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旧轮胎胎边胶切除用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82416发布日期:2020-06-05 20:11阅读:5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废旧轮胎胎边胶切除用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回收再利用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旧轮胎胎边胶切除用工装。



背景技术:

目前,废旧轮胎的回收再利用方式之一是切除一侧的胎边胶或者两侧的胎边胶,可以得到用来制作工艺花盘或者防撞桶所用的胶盆或者胶圈。

在现有技术中,废旧轮胎胎边胶的切除加工都是在环切机上进行的,在旋转台上利用螺杆穿过原废旧轮胎内圈胎唇孔连接法兰压盘压在其内侧而固定的,加工完成后再拆除法兰压盘后将废旧轮胎取下。在废旧轮胎胎边胶切除加工前后需要反复拆装法兰压盘,花费时间较多;另外,在切除废旧轮胎另一侧胎边胶时,若再用上述方法来固定废旧轮胎,由于胎边胶是由法兰压盘固定住的,所以被切除的是胶圈,此时胶圈会因为转动的环切刀而产生晃动,导致环切刀容易被卡死甚至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废旧轮胎胎边胶切除用工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废旧轮胎胎边胶在切除加工前后需要反复拆装法兰压盘,花费时间较多;另外,在切除废旧轮胎另一侧胎边胶时,若再用上述方法来固定废旧轮胎,由于胎边胶是由法兰压盘固定住的,所以被切除的是胶圈,此时胶圈会因为转动的环切刀而产生晃动,导致环切刀容易被卡死甚至造成损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废旧轮胎胎边胶切除用工装,固定安装在工作台上且位于环切刀的一侧,包括从下往上依次连接的动力座、旋转台及升降台,所述动力座用于驱动所述旋转台旋转,所述旋转台用于驱动所述升降台升降,所述升降台侧面滑动连接有多个对称于所述旋转台中心且水平设置的顶杆,所述顶杆可随着所述升降台的升降而自动伸缩,所述顶杆外端竖直设有侧压板,用于压紧废旧轮胎。

进一步地,还包括支撑环,所述支撑环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升降台上端面中部开设的环形卡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台与升降台构成顶升缸。

进一步地,所述侧压板为弧形侧压板,且与所述旋转台同心。

进一步地,所述侧压板的内外侧面上粘接有防滑垫。

进一步地,所述顶杆一端为矩形部、另一端为圆柱部,所述矩形部外端与所述侧压板相连接,所述矩形部连接于所述圆柱部的一端两侧设有楔形块,所述楔形块与固定设于所述旋转台上的楔形座滑动配合;所述圆柱部滑动穿设于所述升降台的内部且其前端连接有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楔形座具有一倾斜向上的斜面,所述楔形块与所述斜面滑动配合;所述斜面中部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矩形部侧面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范围为30~6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废旧轮胎胎边胶切除用工装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在升降台侧面的顶杆,能够随着升降台的升降而自动伸缩,并利用顶杆外端竖直设置的侧压板能够快速将待加工的废旧轮胎压紧固定住,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节省了废旧轮胎胎边胶的切除加工时间;

2、通过在升降台顶面加装支撑环后,并在升降台上升后利用侧压板顶紧在已切除一侧胎边胶的废旧轮胎胎面内侧而实现其定位,保证了被切除的还是胎边胶,剩下的胶圈由于侧压板的顶紧而不会产生晃动,避免了环切刀的损坏;

3、支撑环可以使得已切除一侧胎边胶的废旧轮胎位置在升降台上升后与未被切除一侧胎边胶前的位置一致,不需要上下调整环切刀就能快速地完成废旧轮胎另一侧胎边胶的切除,且反复利用了侧压板,进一步节省了废旧轮胎胎边胶的切除加工时间;

4、侧压板设置成弧形,增大了与废旧轮胎胎面之间的接触面积,且其侧面粘接的防滑垫能够增大与废旧轮胎胎面之间的摩擦力,提高了废旧轮胎在切除胎边胶时的稳定性;

5、通过楔形块与楔形座的滑动配合,依靠弹簧的复位力实现伸出和压缩弹簧实现缩回的纯机械式顶杆,简化了本工装的结构,可以快速实现废旧轮胎的定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未切除胎边胶的废旧轮胎由侧压板压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已切除一侧胎边胶的废旧轮胎由侧压板顶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不含废旧轮胎);

图4为顶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楔形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顶杆与楔形座的装配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工作台2:环切刀

3:动力座4:旋转台

5:升降台51:环形卡槽

6:顶杆61:侧压板

62:矩形部63:圆柱部

64:楔形块7:支撑环

8:楔形座81:斜面

82:卡槽9:弹簧

10:废旧轮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中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

如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废旧轮胎胎边胶切除用工装,固定安装在工作台1上且位于环切刀2的一侧,包括从下往上依次连接的动力座3、旋转台4及升降台5,动力座3用于驱动旋转台4旋转,旋转台4用于驱动升降台5升降,升降台5侧面滑动连接有多个对称于旋转台4中心且水平设置的顶杆6,顶杆6可随着升降台5的升降而自动伸缩,顶杆6外端竖直设有侧压板61,用于压紧废旧轮胎10。

工作时,如图1所示,首先将待切除胎边胶的废旧轮胎10放置在升降台5上,位于侧压板61之间,接着升降台5下降,顶杆6向内收缩,使得侧压板61压在废旧轮胎10的胎面外侧而实现定位;之后开启动力座3驱动旋转台5旋转,以备环切刀2切除胎边胶。通过设置在升降台5侧面的顶杆6,能够随着升降台5的升降而自动伸缩,并利用顶杆6外端竖直设置的侧压板61能够快速将待加工的废旧轮胎10压紧固定住,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节省了废旧轮胎10胎边胶的切除加工时间。

上述的废旧轮胎胎边胶切除用工装还包括支撑环7,支撑环7可拆卸地安装在升降台5上端面中部开设的环形卡槽51内。将支撑环7卡入环形卡槽51内,升降台5下降到底,使得顶杆6向内收缩,减小侧压板61之间的间距,然后将切除一侧胎边胶的废旧轮胎10翻面扣在支撑环7上并将侧压板61罩在其内部,使另一侧未切除的胎边胶朝上,接着升降台5上升,如图2所示,顶杆6向外伸出,使得侧压板61顶在废旧轮胎10的胎面内侧而实现定位,保证了被切除的还是胎边胶,剩下的胶圈由于侧压板61的顶紧而不会产生晃动,避免了环切刀2的损坏;另外,支撑环7可以使得已切除一侧胎边胶的废旧轮胎10位置在升降台5上升后与未被切除一侧胎边胶前的位置一致,不需要上下调整环切刀2就能快速地完成废旧轮胎10另一侧胎边胶的切除,且反复利用了侧压板61,进一步节省了废旧轮胎10胎边胶的切除加工时间。

旋转台4与升降台5构成顶升缸。顶升缸可以为电动顶升缸、液动顶升缸和气动顶升缸中的任意一种。

侧压板61为弧形侧压板,且与旋转台4同心;侧压板61的内外侧面上粘接有防滑垫。弧形侧压板增大了与废旧轮胎10胎面之间的接触面积,且防滑垫能够增大侧压板61与废旧轮胎10胎面之间的摩擦力,提高了废旧轮胎10在切除胎边胶时的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防滑垫为橡胶垫。

如图4所示,顶杆6一端为矩形部62、另一端为圆柱部63,矩形部62外端与侧压板61相连接,矩形部62连接于圆柱部63的一端两侧设有楔形块64,楔形块64与固定设于旋转台4上的楔形座8滑动配合;圆柱部63滑动穿设于升降台5的内部且其前端连接有弹簧9。当升降台5上升时,弹簧9的复位力使得圆柱部63沿升降台5的内部向外滑动,矩形部62的楔形块64沿楔形座8向远离升降台5的一方滑动,从而使得顶杆6向外自动伸出,进而使得侧压板61顶紧在废旧轮胎10的胎面内侧而实现其定位;顶杆6向外伸出的距离由升降台5上升的行程来限定,同时由楔形座8的挡位而实现顶杆6的限位;相反,当升降台5下降时,楔形块64沿楔形座8向靠近升降台5的一方滑动,使得圆柱部63向内压缩弹簧9,直到楔形块64侧端面与升降台5侧面抵触,从而使得顶杆6向内自动缩回,进而使得侧压板61压在废旧轮胎10的胎面外侧而实现其定位。这种通过楔形块64与楔形座8的滑动配合,依靠弹簧9的复位力实现伸出和压缩弹簧9实现缩回的纯机械式顶杆6,简化了本工装的结构,可以快速实现废旧轮胎10的定位。

如图5所示,楔形座8具有一倾斜向上的斜面81,楔形块64与斜面81滑动配合;斜面81中部开设有卡槽82,卡槽82与矩形部62侧面滑动连接。斜面81与水平面的夹角范围为30~60°,在本实施例中,斜面81与水平面的夹角优选为45°。在顶杆6伸出与缩回时,卡槽82起到限位和导向的作用。

如图6所示,楔形座8与顶杆6的楔形块64配合后,顶杆6在弹簧9复位力的作用下沿斜面81倾斜向上滑动,从而向外伸出,使得侧压板61顶紧在废旧轮胎10的胎面内侧实现其定位,反之,顶杆6沿斜面81倾斜向下滑动时使得弹簧9向内压缩,从而使得侧压板61压在废旧轮胎10的胎面外侧实现其定位。即随着升降台5的升降,顶杆6自动伸缩使得侧压板61将废旧轮胎10固定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