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拉线式C型基体工件自动包胶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83315发布日期:2018-11-09 18:21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拉线式C型基体工件自动包胶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包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拉线式c型基体工件自动包胶设备。

背景技术

c型基体工件作为一种夹持固定的紧固件,常用于对多束的电缆、管道、拉线等零部件的紧固和定位。在一些工业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c型基体工件进行包胶,即将c型基体工件和胶带组装在一起,以增加c型基体工件与工件之间的摩擦力,保证连接紧固。

目前,工厂生产的时候,通常是人工将c型基体工件和胶带组装在一起,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高,且包胶质量严重依赖工人的熟练度,需要大量的前期培训投入;另外胶带材料含有刺激性物质,严重影响工人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拉线式c型基体工件自动包胶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对c型基体工件进行包胶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的技术问题。

如上构思,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拉线式c型基体工件自动包胶设备,包括:

c型基体工件上料机构,包括输送带,用于输送c型基体工件;

c型基体工件夹紧机构,位于所述输送带的一端,用于固定所述c型基体工件;

软钢丝,两个所述软钢丝平行间隔设置;

软钢丝调节机构,与所述软钢丝连接,用于调节所述软钢丝的两个自由端之间的间距;

橡胶条上料机构,用于将橡胶条输送并穿设于所述软钢丝上;

压紧机构,用于向下挤压所述橡胶条至紧贴所述c型基体工件,所述软钢丝调节机构调节所述软钢丝与所述橡胶条相适配;

拉线机构,用于向上推动所述c型基体工件夹紧机构和所述压紧机构至所述软钢丝与所述橡胶条脱离。

其中,所述c型基体工件夹紧机构包括:

承接块,位于所述输送带的一端;

压块,位于所述承接块的上方,所述压块能够竖直移动,所述压块与所述承接块配合夹紧所述c型基体工件。

其中,所述承接块与所述输送带之间设置有过渡块,所述承接块远离所述输送带的一侧设置有挡块,所述挡块连接有第一气缸,用于带动所述挡块与所述承接块选择性抵接。

其中,所述c型基体工件夹紧机构的一侧连接有第二气缸,用于调节所述c型基体工件夹紧机构的水平位置,所述第二气缸带动所述承接块远离所述输送带并与所述软钢丝正对。

其中,所述软钢丝调节机构包括:

第一安装板,与所述软钢丝的一端固定连接;

第二安装板,与所述软钢丝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弹簧,其一端固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板连接;

齿条传动机构,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以及位于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之间、同时与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啮合的齿轮,所述第一齿条与所述第一安装板连接,所述第二齿条与所述第二安装板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上端设置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一端与所述软钢丝固定,另一端为尖端部,用于穿设所述橡胶条。

其中,所述压紧机构与所述c型基体工件夹紧机构连接,所述压紧机构包括第三气缸和连接于所述第三气缸的输出端的挤压轮,所述挤压轮能够竖直移动,所述挤压轮向下挤压所述橡胶条至所述橡胶条紧贴所述c型基体工件。

其中,所述拉线机构包括第四气缸,所述第四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c型基体工件夹紧机构连接,用于调节所述c型基体工件夹紧机构和所述压紧机构的竖直位置。

其中,所述橡胶条上料机构包括:

进料辊,多个所述进料辊间隔排列;

挤料辊,与所述进料辊一一对应,所述橡胶条于所述进料辊和所述挤料辊之间穿过。

其中,还包括出料机构,所述出料机构包括:

出料斗,位于所述压紧机构的一侧;

推板,位于所述压紧机构的另一侧;

第五气缸,其输出端与所述推板连接,用于带动所述推板推动安装有所述橡胶条的所述c型基体工件进入所述出料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出的用于拉线式c型基体工件自动包胶设备,通过c型基体工件上料机构的输送带将c型基体工件输送至c型基体工件夹紧机构,c型基体工件夹紧机构将c型基体工件固定,同时,通过橡胶条上料机构将橡胶条输送并穿设于软钢丝上;通过压紧机构向下挤压橡胶条至紧贴c型基体工件,橡胶条变形与c型基体工件贴合,同时,软钢丝调节机构调节软钢丝的两个自由端之间的间距,使得软钢丝与橡胶条相适配;拉线机构向上推动c型基体工件夹紧机构和压紧机构至软钢丝与橡胶条脱离,此时,软钢丝带动橡胶条的边缘包覆c型基体工件,因此实现了c型基体工件包胶自动化,实现了大批量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省时省力,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拉线式c型基体工件自动包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拉线式c型基体工件自动包胶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一;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拉线式c型基体工件自动包胶设备对c型基体工件夹紧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拉线式c型基体工件自动包胶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二;

图5是图4中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拉线式c型基体工件自动包胶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三;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拉线式c型基体工件自动包胶设备中c型基体工件和橡胶条上料到位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拉线式c型基体工件自动包胶设备中c型基体工件与橡胶条贴合后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a-a向的剖视图;

图10是图9处于拉线过程中的示意图;

图11是图9处于拉线完成状态的示意图。

图中:

10、c型基体工件;20、橡胶条;

1、c型基体工件上料机构;2、c型基体工件夹紧机构;3、软钢丝;4、软钢丝调节机构;5、橡胶条上料机构;6、压紧机构;7、拉线机构;8、出料机构;9、机架;

11、输送带;12、过渡块;13、挡块;14、第一气缸;

21、承接块;22、压块;23、第二气缸;

41、第一安装板;42、第二安装板;43、弹簧;44、第一齿条;45、第二齿条;46、齿轮;47、压线块;

51、进料辊;52、挤料辊;53、刀具;54、第六气缸;

61、第三气缸;62、挤压轮;

71、第四气缸;

81、出料斗;82、推板;83、第五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参见图1至图7,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拉线式c型基体工件自动包胶设备,包括c型基体工件上料机构1、c型基体工件夹紧机构2、软钢丝3、软钢丝调节机构4、橡胶条上料机构5、压紧机构6和拉线机构7,c型基体工件上料机构1包括输送带11,用于输送c型基体工件10;c型基体工件夹紧机构2位于输送带11的一端,用于固定c型基体工件10;两个软钢丝3平行间隔设置;软钢丝调节机构4与软钢丝3连接,用于调节软钢丝3的两个自由端之间的间距;橡胶条上料机构5用于将橡胶条20输送并穿设于软钢丝3上;压紧机构6用于向下挤压橡胶条20至紧贴c型基体工件10,软钢丝调节机构4调节软钢丝3与橡胶条20相适配;拉线机构7用于向上推动c型基体工件夹紧机构2和压紧机构6至软钢丝3与橡胶条20脱离。

为了避免机构干涉,设置了预备工位和包胶工位,在预备工位对c型基体工件10进行夹紧,在包胶工位对c型基体工件10进行包胶。其中,c型基体工件夹紧机构2、压紧机构6和拉线机构7能够在预备工位和包胶工位移动,软钢丝3、软钢丝调节机构4、橡胶条上料机构5均位于包胶工位,下面一一进行详细介绍。

c型基体工件上料机构1包括第一电机、带传动机构和输送机构,带传动机构包括主动带轮、从动带轮和同步带,主动带轮与电机的输出端相连;输送机构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输送辊,输送带11套设在两个输送辊上,其中一个输送辊与从动带轮连接,c型基体工件10放置于输送带11上。

两条输送带11间隔设置,c型基体工件10的两个耳朵分别搭在两个输送带11上。多个c型基体工件10于输送带11上间隔排列,当一个c型基体工件10包胶完成后,另一个c型基体工件10已进入预备阶段,便于实现连续生产,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c型基体工件夹紧机构2包括承接块21和压块22,承接块21位于输送带11的一端;压块22位于承接块21的上方,压块22能够竖直移动,压块22向下移动与承接块21配合夹紧位于承接块21上的c型基体工件10。压块22的竖直移动通过电磁铁控制。

承接块21与输送带11之间设置有过渡块12,承接块21远离输送带11的一侧设置有挡块13,挡块13连接有第一气缸14,用于带动挡块13与承接块21选择性抵接。第一气缸14带动挡块13移动并抵接在承接块21的边缘处,c型基体工件10沿输送带11运动至位于输送带11端部的过渡块12上,后面的c型基体工件10将前面的c型基体工件10推到承接块21上,使得c型基体工件10与挡块13抵接;电磁铁控制压块22向下运动,压块22与承接块21夹紧c型基体工件10;第一气缸14带动挡块13复位。

在c型基体工件10输送的同时,橡胶条20也在进行输送。橡胶条上料机构5包括进料辊51和挤料辊52,多个进料辊51间隔排列,挤料辊52与进料辊51一一对应设置,橡胶条20于进料辊51和挤料辊52之间穿过。进料辊51与橡胶条20的上表面抵接,挤料辊52与橡胶条20的下表面抵接,橡胶条20与进料辊51和挤料辊52之间的摩擦达到橡胶条20的上料。进料辊51的形状与橡胶条20的上表面形状相适配,挤料辊52的形状与橡胶条20的下表面形状相适配,具有导向作用。进料辊51与挤料辊52的转动由电机通过传动机构带动,在此不再赘述。

软钢丝调节机构4包括第一安装板41、第二安装板42、弹簧43和齿条传动机构,第一安装板41与软钢丝3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安装板42与软钢丝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弹簧43的一端固定,另一端与第一安装板41连接;齿条传动机构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齿条44和第二齿条45,以及位于第一齿条44和第二齿条45之间、同时与第一齿条44和第二齿条45啮合的齿轮46,第一齿条44与第一安装板41连接,第二齿条45与第二安装板42连接。当软钢丝3受到挤压时,软钢丝3的一端通过第一安装板41带动第一齿条44移动,同时拉伸弹簧43,软钢丝3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安装板42带动第二齿条45移动,因此第一齿条44与第二齿条45同步沿相反的方向滑动,实现软钢丝3两个自由端之间间距的变化。

第二安装板42的上端设置有安装块,安装块的一端与软钢丝3固定,另一端为尖端部,用于穿设橡胶条20。当橡胶条20被输送至挤上安装块,随着进料辊51与挤料辊52的输送,橡胶条20被挤上软钢丝3,实现把橡胶条20穿到软钢丝3上,为后期拉动软钢丝3进行包胶做准备。此时,橡胶条20与软钢丝3均处于水平伸直状态。橡胶条20上设置有两个凹槽,当橡胶条20穿到软钢丝3上时,软钢丝3位于凹槽内。

橡胶条20穿到软钢丝3上设定长度之后,由刀具53将橡胶条20裁断,进料辊51与挤料辊52继续输送,直到被裁断的橡胶条20完全穿设在软钢丝3上并到达橡胶条20指定位置。其中,设定长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刀具53由第六气缸54带动对橡胶条20进行切割。

软钢丝调节机构4还包括压线块47,每个软钢丝3对应设置两个压线块47,两个压线块47之间的间距略大于c型基体工件10的内径。当压紧机构6下压,推动软钢丝3向下移动时,软钢丝3与压线块47接触,压线块47对软钢丝3限位,使得软钢丝3与橡胶条20接触紧密,防止软钢丝3从橡胶条20滑出。

c型基体工件夹紧机构2的一侧连接有第二气缸23,用于调节c型基体工件夹紧机构2的水平位置,即第二气缸23调节c型基体工件夹紧机构2在预备工位和包胶工位之间移动。软钢丝3设置于包胶工位,第二气缸23带动夹紧c型基体工件10的压块22和承接块21远离输送带11并与软钢丝3正对。

压紧机构6包括第三气缸61和连接于第三气缸61的输出端的挤压轮62,第三气缸61带动挤压轮62能够竖直移动,挤压轮62向下挤压橡胶条20至紧贴c型基体工件10,此时,橡胶条20变形与c型基体工件10贴合,同时,软钢丝3被挤压轮62向下压,软钢丝3的两个自由端同时往里收,安装于软钢丝3的一端的弹簧43被拉伸,软钢丝3的两个自由端带动第一齿条44与第二齿条45同步滑动,调节软钢丝3的两个自由端之间的间距,使得软钢丝3与橡胶条20相适配。

挤压轮62向下挤压橡胶条20至紧贴c型基体工件10,此时,橡胶条20与软钢丝3均处于弯曲变形状态,且c型基体工件10的上平面低于软钢丝3所在的初始平面,这是为了防止机构干涉,输送带11的上平面低于软钢丝3所在的初始平面,在竖直方向,输送带11和软钢丝3之间留有压块22的安装空间。

压紧机构6与c型基体工件夹紧机构2连接,因此当第二气缸23带动c型基体工件夹紧机构2进行移动时,同时也带动压紧机构6移动,使得挤压轮62始终位于c型基体工件10上方。承接块21上连接有缓冲器,用于对第三气缸61进行缓冲,防止活塞损坏。

拉线机构7包括第四气缸71,第四气缸71的输出端与c型基体工件夹紧机构2连接,用于调节c型基体工件夹紧机构2和压紧机构6的竖直位置。拉线机构7向上推动c型基体工件夹紧机构2和压紧机构6至c型基体工件10的上平面与软钢丝3所在的初始平面齐平,同时弹簧43部分恢复但仍处于被拉伸状态,第一齿条44和第二齿条45同步滑动。此时,通过电磁铁对第二齿条45进行限位,即限制了第一齿条44和第二齿条45的运动,限制了软钢丝3的两个自由端的移动。

第四气缸71继续向上推动c型基体工件夹紧机构2和压紧机构6,此时软钢丝3被拉动,从橡胶条20的凹槽内滑出,软钢丝3滑出的同时带动橡胶条20的边缘从c型基体工件10的一侧移动至另一侧,软钢丝3脱离橡胶条20的同时橡胶条20的边缘包覆c型基体工件10的边缘,使得橡胶条20、挤压轮62和c型基体工件10相互挤压摩擦,将橡胶条20包覆至c型基体工件10上,第四气缸71向上推动至软钢丝3与橡胶条20脱离,实现c型基体工件10的包胶。

除此之外,还包括出料机构8,出料机构8包括出料斗81、推板82和第五气缸83,出料斗81位于压紧机构6的一侧,推板82位于压紧机构6的另一侧;第五气缸83的输出端与推板82连接,在c型基体工件10完成包胶后,第三气缸61带动挤压轮62向上移动复位,电磁铁带动压块22复位,第五气缸83带动推板82推动安装有橡胶条20的c型基体工件10进入出料斗81,第五气缸83带动推板82复位,第四气缸71带动c型基体工件夹紧机构2和压紧机构6在竖直方向复位,第二气缸23带动c型基体工件夹紧机构2和压紧机构6在水平方向复位。

上述c型基体工件上料机构1、c型基体工件夹紧机构2、软钢丝3、软钢丝调节机构4、橡胶条上料机构5、压紧机构6、拉线机构7和出料机构8均设置于机架9上,机架9为整个设备提供支撑。

参见图8至图11,拉线式c型基体工件自动包胶设备的原理传动如下:c型基体工件10固定后,穿好软钢丝3的橡胶条20被挤压在c型基体工件10上,此时,橡胶条20与软钢丝3均与c型基体工件10贴合;通过从橡胶条20的两端分别拉两个软钢丝3,直到软钢丝3与橡胶条20分离,即完成c型基体工件10的包胶。

利用橡胶条20和软钢丝3的弹性形变,挤压轮62往下压使橡胶条20与c型基体工件10充分接触,软钢丝3往下拉时,挤压轮62的侧边与橡胶条20相互挤压摩擦、橡胶条20与c型基体工件10也相互挤压摩擦,软钢丝3把橡胶条20的边缘由图9拖到图10所示的位置,软钢丝3继续往下拉,软钢丝3与橡胶条20脱离后,橡胶条20在本身的弹性形变作用下,包覆c型基体工件10的边缘。

以上实施方式只是阐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方式限制,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有各种变化和改变,这些变化和改变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