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条缠绕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30938发布日期:2019-02-22 20:15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一种胶条缠绕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轮胎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胶条缠绕生产线。



背景技术:

胎肩垫胶主要用于填充轮胎胎面的肩部与胎体之间的空隙,并起到缓冲作用,传统的胎肩垫胶制造由挤出机装置直接挤出工艺规定的宽度与厚度胎肩垫胶,然后直接将此胎肩垫胶贴合到成型鼓的胎体外侧。由于胎肩垫胶的规格很多,在制造不同轮胎时,需要更换不同的胎肩垫胶,自动化程度低,另外由于胎肩垫胶比较厚,在实现首尾对接时,往往会出现对接不牢问题,对轮胎品质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缠绕效率高、品质好的胶条缠绕生产线,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胶条缠绕生产线,包括用于挤出胶条的挤出机装置、用于输送所述挤出机装置挤出的胶条的输送装置、将所述输送装置输送过来的胶条缠绕至成型鼓的缠绕头,所述挤出机装置具有两个挤出口,以同时挤出两排所述胶条;所述缠绕头设置为两组且两组所述缠绕头可相对或相背移动,用于将两排所述胶条同时缠绕至所述成型鼓。

优选地,所述输送装置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第一输送组件,两个所述缠绕头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输送组件的靠近所述成型鼓的一端。

优选地,每个所述第一输送组件的进料端设置有物料导正装置。

优选地,所述物料导正装置包括导正辊、设置在所述导正辊上方的位置检测传感器以及驱动所述导正辊移动的第一驱动装置,当所述位置检测传感器检测到所述胶条的横向中心与预设横向中心发生偏离时,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导正辊移动,以使所述胶条的横向中心与所述预设横向中心对准。

优选地,两个所述第一输送组件在第二驱动装置驱动下相对或相背移动,进而带动分别设置在其端部的两个缠绕头相对或相背移动。

优选地,所述胶条缠绕生产线还包括驱动两组所述缠绕头靠近或远离所述成型鼓的第三驱动装置。

优选地,所述胶条缠绕生产线还包括设置在缠绕头上的裁切装置,用于将缠绕完成后的胶条裁断。

优选地,所述胶条缠绕生产线还包括设置在挤出机装置与输送装置之间的储料装置。

优选地,所述胶条缠绕生产线还包括设置在挤出机装置与输送装置之间的冷却装置。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申请胶条缠绕生产线的挤出机装置设置有包括两个挤出口,可以同时挤出两排截面尺寸远小于胎肩垫胶截面尺寸的胶条,通过设置两组缠绕头将两排胶条同时缠绕在成型鼓的胎体外侧,并通过多圈层叠的方式形成胎肩垫胶,使用该缠绕方式制造胎肩垫胶,在改变规格时,仅需要通过控制程序改变胶条的层叠参数即可,自动化程度高,另外,由于采用的是连续的胶条层叠制造胎肩垫胶,此工艺没有接头,不会出现对接不牢问题,可以有效提高轮胎品质,并且本申请由于采用了两排胶条同时对左右两个胎肩垫胶进行缠绕,还具有缠绕效率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胶条缠绕生产线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胶条缠绕生产线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胶条缠绕生产线的储料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见图1至图3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胶条缠绕生产线100、包括用于挤出胶条200的挤出机装置1、用于输送挤出机装置1挤出的胶条200的输送装置2、将输送装置2输送过来的胶条200缠绕至成型鼓300的缠绕头组3、设置在挤出机装置1与输送装置2之间的储料装置6以及设置在挤出机装置1与输送装置2之间的冷却装置(未图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胶条为轮胎的胎肩垫胶所使用橡胶胶料。下面分别对各组成部分进行描述。

挤出机装置1包括挤出机本体11、设置在挤出机本体11上的接料口(未标号)、出料口组12、设置在挤出机本体11内部的螺杆13以及设置在挤出机本体11与出料口组12之间的增压装置(未标号),接料口接收橡胶,通过在挤出机本体11内部的再加工,然后再通过螺杆13的旋转挤压将加工后的橡胶自出料口组12挤出。出料口组12包括两个挤出口121。挤出机装置1通过将橡胶自两个挤出口121挤出,以形成两排胶条200。

在本实施方式中,增压装置为齿轮泵组件,通过两个齿轮的啮合旋转改变两侧的压力来加速橡胶的流动,从而可以使得橡胶较为顺畅地自挤出口121流出。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挤出机装置1也可以不设置有增压装置。

输送装置2包括并排设置的两个第一输送组件21,缠绕头组3包括可相对或相背移动的两组缠绕头31,两组缠绕头31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一输送组件21的靠近成型鼓300的一端,两个第一输送组件21分别将来自储料装置6输送过来的胶条200分别朝向两组缠绕头31输送。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输送组件21为传送带结构。

输送装置2还包括驱动两个第一输送组件21相对或相背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22,具体地,所述第二驱动装置22包括驱动电机以及与驱动电机相连的丝杠滑块组件,丝杠滑块组件包括与驱动电机相连的丝杠以及设置在丝杠上的两个滑块,丝杠在与两个滑块相配合的位置处的旋向相反,两个滑块分别与两个第一输送组件21相连,当驱动电机驱动丝杠正转和反转时,从而带动第一输送组件21同时相对或者相背移动,由于两组缠绕头31是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一输送组件21的端部,这样当第一输送组件21相对或相背移动时,会同时带动两组缠绕头31相对或相背移动。在两组缠绕头31分别将输送装置2输送过来的两排胶条200缠绕至成型鼓300上的过程中,第二驱动装置22驱动第一输送组件21带动两组缠绕头31相对或相背移动,同时,成型鼓300做旋转运动,这样就将胶条200在成型鼓上缠绕成两个对称的胎肩垫胶。

胶条缠绕生产线100还包括设置在每个第一输送组件21的进料端的物料导正装置4。物料导正装置4包括设置在第一输送组件21的进料端的导正辊41、用于检测胶条200位置状态的位置检测传感器42以及驱动导正辊41移动的第一驱动装置43,这里驱动导正辊41的移动包括水平垂直于胶条输送方向的移动,或者为驱动导正辊41沿高度垂直于胶条输送方向的摆动。在本实施方式中,位置检测传感器42为检测相机,通过检测胶条200的横向中心位置状态是否偏离预设横向中心。当检测到胶条200的横向中心与预设横向中心发生偏离时,第一驱动装置43驱动导正辊41移动,进而推动位于导正辊41上方的胶条200移动,以使胶条200的横向中心与所述预设横向中心对准,通过设置物料导正装置4可以保证第一输送组件21在第二驱动装置22的驱动下运动过程中,始终保证胶条200的横向中心位于预设横向中心,从而可以避免因物料偏歪而引起的缠绕不对称、缠绕偏歪等缺陷。

胶条缠绕生产线100还包括设置在缠绕头31上的裁切装置(未图示),用于将缠绕完成后的胶条裁断。裁切装置包括驱动气缸以及设置在驱动气缸伸缩杆上的裁刀,当缠绕机头31完成对成型鼓300的缠绕后,驱动气缸的伸缩杆伸出,裁刀做裁切运动,将胶条进行裁断。

在其他实施例中,物料导正装置4也可以设置在第一输送组件21与缠绕头31之间,其工作过程与原理与上述一致,这里就不在赘述。

胶条缠绕生产线100还包括驱动两个缠绕头31靠近或远离所述成型鼓300的第三驱动装置5。具体的,第三驱动装置5为驱动气缸,驱动气缸的气缸杆与第一输送组件靠近成型鼓300的位置相连,第一输送组件21远离成型鼓300的一端枢转设置,驱动气缸的气缸杆伸缩运动时,可带动第一输送组件21绕远离成型鼓300一端的转轴在竖直平面内旋转运动,进而带动位于第一输送组件21端面的两个缠绕头31靠近或远离成型鼓300移动。当需要进行胶条缠绕时,第三驱动装置5驱动第一输送组件21带动缠绕头31绕远离成型鼓300一端的转轴向下旋转。当不需要进行胶条缠绕时,第三驱动装置5驱动第一输送组件21带动缠绕头31绕远离成型鼓300一端的转轴向上旋转,以避免在制造轮胎其他工序时缠绕头31与其他部件发生干涉。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三驱动装置5也可以通过驱动电机驱动实现。

储料装置6位于挤出机装置1与输送装置2之间,用于暂时储存未缠绕的胶条200。具体的,储料装置6包括架体61、第一滑动架62、设置在第一滑动架62下侧的第二滑动架63、设置在第一滑动架62和第二滑动架63上的多个转动辊64以及驱动第二滑动架63上下移动的第四驱动装置65,第一滑动架62和第二滑动架63相对端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齿形部,第一滑动架62的齿形部和第二滑动架63的齿形部相互交错布置,每个齿形部上设置有转动辊64。第四驱动装置65包括驱动电机651以及与驱动电机651相连的传送带652,第二滑动架63与所述传送带652相连,当第四驱动装置65运动时,带动传送带652转动,进而带动第二滑动架63上下移动,以储存或释放胶条200。冷却装置为现有技术,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冷却装置(未标号)位于挤出机装置1与输送装置2之间,通常设置在挤出机装置1与储料装置6之间。冷却装置包括冷却鼓,冷却鼓为中空结构柱状旋转鼓,内部可以通循环冷却水,胶条200螺旋缠绕至冷却鼓的外表面,通过冷却鼓外表面与胶条的热传递从而对胶条实施冷却。冷却装置为现有技术,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综上所述,本申请胶条缠绕生产线的挤出机装置设置有包括两个挤出口,可以同时挤出两排截面尺寸远小于胎肩垫胶截面尺寸的胶条,通过设置两组缠绕头将两排胶条同时缠绕在成型鼓的胎体外侧,并通过多圈层叠的方式形成胎肩垫胶,使用该缠绕方式制造胎肩垫胶,在改变规格时,仅需要通过控制程序改变胶条的层叠参数即可,自动化程度高,另外,由于采用的是连续的胶条层叠制造胎肩垫胶,此工艺没有接头,不会出现对接不牢问题,可以有效提高轮胎品质,并且本申请由于采用了两排胶条同时对左右两个胎肩垫胶进行缠绕,还具有缠绕效率高的优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