部对应于每个第一定位组件均设有供其安装的第二通槽,每个所述第一扫平部件均包括第一扫平组件和第二扫平组件,所述第二扫平组件与第一扫平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扫平组件的上半部分与板体的侧壁能够活动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扫平调整部件包括安装在第一安装座一侧的扫平调整组件和安装在第一安装座另一侧的扫平稳定组件,所述扫平调整组件的一端能够活动的安装在第一安装座上,所述扫平调整组件的另一端作用于扫平板上,所述扫平稳定组件将扫平板的上半部分包裹在内,所述扫平稳定组件内设有若干用于稳定扫平板的调节部。

进一步的,所述扫平调整组件包括第二安装座和安装在第二安装座内用于驱动第一板体运动的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第二安装座固定安装在第一安装座的侧壁上,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末端铰接在第二安装座内,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伸缩杆的端部作用于扫平板上。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3d打印机的粉料扫平装置,通过第一驱动部件和第二驱动部件带动粉料扫平部件在第一导滑部件上移动,因为扫平板安装在粉料扫平部件的底部,通过扫平调整部件实现控制扫平板在粉料扫平部件上的位置,通过控制扫平板在扫平调整部件底部的位置,进而控制对待铺粉体上铺粉厚度,在打印物品成型的过程中实现对待打印的衬托板上铺粉位置的准确性,通过电机带动皮带移动进而带动分料扫平部件移动,这样的移动方式可能会出现铺粉装置对铺粉位置的不准确,通过扫平调整机构实现对扫平板位置进行调整,遇到外力碰撞避免出现扫平装置位置的偏差,进而不会影响铺粉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粉料扫平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粉料扫平装置的剖视图一;

图3为粉料扫平装置的剖视图二;

图4为粉料扫平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扫平驱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扫平驱动机构的俯视图;

图7为粉料扫平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8为图7中a处的放大图;

图9为粉料扫平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10为扫平驱动机构的俯视图;

图11为粉料扫平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12为图11中b处的放大图;

图13为粉料扫平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14为扫平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扫平板的装配结构示意图一;

图16为扫平板的装配结构示意图二;

图17为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机柜1,柜门1a,粉料扫平机构2,第一导滑部件2a,粉料扫平部件2b,第一导滑组件2c,第一导轨2c1,第一限位块2c2,第一滑块2c3,粉料扫平组件2d,第二导轨2d1,第一安装座2d2,凹槽2d3,第二限位块2d4,扫平驱动机构3,第一驱动部件3a,第二驱动部件3b,第一电机3c,第一驱动组件3d,第一导轮3d1,第二导轮3d2,第三导轮3d3,第四导轮3d4,第五导轮3d5,第一皮带3d6,第二电机3e,第二驱动组件3f,第六导轮3f1,第七导轮3f2,第八导轮3f3,第九导轮3f4,第十导轮3f5,第二皮带3f6,第一支撑座3g,第一安装板3h,第二安装板3i,第一定位座3j,第二定位座3k,扫平调整机构4,扫平调整部件4a,扫平调整组件4b,扫平稳定组件4c,第三安装座4c1,第一顶板4c2,第一侧板4c3,第一伸展板4c4,调节部4d,第二安装座4e,固定块4e1,第三铰接座4e2,第一电动推杆4f,第一滚轮组4g,第一传动杆4g1,第一滚轮4g2,扫平板5,板体5a,第二凹槽5a1,第一定位部件5b,第一扫平部件5c,第一定位组件5d,第一铰接座5d1,第一铰接杆5d2,第一扫平组件5e,第一板体5e1,第二扫平组件5f,第二板体5f1,第二定位组件5g,第二铰接座5g1,第二铰接杆5g2,螺纹孔5h。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照图1至17所示的一种3d打印机的粉料扫平装置,包括机柜1、粉料扫平机构2、扫平驱动机构3和扫平调整机构4,所述机柜1为矩形中空结构,所述机柜1内设有敞口向上的容纳腔,所述机柜1的侧壁上设有两个能够打开的柜门1a,所述扫平驱动机构3安装在机柜1内,所述粉料扫平机构2设置在机柜1顶部的中间位置并与扫平驱动机构3传动连接,所述扫平调整机构4设置在机柜1内并位于粉料扫平机构2的底部位置,所述粉料扫平机构2包括安装在机柜1顶部的第一导滑部件2a和安装第一导滑部件2a上的粉料扫平部件2b,所述粉料扫平部件2b能够沿着机柜1的宽度方向做往复移动,所述扫平驱动机构3包括安装在机柜1同一侧壁上的第一驱动部件3a和第二驱动部件3b,所述第一驱动部件3a和第二驱动部件3b均与粉料扫平部件2b传动连接,所述扫平调整机构4包括安装粉料扫平部件2b底部的扫平板5和安装在粉料扫平部件2b侧部用于对扫平板5进行位置调整的扫平调整部件4a,通过粉料扫平机构2、扫平驱动机构3个扫平调整机构4三者之间的配合实现对扫平板5的驱动和控制扫平板5在机柜1内的位置,进而能够提高打印产品的精度。

所述第一导滑部件2a包括两个分别安装在柜门1a顶部两端的第一导滑组件2c,所述粉料扫平部件2b包括架设在两个第一导滑组件2c上的粉料扫平组件2d,每个所述第一导滑组件2c均沿着机柜1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粉料扫平组件2d能够沿着机柜1的宽度方向做往复移动,每个所述第一导滑组件2c包括第一导轨2c1、第一限位块2c2和第一滑块2c3,所述第一导轨2c1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一侧柜门1a的顶部,所述第一限位块2c2安装在第一导轨2c1的端部,所述第一限位块2c2远离第一导轨2c1的一侧与机柜1的内侧壁紧密贴合在一起,所述第一滑块2c3能够移动的安装在第一导轨2c1上,所述第一滑块2c3能够沿着第一导轨2c1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每个所述第一滑块2c3上均设有第一通槽,每个所述第一通槽均沿着垂直于第一导轨2c1的长度方向贯穿第一滑块2c3,通过两个第一导滑组件2c安装在第一机柜1上能够满足粉料扫平组件2d安装在两个第一导滑组件2c上,通过第一导轨2c1和第一限位块2c2的设置,满足了第一导轨2c1的安装,进而也对第一滑块2c3在第一导轨2c1上的运动行程进行的控制。

所述粉料扫平组件2d包括第二导轨2d1和安装在第二导轨2d1上并能够沿着第二导轨2d1的长度方向来回移动的第一安装座2d2,所述第二导轨2d1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第一导轨2c1上的第一滑块2c3内,且第二导轨2d1的两端卡接在两个第一滑块2c3的第一通槽内,所述第一安装座2d2内设有与第二导轨2d1卡接配合的第二通槽,所述第二导轨2d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凹槽2d3,每个所述凹槽2d3均沿着第二导轨2d1的长度方向贯穿第二导轨2d1,所述第二通槽内对应于每个凹槽2d3均设有与其卡接的第二限位块2d4,当第一安装座2d2需要在第二导轨2d1上移动时,通过第一驱动部件3a和第二驱动部件3b带动第一安装座2d2移动,进而能够满足实现对扫平板5位置的调节,实现将多余的粉层刮落至储粉盒内。

所述第一安装座2d2的顶部设有与第一驱动部件3a和第二驱动部件3b传动连接的第一卡接槽,所述第一驱动部件3a包括安装在机柜1外侧壁一端的第一电机3c和安装在机柜1顶部的第一驱动组件3d,所述第一驱动组件3d与第一电机3c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部件3b包括安装在机柜1外侧壁另一端的第二电机3e和安装在机柜1顶部的第二驱动组件3f,所述第二电机3e与第二驱动组件3f传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3c的底部设有第一支撑座3g,所述第一电机3c竖直安装在第一支撑座3g的顶部,所述第一电机3c的主轴竖直向上设置,当第一安装座2d2在第二导轨2d1上移动时,通过第一驱动部件3a和第二驱动部件3b与第一卡接槽的传动配合,进而能够带动第一安装座2d2在第二导轨2d1上移动,通过第一电机3c驱动第一驱动组件3d移动,通过第二电机3e驱动第二驱动组件3f移动,第一安装座2d2能够实现在第二导轨2d1沿着第二导轨2d1的长度方向移动。

所述扫平驱动机构3还包括第一安装板3h、第二安装板3i、第一定位座3j和第二定位座3k,所述第一安装板3h安装在机柜1远离第一电机3c和第二电机3e顶部的一端,所述第二安装板3i安装在机柜1远离第一电机3c和第二电机3e顶部的另一端,所述第一定位座3j和第二定位座3k分别安装在第二导轨2d1顶部的两端,第一安装板3h、第二安装板3i、第一定位座3j和第二定位座3k的设置满足了第一驱动组件3d和第二驱动组件3f的安装,进而能够满足第一驱动组件3d和第二驱动组件3f带动第一安装座2d2移动,进而能够带动扫平板5沿着第二导轨2d1的长度方向移动,进而能够实现扫平板5沿着第二导轨2d1的长度方向移动。

所述第一驱动组件3d包括第一导轮3d1、第二导轮3d2、第三导轮3d3、第四导轮3d4和第五导轮3d5,所述第一导轮3d1固定安装在第一电机3c的主轴上,所述第二导轮3d2竖直安装在第一安装板3h顶部的边缘处,所述第三导轮3d3竖直安装在第二安装板3i顶部的中心位置,所述第四导轮3d4安装在第一定位座3j顶部靠近第一限位块2c2的一端,所述第五导轮3d5安装在第二定位座3k顶部远离第一限位块2c2的一端,所述第一导轮3d1、第二导轮3d2、第三导轮3d3、第四导轮3d4和第五导轮3d5上套设有第一皮带3d6,通过第一电机3c驱动第一皮带3d6转动进而能够带动第一导轮3d1、第二导轮3d2、第三导轮3d3、第四导轮3d4和第五导轮3d5转动,进而能够满足第一安装座2d2移动,多导轮和第一电机3c的配合能够准确的控制第一安装座2d2在第二导轨2d1上的位置。

所述第二驱动组件3f包括第六导轮3f1、第七导轮3f2、第八导轮3f3、第九导轮3f4和第十导轮3f5,所述第六导轮3f1固定安装在第二电机3e的主轴上,所述第七导轮3f2竖直安装在第一安装板3h顶部的中心位置,所述第八导轮3f3竖直安装在第二安装板3i顶部的边缘处,所述第九导轮3f4安装在第一定位座3j顶部靠近第一限位块2c2的一端,所述第十导轮3f5安装在第二定位座3k顶部远离第一限位块2c2的一端,所述第六导轮3f1、第七导轮3f2、第八导轮3f3、第九导轮3f4和第十导轮3f5上套设有第二皮带3f6,通过第二电机3e驱动第人皮带转动进而能够带动第六导轮3f1、第七导轮3f2、第八导轮3f3、第九导轮3f4和第十导轮3f5转动,进而能够满足第一安装座2d2移动,多导轮和第二电机3e的配合能够准确的控制第一安装座2d2在第二导轨2d1上的位置。

所述扫平板5包括矩形结构的板体5a、第一定位部件5b和两个对称设置在板体5a下半部分两侧的第一扫平部件5c,所述第一定位部件5b设置在板体5a的顶部,每个所述第一扫平部件5c能够活动的安装在板体5a上,所述第一定位部件5b包括两个对称设置在板体5a顶部的第一定位组件5d,所述板体5a的顶部对应于每个第一定位组件5d均设有供其安装的第二通槽,每个所述第一扫平部件5c均包括第一扫平组件5e和第二扫平组件5f,所述第二扫平组件5f与第一扫平组件5e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扫平组件5e的上半部分与板体5a的侧壁能够活动的连接,通过第一定位部件5b、第一扫平部件5c和板体5a之间的配合,第一扫平部件5c能够跟随着板体5a的移动而移动,进而能够准确的将打印完成后多余的粉末刮落至粉料盒内。

所述第一定位组件5d包括第一铰接座5d1和第一铰接杆5d2,所述第一铰接座5d1上设有供第一铰接杆5d2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轴线方向垂直于板体5a的长度方向,通过第一铰接座5d1和第一铰接杆5d2两者之间的配合能够将板体5a能够转动的安装在第一安装座2d2上,进而能够实现扫平调整部件4a对扫平板5位置的调节。

所述板体5a的两个长度方向的侧壁分别设有供第一扫平组件5e和第二扫平组件5f安装的第二凹槽5a1和第三通槽5a2,每个所述第三通槽5a2均沿着板体5a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每个所述第三通槽5a2均贯穿板体5a的下半部分,所述第二凹槽5a1紧贴着第三通槽5a2设置并且与同一侧壁的第三通槽5a2相连通,第二凹槽5a1和第三通槽5a2的设置能够满足第一扫平组件5e和第二扫平组件5f的安装,进而能够实现第一扫平组件5e和第二扫平组件5f跟随着板体5a的移动和移动,进而能够实现对多余的粉料进行刮落至粉料盒内。

每个所述第一扫平部件5c还包括第二定位组件5g,所述第二定位组件5g设置在第二凹槽5a1内,所述第二定位组件5g包括两个对称设置在第二凹槽5a1内的第二铰接座5g1和第二铰接杆5g2,每个所述第二铰接座5g1的中心位置设有供第二铰接杆5g2一端安装的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铰接杆5g2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两个第一安装槽内,通过第二铰接座5g1和第二铰接杆5g2两者之间的安装,能够满足第一扫平组件5e和第二扫平组件5f的安装,进而能够实现第一扫平组件5e和第二扫平组件5f跟随着板体5a的移动而移动。

所述第一扫平组件5e包括第一板体5e1,所述第一板体5e1的上半部分设有供第二铰接杆5g2安装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铰接杆5g2贯穿第二通孔并最终第二铰接杆5g2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两个第二铰接座5g1的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第一板体5e1的下半部分设有供第二扫平组件5f安装的第一矩形开口,所述第一矩形开口贯穿第一板体5e1的下半部分,第一板体5e1上第二通孔的设置能够第一板体5e1安装在第二铰接杆5g2上,进而能够满足第一板体5e1的安装。

所述第二扫平组件5f包括第二板体5f1,所述第二板体5f1的上半部分设有与第一矩形开口对应设置的第二矩形开口,所述第二矩形开口贯穿第二板体5f1的上半部分,所述第一板体5e1和第二板体5f1两者能够拆卸的安装在一起,第一板体5e1和第二板体5f1两者结构的设置能够满足两者的安装,进而能够实现第二板体5f1的拆卸,进而能够提高扫平板5的整体寿命。

每个所述第二板体5f1的底部均设有一体成型的三棱柱,所述三棱柱的底部倒有圆角,所述三棱柱的长度等于第二板体5f1的长度,三棱柱的设置能够满足将完成打印的粉层,剩下多余的粉料刮落至粉料盒内。

所述第一板体5e1和第二板体5f1的衔接处设有若干沿着第一板体5e1长度方向等间距分布的螺纹孔5h,所述第二板体5f1的外侧壁上对应于每个螺纹孔5h的位置均设有一个沉孔,每个所述沉孔内均固定安装有一个螺栓,所有螺栓将第一板体5e1和第二板体5f1连接在一起,第一板体5e1和第二板体5f1通过螺栓安装在一起,当第一板体5e1需要更换时,只需将所有的螺栓更换即可实现对第二板体5f1的更换,能够整个板体5a的使用寿命。

所述扫平调整部件4a包括安装在第一安装座2d2一侧的扫平调整组件4b和安装在第一安装座2d2另一侧的扫平稳定组件4c,所述扫平调整组件4b的一端能够活动的安装在第一安装座2d2上,所述扫平调整组件4b的另一端作用于扫平板5上,所述扫平稳定组件4c将扫平板5的上半部分包裹在内,所述扫平稳定组件4c内设有若干用于稳定扫平板5的调节部4d,通过扫平调整组件4b和扫平稳定组件4c两者对板体5a的控制,当扫平调整组件4b驱动板体5a位置调整时,通过扫平稳定组件4c对板体5a位置的控制。

所述扫平调整组件4b包括第二安装座4e和安装在第二安装座4e内用于驱动第一板体5e1运动的第一电动推杆4f,所述第二安装座4e固定安装在第一安装座2d2的侧壁上,所述第一电动推杆4f的末端铰接在第二安装座4e内,所述第一电动推杆4f的伸缩杆的端部作用于扫平板5上,通过第一电动推杆4f带动第一板体5e1沿着第一铰接杆5d2转动,进而能够满足对板体5a位置的调节,进而能够准确的控制铺粉位置的准确性。

所述第二安装座4e为l型结构,所述第二安装座4e的顶部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固定块4e1,每个所述固定块4e1均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一安装座2d2的侧壁上,所述第二安装座4e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三铰接座4e2,所述第一电动推杆4f的末端铰接在第三铰接座4e2上,通过两个固定块4e1的设置能够满足第二安装座4e稳定的控制在第一安装座2d2上,进而能够满足第一电动推杆4f的安装,能够稳定控制第一电动推杆4f的运动。

所述扫平稳定组件4c包括第三安装座4c1,所述第三安装座4c1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三安装座4c1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顶板4c2和两个对称设置在第一顶板4c2底部边缘处的第一侧板4c3,所述第一顶板4c2和两个第一侧板4c3均为矩形结构,每个所述第一侧板4c3的内侧壁的底部边缘处均设有向内延伸的第一伸展板4c4,两个所述第一伸展板4c4之间的距离等于扫平板5的厚度,通过第一顶板4c2和两个第一侧板4c3的设置能够满足将板体5a的顶部包裹在内,进而能够满足第一电动推杆4f推动板体5a运动时,进而能够控制板体5a的稳定性,进一步的能够实现铺粉位置的准确性。

若干所述调节部4d包括两组对称设置在第三安装座4c1内调节组,每个所述调节组均包括三个沿着第一顶板4c2的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的第一滚轮组4g,三个所述第一滚轮组4g设置在一条直线上,每个所述第一滚轮组4g均安装在第一顶板4c2和第一伸展板4c4之间,通过若干第一滚轮组4g的设置能够满足控制板体5a的稳定性,进而能够控制铺粉的准确性,能够最大程度的将多余的粉料刮落至粉料盒内。

每个所述第一滚轮组4g均包括第一传动杆4g1和安装在第一传动杆4g1中间位置的第一滚轮4g2,所述第一传动杆4g1的两端分别能够转动的安装在第一顶板4c2的内侧壁和第一伸展板4c4的内侧壁上,通过第一传动杆4g1和第一滚轮4g2的设置能够控制板体5a的位置,进而能够实现控制铺粉位置的准确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作出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