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航空航天镍壳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37398发布日期:2020-06-17 00:49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一种航空航天镍壳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材料工装的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航空航天镍壳工装。



背景技术:

复合材料成型模具绝大部分以钢制模具为主,具有易加工、成本低、尺寸稳定性高等优点,但随着复合材料产品日益复杂,成型难度日益增大,对复合材料成型模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硬度高、耐磨性好、热导快、耐腐蚀、表面光滑不需抛光打磨的镍壳工装作为复合材料成型模具,具有诸多优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复合材料成型模具的不足与缺陷,提供一种航空航天镍壳工装,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航空航天镍壳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相沉积镍壳、若干可拉撑镍壳装置和背部金属支撑骨架,所述气相沉积镍壳与每一可拉撑镍壳装置的一端连接,每一可拉撑镍壳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背部金属支撑骨架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每一可拉撑镍壳装置包括套筒、拉撑用螺纹杆、旋转螺母、金属垫片以及固定角片,所述套筒与所述气相沉积镍壳固定连接,在所述套筒内设置有内螺纹孔;所述拉撑用螺纹杆的一端旋入所述套筒内的内螺纹孔中;所述固定角片固定在所述背部金属支撑骨架上,在所述固定角片上开设有一u形槽,所述拉撑用螺纹杆的另一端嵌入所述u形槽内并旋有两个旋转螺母,两个旋转螺母分设在所述固定角片的两侧,每一旋转螺母与所述固定角片之间设置有金属垫片,所述金属垫片套在所述拉撑用螺纹杆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背部金属支撑骨架包括若干方管、若干背部支撑板和金属框架,每一方管固定在对应的背部支撑板上,每一背部支撑板均固定在所述金属框架上;所述固定角片固定在所述方管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气相沉积镍壳将羰基镍作为前驱体,通过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得,厚度均匀性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气相沉积镍壳厚度为5.0±0.5mm范围内,厚度较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金属框架底部设置有高温高压下使用的万向轮。

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本使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整体工装重量较轻,工装型面可实现双向微调,即使工装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微变形,亦可双向调节,镍壳工装表面光滑、耐划、耐磕碰,且镍壳导热快、受热均匀,所成型的复合材料制件表观好、产生的内应力小,同时可节约能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航空航天镍壳工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

参见图1,图中所示的一种航空航天镍壳工装,包括气相沉积镍壳100、若干可拉撑镍壳装置200和背部金属支撑骨架300。

气相沉积镍壳100将羰基镍作为前驱体,通过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法在金属翻模上沉积一定厚度的镍镀层,此方法制得的气相沉积镍壳厚度可控且均匀。气相沉积镍壳100厚度为5.0±0.5mm范围内,厚度较薄。

可拉撑镍壳装置200主要用于调节气相沉积镍壳100的型面,通过拉撑动作改变气相沉积镍壳的位置。

每一可拉撑镍壳装置200由套筒210、拉撑用螺纹杆220、旋转螺母230a、230b、一对金属垫片240以及固定角片250组成,套筒210焊接在气相镍壳工装100上,套筒210为中空结构并且设置有内螺纹孔,拉撑用螺纹杆220表面设置有与套筒210的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拉撑用螺纹杆220的一端旋入套筒210内的内螺纹孔中,拉撑用螺纹杆220可在套筒210中旋转。

背部金属支撑骨架300由若干方管310、若干背部支撑板320和金属框架330构成,每一方管310焊接在对应的背部支撑板320上,每一背部支撑板320通过焊接或者铆接的方式固定在金属框架上330上,金属框架330上设置有4个可耐高温高压的外向轮(图中未示出)。

固定角片250焊接在背部金属支撑骨架300的方管310上,在固定角片250上开设有一u形槽251。拉撑用螺纹杆220的另一端嵌入u形槽251内并旋有两个旋转螺母230a、230b,两个旋转螺母230a、230b分设在固定角片250的两侧,转动旋转螺母230a时拉撑用螺纹杆220会撑起气相沉积镍壳100,转动旋转螺母230b时拉撑用螺纹杆220会拉动气相沉积镍壳100,从而起到型面调节的作用。

每一旋转螺母230a、230b与固定角片250之间设置有金属垫片240,金属垫片240套在拉撑用螺纹杆220上,金属垫片240增大受力面积,起到保护的作用。



技术特征:

1.一种航空航天镍壳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相沉积镍壳、若干可拉撑镍壳装置和背部金属支撑骨架,所述气相沉积镍壳与每一可拉撑镍壳装置的一端连接,每一可拉撑镍壳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背部金属支撑骨架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空航天镍壳工装,其特征在于,每一可拉撑镍壳装置包括套筒、拉撑用螺纹杆、旋转螺母、金属垫片以及固定角片,所述套筒与所述气相沉积镍壳固定连接,在所述套筒内设置有内螺纹孔;所述拉撑用螺纹杆的一端旋入所述套筒内的内螺纹孔中;所述固定角片固定在所述背部金属支撑骨架上,在所述固定角片上开设有一u形槽,所述拉撑用螺纹杆的另一端嵌入所述u形槽内并旋有两个旋转螺母,两个旋转螺母分设在所述固定角片的两侧,每一旋转螺母与所述固定角片之间设置有金属垫片,所述金属垫片套在所述拉撑用螺纹杆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航空航天镍壳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部金属支撑骨架包括若干方管、若干背部支撑板和金属框架,每一方管固定在对应的背部支撑板上,每一背部支撑板均固定在所述金属框架上;所述固定角片固定在所述方管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航空航天镍壳工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金属框架底部设置有高温高压下使用的万向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空航天镍壳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相沉积镍壳将羰基镍作为前驱体,通过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得,厚度均匀性高。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航空航天镍壳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相沉积镍壳厚度为5.0±0.5mm范围内,厚度较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航空航天镍壳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相沉积镍壳、若干可拉撑镍壳装置和背部金属支撑骨架,所述气相沉积镍壳与每一可拉撑镍壳装置的一端连接,每一可拉撑镍壳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背部金属支撑骨架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整体工装重量较轻,工装型面可实现双向微调,即使工装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微变形,亦可双向调节,镍壳工装表面光滑、耐划、耐磕碰,且镍壳导热快、受热均匀,所成型的复合材料制件表观好、产生的内应力小,同时可节约能耗。

技术研发人员:胡仲杰;岑婵芳;刘杰;罗杰君;董淑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沥高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12
技术公布日:2020.06.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