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于放液的3D打印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90068发布日期:2020-07-31 22:07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易于放液的3D打印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3d打印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易于放液的3d打印机。



背景技术:

目前,3d打印(3dp)即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又称增材制造,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3d打印通常是采用3d打印机来实现的,现有较为常见的3d打印机为光固化3d打印机。现有的光固化3d打印机是利用某些波长的光对光敏树脂液固化的一种设备,该类设备中均有树脂箱,树脂箱为盛放光敏树脂液的容器。在3d打印的过程中,每层固化完后,工作台移动一个层厚度,由于光敏树脂液未固化前处于流动状态,所以树脂箱中的树脂液会再次流动至覆盖工作台,然后该3d打印机再对下一层树脂液进行固化,待固化完成后便打印成型。

在进行3d打印时,打印不同类型的工件会采用不同种类的光敏树脂,所以在打印不同种类的工件时相应的会对树脂箱进行更换,在更换树脂箱时,倘若树脂箱内树脂液太满在更换树脂箱的过程中树脂液易溢出,造成3d打印机脏污。同时,树脂箱的底部通常具有出液口,所以在对树脂箱进行更换时,通常会先通过出液口将树脂箱内部分树脂液放出,以防止更换树脂箱的过程中树脂液溢出。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树脂箱通常放置在3d打印机的下端,树脂箱上的出液口设置在树脂箱的底部,故出液口与地面的距离过小,作业人员只能通过较矮的敞口盆来承接树脂液,同时3d打印机的厂商通常采用放液桶来盛放树脂液,由于敞口盆的容积较小,所以使用时通常是先用敞口盆承接树脂液,装满后将敞口盆中树脂液倒至放液桶中,然后再次将敞口盆放置在出液口下方承接树脂液,作业人员的使用较为不便。同时敞口盆的开口较大,在将敞口盆中树脂液倒至放液桶的过程中,树脂液易从敞口盆中溢出,造成树脂液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易于放液的3d打印机,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作业人员能方便的将树脂箱中的树脂液排放至放液桶中,且减少树脂液从敞口盆中溢出造成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易于放液的3d打印机,包括机体、树脂箱、第一出液件和第二出液件,机体和树脂箱可拆卸连接,树脂箱的底部具有第一出液口,第一出液件具有第一出液通道,第一出液通道与第一出液口连通,第一出液件上设有用于控制出液的第一出液阀;树脂箱的侧壁中部具有第二出液口,第二出液件具有第二出液通道,第二出液通道与第二出液口连通,第二出液件上设有用于控制出液的第二出液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排出树脂箱中的部分树脂液时,由于树脂箱的中部设有第二出液口,第二出液口与地面的高度较第一出液口更高,所以作业人员可直接将放液桶放置在第二出液口的下方承接液体,而无需使用较矮的敞口盆承接液体,故作业人员能方便的将树脂箱中的树脂液排放至放液桶中,且减少树脂液从敞口盆中溢出造成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第一出液件包括呈l型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一出液部,第一连接部与树脂箱的底部连接,第一连接部背离树脂箱的一端与第一出液部连接;树脂箱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均与第一出液部的长度方向垂直,且第一侧壁为靠近第一出液部的侧壁,和第二侧壁为远离第一出液部的侧壁;第二出液口设置在第二侧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二出液口设置树脂箱的中部,第一出液口设置在树脂箱的底部,由于第一出液部靠近第一侧壁,第二出液口设置在第二侧壁,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为相对的侧壁,所以当第二出液口放出树脂液时,树脂液不易流落到第一出液口上的第一出液件上引起第一出液件脏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第一连接部与树脂箱的第一侧壁焊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焊接使第一连接部与树脂箱的连接较为稳定,通过焊接使树脂箱内的树脂液不易从二者的接头处流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第二出液件包括第二连接部和第二出液部,第二连接部的一端与第二出液部可拆卸连接,第二连接部的另一端与第二侧壁焊接,第二出液阀设置在第二出液部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焊接使第二出液件与树脂箱的连接较为稳定,通过焊接使树脂箱内的树脂液不易从二者的接头处流出。同时第二连接部与第二出液部可拆卸连接,第二出液阀设置在第二出液部上,所以当第二出液阀出现故障时,可将第二出液部相对于第二连接部拆出对其进行维修,第二出液阀的维修较为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第二连接部与第二出液部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纹连接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连接方式,加工较为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第二连接部和第二出液部的连接处设有防水胶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树脂液从第二连接部和第二出液部内部的第二出液通道流出时,防水胶带具有防水的作用,也能增加第二连接部和第二出液部连接的密封性,所以树脂液不易从第二连接部和第二出液部的接缝处漏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第二出液部倾斜设置,且靠近第二连接部的一端为较高的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二出液部倾斜,所以在树脂液的重力的作用下,树脂液的出液较为顺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机体具有容纳槽,树脂箱与容纳槽的槽壁通过螺丝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丝为常见的连接方式,在连接时较为牢固,在拆除时较为方便,所以当需要将树脂箱装入机体时,只需拧动螺丝使二者连接即可时树脂箱稳固的在容纳槽内部,当需要更换树脂箱时,只需使用工具拧出螺丝便能方便的将树脂箱取出,对树脂箱进行更换,故树脂箱的更换较为方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作业人员能方便的将树脂箱中的树脂液排放至放液桶中,且减少树脂液从敞口盆中溢出造成的浪费;

2.树脂液的出液较为顺畅;

3.树脂箱的更换较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易于放液的3d打印机的为了凸显容纳槽和第一侧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易于放液的3d打印机的为了凸显容纳槽和第二侧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树脂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体;2、树脂箱;21、第一侧壁;22、第二侧壁;3、第一出液件;31、第一连接部;32、第一出液部;4、第二出液件;41、第二连接部;42、第二出液部;5、第一出液口;6、第一出液通道;7、第一出液阀;8、第二出液口;9、第二出液通道;10、第二出液阀;11、容纳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易于放液的3d打印机,包括机体1、树脂箱2、第一出液件3和第二出液件4(图1中未示出),机体1可为方形,机体1和树脂箱2可拆卸连接,可拆卸连接方式可为机体1具有容纳槽11,容纳槽11可为方形槽,树脂箱2相应的可为方形箱,树脂箱2与容纳槽11的槽壁通过螺丝连接。树脂箱2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壁21和第二侧壁22(图1中未示出),树脂箱2的底部具有第一出液口5,第一出液口5可为圆形口,第一出液件3可为圆柱型筒,如图3所示,第一出液件3可包括呈l型的第一连接部31和第一出液部32,第一连接部31可与第一出液部32螺纹连接,第一侧壁21和第二侧壁22均与第一出液部32的长度方向垂直,且第一侧壁21为靠近第一出液部32的侧壁,和第二侧壁22为远离第一出液部32的侧壁。第一连接部31背离第一出液部32的一端可与树脂箱2的第一侧壁21焊接,同时第一出液件3具有第一出液通道6,第一出液通道6与第一出液口5连通,第一出液件3上设有用于控制出液的第一出液阀7,第一出液阀7可设置在第一出液部32上,第一出液阀7可为常见的水管阀,所以树脂箱2内部的树脂液可以通过第一出液口5沿第一出液通道6流出,同时也可通过第一出液阀7控制树脂液的流出。

与此同时,如图2所示,树脂箱2的中部具有第二出液口8,第二出液口8可设置在树脂箱2的第二侧壁22上,第二出液件4也可为圆柱型筒,第二出液件4具有第二出液通道9,第二出液通道9与第二出液口8连通,第二出液件4上设有用于控制出液的第二出液阀10,第二出液阀10可为常见的水管阀。所以树脂箱2内部的树脂液可以通过第二出液口8沿第二出液通道9流出,同时也可通过第二出液阀10控制树脂液的流出。

优选的,如图3所示,第二出液件4包括第二连接部41和第二出液部42,第二连接部41的一端与第二出液部42可拆卸连接,可拆卸连接方式可为螺纹连接,同时二者的连接处可设有防水胶带,防水胶带使树脂液不易从第二连接部41和第二出液部42的接缝处漏出,第二连接部41的另一端与第二侧壁22焊接,第二出液阀10设置在第二出液部42上,第二出液阀10与第二出液部42的连接方式可为焊接或螺栓连接。此外,第二出液部42可倾斜设置,且靠近第二连接部41的一端为较高的一端,所以在树脂液的重力的作用下,树脂液的出液较为顺畅。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需要排出树脂箱2中的部分树脂液时,通过在树脂箱2的中部设有第二出液口8,由于第二出液口8与地面的高度较第一出液口5更高,所以作业人员可直接将放液桶放置在第二出液口8的下方承接液体,而无需使用较矮的敞口盆承接液体,故作业人员能方便的将树脂箱2中的树脂液排放至放液桶中,且减少树脂液从敞口盆中溢出造成的浪费。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