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色母粒干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29143发布日期:2020-01-07 10:11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一种色母粒干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纤干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色母粒干燥器。



背景技术:

色母的全称叫色母粒,也叫色种,是一种新型高分子材料专用着色剂,亦称颜料制备物。色母主要用在塑料上。色母由颜料或染料、载体和添加剂三种基本要素所组成,是把超常量的颜料均匀载附于树脂之中而制得的聚集体,可称颜料浓缩物,所以它的着色力高于颜料本身。而纱线是一种纺织品,用各种纺织纤维加工成一定细度的产品,用于织布、制绳、制线、针织和刺绣等,分为短纤维纱,连续长丝等。一些工厂为了满足客户需求,需要将生产出来的纱线经过色母染色,从而使得纱线具有多种颜色。

而色母粒加工到纱线上时需要使得色母粒达到一定的干燥程度,因此,授权公告号为cn20150105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色母粒干燥器,包括圆柱形的干燥器,干燥器上端连接有可放入色母粒的料斗,干燥器下端设有出料口,干燥器的下部设有进气管,进气管连接气室,气室顶端连接有挡板,气室还连接有可向上吹气的压缩空气喷管。

上述色母粒干燥器利用色母粒自身的重力由下往上运动,同时干燥筒的压缩气体由下网上吹,压缩空气的运动方向和色母粒的运动方向相逆的原理进行干燥,这种结构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色母粒的干燥程度,但是由于压缩空气从下往上吹,干燥筒的上下区域中干燥力度不同,上部分区域总几乎不存在干燥效果,从而使得干燥效果差,而且这种干燥过程并不能保证色母粒的重新干燥,依旧存在水分超标的次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色母粒干燥器,具有干燥效果好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色母粒干燥器,包括干燥筒和供气泵,所述干燥筒上开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进料口处设置有供色母粒放置的料斗,所述干燥筒内转动设置有两端开口的网筒,所述干燥筒内设置有用于驱动网筒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干燥筒上正对网筒的开口端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向网筒的开口端延伸且气缸的活塞杆上设置有用于将网筒的一端开口遮住的遮板,所述干燥筒内位于网筒上方以及料斗的下方设置有接住从料斗处落下的色母粒的引导板,位于引导板一侧的所述干燥筒内设置有与供气泵连接的第一出气管,所述干燥筒内位于引导板另一侧设置有与第一出气管正对且供色母粒进入的接料管,所述网筒的另一开口端上设置有与网筒相对转动的挡板,所述接料管的另一端穿过挡板且与网筒内部连通,所述挡板上设置有多个与供气泵连接且朝向遮板吹气的第二出气管,所述干燥筒内位于网筒的下方设置有朝向网筒吹气且与供气泵连通的吹气组件。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启动供气泵,将色母粒从进料口上的料口内投入,色母粒落入到引导板上,与供气泵连通的第一出气管对着落在引导板上的色母粒吹气,使得引导板上的色母粒被吹着往接料管侧移动,最终进入到接料管内,接着从接料管内落入到网筒内;此时启动驱动组件,让网筒开始转动,处在网筒内的色母粒开始翻转,而此时挡板上的第二出气管与吹气组件均与供气泵连通,从而对处在网筒内的色母粒进行吹气,吹一段时间之后,启动气缸,将遮板移开,使得色母粒被第二出气管从网筒的开口处吹出,最终从干燥筒的出料口落下;这样设置后使得色母粒能够随着网筒的转动而翻转,此时再对其进行吹气能够充分地将色母粒的表面都吹到,从而使得干燥的效果较好。

进一步,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干燥筒内壁上的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向平行于网筒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延伸,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上位于干燥筒内的一端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网筒的外圈上固定绕设有与主动齿轮啮合的齿环。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启动转动电机,此时转动电机输出轴上的主动齿轮开始转动,而由于网筒上的齿环与主动齿轮啮合,因此齿环会带动网筒一起转动,从而达到方便实现网筒转动的效果。

进一步,所述网筒为圆柱体形,所述挡板为与网筒的开口端相配的圆形,所述挡板上设置有与干燥筒的管壁固定连接的支杆,所述网筒的一侧开口端围绕网筒的开口圆周设置有与挡板的板边相卡接的环形卡槽,所述挡板的板边上围绕挡板的周向设置有若干与环形卡槽的内壁贴合的滚珠。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当网筒在转动时,由于挡板卡在网筒的环形卡槽内,因此网筒能够相对与挡板转动,并且滚珠能够使得网筒在相对挡板转动时更为顺畅。

进一步,所述网筒靠近遮板侧的一截形状为圆锥台形,正对所述遮板侧的所述网筒的开口大于另一端的开口。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出气管在吹气时,沿着网筒的长度方向远离第二出气管的一侧受到的风力逐渐减小,使得色母粒不易从网筒内吹下,因此网筒靠近遮板侧的由于是圆锥台形,因此其壁面为倾斜壁面,进而能够使得色母粒从网筒内落下,从而达到使得色母粒能够正常地被第二出气管从网筒内吹下的效果。

进一步,所述遮板的形状为圆形,所述遮板正对网筒的开口端的板面上设置有环形凸边,所述网筒靠近遮板且围绕网筒的开口的外壁上设置有供环形凸边插入的环形插槽。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当网筒上的环形凸边插入遮板上的环形插槽内后,使得网筒的开口端能够完全被遮板遮住,并且由于是环形,在卡入后也不会影响到网筒的正常转动。

进一步,所述环形插槽内涂覆有特氟龙。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特氟龙的摩擦系数极低,将其涂覆在环形插槽内,能够使得网筒上的环形凸边处在环形插槽内后能更为顺畅地转动。

进一步,所述吹气组件包括设置在网筒下方且内部中空的弧形管板以及与弧形管板连通的多个吹气管,所述吹气管的管口均朝向网筒的网壁,所述弧形管板的一端与干燥筒的内壁固定连接,且所述供气泵与所述弧形管板的内部连通。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启动供气泵,此时供气泵将气通入到弧形管板内部,再从弧形管板内部进入到吹气管,由于吹气管设置有多个且开口均对准网筒,因此能够使得干燥的效果更好。

进一步,所述弧形管板的长度与网筒的长度相同。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能够让弧形管板一旁留有供色母粒掉落的空腔,使得色母粒能够正常下落,并且弧形管板上的吹气管能够吹到网筒内的大部分空间,让干燥的效果较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网筒的设置使得色母粒能够随着网筒的转动而翻转,此时再对其进行吹气能够充分地将色母粒的表面都吹到,从而使得干燥的效果较好;

二、特氟龙的摩擦系数极低,将其涂覆在环形插槽内,能够使得网筒上的环形凸边处在环形插槽内后能更为顺畅地转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展示干燥筒内部的部分剖视图;

图3是图2中的a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展示网筒、遮板与挡板之间的连接关系的部分剖视图;

图5是图4中的b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干燥筒;11、进料口;12、出料口;13、料斗;14、气缸;141、遮板;1411、环形凸边;15、引导板;16、第一出气管;17、接料管;18、转动电机;181、主动齿轮;2、供气泵;3、网筒;31、挡板;311、第二出气管;3111、滚珠;312、支杆;32、齿环;33、环形卡槽;34、环形插槽;4、吹气组件;41、弧形管板;42、吹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如图1、2所示,一种色母粒干燥器,包括干燥筒1和供气泵2,干燥筒1上开设有进料口11和出料口12,进料口11处设置有供色母粒放置的料斗13,干燥筒1内转动设置有两端开口的网筒3,网筒3为圆柱体形,干燥筒1内设置有用于驱动网筒3转动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为设置在干燥筒1内壁上的转动电机18,转动电机18的输出轴向平行于网筒3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延伸,转动电机18的输出轴上位于干燥筒1内的一端设置有主动齿轮181,网筒3的外圈上固定绕设有与主动齿轮181啮合的齿环32。启动转动电机18,此时转动电机18输出轴上的主动齿轮181开始转动,而由于网筒3上的齿环32与主动齿轮181啮合,因此齿环32会带动网筒3一起转动,

如图2所示,干燥筒1内设置有接住从料斗13处落下的色母粒的引导板15,引导板15的位置处在网筒3的上方以及料斗13的下方,位于引导板15一侧的干燥筒1内设置有与供气泵2连接的第一出气管16,干燥筒1内位于引导板15另一侧设置有接料管17,接料管17与第一出气管16正对且供色母粒进入,并且引导板15的一端处在接料管17的管口内,使得色母粒能够充分地进入接料管17内。启动供气泵2,将色母粒从进料口11上的料口内投入,色母粒落入到引导板15上,与供气泵2连通的第一出气管16对着落在引导板15上的色母粒吹气,使得引导板15上的色母粒被吹着往接料管17侧移动,最终进入到接料管17内,接着从接料管17内落入到网筒3内。

如图4、5所示,网筒3的另一开口端上设置有与网筒3相对转动的挡板31,挡板31为与网筒3的开口端相配的圆形,挡板31上设置有与干燥筒1的管壁固定连接的支杆312,网筒3的一侧开口端围绕网筒3的开口圆周设置有与挡板31的板边相卡接的环形卡槽33,挡板31的板边上围绕挡板31的周向设置有若干与环形卡槽33的内壁贴合的滚珠3111。接料管17的另一端穿过挡板31且与网筒3内部连通,挡板31上设置有多个与供气泵2连接且朝向遮板141吹气的第二出气管311,网筒3靠近遮板141侧的一截形状为圆锥台形,正对遮板141侧的网筒3的开口大于另一端的开口。

当网筒3在转动时,由于挡板31卡在网筒3的环形卡槽33内,因此网筒3能够相对与挡板31转动,并且滚珠3111能够使得网筒3在相对挡板31转动时更为顺畅;并且第二出气管311在吹气时,沿着网筒3的长度方向远离第二出气管311的一侧受到的风力逐渐减小,使得色母粒不易从网筒3内吹下,而网筒3靠近遮板141的一段为圆锥台形,因此会有倾斜的壁面,使得色母粒轻易地从网筒3内落下。

如图2、3所示,干燥筒1的外壁上且正对网筒3的开口端设置有气缸14,气缸14的活塞杆穿过干燥筒1的壁面且向网筒3的开口端延伸,气缸14的活塞杆上设置有遮板141,遮板141用于将网筒3的一端开口遮住,且网筒3与干燥筒1的侧壁之间留有供遮板141位移的空间;遮板141的形状为圆形,遮板141正对网筒3的开口端的板面上设置有环形凸边1411,网筒3靠近遮板141且围绕网筒3的开口的外壁上设置有供环形凸边1411插入的环形插槽34,且环形插槽34内涂覆有特氟龙。

在色母粒进入网筒3之前,启动气缸14,让气缸14带动遮板141往网筒3的开口端移动,在遮板141上的环形凸边1411进入到网筒3上的环形插槽34内即可。

如图2所示,干燥筒1内位于网筒3的下方设置有朝向网筒3吹气且与供气泵2连通的吹气组件4;吹气组件4包括弧形管板41以及多个吹气管42,弧形管板41设置在网筒3下方且内部中空,并且弧形管板41的长度与网筒3的长度相同;而多个吹气管42与弧形管板41连通,吹气管42的管口均朝向网筒3的网壁,弧形管板41的一端与干燥筒1的内壁固定连接,供气泵2与弧形管板41的内部连通。

启动供气泵2,此时供气泵2将气通入到弧形管板41内部,再从弧形管板41内部进入到吹气管42,由于吹气管42设置有多个且开口均对准网筒3,因此能够使得干燥的效果更好;接着启动气缸14,再将气缸14上的遮板141慢慢移开,使得网筒3内的色母粒能够从网筒3的倾斜网壁上滚下,最后从出料口12落出。

具体工作过程:启动供气泵2,将色母粒从进料口11上的料口内投入,色母粒落入到引导板15上,与供气泵2连通的第一出气管16对着落在引导板15上的色母粒吹气,使得引导板15上的色母粒被吹着往接料管17侧移动,最终进入到接料管17内,接着从接料管17内落入到网筒3内;此时启动转动电机18,让网筒3开始转动,处在网筒3内的色母粒开始翻转,而此时挡板31上的第二出气管311与吹气管42均与供气泵2连通,从而对处在网筒3内的色母粒进行吹气,吹一段时间之后,启动气缸14,将遮板141移开,使得色母粒被第二出气管311从网筒3的开口处吹出,最终从干燥筒1的出料口12落下;这样设置后使得色母粒能够随着网筒3的转动而翻转,此时再对其进行吹气能够充分地将色母粒的表面都吹到,从而使得干燥的效果较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