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模装置及自动脱模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55754发布日期:2020-02-18 12:4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脱模装置包括机架(210)及脱模组件(220);

所述机架(210)用于安装模具(100);

所述脱模组件(220)与所述机架(210)活动连接,所述脱模组件(220)包括用于与所述模具(100)抵持的第一抵持部(221)及第二抵持部(222),并且在所述模具(100)的开模方向上,所述第一抵持部(221)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抵持部(222)的高度,并且所述脱模组件(220)用于在外力的作用下可相对于所述机架(210)沿所述模具(100)的开模方向运动,以对所述模具(100)进行开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脱模装置还包括连接件(230);

所述脱模组件(220)通过所述连接件(230)与所述机架(210)可活动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件(230)包括定位板(231)、活动板(232)及导向柱(233);

所述定位板(231)与所述机架(210)连接,并与所述机架(210)共同限定供所述模具(100)进行开模的活动空间;

所述活动板(232)用于安装所述脱模组件(220),所述活动板(232)通过所述导向柱(233)与所述定位板(231)活动连接,所述导向柱(233)用于引导所述活动板(232)沿所述开模方向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件(230)还包括用于限定所述活动板(232)在所述开模方向上的运动的限位件(23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件(234)为限位弹簧;

所述限位弹簧位于所述活动板(232)及所述定位板(231)之间,并且所述限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活动板(232)及所述定位板(231)抵接,以使得所述活动板(232)具备沿合模方向运动的趋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脱模装置还包括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机架(210)上的定位组件(240),所述定位组件(240)包括用于与所述模具(100)抵持的第一定位部(241)及第二定位部(242);在所述模具(100)的开模方向上,所述第一定位部(241)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定位部(242)的高度,所述定位组件(240)用于安装位于所述机架(210)上的所述模具(100)。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脱模装置还包括动力组件(250),所述动力组件(250)用于驱动所述脱模组件(220)运动,以使得所述脱模组件(220)相对于所述机架(210)具备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

当所述脱模组件(220)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脱模组件(220)用于与处于合模状态的所述模具(100)配合;

当所述脱模组件(220)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脱模组件(220)用于与处于开模状态的所述模具(100)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力组件(250)为气缸。

9.一种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脱模装置包括机架(210)、定位组件(240)及脱模组件(220);

所述定位组件(240)与所述机架(210)连接,并用于安装模具(100);所述定位组件(240)包括用于与所述模具(100)抵持的第一定位部(241)及第二定位部(242);在所述模具(100)的开模方向上,所述第一定位部(241)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定位部(242)的高度;

所述脱模组件(220)与所述机架(210)活动连接,所述脱模组件(220)包括用于与所述模具(100)抵持的第一抵持部(221)及第二抵持部(222),并且在所述模具(100)的开模方向上,所述第一抵持部(221)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抵持部(222)的高度,并且所述脱模组件(220)在外力的作用下可相对于所述机架(210)沿所述模具(100)的开模方向运动,以对所述模具(100)进行开模。

10.一种自动脱模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动脱模设备包括输送装置(310)、感应装置(320)以及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脱模装置;

所述输送装置(310)用于向所述脱模装置的机架(210)上输送模具(100);

所述感应装置(320)用于检测所述机架(210)上是否有所述模具(100)。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