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打印机机壳以及3D打印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73814发布日期:2020-03-10 09:24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3D打印机机壳以及3D打印机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为3d打印机提供作业空间的3d打印机机壳以及3d打印机。



背景技术:

3d打印即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

3d打印通常是采用数字技术材料打印机来实现的,常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后逐渐用于一些产品的直接制造,已经有使用这种技术打印而成的零部件,该技术在珠宝、鞋类、工业设计、建筑、工程和施工、汽车,航空航天、牙科和医疗产业、教育、地理信息系统、土木工程、枪支以及其他领域都有所应用。

传统的3d打印机整体暴露在外边,产品在加工时,如使用不良耗材,打印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和有害物质会被直接吸入工作人员体内,危害工作人员身体健康,打印机所使用的耗材也是暴露在空气中,这样会导致材料受潮和变质。

目前,市场上出现过箱体式3d打印机,然而这些箱体式3d打印机外壳的设计普遍存在取件困难的问题,取件口过于窄小,对于体型特殊的物品较难从取件口中取出,甚至在取出时,易在取件口处发生碰撞、擦伤,影响产品质量,并且取件口太小,直接限制了产品的规格,使3d打印机可生产的产品类型受到了严格限制;还有,操作人员不能实时观察3d打印机的打印情况,只能待产品取出后观察产品的质量,若打印质量不佳,操作人员无法及时的观察到这种情况,不能及时的终止打印机进程,进而影响了3d打印机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打印机作业空间设计不合理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为3d打印机提供合理作业空间的3d打印机机壳以及3d打印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3d打印机机壳,包括底座和盖体,所述底座内围成固定空间,所述底座固定空间下部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用于安装3d打印机;所述盖体与所述底座可转动连接,所述盖体内围成活动空间;所述盖体可盖合于所述底座,所述底座的固定空间与所述盖体的活动空间拼合为3d打印机作业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包括底板、侧板与背板,所述底板与背板为矩形板,所述侧板包括底边、背边与长边,所述底边与所述底板对齐连接,所述背边与所述背板对齐连接,所述长边一端连接至所述背板的顶端,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底板的外侧边。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外侧边设有圆筒,所述盖体具有与所述圆筒相应的卡合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侧板外侧设有一个用于供料的料盘架。

进一步的,所述背板包括矩形长边和矩形短边,所述矩形短边与所述背边对齐连接,所述矩形长边与所述底板外侧边对齐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背边顶端与所述背板顶端连接处设有铰链和转轴,所述盖体通过铰链和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侧板和所述背板。

进一步的,所述盖体包括正对于底板的第一壳体、正对于背板的第二壳体和正对于侧板的第三壳体,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第三壳体对齐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盖体为透明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圆筒为塑性材料制成。

一种3d打印机包括所述的3d打印机机壳。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申请的底座内围成固定空间,保证3d打印机的基本作业空间,底座上的安装座能够稳固3d打印机机体,盖体相对底座可转动分离内围成活动空间,加大了3d打印机整体的作业空间。待打印件加工时,盖体盖合于底座,保证物料不会飞溅;打印机加工结束后开启盖体,操作人员能够便捷的从活动空间内取出待打印件。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3d打印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底座,11底板,12侧板,13背板,2安装座,3盖体,31第一壳体,32第二壳体,33第三壳体,4料盘架,5圆筒,6卡合结构,7铰链,8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3d打印机机壳,包括底座1和盖体3,底座1内围成固定空间,底座1固定空间下部设有安装座2,安装座2用于安装3d打印机;盖体3与底座1可转动连接,盖体3内围成活动空间;盖体3可盖合于底座1,底座1的固定空间与盖体3的活动空间拼合为3d打印机作业空间。

一具体实施例中,底座1可包括底板11、侧板12与背板13,底板11可为矩形板并具有内侧边与外侧边,背板13可为矩形板并具有矩形长边与矩形短边,侧板12可包括底边、背边与长边,侧板12底边与底板11内侧边对齐连接,侧板12背边与背板13的矩形短边对齐连接,侧板12长边一端连接至背板13的矩形短边的顶端,另一端连接至底板11的外侧边,背板13的矩形短边与侧板12背边对齐连接,背板13的矩形长边与底板11外侧边对齐连接。

具体的,底座1还设有安装座2,安装座2可根据3d打印机机体的结构设置为矩形突台或者圆形突台,突台上面设置有螺栓孔,通过螺栓连接底座1、安装座2和3d打印机机体,保证3d打印机工作时候的稳定性,必要时可使用地脚螺栓固定3d打印机机体。

一具体实施例中,盖体3可包括正对于底板11的第一壳体31、正对于背板13的第二壳体32和正对于侧板12的第三壳体33,第一壳体31、第二壳体32和第三壳体33对齐连接成一体结构,盖体3整体的结构与底座1结构相匹配,盖体3可为透明的pvc材料制成,具有一定的强度,保证盖体3不会被物料飞溅擦伤,盖体3整体上相当于一个多方位的观察窗,能够使操作人员清晰的实时观察打印机的工作情况。

具体的,盖体3上可设置有把手,方便操作人员开启或者盖合盖体3。一种方式是把手设置在正对于背板13的第二壳体32上,操作人员处于打印机前方开启盖体3,另一种方式是把手设置在正对于侧板12的第三壳体33上,操作人员处于打印机一侧开启盖体3。

具体的,盖体3上还具有与底板11外侧边设有的圆筒5相对应的卡合结构6,一种方式是卡合结构6可设置为卡扣,一种方式是盖体3的第二壳体32边缘处内凹成对应于圆筒5的圆弧状;圆筒5可为塑性材料制成,塑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虽然产生较显著变形但不会被破坏,能够保证盖体3与底座1形成良好的密封。

一具体实施例中,侧板12外侧还设有一个用于供料的料盘架4,料盘架4也可设在背板13外侧。具体的,料盘架4上可放置各式各样的料丝圆盘,从而供料给打印机,外置的料盘架4可节省打印机作业的内部空间。另外,也可设计一个单独的料盘,由支架、料丝盘和支撑轴组成,打印机工作时,可放置在打印机附近任意位置为打印机供料,不使用时可收起,以防耗材暴露在空气中受潮或变质。

一具体实施例中,背边顶端与背板13顶端连接处设有铰链7和转轴8,盖体3通过铰链7和转轴8转动连接于侧板12和背板13,具体的,可分别在背板13两端设置一个铰链7,转轴8连接两个铰链7,也可在背板13中间设置一个铰链7。还可以采用内管旋转方式,在背板13顶端固定一根外管,在盖体3上固定一根内管,内管嵌在外管里面,并能够在外管内转动,从而带动盖体3转动。

一具体实施例中,打印机机壳上可设置有可操作打印机的液晶触摸显示屏,当操作人员接触到屏幕上的图形按钮时,屏幕上的触觉反馈系统可根据预先编程的程式驱动各种连结装置,可用以取代机械式的按钮面板,并借由液晶显示画面制造出生动的影音效果,带给操作人员良好的人机交互体验。还有,打印机可设置基于wifi和蓝牙的无线模块,通过手机app与操作人员的手机建立联系,操作人员可以远程监控打印机的工作进度和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