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膜片破裂的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59457发布日期:2020-07-29 03:29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膜片破裂的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膜片破裂的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imd即模内装饰,是一项实现环保制造的注塑模具技术,一次成型同时完成塑件外观面的装饰处理,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内饰、家电面板、视窗镜片、包装礼盒的注塑模具上。

如附图1中(1)为常规分模形式,(2)为防膜片破裂分模形式,(3)为开模方向示意图,图中pl为模具分型面,l1、l2表示分型面的高度差值,也是产品外观面形状的高度差值。

实践中发现:一些汽车内饰塑件若按常规分模,其外观面形状的高度差较大,明显超出了转印膜片的延伸许可范围,转印膜片在吸附时极易发生破裂;若按转印膜片延伸许可范围要求分模,沿开模方向的顶出形式将无法完成塑件内侧结构特征的可靠脱模。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膜片破裂的注塑模具。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膜片破裂的注塑模具,包括型芯模,所述型芯模固定安装在型芯模板内,所述型芯模板设置在热流道板的上部,所述热流道板表面设置有斜向凹槽,所述斜向凹槽底部设置有顶板件,所述顶板件与顶针和斜顶的尾部连接固定,所述顶针和斜顶的头部斜向插入到型芯模内,所述型芯模板侧面设置有油缸,所述油缸的伸出端与顶针底板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型芯模板底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斜向凹槽形成顶针底板的运动空间,所述凹槽内表面与顶针板表面平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按内饰塑件外观面形状趋势进行分模,明显降低高度差,使之符合转印膜片延伸许可的要求。

2、对于塑件内侧结构特征由此形成的倒扣,采用油缸为动力元件,变沿开模方向的顶出机构为斜向顶出机构,实现内饰塑件的可靠脱模。

3、开模后,利用油缸的回拉力,通过顶针板、顶针底板将顶针、斜顶按设定的倾斜方向将成型后的内饰塑件顶出型芯模,完成脱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中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膜片破裂的注塑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膜片破裂的注塑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型芯模;2-型芯模板;3-顶针;4-斜顶;5-顶针板;6-顶针底板;7-热流道板;8-油缸;9-斜向凹槽,10-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

如图2和图3所示,一种防膜片破裂的注塑模具,包括型芯模1,所述型芯模1固定安装在型芯模板2内,所述型芯模板2设置在热流道板7的上部,所述热流道板7表面设置有斜向凹槽9,所述斜向凹槽9底部设置有顶针底板6,所述顶针底板6与斜顶4的尾部连接固定,所述顶针底板6上面设置有顶针板5,所述顶针板5与顶针3的尾部连接固定,所述顶针3、斜顶4的头部斜向插入到型芯模1内,所述型芯模板2侧面设置有油缸8,所述油缸8的伸出端与顶针底板6相连接。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型芯模板2底部设置有凹槽10,所述凹槽10与斜向凹槽9形成顶板底件6的运动空间,所述凹槽10内表面与顶针板4表面平行。

在上述实施例中,开模后,利用油缸7的回拉力,油缸7带动顶针板5、顶针底板6将顶针3、斜顶4按设定的倾斜方向将成型后的内饰塑件顶出型芯模1,完成脱模;合模前,利用油缸8的推力收回顶针3和斜顶4。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布的是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极易根据上述实施例,领会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并做出不同的引申和变化,但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防膜片破裂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型芯模,所述型芯模固定安装在型芯模板内,所述型芯模板设置在热流道板的上部,所述热流道板表面设置有斜向凹槽,所述斜向凹槽底部设置有顶针底板,所述顶针底板与斜顶的尾部连接固定,所述顶针底板上面设置有顶针板,所述顶针板与顶针的尾部连接固定,所述顶针、斜顶的头部斜向插入到型芯模内,所述型芯模板侧面设置有油缸,所述油缸的伸出端与顶针底板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膜片破裂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芯模板底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斜向凹槽形成顶针底板的运动空间,所述凹槽内表面与顶针板表面平行。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膜片破裂的注塑模具,包括型芯模,所述型芯模固定安装在型芯模板内,所述型芯模板设置在热流道板的上部,所述热流道板表面设置有斜向凹槽,所述斜向凹槽底部设置有顶针底板,所述顶针底板与斜顶的尾部连接固定,所述顶针底板上面设置有顶针板,所述顶针板与顶针的尾部连接固定,所述顶针、斜顶的头部斜向插入到型芯模内,所述型芯模板侧面设置有油缸,所述油缸的伸出端与顶针底板相连接。本实用新型按内饰塑件外观面形状趋势进行分模,明显降低高度差,使之符合转印膜片延伸许可的要求,对于塑件内侧结构特征由此形成的倒扣,采用油缸为动力元件,变沿开模方向的顶出机构为斜向顶出机构,实现内饰塑件的可靠脱模。

技术研发人员:曾祥波;胡旭;韦建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精慧思模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11
技术公布日:2020.07.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