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成型环保吸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73194发布日期:2019-11-29 18:52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快速成型环保吸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吸塑成型技术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成型环保吸塑装置。



背景技术:

吸塑技术广泛用于电子、五金、玩具、食品、药品等的包装。应用吸塑技术生产的包装一方面可在商品运输过程中,将产品固定,避免产品碰撞成为不良品;另一方面可将产品包装的精美,以吸引顾客,提高销售。

市面上产品的包装离不开吸塑盒等应用吸塑技术生产的包装,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商品的种类多而丰富,需要用到吸塑技术生产的包装需求量也随即增加。目前,生产商利用吸塑设备进行吸塑盒生产时,由于热压而使吸塑过程中产生废气,而这些废气带有一氧化碳、氧化氮等有毒气体,会对人体产生伤害。现有技术的吸塑设备并没有对废气进行处理装置,在生产商的生产车间的气流比较不流畅,再者,生产的员工较多,使得生产车间的空气流动慢,造成吸塑过程产生的气体难以排出生产车间,会被进行生产的员工吸入体内,造成对身体的伤害。没有对吸塑产生的废气进行处理亦会对环境造成影响,破坏地球的生态环境。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有必要在现有设备快速成型吸塑装置的基础上设计一种能对吸塑过程产生的废气进行处理的装置,使得生产员工的工作环境安全和健康,亦使得吸塑盒的生产更加环保。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所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快速成型环保吸塑装置,其设有的废气处理装置,能对吸塑过程产生的废气进行处理,防止有害气体的排出,可避免生产员工吸入有毒气体,使得生产环境既安全又健康,且保护了环境。

本实用新型所要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以下方案实现:

一种快速成型环保吸塑装置,包括吸塑室,所述吸塑室设有用于热压成型的模具装置、以及对热压过程产生的废气进行处理的废气处理装置;

所述吸塑室的相对两端分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进料口和所述出料口均设有自动门和承料台,所述自动门与气缸相连,所述吸塑室设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设于所述进料口与所述出料口之间;

所述模具装置包括动模和定模,所述定模设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动模设于所述定模的上端,且所述动模与驱动机构相连;

所述废气处理装置包括相连的抽风口,抽气泵以及废气处理液箱,所述抽风口设于所述吸塑室内。

快速成型环保吸塑装置设有的废气处理装置,能在快速生产吸塑产品的同时对吸塑过程产生的废气进行处理,防止有害气体的排出,可避免生产员工吸入有毒气体,使得生产环境既安全又健康,且保护了环境。

进一步地,所述动模周侧设有吸孔,所述吸孔与吸气泵相连。

待加工塑胶片放置在承料台上,定模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移动到承料台的上方,然后往下移动与待加工塑胶片相接触。吸气泵对吸孔进行吸气,吸孔在气流的作用下,将待加工塑胶片吸住,将待加工塑胶片移动到动模的位置,吸住塑胶片与定模压合,完成塑胶片的热压成型。同样的,加工完毕的塑胶片由吸孔吸住,随着动模的被移动到出料口端的承料台,吸气泵停止对吸孔吸气,将加工完毕的塑胶片放置在承料台上。

进一步地,所述吸孔的孔径在端口处逐渐增大,形成喇叭状。

喇叭状的吸孔端口便于吸孔将塑胶片吸住,且端口的孔径大,可分散对塑胶片的吸力,避免吸力太大,破坏塑胶片。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活动气缸、以及设于所述吸塑室顶端的导轨,所述活动气缸装设于所述导轨上,所述导轨两端设有固定气缸,所述活动气缸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气缸相连。

活动气缸驱动动模在垂直于吸塑室底部的垂直方向上移动,固定气缸驱动动模在平行于吸塑室底部的水平方向上移动。活动气缸与固定气缸的配合实现动模在上下左右方向上的移动。动模是通过导杆与活动气缸相连的,同样的,活动气缸通过导杆与固定气缸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导轨的两端分设在所述进料口和所述出料口的上端。

进一步地,所述废气处理液箱内盛放有废气处理液。

进一步地,所述废气处理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的废气处理液箱。

进一步地,所述吸塑室由板状墙体合围,形成为密闭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板状墙体为透明材料。

板状墙壁为透明的材料,可方便生产人员对吸塑室内的加工情况进行监控。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快速成型环保吸塑装置,其设有的废气处理装置,能在快速生产吸塑产品的同时对吸塑过程产生的废气进行处理,防止有害气体的排出,可避免生产员工吸入有毒气体,使得生产环境既安全又健康,且保护了环境。

2、本实用新型快速成型环保吸塑装置,其动模与驱动机构相连,吸塑过程全自动化,可节省生产工时,降低生产成本,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于工业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快速成型环保吸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附图符号说明:1、吸塑室;2、进料口;3、出料口;4、自动门;5和6、承料台;7、气缸;8、工作台;9、动模;10、定模;11、抽气口;12、抽气泵;13、废气处理液箱;14、吸孔;15、吸气泵;16、活动气缸;17、导轨;18、固定气缸;01、模具装置;02、废气处理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实用新型,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其特点更加突出,下面结合附图1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如附图1所示,快速成型环保吸塑装置包括吸塑室1,吸塑室1设有用于热压成型的模具装置01、以及对热压过程产生的废气进行处理的废气处理装置02。模具装置01在对塑胶材料进行热压时,由于热压过程中,热量使得塑胶成分的分子发生热分解后产生气体,而这些气体包括一氧化碳、氧化氮等有毒气体。气体在吸塑室1内流动,废气处理装置02则对吸塑过程产生的废气进行处理,避免废气被生产员工吸入体内,亦防止废气排到大气中,对地球的生产环境造成影响。

吸塑室的相对两端分设有进料口2和出料口3,进料口1和出料口3均设有自动门4和承料台5和6,自动门4与气缸7相连,吸塑室1设有工作台8,工作台8设于进料口2与出料口3之间。

打开自动门4,将裁切好的待加工塑胶片从进料口2放到承料台5上,关好自动门4,模具装置对塑胶片进行热压,成型后的塑胶片被放到离出料口3最近的承料台6上,等承料台5上所有待加工塑胶片加工完毕,自动门4打开,可将加工好的塑胶片从出料口3拿出来,同时,在进料口2处放入待加工的塑胶片。自动门4有气缸控制,可自动打开和关闭。

模具装置01包括动模9和定模10,定模10设于工作台8上,动模9设于定模10的上端,且动模10与驱动机构相连。定模10固定不动,待驱动机构驱动动模9与定模10压合,对塑胶片进行热压成型。

废气处理装置02包括相连的抽风口11,抽气泵12以及废气处理液箱,抽风口11设于吸塑室1内。抽气泵12进行抽气,吸塑室1内的气体从抽风口11被抽到废气处理液箱,由废气处理液箱进行废气处理,防止有毒气体排放到空气中,避免被生产人员吸入,亦可防止废气对地球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快速成型环保吸塑装置设有的废气处理装置02,能在快速生产吸塑产品的同时对吸塑过程产生的废气进行处理,防止有害气体的排出,可避免生产员工吸入有毒气体,使得生产环境既安全又健康,且保护了环境。

本实用新型中,如附图2所示,动模周侧设有吸孔14,吸孔14与吸气泵15相连。待加工塑胶片放置在承料台5上,动模9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移动到承料台5的上方,然后往下移动与待加工塑胶片相接触。吸气泵15对吸孔14进行吸气,吸孔14在气流的作用下,将待加工塑胶片吸住,将待加工塑胶片移动到定模10的位置,吸住塑胶片与定模10压合,完成塑胶片的热压成型。吸孔14吸住的是待加工塑胶片的边缘,不影响塑胶片的热压。同样的,加工完毕的塑胶片由吸孔14吸住,随着动模9被移动到出料口3端的承料台6,吸气泵15停止对吸孔14吸气,将加工完毕的塑胶片放置在承料台6上。

在动模9周侧设有吸孔14,吸孔14与吸气泵15相连的设计基础上,吸孔14的孔径在端口处逐渐增大,形成喇叭状。喇叭状的吸孔14端口便于将塑胶片吸住,且端口的孔径大,可分散对塑胶片的吸力,避免吸力太大,破坏塑胶片。

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包括活动气缸16、以及设于吸塑室1顶端的导轨17,活动气缸16装设于导轨17上,导轨17两端设有固定气缸18,活动气缸16两端分别与固定气缸18相连。活动气缸16驱动动模9在垂直于吸塑室1底部的垂直方向上移动,固定气缸18驱动动模9在平行于吸塑室1底部的水平方向上移动。活动气缸16与固定气缸18的配合实现动模9在上下左右方向的移动。动模9是通过导杆与活动气缸16相连的,同样的,活动气缸16通过导杆与固定气缸18相连。

为了活动气缸16能驱动动模9在进料口2的承料台5上取料和在出料口3的承料台6上放置物料,在可以理解的是,导轨17的两端分设在进料口2和出料口3的上端。

本实用新型中,废气处理液箱13内盛放有废气处理液,废气处理液具体为何种溶液,需要根据塑胶片的材料而决定,塑胶片的材质影响热压时产生的废气为何种气体。例如,塑胶片在热压时产生一氧化碳,那么废气处理液可以是亚铜盐的氨溶液。

为了能将废气中的有害气体处理干净,废气处理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的废气处理装置。废气中的废气可能不止一种,废气处理装置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设定废气处理液箱的数量。优选地,废气处理液箱13的数量为3-6个,废气处理液箱中的废气处理液均不同,能将各种有害气体吸收,确保排出的气体中无有害气体。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地,吸塑室1由板状墙体合围,形成为密闭空间。密闭空间的吸塑室1可防止废气未经过处理就排放到大气中,对地球生产环境造成影响或被生产员工吸入体内,伤害生产员工的身体健康。

在吸塑室1由板状墙体合围,形成为密闭空间的设计基础上,板状墙壁为透明的材料,可方便生产人员对吸塑室1内的加工情况进行监控。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亦不能使修改后的技术方案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