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造粒水冷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67266发布日期:2019-03-22 19:13阅读:477来源:国知局
塑料造粒水冷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塑料造粒水冷系统。



背景技术:

塑料造粒是生产塑料米的一种工艺,一般是将原材料混合后经挤出机加热熔融,从机嘴挤出塑料条,经过冷却后用切粒设备将塑料条切成塑料粒,最后收集储藏。

公开号为CN104354287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塑料造粒机干燥冷却机构,包括风冷干燥装置和水冷装置,水冷装置包括冷却水槽,冷却水槽前部内设有下牵引辊,后部槽口上设有上牵引辊,下牵引辊和上牵引辊均通过牵引辊架装在冷却水槽上,风冷干燥装置包括下槽体和布风箱,下槽体前、后侧壁开有缺口,前侧缺口和冷却水槽之间连接接水槽板,下槽体内安装有牵引辊,布风箱包括新月形箱体,箱体两端正好位于牵引辊正上方,箱体两端设有出风口,箱体左侧壁中部设有进风口。

该塑料造粒机干燥冷却机构通过风冷和水冷的方式对塑料条进行冷却和烘干,在水冷过程中,由于挤出的塑料条温度高,长时间与冷却水槽内的水热交换后,水会被加热而影响冷却效果。因此需要在冷却一段时间后将水槽内的水换掉,但这使得冷却水用量增大,造成了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料造粒水冷系统,具有减少冷却水用量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塑料造粒水冷系统,包括用于冷却塑料条的水槽;还包括冷却塔和蓄水池;所述水槽与所述冷却塔通过排水管连通;所述冷却塔、所述蓄水池和所述水槽之间依次通过管道和水泵连接;所述排水管与所述水槽的连接位置高于所述排水管与所述冷却塔的连接位置。

如此设置,从挤出机挤出的塑料条进入水槽后,与水槽中的冷却水进行热交换;长时间的热交换使得水槽中的冷却水变热,此时在重力作用下,冷却水通过排水管自行进入冷却塔降温后输送至蓄水池中,再将蓄水池中的冷却水通过水泵重新通入水槽中,从而使水槽中的冷却水水保持较低的温度,保证对塑料条良好的冷却效果;同时,能够将冷却水进行循环利用,减少了冷却水的用量,节约了资源。

进一步设置:还包括储水筒;所述储水筒设置在所述蓄水池与所述水槽的水流通路之间;所述储水筒的位置高于所述水槽的位置。

如此设置,冷却水经水泵作用进入储水筒,储水筒内的水压随着冷却水量增大而增大;水压能够加速冷却水的排出,且在重力作用下冷却水直接冲入水槽中,从而加快水槽内冷却水的循环,提高对塑料条的冷却效果。

进一步设置:所述水槽的底部在与所述排水管连接处呈倒圆台状设置。

如此设置,使得水槽内的冷却水能够较快并且顺畅地进入排水管内。

进一步设置:在所述蓄水池内间隔设置有若干过滤板,各所述过滤板上均设置有过滤网。

如此设置,通过加设过滤板,能够对蓄水池中积累的杂质进行逐层过滤,保证冷却水的水质清洁,避免管道和水泵内吸入异物而影响正常工作。

进一步设置:越靠近所述蓄水池排水端的所述过滤板上的所述过滤网的网孔越小。

如此设置,不同大小的过滤网能够对不同大小的杂质进行过滤,从而提高过滤板对杂质的拦截效率,同时避免对单个过滤板造成阻塞。

进一步设置:在所述蓄水池的内壁及底面上开设有连通的、供所述过滤板卡接的固定槽。

如此设置,使得过滤板能够通过与固定槽卡接固定在蓄水池内,同时便于安装和更换。

进一步设置:所述蓄水池转动连接有翻盖。

如此设置,通过加设翻盖,能够避免外部的异物进入蓄水池对池内的冷却水造成污染。

进一步设置:在各个所述管道和所述排水管上均设置有节流阀。

如此设置,通过加设节流阀,能够控制冷却水循环时的流量,从而保证系统运行稳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水冷系统能够快速、持续地对塑料条进行冷却,效率高;

2.水冷系统中的冷却水可循环使用,节约了资源;

3.冷却水流量可调,水流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塑料造粒水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蓄水池的结构示意图用于显示过滤板的特征。

图中:1、水槽;2、冷却塔;3、蓄水池;4、排水管;5、管道;6、水泵;7、储水筒;8、过滤板;9、过滤网;10、固定槽;11、翻盖;12、节流阀。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2对塑料造粒水冷系统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塑料造粒水冷系统,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水槽1、冷却塔2、蓄水池3和储水筒7;水槽1呈长方体状设置,水槽1的一头与挤出机的出料口对准,在水槽1底部靠近另一头的位置连通排水管4。具体地,水槽1的底部在与排水管4连接处呈倒圆台状设置。

结合图1,冷却塔2的上部与排水管4连通,具体地,冷却塔2的位置低于水槽1的位置以保证排水管4与水槽1的连接位置高于排水管4与冷却塔2的连接位置。

结合图1,蓄水池3与冷却塔2之间、蓄水池3与储水筒7之间、储水筒7与水槽1之间均通过管道5连通,且在蓄水池3与冷却塔2之间、蓄水池3与储水筒7之间的管道5上连接有水泵6。其中,储水筒7的位置高于水槽1的位置以保证从储水筒7的排水端高于水槽1的进水端。

结合图1和图2,蓄水池3呈长方体状设置且铰接有翻盖11,其进水端和排水端设置在长度方向的两头。具体地,在蓄水池3相对的两内侧壁及底面上、沿蓄水池3长度方向开设有间隔布置且连通的固定槽10,固定槽10卡接有过滤板8;过滤板8上密布有过滤网9且越靠近蓄水池3排水端的过滤板8上的过滤网9的网孔越小。

作为优化,结合图1,在排水管4以及各个管道5上均连接有节流阀12以控制水流循环时的稳定,避免发生断流现象。

水循环过程:高温塑料条进入水槽1后与水槽1中的冷却水进行热交换,长时间的热交换使得水槽1中的冷却水升温,但由于受重力作用,冷却水通过排水管4自行进入冷却塔2降温,之后通过管道5和水泵6输送至蓄水池3中,再将蓄水池3中的冷却水通过管道5和水泵6送入储水筒7,储水筒7内的水压随着冷却水量增大而增大,并在水压和重力作用下,冷却水直接冲入水槽1中,从而加快水槽1内冷却水的循环,提高对塑料条的冷却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