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球面光学镜片的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83340发布日期:2018-06-02 04:24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非球面光学镜片的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成型模具,尤指一种在简便更换组件即可制作成型出不同尺寸非球面光学镜片的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成型制作光学镜片的模具,其构造概略包括有一上固定板、一下固定板及分别固定在该上、下固定板的一母模板与一公模板,该上固定板及该下固定板在受到动力驱动后可呈相对贴靠的合模或相对分离的开模,再者依据所欲制作成型的光学镜片形状在相对应的该母模板与该公模板的合模面上设有至少一模腔,通常在一组模具上设有数十个模腔,模具上设有浇道,该浇道一端与各该模腔连通,另一端与射料机连接,藉以将成型镜片的材料经浇道挤压进入位于各该模腔内,待镜片成型后,由该公模板与该母模板的模腔内将成型的镜片成品予以顶出。

由于现有技术的模腔直接成型在公模板及母模板,并且依据所欲制作的镜片尺寸予以制作该模具的模腔形状及尺寸大小,因此模具上所成型的模腔形状及尺寸大小即已固定,当欲成型生产不同尺寸的镜片时,成型机必须停止生产,将该母模板与该公模板由成型机的该上固定板及该下固定板予以拆卸取出,将另一组具有不同尺寸模腔的公模板及母模板安装在成型机的该上固定板及该下固定板,始可进行镜片的生产制造,故存在有生产不同尺寸产品时,必须拆下原模具及组装不同尺寸的另一组模具,不但耗费工时人力且增加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前述现有技术的问题及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提供一种非球面光学镜片的成型模具,其公模入子孔与母模入子孔为同时加工制作而具有较佳的同心精度,另在模板组内设有多个顶杆组、公模块及母模块,生产时仅需更换不同尺寸的衬套与公模入子组合再与母模入子形成为模腔,以制成不同尺寸的镜片;再者利用该弹簧的弹力惯性使该公模入子自然回位,可确保不会干涉到该公模入子产生倾斜,可避免与该公模入子孔间不正常的摩擦破坏。

为了可达到前述的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运用的技术手段在于提供一种非球面光学镜片的成型模具,其包括有一模板组、多个顶杆组、多个公模块及多个母模块,各该顶杆组、各该公模块及各该母模块装设在该模板组;

该模板组包括有相互结合的一固定板与一活动板,及相互结合的一承板、一公模板与一母模板,其中该公模板与该母模板能够相对导引位移且两相邻的板面为一分模面,在该公模板设有主流道及分流道,该分流道一端与该主流道相互连通,该固定板、该母模板及该公模板的各板体内设有多个贯穿导通的冷却管路;该公模板设有多个公模入子孔,该母模板设有多个母模入子孔,该公模板与该母模板相互叠置定位同时对该公模入子孔及该母模入子孔加工制作孔型;该承板设有多个顶杆孔,各该顶杆孔、各该公模入子孔及各该母模入子孔位于相对位置,该顶杆孔内形成有一内阶级面,该承板在相对于各该顶杆孔位置设有相互结合的一第一顶出板及一第二顶出板,该第二顶出板与一顶出杆相互连接;

该顶杆组具有一公模顶出杆、一等高螺丝及一固定螺丝,该公模顶出杆为中空杆体,在外壁面形成有一外阶级面,该公模顶出杆一端部具有贯穿的杆孔,内壁面形成有一第一内转折面、一第二内转折面及一第三内转折面,各转折面的内径为不同,该公模顶出杆内部设有一弹簧,该弹簧一端抵顶在该第一内转折面,该公模顶出杆为穿设位于该承板的该顶杆孔内,其外阶级面相对于该顶杆孔所形成的该内阶级面且间隔形成有一间距;该等高螺丝一端部具有螺纹,另一端部具有一螺头,以具有螺纹的一端部贯穿该弹簧及该公模顶出杆的该杆孔而突出在外部,该等高螺丝的该螺头相对位于该公模顶出杆的第二内转折面,该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顶该螺头与该第一内转折面;该固定螺丝一端部具有螺纹,另一端部具有一螺头,贯穿该第二顶出板及该第一顶出板与该公模顶出杆结合;

该公模块包括有一公模入子、一公模衬套及一微调垫片,其该公模入子为一长柱体且一端部为杆径缩小的一公模杆,该公模杆的端面具有一第一凹穴,另一端部端面内凹设有一螺孔,该公模入子穿设位于该公模板的公模入子孔内,该公模杆的螺孔与该等高螺丝一端部的该螺纹相互结合;该公模衬套内部具有一衬套孔,一端面形成有内凹的一第二凹穴,该公模衬套设置在该公模板的公模入子孔处,该公模杆能够滑移的穿设位于该衬套孔内,使得该第一凹穴与第二凹穴形成一公模腔,该公模腔呈活塞状,该微调垫片设在该等高螺丝,该等高螺丝结合固定在该公模入子的该螺孔,该等高螺丝的螺头与该公模顶出杆内的该第二内转折面之间形成有一间距S;

该母模块包括有一母模入子、一微调垫片及一固定螺丝,该母模入子为一长柱体且一端部为杆径缩小的一母模杆,该母模杆的一端面形成有一母模腔,另一端部端面内凹设有一螺孔,该母模入子穿设位于该母模入子孔内,该微调垫片设置在该母模入子末端,该固定螺丝贯穿该固定板及该微调垫片与该母模入子的螺孔相互结合固定,该母模腔与该第一凹穴及第二凹穴形成一模腔,该模腔与该分流道的另一端连通。

前述的非球面光学镜片的成型模具,其中该公模入子孔一端形成有内凹的定位槽,该公模入子孔与该定位槽为相连通,该定位槽内径大于该公模入子孔孔径,该公模衬套一端部为一突部,突部位于该定位槽处,设有一压块,以一固定件结合该压块,在该公模板分模面上并抵压固定该公模衬套位于该公模板。

前述的非球面光学镜片的成型模具,其中该承板具有一本体,该本体相邻于该活动板一侧内凹形成有一容室,多个顶杆孔为贯穿位于该本体并与容室相通,该第一顶出板及一第二顶出板设置该容室内。

前述的非球面光学镜片的成型模具,其中该母模板与该固定板设有相互连通的一安装孔,该安装孔设有一流道组件,该主流道贯穿位于该流道组件,该固定板贯穿设有多个固定孔,各该固定孔及各该母模入子孔为环绕在该流道组件外环处。

前述的非球面光学镜片的成型模具,其中该母模入子的长柱体外径、该公模衬套的外径与公模入子的长柱体外径为相等,相等即外径尺寸的误差为±3μm。

本实用新型通过前述技术手段的运用,至少可达到以下功效:

该公模板所设的公模入子孔及母模板所设的的母模入子孔,是将公模板及母模板叠置定位后再以加工机同时加工成型出孔型,因此所制作成型位于相对位置的公模入子孔及母模入子孔位于同一中心处,具有较佳的同心精度。

该公模入子在反向移动复位时,该顶出杆移动同时将固定的该公模顶出杆予以移动,并带动该等高螺丝强制回位至该间距S的距离内,此时利用该弹簧的弹力惯性使该公模入子自然回位,将可确保不会干涉到该公模入子而导致倾斜,可避免与该公模入子孔间不正常的摩擦破坏。

再者在公、母模板每一模次在闭模时,在模腔内所形成的高压皆相同且稳定,可辅助使得该公模入子精确定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立体分解图(1)。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立体分解图(2)。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立体分解图(3)。

图5为本实用新型顶杆组、公模块与母模块的立体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顶杆组的立体分解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公模块与母模块的立体分解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公模块与母模块的立体分解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放大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动作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部分组合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 活动板 110 顶出杆

12 固定板 131 本体

132 顶杆孔 133 第一顶出板

134 第二顶出板 1341 固定孔

14 公模板 141 公模入子孔

15 母模板 16 流道组件

21 公模顶出杆 211 外阶级面

213 第一内转折面 22 等高螺丝

220 弹簧 23 固定螺丝

31 公模入子 32 公模衬套

33 压块 34 微调垫片

41 母模入子 42 微调垫片

43 固定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图2及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非球面光学镜片的成型模具,其包括有一模板组10,该模板组10组装有多个顶杆组20、多个公模块30及多个母模块40;

该模板组10包括有一活动板11、一固定板12、一承板13、一公模板14及一母模板15。其中该公模板14与该母模板15的相邻板面为一分模面,该公模板14设有多个支导柱140,该母模板15相对设有数个导孔150,该导孔150可套设在该导柱140,使该母模板15可相对于该公模板14相互分离或贴靠;再者该固定板12、该母模板15及该公模板14的各板体内可设有多个贯穿导通的冷却管路101,可提供对各板体的降温,此为一现有技术不再进一步详细叙述;

配合参看图2、图3及图9所示,该活动板11与该承板13及该公模板14为依序结合固定,其中该公模板14贯穿设有多个公模入子孔141,各该公模入子孔141一端形成有内凹的定位槽142且两者为相连通,该定位槽142内径大于该公模入子孔141孔径,如图所示的具体实施各该公模入子孔141为呈环状排列;该活动板11贯穿设有一开口111,在该开口111处设有一顶出杆110,该顶出杆110由一现有技术的顶出装置予以控制驱动而可往复位移;

该承板13包括有一本体131、一第一顶出板133及一第二顶出板134,该本体131相邻于该活动板11的一侧内凹形成有一容室130,该本体131贯穿设有多个顶杆孔132,各该顶杆孔132与该容室130为相通,该顶杆孔132在长轴向形成有两不同杆径,在两杆径之间形成有一内阶级面1321;该容室130为相对于该开口111内的该顶出杆110,该容室130内设有该第一顶出板133及一第二顶出板134,该第一顶出板133贯穿设有多个穿孔1331,该第二顶出板134贯穿设有多个固定孔1341,各该穿孔1331与各该固定孔1341为相对应,该第一顶出板133及该第二顶出板134相互叠置以多个杆件及固定件予以相互结合固定的;

配合参看图2、图4及图9所示,该母模板15与该固定板12以多个杆件及固定件予以相互结合固定,该母模板15与该固定板12设有相互连通的一安装孔,该安装孔设有一流道组件16,该流道组件16贯穿设有一主流道161;该固定板12贯穿设有多个固定孔121,各该固定孔121环绕在该流道组件16外环处,该母模板15贯穿设有多个母模入子孔151,各该母模入子孔151为环绕该主流道161外环设置,各该固定孔121相对于各该母模入子孔151,该母模入子孔151一端部形成有呈扩孔的一定位槽152,该定位槽152相对于该固定板12;该母模板15在与该公模板14贴靠的板面之间形成有多个分流道153,各该分流道153的一端与该主流道161相互连接,以提供塑料进入模具的模腔内。

参看图9所示,前述该公模板14的各该公模入子孔141及该母模板15的各该母模入子孔151在加工制作时,该公模板14与该母模板15为相互叠置定位,以加工机将相对应的该公模入子孔141及该母模入子孔151同时加工制作各该公模入子孔141及各该母模入子孔151的孔型,并且同时对其孔壁进行研磨加工,由于两者为同时加工制作,使得该公模入子孔141及该母模入子孔151的中心线为准确的位于同一中心处。

配合参看图3、图5、图6、图9及图10所示,每一该顶杆组20包括有一公模顶出杆21、一等高螺丝22及一固定螺丝23,其中该公模顶出杆21为一中空杆体,在长轴向形成有两不同杆径,在两杆径之间形成有一外阶级面211,该公模顶出杆21一端贯穿端面形成有一杆孔212,另一端内部具有一螺孔216,该杆孔212的孔径小于该公模顶出杆21的内部孔径,以形成有一第一内转折面213,以及在该公模顶出杆21的内壁面依序形成有不同孔径的一第二内转折面214及一第三内转折面215,其中该第三内转折面215的孔径大于该第二内转折面214的孔径,该第二内转折面214的孔径大于该第一内转折面213的孔径,亦即该公模顶出杆21由设有该杆孔212一端朝向另一端分别为该第一内转折面213、该第二内转折面214及该第三内转折面215;该公模顶出杆21内部设有一弹簧220,该弹簧220一端抵顶在该第一内转折面213,该公模顶出杆21为穿设位于该承板13本体131的顶杆孔132内,其外阶级面211相对于该顶杆孔132所形成的该内阶级面1321,两者之间可形成有一间距P,该间距P为一顶出行程,为该公模顶出杆21相对于该承板13的该顶杆孔132可移动的最大距离;

该等高螺丝22,其一端部具有螺纹,另一端部具有一螺头221,该等高螺丝22以具有螺纹的一端部贯穿该弹簧220及该公模顶出杆21的该杆孔212而突出在外部,该等高螺丝22的该螺头221相对位于该公模顶出杆21的第二内转折面214,该弹簧220的两端分别抵顶位于螺头221与该第一内转折面213;

该固定螺丝23,其一端部具有螺纹,另一端部具有一螺头,该固定螺丝23为贯穿该第二顶出板134及该第一顶出板133与该公模顶出杆21的该螺孔216结合,使得该公模顶出杆21的端部抵顶在该第一顶出板133,在该顶出杆110推移该第二顶出板134时,该公模顶出杆21将同时形成位移。

配合参看图3、图5、图7、图8及图9所示,每一该公模块30包括有一公模入子31、一公模衬套32、一压块33及一微调垫片34,各该公模入子31为一长柱体,其一端部为杆径缩小为一公模杆310,该公模杆310的端面形成有一第一凹穴311,在另一端部的端面内凹设有一螺孔312,该公模入子31穿设位于该公模板14的该公模入子孔141内;

该公模衬套32,其内部具有一衬套孔322,该公模衬套32一端部为一突部323且其端面形成有内凹的一第二凹穴321,该公模衬套32设置在该公模入子孔141并以其突部323位于该定位槽142处,如图2所示;该压块33为设置在该公模板14上且相对于该公模衬套32,该压块33以一固定件结合在该公模板14并抵压固定该公模衬套32位于该公模板14;该公模入子31的公模杆310可滑移的穿设位于该衬套孔322内,使得该第一凹穴311与第二凹穴321形成一公模腔,该公模腔呈活塞状;该微调垫片34位于该公模入子31与该公模顶出杆21之间,该等高螺丝22贯穿该微调垫片34结合固定在该公模入子31的该螺孔312;

配合参看图12所示,该等高螺丝22贯穿该弹簧220、该公模顶出杆21的该杆孔212、该微调垫片34与该公模入子31的螺孔312结合固定后,该等高螺丝22的螺头221与该公模顶出杆21内的该第二内转折面214之间形成有一间距S,该间距S的较佳距离为0.1㎜,使得该公模入子31与该公模顶出杆21为未完全紧固。

配合参看图4、图5、图8及图9所示,每一该母模块40包括有一母模入子41、一微调垫片42及一固定螺丝43,其中该母模入子41为一长柱体,其一端部为杆径缩小为一母模杆410,该母模杆410的一端面形成有一母模腔411,在另一端部为一突部413且端面内凹设有一螺孔412,该母模入子41穿设位于该母模板15的该母模入子孔151内且其突部413位于该定位槽152,该微调垫片42设置在该母模入子41且位于该定位槽152内,该固定螺丝43贯穿该微调垫片42与该母模入子41的螺孔412相互结合固定。

配合参看图9及图10所示,由于该公模入子孔141及该母模入子孔151同时加工且同时对其孔壁进行研磨加工,使得该公模入子孔141及该母模入子孔151的中心线为准确的位于同一中心处,再者该公模衬套32及公模入子31均以该公模入子孔141为基准移动,而该母模入子41以该母模入子孔151为基准移动,在均依据同一基准位移,故具有较佳的同心精度。

制作成型镜片的模腔由该与母模腔411及第一凹穴311与第二凹穴321组成,若欲制作的镜片尺寸不同时,则可更换另一尺寸的公模衬套32,即具有另一尺寸的第二凹穴321,在与原公模入子31穿设位于该公模衬套32的衬套孔322内将可组另一尺寸的公模腔,在配合母模411以形成一具有另一尺寸的模腔,而可制成另一尺寸的镜片,当制作的镜片外径变更时仅需更换公模衬套32,而不需将整个模板予以更换,可节省制作成本。

再者在该公模板14与该母模板15相互贴靠完成闭模,此时由该第一凹穴311及第二凹穴所形成的该公模腔与该母模腔411间具有一模腔,该模腔与该分流道153的另一端连接,用以制作光学镜片的塑料由该流道组件16的主流道161经该分流道153进入该公模腔与该母模腔411内,如图11所示,镜片在模腔内成型后,该母模板15及其母模入子41与该公模板14及其公模入子31及公模衬套32相互分离,当该顶出杆110在推移位于该承板13的该第二顶出板134及该第一顶出板133,此时经由该公模顶出杆21依序推移该微调垫片34及该公模入子31,该公模入子31的该公模杆310具有该第一凹穴311的端部可将已成型的镜片推出公模腔,由于该公模入子31为全面性且以顶出方向平行于该公模入子孔141,该镜片将以呈平均受力方式顶出,进而可确保镜片面形精度。

配合参看图12所示,该公模入子31反向移动复位,该顶出装置驱动该顶出杆110移动同时将固定该公模顶出杆21予以移动,并带动该等高螺丝22强制回位至该间距S的距离内,此时利用该弹簧220的弹力惯性使该公模入子31自然回位,如此将可确保不会干涉到该公模入子31而导致倾斜,进而可避免与该公模入子孔141间不正常的摩擦破坏。

又若当弹簧220的惯性回位并无法使该公模入子31精确定位于该间距S的距离以内,由于每一模次在闭模时,在模腔内所形成的高压皆相同且稳定,因此可辅助使得该公模入子31精确定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