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打印耗材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15983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一种3D打印耗材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3D打印耗材成型装置,属于打印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3D打印属于快速成形技术的一种,它是一种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堆叠累积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520493847.8的一种3D打印耗材成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进料斗、与进料斗连通的混合室,与混合室连通的加热室和连接在加热室后方的成品出口。本技术方案中,进料斗方便颗粒状材料倒入混合室,混合室对材料按照比例混合后将其输入加热室,加热室将其加热融化后成输出。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材料加热融化后成输出置于台面上,材料与打印输出头部件距离过近时,拿取容易发生碰撞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3D打印耗材成型装置,以解决材料加热融化后成输出置于台面上,材料与打印输出头部件距离过近时,拿取容易发生碰撞现象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3D打印耗材成型装置,其结构包括进料机腔、散热口、合页、防护罩、成型台、滑动架、电源传输端、底座、加热头,所述进料机腔扇形箱体结构且为半开放式结构,所述进料机腔内腔体积由上往下递增,所述进料机腔表面上设有并排散热口,散热口以中心为点呈辐射状排列,所述合页并排设在进料机腔表面上,所述进料机腔前板设有防护罩,所述进料机腔下侧与底座表面采用焊接配合方式固定连接,所述底座前板上设有电源传输端,电源传输端端面为圆形且直径由内向外依次递增,所述加热头设在进料机腔内上部,所述进料机腔内腔底部设有成型台,所述成型台对底部设有滑动架;所述滑动架由执行件、吸气腔、摇把、弹簧、控制件组成,所述执行件与控制件连接,所述控制件内通吸气腔,所述吸气腔外侧设有摇把且相连通,所述摇把下端设有弹簧,弹簧为螺旋状,所述执行件表面与成型台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罩与合页采用一侧相连方式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传输端接线与加热头通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成型台设在底座表面上方且无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头设在成型台表面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口位置对应合页。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件内部件只能直线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执行件带动成型台直线移动。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3D打印耗材成型装置,材料经过加热头加热融化后成输出置于成型台表面上,材料与打印输出头部件距离过近时,通过滑动架来拉开距离,首先不断转动摇把,利用转动作用使得吸气腔吸入空气压缩储存,空气便像弹簧一样具有了弹力,然后用控制件控制执行件带动成型台作直线移动,逐渐拉开材料与加热头部件的距离,便于拿取且防止内部零件受到撞击。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3D打印耗材成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滑动架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3D打印耗材成型装置的散热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3D打印耗材成型装置的电源传输端示意图。

图中:进料机腔-1、散热口-2、合页-3、防护罩-4、成型台-5、滑动架-6、执行件-601、吸气腔-602、摇把-603、弹簧-604、控制件-605、电源传输端-7、底座-8、加热头-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3D打印耗材成型装置,其结构包括进料机腔1、散热口2、合页3、防护罩4、成型台5、滑动架6、电源传输端7、底座8、加热头9,所述进料机腔1扇形箱体结构且为半开放式结构,所述进料机腔1内腔体积由上往下递增,所述进料机腔1表面上设有并排散热口2,散热口2以中心为点呈辐射状排列,所述合页3并排设在进料机腔1表面上,所述进料机腔1前板设有防护罩4,所述进料机腔1下侧与底座8表面采用焊接配合方式固定连接,所述底座8前板上设有电源传输端7,电源传输端7端面为圆形且直径由内向外依次递增,所述加热头9设在进料机腔1内上部,所述进料机腔1内腔底部设有成型台5,所述成型台5对底部设有滑动架6;所述滑动架6由执行件601、吸气腔602、摇把603、弹簧604、控制件605组成,所述执行件601与控制件605连接,所述控制件605内通吸气腔602,所述吸气腔602外侧设有摇把603且相连通,所述摇把603下端设有弹簧604,弹簧604为螺旋状,所述执行件601表面与成型台5固定连接,所述防护罩4与合页3采用一侧相连方式活动连接,所述电源传输端7接线与加热头9通电连接,所述成型台5设在底座8表面上方且无接触,所述加热头9设在成型台5表面上方,所述散热口2位置对应合页3。

本专利所说的吸气腔602吸入空气压缩储存,从大气中吸入多少空气就会排出多少到大气中,不会产生任何化学反应,也不会消耗污染空气的任何成分,另外气体的粘性较液体要小,流动速度快。

在进行使用时,材料经过加热头9加热融化后成输出置于成型台5表面上,材料与打印输出头部件距离过近时,通过滑动架6来拉开距离,首先不断转动摇把603,其下端弹簧604特有的伸缩性能够使得摇把603顺利转动,利用转动作用使得吸气腔602吸入空气压缩储存,空气便像弹簧一样具有了弹力,然后用控制件605控制其直线方向,执行件601带动成型台5作直线移动,逐渐拉开材料与加热头9部件的距离,便于拿取且防止内部零件受到撞击。

本实用新型的进料机腔1、散热口2、合页3、防护罩4、成型台5、滑动架6、电源传输端7、底座8、加热头9,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材料加热融化后成输出置于台面上,材料与打印输出头部件距离过近时,拿取容易发生碰撞现象,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逐渐拉开材料与加热头部件的距离,便于拿取且防止内部零件受到撞击,具体如下所述:

执行件601与控制件605连接,所述控制件605内通吸气腔602,所述吸气腔602外侧设有摇把603且相连通,所述摇把603下端设有弹簧604,弹簧604为螺旋状,所述执行件601表面与成型台5固定连接。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