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风扇叶片切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84842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计算机风扇叶片切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成型技术,具体来说,是计算机风扇叶片切料装置。



背景技术:

塑料工业是当今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工业门类之一,而注塑模具是其中发展较快的种类,因此,研究注塑模具对了解塑料产品的生产过程和提高质量有很大意义。

风扇叶形状复杂,壁厚不均,尺寸精度要求较高,而且其有较高的表面质量和尺寸稳定性要求。风扇叶大多是塑料的,其一般采用注射成型的方式制作。且注射成型有以下优点:几乎没有复杂性限制,容许模具内有不同的热塑件塑料;对塑件的质量没有限制;在一定温度内具有适宜流动性的热塑性塑料;可注射高精度的塑件,有较好的表面质量和尺寸稳定性等。

专利文献201310327696.4公开了一种风扇叶片成型模具,它包括模具母体和与模具母体相匹配的模具公体,所述的模具母体上设置有风扇叶片注塑槽,所述的模具母体内且位于风扇叶片注塑槽的下方设置有冷水流通管道,所述的冷水流通管道位于风扇叶片注塑槽的底部,所述的模具母体内设置有加热模块,所述的模具母体上固定有拉环。其优点是:注塑的风扇叶片的质量高,模具具有良好的冷却效果,可加快风扇叶片的定型速率。

但是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主流道部分在成型过程中,其小端入口与注射机喷嘴及一定温度、压力的塑料熔体要冷热交替地反复接触,因塑料风扇叶形状复杂,故采用单型腔模。由于叶片壁厚较薄,外观精度要求较高,设计的浇道、浇口切除浇道不迅速,容易产生熔接痕,影响外观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旨在提供了一种快速充模、流动均匀、切除浇道迅速的计算机风扇叶片切料装置。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计算机风扇叶片切料装置,包括定模、设置于定模上的定模型芯、动模、设置于动模上的动模型芯,所述定模位于动模上方,所述定模内设有主流道型腔,所述主流道型腔下方设有切料机构,所述切料机构包括浇柱通道、浇口套和切料挡片,所述浇柱通道上端开口处设置浇口套,所述浇柱通道上端开口口径小于下端开口口径,所述浇口套两侧设有切料挡片,所述切料挡片底部设有第一滑块,所述浇口套上设有和第一滑块匹配的第一滑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实用新型,主流道部分在成型过程中,其小端入口与注射机喷嘴及一定温度、压力的塑料熔体要冷热交替地反复接触,因塑料风扇叶形状复杂,故采用内置有浇柱通道的单型腔模,浇柱通道上端开口处设置防止熔体外漏的浇口套,切断浇口套的切料挡片,切料挡片通过第一滑块和第一滑槽相互配合工作,实现迅速切除浇道,避免产生熔接痕。需要指出的是,浇柱通道上端开口口径小于下端开口口径,这样设计的目的,防止熔体浇入速度过快外漏。

进一步限定,所述浇柱通道上端开口口径3.42~3.48mm,所述浇柱通道下端开口口径4.62~4.68mm。

减小了流动阻力,降低了局部的残余应力。

进一步限定,所述主流道型腔上端面设有第一导柱,所述定模型芯设有用于插入第一导柱的第一导套。

利用第一导柱和第一导套快速定位,保证叶片的形状精度和尺寸精度。

进一步限定,所述主流道型腔的直径为60~80dm。

进一步限定,所述定模内设有散热片。

利用散热片降低注射到模具内的塑料温度。

进一步限定,所述定模内设有上冷却管道,所述上冷却管道下端连接定模型芯,其上端连通外界;所述动模内设有下冷却管道,所述下冷却管道上端连接动模型芯,其下端连通外界。

利用上冷却管道和下冷却管道降低模具中待取出塑件的温度。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实现大批量生产的同时又能够达到要求的精度。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计算机风扇叶片切料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切料机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定模1,定模型芯2,动模3,动模型芯4,主流道型腔5,切料机构6,浇柱通道7,浇口套8,切料挡片9,第一滑块10,第一滑槽11,第一导柱12,第一导套13,上冷却管道14,下冷却管道1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所示,计算机风扇叶片切料装置,包括定模1、设置于定模1上的定模型芯2、动模3、设置于动模3上的动模型芯4,定模1位于动模3上方,定模1内设有主流道型腔5,主流道型腔5下方设有切料机构,切料机构6包括浇柱通道7、浇口套8和切料挡片9,浇柱通道7上端开口处设置浇口套8,浇柱通道7上端开口口径小于下端开口口径,浇口套8两侧设有切料挡片9,切料挡片9底部设有第一滑块10,浇口套8上设有和第一滑块10匹配的第一滑槽11。

浇柱通道7上端开口口径3.42mm,浇柱通道7下端开口口径4.62mm。

主流道型腔5上端面设有第一导柱12,定模型芯2设有用于插入第一导柱12的第一导套13。

主流道型腔5的直径为60dm。

实施例二,

如图1,图2所示,计算机风扇叶片切料装置,包括定模1、设置于定模1上的定模型芯2、动模3、设置于动模3上的动模型芯4,定模1位于动模3上方,定模1内设有主流道型腔5,主流道型腔5下方设有切料机构,切料机构6包括浇柱通道7、浇口套8和切料挡片9,浇柱通道7上端开口处设置浇口套8,浇柱通道7上端开口口径小于下端开口口径,浇口套8两侧设有切料挡片9,切料挡片9底部设有第一滑块10,浇口套8上设有和第一滑块10匹配的第一滑槽11。

浇柱通道7上端开口口径3.42mm,浇柱通道7下端开口口径4.62mm。

主流道型腔5上端面设有第一导柱12,定模型芯2设有用于插入第一导柱12的第一导套13。

主流道型腔5的直径为60dm。

定模1内设有散热片。

定模1内设有上冷却管道14,上冷却管道14下端连接定模型芯2,其上端连通外界;动模3内设有下冷却管道15,下冷却管道15上端连接动模型芯4,其下端连通外界。

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相对实施例一来说,实施例二中,为了防止塑件变形和提高生产率,模具就应该充分冷却,因此,利用上冷却管道和下冷却管道降低模具中待取出塑件的温度。

需要说明的是,主流道型腔(也叫进料口),它是连接注射机料筒喷嘴和注射模具的桥梁,也是熔融的塑料进入模具型腔时最先经过的地方。主流道型腔的大小和塑料进入型腔的速度及充模时间长短有着密切关系。若主流道型腔太大,其主流道型腔塑料体积增大,回收冷料多,冷却时间增长,使包藏的空气增多,如果排气不良,易在塑料制品内造成气泡或组织松散等缺陷,影响塑料制品质量,同时也易造成进料时形成旋涡及冷却不足,主流道型腔外脱模困难;若主流道型腔太小,则塑料在流动过程中的冷却面积相应增加,热量损失增大,粘度提高,流动性降低,注射压力增大,易造成塑料制品成形困难。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计算机风扇叶片切料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具体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