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母粒制粒的水循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55101发布日期:2018-08-10 22:04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母粒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塑料母粒制粒的水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在塑料母粒加工成型工艺中,需要经过熔融挤出、冷却水冷却、吹干、切粒等一系列工序,通常在熔融工序中,需要使用冷却水控制加热区的温度,如采用双螺杆塑料造粒机中,其加热区需要利用冷却水加以冷却控制温度;而对熔融塑料条的冷却过程中,通常在水槽中使用合理温度的水对挤出的熔融塑料条加以冷却,并需要对熔融塑料条冷却过程中析出的塑料细屑进行排除。

在熔融挤出塑料条在水槽冷却过程中,温差较大容易使熔融塑料条表面脆化,造成塑料细屑析出,因此需要控制水槽中冷却水以略高于室温的状态,对熔融塑料条进行冷却。通过合理以利用上述不同温度的水流,并采取合理的热交换措施,可使塑料母粒制粒过程中的水源与热量得到充分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料母粒制粒的水循环装置,经上、下腔体对蓄水槽的温度加以恒定控制,使熔融塑料条在水冷过程中减少塑料脆化以及塑料细屑析出的现象;并通过设置带有出水口的凸台、凹槽稳定地收集析出塑料细屑加以排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手段加以实施:

一种塑料母粒制粒的水循环装置,包括水槽、设置于水槽前、后端的前、后槽道辊,其水槽通过隔板分隔为上、下腔体,上腔体起始端设置有自下而上朝向前槽道辊的凸台,凸台设置有通向下腔体的出水口;凸台下缘设置有向下方凹陷的第一凹槽,第一排渣管道自第一凹槽通向外界;热水水源通过热水管通向下腔体并自出水口流至上腔体,上腔体设置有回流管;所述的回流管经换热器储水腔向外输送冷却水;热水管经换热器换热管通向下腔体。

上述技术方案中,还设置有向下方凹陷的第二凹槽,第二排渣管道,所述的第二凹槽设置于上腔体结束端,第二排渣管道自第二凹槽通向外界。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回流管管口设置于上腔体结束端侧壁的上缘。

作为一种有效的实施例,所述的上腔体、下腔体对应设置有相互电连接的上、下温度感应器,所述的上、下温度感应器通过感应温差控制回流管和热水管的流通与关闭。

进一步的,所述的回流管设置有双向泵,所述的双向泵与上、下温度感应器电连接,所述的上、下温度感应器感应水温超过最大温差阈值或大于最大设定温度时,换热器储水腔经双向泵向上腔体泵送至感应水温低于最小温差阈值或低于最小温度设定温度时,恢复上腔体经双向泵向换热器储水腔泵送。

进一步的,还设置热水分管,所述的热水水源经热水分管直接通向上腔体。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热水分管设置有电磁阀,上、下温度感应器感应水温低于最大温差阈值时,电磁阀开启使热水分管向上腔体输送热水。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之处:

1. 于上腔体起始端设置自下而上朝向前槽道辊的,有通向下腔体的出水口的凸台,下腔体中的热水可通过出水口向上喷出,向起始端提供温度较高的水流润湿前槽道辊,并使熔融塑料条在较高的水温下被冷却,减小塑料脆化以及塑料细屑的析出量,并且较高的出水口可减少水面荡漾,避免塑料细屑溢起;

2. 设置第一凹槽于凸台下缘,对熔融塑料条接触水面时,此部位析出较多的塑料细屑能被充分收集,并被充分排出;随着水流流向,在上腔体结束端设置第二凹槽,可对水流冲刷聚集的塑料细屑加以收集并排出;

3. 通过设置上、下腔体,配合换热器并上下温差进行换热,可有效利用热水中的热量;当在上、下腔体设置上、下温度感应器时,并设定对上、下腔体水温最大、最小温差阈值,配合冷却水、热水的输送,可控制水温合宜熔融塑料条的冷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容易被理解,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塑料母粒制粒的水循环装置,包括水槽、设置于水槽前、后端的,挂搭熔融塑料条7的前、后槽道辊(41,42),其水槽通过隔板3分隔为上、下腔体(1,2),上腔体1、下腔体2对应设置有相互电连接的上、下温度感应器(61,62),上、下温度感应器(61,62)通过感应温差控制回流管13和热水管23的流通与关闭;

上腔体1起始端设置有自下而上朝向前槽道辊的凸台18,凸台18设置有通向下腔体2的出水口181;凸台18下缘设置有向下方凹陷的第一凹槽111,第一排渣管道112自第一凹槽111通向外界,向下方凹陷的第二凹槽121设置于上腔体1结束端,第二排渣管道122自第二凹槽121通向外界;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热水管23与双螺杆塑料造粒机冷却水输出管相接驳,并通过其提供热水热源,热水通向下腔体2并自出水口181流至上腔体1,上腔体1设置有回流管13,回流管13管口设置于上腔体1结束端侧壁的上缘,回流管13设置有与上、下温度感应器(61,62)电连接的双向泵131,上、下温度感应器(61,62)感应水温超过最大温差阈值或大于最大设定温度时,换热器储水腔51经双向泵131向上腔体1泵送至感应水温低于最小温差阈值或低于最小温度设定温度时,恢复上腔体1经双向泵131向换热器储水腔51泵送;热水管23经换热器换热管52通向下腔体2。

为便于控制上腔体1的水温,还设置有带电磁阀141的,接驳至双螺杆塑料造粒机冷却水输出端的热水分管14,所述的热水水源经热水分管14直接通向上腔体1,当上、下温度感应器(61,62)感应水温低于最大温差阈值时,电磁阀141开启使热水分管14向上腔体1输送热水,可在短时间内进行水温补足提升,避免上腔体1的水温过低。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