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打印机的防堵塞喷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15999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3D打印机的喷头结构,具体公开了一种3D打印机的防堵塞喷头结构。



背景技术:

3D打印又称三维打印,是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它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3D打印机无需机械加工或模具,就能直接以计算机图形数据生成任何形状的物体,已逐渐被部分企业应用于制造产品,生产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

目前,市场上最常见的3D打印技术为熔融沉积成型,该技术的核心加工主要通过喷头完成,喷头将料线加热熔化获得熔融的原料,再通过喷嘴将熔融的原料打印出来。由于料线是热塑性塑料,在加热熔化料线的时候由于受热不均匀等问题,会导致部分料线未完全熔化,在经过喷嘴的时候极度容易造成堵塞,从而影响后续3D打印的效果,即使未完全熔化的小料线通过了喷嘴,仍会影响成品的3D打印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3D打印机的防堵塞喷头结构,能够有效隔断未完全熔化的料线,而且能够有效对未完全熔化的料线进行二次加热,确保整个喷头顺畅。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3D打印机的防堵塞喷头结构,包括喷头主体,喷头主体的两端分别连接喷嘴和进料管,喷嘴为铁氟龙喷嘴,喷头主体的内壁设有加热机构,喷头主体与喷嘴的交接处固定有电热滤网,喷头主体内还设有搅拌器。

进一步的,搅拌器为浆式搅拌器。

进一步的,搅拌器中设有发热部件。

进一步的,喷头主体靠近进料管的侧壁设有至少一个通气孔。

进一步的,通气孔外连接有鼓风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3D打印机的防堵塞喷头结构,设置特殊的电热滤网结构,能够有效隔断未完全熔化的料线,防止其进入喷嘴,而且喷嘴的不粘性能强,能够有效确保喷嘴不会被堵塞,同时电热滤网结构还能够对其上未完全熔化的料线进行二次加热,确保料线能够完全熔化,能够有效防止未完全熔化的料线堵塞电热滤网的部分网孔,从而有效确保整个喷头出料的顺畅性,料线受热的均匀程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喷头主体10、加热机构11、电热滤网12、搅拌器13、通气孔14、鼓风机构15、喷嘴20、进料管30。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3D打印机的防堵塞喷头结构,包括喷头主体10,喷头主体10的两端分别连接喷嘴20和进料管30,喷嘴20为铁氟龙喷嘴,铁氟龙全称为聚四氟乙烯,具有耐高温、摩擦系数低的特点,不粘性能强,导热性能低能够有效防止喷嘴20影响已打印成型的模型,确保3D打印成品的质量;喷头主体10的内壁设有加热机构11,一般地,加热机构11为加热片或加热丝,喷头主体10与喷嘴20的交接处固定有电热滤网12,电热滤网12是设置了加热部件的滤网,能够有效加热其上未完全熔化的料线,喷头主体10内还设有搅拌器13。

料线从进料管30进入到喷头主体10,加热机构11对料线进行加热,料线受热熔化,搅拌器13搅拌未完全熔化的料线均匀受热,提高料线的熔化效果,完全熔化的原料穿过电热滤网12到达喷嘴20实现出料;未完全熔化的料线被隔于电热滤网12上,电热滤网12不断对其上未完全熔化的料线进行加热,配合搅拌器13进一步加快被隔断未完全熔化的料线熔化。

本实用新型设置特殊的电热滤网12结构,能够有效隔断未完全熔化的料线,防止其进入喷嘴20,而且喷嘴20的不粘性能强,能够有效确保喷嘴20不会被堵塞,同时电热滤网12结构还能够对其上未完全熔化的料线进行二次加热,确保料线能够完全熔化,能够有效防止未完全熔化的料线堵塞电热滤网12的部分网孔,从而有效确保整个喷头出料的顺畅性,料线受热的均匀程度高。

为提高3D打印的效率,基于上述实施例,搅拌器13为浆式搅拌器,能够有效加快将已完全熔化的原料送向喷嘴20。

为进一步提高料线熔化的效果和效率,基于上述实施例,搅拌器13中设有发热部件,优选地,发热部件为发热丝,搅拌器13能够进一步对料线实现加热。

为确保完全熔化的原料能够顺畅地输出于喷嘴20,基于上述实施例,喷头主体10靠近进料管30的侧壁设有至少一个通气孔14,能够有效确保喷头主体10内的气压平衡,确保完全熔化的原料不会用因压力差而被堵于喷嘴20中。

为进一步提高完全熔化的原料能够顺畅地输出于喷嘴20,基于上述实施例,通气孔14外连接有鼓风机构15,鼓风机构15有效提高完全熔化的原料向喷嘴移动的效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