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灯罩的模具顶出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34994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灯罩的模具顶出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灯罩的模具顶出机构。



背景技术:

灯罩是市场上常见的产品,各个灯罩形状不一,对于灯罩主要是塑料注塑成型的,其生产使用到的模具结构都比较复杂。对于模具的机械结构,其设计的重点主要是对于产品出模时候的顶出机构的设计。现有的模具顶出机构主要包括顶针板、油缸,顶针板上设置有顶针,通过顶针来直来直去的顶出产品。对于如图1所示的灯罩产品,由于其灯罩的表面需要完整,如果留有顶针的印记则会造成灯光效果的降低,并且灯罩的轮廓上具有安装的台阶结构,采用直来直去的方式进行顶出并不适用。因此需要对现有的模具的顶出机构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用于灯罩的模具顶出机构,具有便于灯罩稳定脱模的优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灯罩的模具顶出机构,包括动模、设置于动模上的顶针板、固定在顶针板上的顶针杆,所述顶针杆倾斜设置与灯罩的轮廓平面成锐角,顶针杆的另一端固定有推料块,所述推料块用以与灯罩边缘抵触,所述顶针板的两端设置有倾斜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推料块顶出灯罩。

通过上述设置,将顶针杆切斜设置,从而可以使得推料块推动产品的时候更加容易脱离定模,并且推料块和灯罩的轮廓进行接触,从而不影响灯罩光照区域的表面,使得产品的表面完整度更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动模上设置有供顶针穿过的活动空腔。

通过上述设置,活动空腔可以使得顶针可以活动,还可以启动限制顶针的摆动,由于顶针较长,在活动过程中如果没有动模上的活动空腔,则容易断裂,通过活动空腔起到一定程度的限位的作用,使得顶针杆的运动稳定性更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顶针杆包括上段、弹性件和下段,所述上段固定连接推料块,上段通过弹性件连接下段,下段固定顶针板。

通过上述设置,有效解决了顶针杆对产品顶出过程,产品受力过快,表面容易磨损的问题。由于弹性件的弹性作用,当下段往上顶出时,产品不会受到一个突然的冲击力进行脱模,此时产品由于静摩擦力的作用使得弹性件积聚势能,然后由于弹性势能缓慢作用使得上段缓慢顶出推料块,使得产品缓慢顶出,从而使得产品脱模质量提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或金属弹片。

通过上述设置,弹性件可以采用多种器件进行选择,结构实施比较容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顶针板上还固定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和顶针杆平行设置穿于动模内。

通过上述设置,使得顶针板运动更加稳定,从而提高顶针杆的运动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动模侧壁上的油缸、固定油缸端部的卡接块、卡接所述卡接块的卡槽块,所述卡槽块固定于顶针板上。

通过上述设置,油缸安装方便,便于维护。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卡槽块的侧壁设有缺口供卡接块从侧边滑入,所述卡接块和卡槽块在油缸的驱动方向上相互卡合。

通过上述设置,采用从侧边滑入的方式进行安装,不需要螺栓进行紧固,便于拆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油缸还通过减震板固定在动模上。

通过上述设置,将油缸和模具有效隔离,彼此起到减震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具有提高产品的表面完整性;

2、脱模更加平稳,提高产片脱模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中的灯罩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

图4为图3的A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施例的顶针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B部放大图。

图中:100、灯罩;101、轮廓;2、动模;3、顶针板;4、顶针杆;41、上段;42、弹性件;43、下段;5、推料块;6、驱动机构;61、油缸;62、卡接块;63、卡槽块;631、缺口;7、活动空腔;8、导向杆;9、减震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此是灯罩100的背面示意图,以下所称的轮廓101、边缘等词语指代图1中的灯罩100外形结构。

如图2所示,一种用于灯罩100的模具顶出机构,包括动模2,在动模2的两侧都设置有驱动机构6,驱动机构6驱动推料块5顶出灯罩100。驱动机构6包括固定在动模2侧壁上的油缸61、固定油缸61端部的卡接块62、卡接卡接块62的卡槽块63,卡槽块63固定于顶针板3上。油缸61安装方便,便于维护。卡槽块63的侧壁设有缺口631供卡接块62从侧边滑入,卡接块62和卡槽块63在油缸61的驱动方向上相互卡合。采用从侧边滑入的方式进行安装,不需要螺栓进行紧固,便于拆卸。油缸61还通过减震板9固定在动模2上。将油缸61和模具有效隔离,彼此起到减震的作用。减震板9可以采用橡胶材质。

对于产品的顶出,则如图2所示结构,顶出机构还包括设置于动模2上的顶针板3、固定在顶针板3上的顶针杆4,顶针杆4倾斜设置与灯罩100的轮廓101平面成锐角,顶针杆4的另一端固定有推料块5,推料块5用以与灯罩100边缘抵触,顶针板3的两端设置有倾斜的驱动机构6,在本实施例中锐角的角度优选60度,实际设计范围可以在30-60度范围内。将顶针杆4切斜设置,从而可以使得推料块5推动产品的时候更加容易脱离定模,并且推料块5和灯罩100的轮廓101进行接触,从而不影响灯罩100光照区域的表面,使得产品的表面完整度更好。

动模2上设置有供顶针穿过的活动空腔7。活动空腔7可以使得顶针可以活动,还可以启动限制顶针的摆动,由于顶针较长,在活动过程中如果没有动模2上的活动空腔7,则容易断裂,通过活动空腔7起到一定程度的限位的作用,使得顶针杆4的运动稳定性更好。

如图4所示,进一步具体展示顶针杆4的结构。顶针杆4包括上段41、弹性件42和下段43,上段41固定连接推料块5,上段41通过弹性件42连接下段43,下段43固定顶针板3。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42为弹簧或金属弹片。弹性件42可以采用多种器件进行选择,结构实施比较容易。

有效解决了顶针杆4对产品顶出过程,产品受力过快,表面容易磨损的问题。由于弹性件42的弹性作用,当下段43往上顶出时,产品不会受到一个突然的冲击力进行脱模,此时产品由于静摩擦力的作用使得弹性件42积聚势能,然后由于弹性势能缓慢作用使得上段41缓慢顶出推料块5,使得产品缓慢顶出,从而使得产品脱模质量提高。

如图5和图6所示,顶针板3上还固定有导向杆8,导向杆8和顶针杆4平行设置穿于动模2内。使得顶针板3运动更加稳定,从而提高顶针杆4的运动稳定性。

整体的运动过程为:灯罩100留在动模2上,此时油缸61开始工作,驱动顶针板3沿着油缸61设置的方向进行倾斜移动,使得顶针杆4顶出产品。在这个顶出过程中,首先,下段43是首先上移的,然后弹簧存储势能,势能驱动上段41开始推动推料块5,使得产品缓慢顶出,离开动模2。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