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保护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40094发布日期:2020-06-17 01:05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3D打印保护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3d打印领域,特别是一种3d打印保护机构。



背景技术:

3d打印现在使用较为普遍,种类也存在多种,其中以液态树脂打印精度高而广受使用,在较为大型的液态树脂打印机在使用时,每打印一层,支撑打印工件的平台便会下沉一点,此时,由于液态树脂的流动性较差,液态树脂不能立马补充到打印工件的表面,所以需要使用补液装置,利用补液装置抽取真空,然后吸附部分打印液进补液装置内,但是该设置往往导致打印液被吸附上去,直接损坏抽真空的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善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3d打印保护机构,避免抽真空装置直接抽取打印液进内部,发生损坏。

其技术方案如下:

3d打印保护机构,包括保护装置、补液装置和抽真空装置,所述保护装置内部设置有保护腔,所述保护腔具有开口,所述保护腔的开口位于所述保护装置底端部的端面上,所述补液装置内设置有容纳腔,所述补液装置顶部开设有贯通的横槽,所述保护装置底端部安装在所述补液装置的顶端部,并覆盖所述横槽,所述抽真空装置的吸气端与所述保护腔相通。

所述保护装置的长度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保护装置在所述第一方向的其中一个端部设置有吸气口,所述横槽设置在所述吸气口另一端部,所述抽真空装置的吸气端与所述吸气口配合。

所述保护腔内设置有多块隔板,隔板的设置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隔板将所述保护腔分隔为多个存储腔,相邻存储腔之间相通。

所述隔板的设置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垂直。

所述隔板顶部开设有贯通的通槽,相邻所述存储腔通过所述通槽相通。

所述保护腔的内侧壁设置有第二卡位槽,所述隔板安装在所述第二卡位槽上。

保护装置顶端部设置有观察窗。

观察窗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靠近所述吸气口,另一个靠近所述横槽。

所述抽真空装置为真空泵,所述真空泵固定安装在所述保护装置的顶端部。

所述保护装置和所述补液装置密封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

前述“第一、第二、第三……”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对名称的区分。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

1、保护装置设置有保护腔,而且具有开口,在补液装置的顶部开设贯通的横槽,将保护装置安装在补液装置上,在使用时,抽真空装置的吸气端与保护腔相通,通过抽取保护腔内的空气,形成负压,然后容纳腔内的空气补充进保护腔内,导致容纳腔内也形成负压,所以容纳腔吸附打印液上来,由于在经过较大工件时,工件表面存在细小的孔,导致补液装置底端部的端面部分与打印液接触,部分与工件接触,导致容纳腔不能与大气完全隔离,所以在抽真空装置进行吸附时,使得部分打印液跟随空气被吸附,经过横槽进入到保护腔,此时因为有保护腔的作用,打印液会在保护腔内存储,避免吸进抽真空装置内,直接影响到抽真空装置的寿命,甚至直接报废。

2、在第一方向的其中一端设置的吸气口,利用该吸气口与抽真空装置进行进行紧密配合,此外,由于吸气口和横槽设置在两个不同的方向,所以打印液从横槽吸进后保护腔后,不能立马到达吸气口,所以存在一个缓冲区间,用于收集打印液。

3、保护腔内设置的隔板可以将保护腔分隔成多个存储腔,此外,由于隔板的设置方向与第一方向是相交的,即将保护腔在第一反向上分隔成多个存储腔,当打印液进入到保护腔后,先填满靠近横槽的存储腔,然后再往靠近吸气口的存储腔逐渐填满,所以打印液要进入到吸气口的时间大大延长,便于在打印液进入最后一个存储腔之前人们便将保护腔内的打印液全部清除。

4、所述隔板的设置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垂直,该设置将保护腔内的空间充分利用,而且垂直于第一方向可以将隔板的长度设置得最短,节省材料。

5、通槽的设置保证被隔板分隔的两个存储腔之间时相通的,可以保证气体流动以及打印液的流动到下一个存储腔。

6、第二卡位槽的设置保证隔板安装在保护腔内时有一个限位作用,避免晃动,甚至脱位,影响保护腔内部的导通性。

7、两个观察窗的作用不同,其中,靠近吸气口的观察窗可以观察存储腔内的打印液是否达到吸气口,然后及时清理保护腔内的打印液,以免损坏抽真空装置。靠近横槽的观察窗可以通过横槽观察到容纳腔内的打印液,用于检测故障原因,当抽真空装置自动停止工作后,此时手动启动抽真空装置开启,然后通过靠近横槽的观察窗观看容纳腔时候有打印液,如果有打印液,测判断系统自身控制出问题,如果没有打印液,判断抽真空装置损坏或抽真空装置管道发生故障。

8、抽真空装置为真空泵,采用真空泵,体积相对较小,而且固定安装在保护装置的顶部,不受其他结构的干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解结构视角一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解结构视角二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隔板位于补液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隔板位于保护装置立体结构视角一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隔板位于保护装置立体结构视角二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补液装置;11、容纳腔;111、第一卡位槽;12、液控窗;13、横槽;14、分隔壁;141、第一端部;142、第二端部;143、间隙;15、连接件;151、调节件;20、抽真空装置;30、保护装置;31、保护腔;311、存储腔;312、第二卡位槽;32、吸气口;33、隔板;331、通槽;34、观察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6所示,如图1至图6所示,3d打印保护机构,包括保护装置30、补液装置10和抽真空装置20,所述保护装置30内部设置有保护腔31,所述保护腔31具有开口,所述保护腔31的开口位于所述保护装置30底端部的端面上,所述补液装置10内设置有容纳腔11,所述补液装置10顶部开设有贯通的横槽13,所述保护装置30底端部安装在所述补液装置10的顶端部,并覆盖所述横槽13,所述抽真空装置20的吸气端与所述保护腔31相通。

保护装置30设置有保护腔31,而且具有开口,在补液装置10的顶部开设贯通的横槽13,将保护装置30安装在补液装置10上,在使用时,抽真空装置20的吸气端与保护腔31相通,通过抽取保护腔31内的空气,形成负压,然后容纳腔11内的空气补充进保护腔31内,导致容纳腔11内也形成负压,所以容纳腔11吸附打印液上来,由于在经过较大工件时,工件表面存在细小的孔,导致补液装置10底端部的端面部分与打印液接触,部分与工件接触,导致容纳腔11不能与大气完全隔离,所以在抽真空装置20进行吸附时,使得部分打印液跟随空气被吸附,经过横槽13进入到保护腔31,此时因为有保护腔31的作用,打印液会在保护腔31内存储,避免吸进抽真空装置20内,直接影响到抽真空装置20的寿命,甚至直接报废。

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补液装置10内部设置有容纳腔11,所述容纳腔11具有开口,所述容纳腔11的开口位于所述补液装置10底端部的端面上,所述抽真空装置20的吸气端与所述容纳腔11直接相通或间接相通,所述容纳腔11内部安装有多个分隔壁14,所述分隔壁14之间存在间隙143,且所述分隔壁14靠近所述开口的端面紧靠所述补液装置10底端部的端面。

补液装置10内部设置的空腔,可以容纳打印液,在使用时,需要将补液装置10的底端部的端面以下置于打印液以下,此时,容纳腔11内部与大气隔绝,然后利用抽真空装置20对容纳腔11内的空气进行抽取,使得容纳腔11内部的气压降低,形成负压,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将部分打印液吸进容纳腔11内,而容纳腔11内还设置有多个分隔壁14,分隔壁14之间存在间隙143,所以打印液会存在于间隙143中,当需要补充打印液时,补液装置10移动到工件表面,由于分隔壁14靠近开口的端面紧靠补液装置10底端部的端面,所以当补液装置10底部的端面经过工件表面时,分隔壁14的端面也经过工件表面,位于分隔壁14间隙143的打印液经过工件表面后滑落至工件表面,快速完成补充打印液。

此外,因为分隔壁14将容纳腔11的开口位置分隔成多个间隙143,所以即使部分间隙143与大气层相通,也不会影响到其余间隙143的打印液立马落下,而容纳腔11开口没有存在分隔壁14分隔时,容纳腔11的开口一旦与大气相通,则会导内部打印液快速滑落,使得工件表面的打印液分布不均影响打印精度,甚至导致打印失败。

此处,所述分隔壁14靠近所述开口的端面紧靠所述补液装置10底端部的端面,当达到极限紧靠时,所述分隔壁14靠近所述开口的端面与所述补液装置10底端部的端面在同一平面上。此时,容纳腔11开口实际为存在多个间隙143的开口,所以容纳腔11的开口可以看做是多个小开口,每个小开口可以单独流出打印液,此时,即使一个小开口没有补充打印液,也不会影响到其余小开口补充打印液,因此,补液装置10经过工件表面时,存在多个小开口补充打印液,补充效果更佳。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分隔壁14与所述补液装置10相分离,所述分隔壁14包括有第一端部141和第二端部142,多个所述分隔壁14并列设置,多个所述分隔壁14的所述第一端部141的端面在同一平面上,多个所述分隔壁14的第二端部142通过连接件15相连接。分隔壁14第一端部141的端面在同一平面上,保证在滑过工件表面时第一端部141的端面与工件表面的距离是相同的,不会划伤工件表面而且还能保证间隙143的打印液流出均匀,此外,分隔壁14通过在第二端部142通过连接件15相连接,所以能保证分隔壁14之间的位置关系相对固定。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连接件15设置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端部142的端面沿着所述分隔壁14长度方向上的两侧。设置有两个连接件15,而且是设置在分隔壁14长度方向上的两侧,使得分隔壁14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

连接件15上设置有调节件151,所述调节件151与所述补液装置10相配合。由于分隔壁14与补液装置10是分立的,所以通过调节件151安装在补液装置10上,可以调整分隔壁14第一端部141的端面与补液装置10底端部的端面相对位置。

具体地,所述调节件151包括螺杆和螺母,所述螺杆穿过所述容纳腔11的顶部与所述螺母相配合。通过螺杆穿过容纳腔11的顶部,然后螺母与之配合,旋拧螺母将控制分隔装置的上下活动

此处的连接件15为连接块,该连接块固定在分隔壁14第二端部142的端面上。

如图3所示,所述容纳腔11内部侧壁设置有多个第一卡位槽111,所述第一卡位槽111与所述分隔壁14相配合。第一卡位槽111的设置可以将分隔壁14的位置与补液装置10的位置相对固定,在工作过程中避免晃动,影响打印液的补充。

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补液装置10的两相对的侧壁上均设置至少一个液控窗12,且相对的所述液控窗12相对称。设置有液控窗12可以用来监控打印液吸附上来的高度,检测到打印液的吸附高度过高时,控制抽真空装置20进行停止工作,待检测到打印液高度低于该液控窗12时,抽真空装置20继续工作,抽取空气,满足补液装置10的容纳腔11内始终有打印液多工件表面进行补充。

此处的液控窗12是采用透明材质的材料制成的,保证容纳腔11的密封,又能观察到内部情况,本实施例中,采用透明塑料制成。

具体地,所述分隔壁14位于所述液控窗12下方。将分隔壁14设置在液控窗12以下,避免分隔壁14阻挡,影响液控窗12对容纳腔11中打印液的监控。

如图3和图6所示,所述保护装置30的长度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保护装置30在所述第一方向的其中一个端部设置有吸气口32,所述横槽13设置在所述吸气口32另一端部,所述抽真空装置20的吸气端与所述吸气口32配合。在第一方向的其中一端设置的吸气口32,利用该吸气口32与抽真空装置20进行进行紧密配合,此外,由于吸气口32和横槽13设置在两个不同的方向,所以打印液从横槽13吸进后保护腔31后,不能立马到达吸气口32,所以存在一个缓冲区间,用于收集打印液。

如图2至图5所示,所述保护腔31内设置有多块隔板33,隔板33的设置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隔板33将所述保护腔31分隔为多个存储腔311,相邻存储腔311之间相通。保护腔31内设置的隔板33可以将保护腔31分隔成多个存储腔311,此外,由于隔板33的设置方向与第一方向是相交的,即将保护腔31在第一反向上分隔成多个存储腔311,当打印液进入到保护腔31后,先填满靠近横槽13的存储腔311,然后再往靠近吸气口32的存储腔311逐渐填满,所以打印液要进入到吸气口32的时间大大延长,便于在打印液进入最后一个存储腔311之前人们便将保护腔31内的打印液全部清除。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隔板33的设置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垂直。该设置将保护腔31内的空间充分利用,而且垂直于第一方向可以将隔板33的长度设置得最短,节省材料。

如2至图4所示,所述隔板33顶部开设有贯通的通槽331,相邻所述存储腔311通过所述通槽331相通。通槽331的设置保证被隔板33分隔的两个存储腔311之间时相通的,可以保证气体流动以及打印液的流动到下一个存储腔311。

如3和图6所示,所述保护腔31的内侧壁设置有第二卡位槽312,所述隔板33安装在所述第二卡位槽312上。第二卡位槽312的设置保证隔板33安装在保护腔31内时有一个限位作用,避免晃动,甚至脱位,影响保护腔31内部的导通性。

如图1至图3和图5所示,保护装置30顶端部设置有观察窗34。具体地,观察窗34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靠近所述吸气口32,另一个靠近所述横槽13。两个观察窗34的作用不同,其中,靠近吸气口32的观察窗34可以观察存储腔311内的打印液是否达到吸气口32,然后及时清理保护腔31内的打印液,以免损坏抽真空装置20。靠近横槽13的观察窗34可以通过横槽13观察到容纳腔11内的打印液,用于检测故障原因,当抽真空装置20自动停止工作后,此时手动启动抽真空装置20开启,然后通过靠近横槽13的观察窗34观看容纳腔11时候有打印液,如果有打印液,测判断系统自身控制出问题,如果没有打印液,判断抽真空装置20损坏或抽真空装置20管道发生故障。

此处的观察窗34是采用透明材质的材料制成的,保证保护腔31的密封,又能观察到内部情况,本实施例中,采用透明塑料制成。

所述抽真空装置20为真空泵,所述真空泵固定安装在所述保护装置30的顶端部。采用真空泵,体积相对较小,而且固定安装在保护装置30的顶部,不受其他结构的干扰。

3d打印保护机构使用方法。调节补液装置10位置,使补液装置10处于水平位置,且与打印液的液面相接触;抽真空装置20开始工作,吸附部分打印液进容纳腔11内部,打印液位于分隔壁14之间的间隙143;打印完毕一层后,移动补液装置10滑过打印的工件,位于分隔壁14之间的间隙143的打印液滑落少量打印液,覆盖打印的工件表面;直至滑过所有打印的工件表面,补液完成,补液装置10停止移动。

该补液的方法通过补液装置10的滑动,快速补充打印液,增加打印速度。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不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不违反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替换与改进,均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