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体开合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54107发布日期:2019-01-02 22:01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体开合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挤出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模体开合机构。



背景技术:

现在常用的模体打开时,需要用到吊环及起吊设备,每次合模时,上模体与下模体定位要较长时间,不能实现快速开合和准确定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模体开合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模体开合机构,包括上铰链、下铰链、固定螺钉、锁紧螺母和限位块;所述上铰链呈T型块状,上铰链分为上安装部和上连接部,所述上安装部用于与上模体固定连接,所述上连接部连接于上安装部的中间位置,上连接部上开设有供固定螺钉穿过的第一孔;所述下铰链呈顶部开槽的块状,下铰链分为下安装部和下连接部,所述下安装部用于与下模体固定连接,所述下连接部连接于下安装部的上面,下连接部上开设有供上连接部置入的槽,所述槽的两侧槽壁上均开设有供固定螺钉穿过的第二孔;所述上连接部置入下连接部的槽内,所述第一孔与两侧的第二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固定螺钉依次穿过一第二孔、第一孔、另一第二孔后与锁紧螺母连接,实现上铰链与下铰链的铰接;所述限位块固定连接于下连接部上且位于所述槽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螺钉与下连接部的配合面之间、下连接部的槽与上接连部的两个配合面之间、以及下连接部与锁紧螺母的配合面之间分别设有套于固定螺钉上的垫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模体打开需要吊环及起吊设备,再次合模模体定位时间长的问题,采用铰链和限位块的组合结构,限位块可以限制模体打开角度,该开合机构打开方便,合模定位精准,重复定位精度高,实现了高精密模具快速开合,便于模体多次打开清洗、修复抛光内部型腔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装于模体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注如下:

1上铰链

101上安装部

102上连接部

1021第一孔

2下铰链

201下安装部

202下连接部

2021槽

2022第二孔

3上模体

4下模体

5固定螺钉

6锁紧螺母

7限位块

8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清楚地理解如何实践本实用新型。尽管结合其优选的具体实施方案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这些实施方案只是阐述,而不是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见图1至图3,一种模体开合机构,包括上铰链1、下铰链2、固定螺钉5、锁紧螺母6和限位块7。

所述上铰链1呈T型块状,上铰链1分为上安装部101和上连接部102,所述上安装部101水平设置且通过螺钉与上模体3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上连接部102连接于上安装部101的中间位置,上连接部102上开设有供固定螺钉5穿过的第一孔1021。

所述下铰链2呈顶部开槽2021的块状,下铰链2分为下安装部201和下连接部202,所述下安装部201竖立设置且通过螺钉与下模体4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下连接部202连接于下安装部201的上面,下连接部202上开设有供上连接部102置入的槽2021,所述槽2021的两侧槽2021壁上均开设有供固定螺钉5穿过的第二孔2022。

所述上连接部102置入下连接部202的槽2021内,所述第一孔1021与两侧的第二孔2022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固定螺钉5依次穿过一第二孔2022、第一孔1021、另一第二孔2022后与锁紧螺母6连接,实现上铰链1与下铰链2的铰接,这样上模体3与下模体4就可以快速开合,操作简单,且重复定位精度高,便于模体多次打开清洗、修复抛光内部型腔等。其中,所述固定螺钉5与下连接部202的配合面之间、下连接部202的槽2021与上接连部的两个配合面之间、以及下连接部202与锁紧螺母6的配合面之间分别设有垫圈8,用于保护配合面和分散压力,所述垫圈8均套于固定螺钉5上。

所述限位块7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于下连接部202上且位于所述槽2021的一端。由于限位块7设置于上铰链1与下铰链2的转动方向上,就可以限制上模体3与下模体4之间打开的角度。

应当指出,对于经充分说明的本实用新型来说,还可具有多种变换及改型的实施方案,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具体实施例。上述实施例仅仅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总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包括那些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变换或替代以及改型,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