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脚垫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06586发布日期:2019-05-07 20:46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一种摩托车脚垫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尤其涉及一种摩托车脚垫模具。



背景技术:

脚垫具有吸水、吸尘、去污、隔音、保护等功能,在家居、交通等领域用途广泛,为了起到很好的起到防滑及保护功能,脚垫常具有用一体成型的固定钉来与地面或者车底板等脚垫的应用装置固定连接,在浇注成型的过程中,顶出所述脚垫成品时,需要保证脚垫主体及脚垫固定钉均能脱离模腔且不损坏产品,顶出行程平稳、操作简单快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顶出行程平稳、操作简单且能一次顶出所述脚垫主体及固定钉的摩托车脚垫模具。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摩托车脚垫模具,其用于成型脚垫,所述脚垫包括一主体及从所述主体第一面延伸出的预定数量的固定钉,所述固定钉中心设置有一第一盲孔,所述摩托车脚垫模具包括一前模固定板及与所述前模固定板相对设置的一后模固定板,所述前模固定板至所述后模固定板依次设置有一热流道板、一上模板、一前模芯、一后模芯、一下模板及一对模脚,所述摩托车脚垫模具还包括:一顶块板,其设置于所述后模固定板与所述下模板之间;与所述固定钉数量相同的斜顶头,其内嵌于所述后模芯内,其包括一长底面及与所述长底面相对的一短底面,在所述摩托车脚垫模具合模时,所述长底面与所述后模芯及所述前模芯配合构成用于成型所述脚垫的模腔,且所述长底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固定钉形状适配的凹槽,所述短底面设置有一对第二盲孔;与所述固定钉数量相同的顶块装置,其依次贯穿所述下模板及所述后模芯,每一所述顶块装置包括一对平行设置的顶杆及设置于所述顶杆中间的一第二顶针,所述顶杆第一端及所述第二顶针的第一端均与所述顶块板固定连接,在所述摩托车脚垫模具合模时,所述顶杆第二端伸入且所述斜顶头的第二盲孔中,且刚好与所述第二盲孔底面接触,所述第二顶针第二端刚好与所述固定钉的第一盲孔底面接触;一顶针板,其设置于所述顶块板与所述后模固定板之间,其推动所述顶块板向靠近所述下模板方向移动;预定数量的第一顶针,其依次贯穿所述顶针板、所述顶块板、所述下模板及所述后模芯,其第一端与所述顶针板固定连接,在所述摩托车脚垫模具合模时,其第二端刚好贯穿所述后模芯;预定数量的复位装置,其贯穿所述顶块板,其包括一导杆及套装于所述导杆上的一复位弹簧,所述导杆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顶针板,其第二端与所述下模板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设置于所述顶针板与所述下模板之间;以及一驱动机构,其包括至少一推杆,所述推杆一端贯穿所述后模固定板,所述摩托车脚垫模具开模时,所述推杆推动所述顶块板。

优选的,所述顶针板一端固定连接有一长条形顶出配件,所述顶块板同一端设置有一楔形顶出配件,所述摩托车脚垫模具合模时,所述楔形顶出配件抵靠于所述长条形顶出配件靠近所述顶块板一端。

优选的,所述下模板靠近所述楔形顶出配件一端固定连接一门形顶出配件,所述门形顶出配件靠近所述下模板一面设置有一楔形槽,所述楔形槽用于容纳和限位所述楔形顶出配件。

优选的,所述一对模脚在其互相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一承载台,用于限位并支撑所述顶块板。

优选的,所述摩托车脚垫模具包括预定数量的塞打螺丝,所述塞打螺丝贯穿所述顶针板后与所述顶块板连接。

优选的,所述顶针板包括一上顶针板及与所述上顶针板相对设置的一下顶针板,所述上顶针板与所述下顶针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顶针第一端通过一挂台固定设置于所述上顶针板与所述下顶针板之间。

优选的,所述顶块板包括一上顶块板及与所述上顶块板相对设置的一下顶块板,所述上顶块板与所述下顶块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顶针第一端及所述顶杆第一端均通过一挂台固定设置于所述上顶块板与所述下顶块板之间。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为油缸驱动或气缸驱动中的任意一种。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摩托车脚垫模具,其包括所述顶针板、所述顶块板、所述第一顶针、所述顶块装置、所述斜顶头、所述复位弹簧及所述驱动机构,所述摩托车脚垫模具合模时,所述第一顶针第二端刚好抵靠于所述模腔内的脚垫的第一面上,所述第二顶第二端针刚好抵靠于所述模腔内的脚垫固定钉的第一盲孔底面,所述顶杆第二端刚好抵靠于所述斜顶头第二盲孔底面,所述摩托车脚垫模具开模时,所述驱动机构的推杆贯穿所述后模固定板后推动所述模腔方向移动,所述顶针板推动所述顶块板向同一方向移动,并同时压缩所述复位装置上的复位弹簧,所述顶针板推动所述第一顶针顶出所述模腔内的脚垫,且所述顶块板推动所述第二顶针顶出所述所述模腔内的脚垫的固定钉,所述顶杆顶出所述斜顶头,进而所述斜顶头、所述第一顶针及所述第二顶针共同顶出所述脚垫,与所述模具配合使用的机械手取走所述脚垫后,所述推杆缩回,所述复位弹簧推动所述顶针板向靠近所述后模固定板方向移动,保证单行程平稳有效地顶出模腔内的脚垫。另外所述塞打螺丝、所述长条形顶出配件及所述楔形顶出配件可保证所述顶针板推动所述顶块板时,所述顶块板与所述顶针板受力均匀,有利于保护产品形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摩托车脚垫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摩托车脚垫模具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摩托车脚垫模具内部结构示意图中A 处的局部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摩托车脚垫模具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阅图1至图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摩托车脚垫模具,其用于成型所述脚垫0,所述脚垫0包括一主体01及从所述主体01第一面延伸出的预定数量的固定钉02,所述固定钉02中心设置有一第一盲孔021。

所述摩托车脚垫模具包括一前模固定板1、一热流道板2、一上模板3、一前模芯4、一后模芯5、一下模板6、一顶块板7、一顶针板8、一对模脚9及一后模固定板10、预定数量的复位装置11及一驱动机构12。

所述后模芯4内嵌有斜顶头51,所述斜顶头51与所述顶块板7之间设置有顶块装置52,所述顶针板8与所述前模芯4之间设置有第一顶针81。

所述前模固定板1与所述后模固定板8相对设置,所述前模固定板1至所述后模固定板10依次设置有所述热流道板2、所述上模板3、所述前模芯4、所述后模芯5、所述下模板6、所述顶块板7、所述顶针板8及所述一对模脚9。

所述斜顶头51与所述脚垫固定钉02数量相同,其包括一长底面511及与所述长底面511相对的一短底面512,在所述摩托车脚垫模具合模时,所述长底面511与所述后模芯5及所述前模芯4配合构成用于成型所述脚垫的模腔,且所述长底面511上设置有与所述固定钉02形状适配的凹槽513,所述短底面512 设置有一对第二盲孔514。

所述顶块装置52与所述固定钉02数量相同,其依次贯穿所述下模板6及所述后模芯5,每一所述顶块装置52包括一对平行设置的顶杆521及设置于所述顶杆521中间的一第二顶针522,所述顶杆521第一端及所述第二顶针522的第一端均与所述顶块板7固定连接,在所述摩托车脚垫模具合模时,所述顶杆 521第二端伸入所述斜顶头51的第二盲孔514中,且与所述第二盲孔514底面接触,所述第二顶针522第二端刚好与所述固定钉02的第一盲孔021底面接触;

所述顶针板8,其设置于所述顶块板7与所述后模固定板10之间,其推动所述顶块板7向靠近所述下模板6方向移动。

所述第一顶针81,其依次贯穿所述顶针板8、所述顶块板7、所述下模板6 及所述后模芯4,其第一端与所述顶针板8固定连接,在所述摩托车脚垫模具合模时,其第二端刚好贯穿所述后模芯4;

预定数量的复位装置11,其贯穿所述顶块板7,其包括一导杆及套装于所述导杆(图未示)上的一复位弹簧(图未示),所述导杆(图未示)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顶针板8,其第二端与所述下模板6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图未示)设置于所述顶针板8与所述下模板6之间。

所述驱动机构(图未示)包括至少一推杆(图未示),所述推杆(图未示) 一端贯穿所述后模固定板10,所述摩托车脚垫模具开模时,所述推杆(图未示) 推动所述顶针板8。

本事实例中,具体采用如下方式实现所述顶针板8推动所述顶块板7向所述下模板6方向移动,所述顶针板8一端固定连接有一长条形顶出配件82,所述顶块板7同一端设置有一楔形顶出配件71,所述摩托车脚垫模具合模时,所述楔形顶出配件71抵靠于所述长条形顶出配件82靠近所述顶块板7一端;另外所述摩托车脚垫模具包括预定数量的塞打螺丝12,所述塞打螺丝12贯穿所述顶针板8后与所述顶块板7连接,从而可实现所述顶针板8推动所述顶块板7 向所述下模板6方向移动。

另外本实施例设置有限位装置,对所述顶针板8及所述顶块板7的行程进行限制,所述下模板6靠近所述楔形顶出配件71一端固定连接一门形顶出配件 61,所述门形顶出配件61靠近所述下模板6一面设置有一楔形槽611,所述楔形槽611用于容纳和限位所述楔形顶出配件71,即所述门形顶出配件61通过与所述楔形顶出配件71抵靠及所述楔形顶出配件71与所述长条形顶出配件82抵靠限制所述顶针板8及所述顶块板7的行程,另外,所述一对模脚9在其互相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一承载台91,用于限位并支撑所述顶块板7。

本实施例中,所述顶针板8包括一上顶针板83及与所述上顶针板83相对设置的一下顶针板84,所述上顶针板83与所述下顶针板8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顶针81第一端通过一挂台811固定设置于所述上顶针板83与所述下顶针板 84之间。

本实施例中,所述顶块板7包括一上顶块板72及与所述上顶块板72相对设置的一下顶块板73,所述上顶块板72与所述下顶块板7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顶针522第一端及所述顶杆521第一端均通过一挂台524固定设置于所述上顶块板72与所述下顶块板73之间。

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为油缸驱动(图未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摩托车脚垫模具,其包括所述顶针板、所述顶块板、所述第一顶针、所述顶块装置、所述斜顶头、所述复位弹簧及所述驱动机构,所述摩托车脚垫模具合模时,所述第一顶针第二端刚好抵靠于所述模腔内的脚垫的第一面上,所述第二顶第二端针刚好抵靠于所述模腔内的脚垫固定钉的第一盲孔底面,所述顶杆第二端刚好抵靠于所述斜顶头第二盲孔底面,所述摩托车脚垫模具开模时,所述驱动机构的推杆贯穿所述后模固定板后推动所述模腔方向移动,所述顶针板推动所述顶块板向同一方向移动,并同时压缩所述复位装置上的复位弹簧,所述顶针板推动所述第一顶针顶出所述模腔内的脚垫,且所述顶块板推动所述第二顶针顶出所述所述模腔内的脚垫的固定钉,所述顶杆顶出所述斜顶头,进而所述斜顶头、所述第一顶针及所述第二顶针共同顶出所述脚垫,与所述模具配合使用的机械手取走所述脚垫后,所述推杆缩回,所述复位弹簧推动所述顶针板向靠近所述后模固定板方向移动,保证单行程平稳有效地顶出模腔内的脚垫。另外所述塞打螺丝、所述长条形顶出配件及所述楔形顶出配件可保证所述顶针板推动所述顶块板时,所述顶块板与所述顶针板受力均匀,有利于保护产品形状。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