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控制开关的制造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91555发布日期:2020-06-05 21:46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用控制开关的制造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开关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车用控制开关的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汽车作为出行的代步工具之一,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了方便汽车的驾驶及控制,汽车均配置有多个控制开关,现有技术中汽车配置的控制开关大都为机械式开关,机械式开关构造复杂,体积及重量均比较大,不使用汽车的轻量化发展趋势。此外,机械式开关需要多个零部件逐个组装在一起,组装过程费事费力,导致开关的生产效率极其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用控制开关的制造工艺,;简化开关的构造设计,相较于现有的机械式开关构造,缩小开关的体积及重量,降低开关的使用成本,实现轻量化的目的;注塑成型相较于多个零部件组装大大简化开关的生产制造工艺,提升开关的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车用控制开关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胶膜件,在胶膜件上加工出盲槽;

提供触发开关,将触发开关装入到盲槽内;

提供第一电路板,第一电路板遮盖住盲槽的开口进而将触发开关封装在盲槽内,触发开关经由第一电路板与外界的电子件电性导通;

提供注塑模具,利用注塑模具在胶膜件上注塑成型塑料件,塑料件封盖住第一电路板,第一电路板夹持在胶膜件与塑料件之间。

优选地,还包括如下步骤:

在胶膜件上设置触发标识,触发标识位于胶膜件远离第一电路板的一侧。

优选地,还包括移印装置,移印装置将油墨制成的触发标识移印至胶膜件远离第一电路板的一侧。

优选地,还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发光体及第二电路板,发光体位于塑料件内,第二电路板与发光体电性能连接,触发开关经由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调控发光体开启或关闭;

胶膜件、塑料件采用透光材料制成,发光体发出的光线穿透塑料件及胶膜件射出;

塑料件设有散光结构,散光结构位于塑料件靠近胶膜件的一侧或塑料件远离胶膜件的一侧,散光结构为设置在塑料件上的凸起或凹坑。

优选地,还包括震动电机,震动电机与发光体串联设置,触发开关用于调控震动电机及发光体的导通或断开。

优选地,还包括激光装置,利用激光装置在胶膜件上镭射雕刻出盲槽。

优选地,还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吸塑模具,将胶膜片材放入吸塑模具,吸塑模具对胶膜片材进行吸塑处理,使得胶膜片材成型为胶膜件。

优选地,还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裁切机构,吸塑模具对胶膜片材进行吸塑处理,使得胶膜片材成型为胶膜单元,裁切机构对吸塑模具吸塑成型后的胶膜单元裁切,使得胶膜单元成为胶膜件。

优选地,所述吸塑模具设有加热机构及抽气机构,加热机构用于加热吸塑模具内的胶膜片材,使得胶膜片材软化,抽气机构对吸塑模具抽气,使得加热机构加热软化后的胶膜片材成为胶膜单元;裁切机构设有活动设置于吸塑模具的裁切刀、用于驱动裁切刀移动的驱动件,驱动件驱动裁切刀移动使得裁切刀裁切抽气机构抽气成型后的胶膜单元。

优选地,所述胶膜件具有型槽,盲槽自型槽的底面凹设而成,第一电路板位于型槽内并贴设于型槽的底面,塑胶件注塑成型在型槽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车用控制开关的制造工艺大大简化开关的构造设计,相较于现有的机械式开关构造,缩小开关的体积及重量,降低开关的使用成本,实现轻量化的目的;注塑成型相较于多个零部件组装大大简化开关的生产制造工艺,提升开关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定。

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车用控制开关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胶膜件,在胶膜件上加工出盲槽;胶膜件为现有技术,根据实际需要,胶膜件的厚度可以为0.2mm-10mm。

提供触发开关,将触发开关装入到盲槽内;触发开关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提供第一电路板,第一电路板遮盖住盲槽的开口进而将触发开关封装在盲槽内,触发开关经由第一电路板与外界的电子件电性导通。优选地,第一电路板为柔性电路板,利用柔性电路板厚度薄的特性进一步辅助降低车用控制开关的厚度。

提供注塑模具,利用注塑模具将熔融的塑料在胶膜件上注塑成型,冷却固化后的熔融塑料成为固接在胶膜件上的塑料件,塑料件封盖住第一电路板,第一电路板夹持在胶膜件与塑料件之间。

本发明车用控制开关的制造工艺大大简化开关的构造设计,相较于现有的机械式开关构造,缩小开关的体积及重量,降低开关的使用成本,实现轻量化的目的;注塑成型相较于多个零部件组装大大简化开关的生产制造工艺,提升开关的生产效率。

还包括如下步骤:

在胶膜件上设置触发标识,触发标识位于胶膜件远离第一电路板的一侧。本实施例中,盲槽自胶膜件的底面凹设而成,触发标识设置在胶膜件的顶面上。实际使用时,使用者用手指触碰触发标识,进而使得触发开关开启或关闭电子件。

还包括移印装置,移印装置将油墨制成的触发标识移印至胶膜件远离第一电路板的一侧上。即移印装置将油墨制成的触发标识移印在胶膜件的顶面上,利用触发标识遮盖住触发开关。当然,根据实际需要,还可以利用激光头或切削刀在胶膜件的顶面上雕刻出触发标识。同理,也可以将外界的触发标识直接黏贴在胶膜件的外侧上。

还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发光体及第二电路板,发光体位于塑料件内,第二电路板与发光体电性能连接,触发开关经由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调控发光体开启或关闭。优选地,第二电路板同样为柔性电路板;胶膜件、塑料件采用透光材料制成,发光体发出的光线穿透塑料件及胶膜件射出。

还包括震动电机,震动电机与发光体串联设置,触发开关用于调控震动电机及发光体的导通或断开。当使用者的手指按压触发开关时,发光体发光,且震动电机发出震动,根据实际需要,可以预先设置震动电机的震动次数及震动时间长短,震动电机产生的震动传递至使用者的手指,以提醒使用者得知发光体已经发光。

塑料件设有散光结构,散光结构位于塑料件靠近胶膜件的一侧或塑料件远离胶膜件的一侧,散光结构为设置在塑料件上的凸起或凹坑。发光体发出的光线射至塑料件,塑料件的散光结构(凸起或凹坑)对发光体发出的光线进行折射、散热,使得发光体发出的光线均匀射出胶膜件。

还包括激光装置,利用激光装置在胶膜件上镭射雕刻出盲槽。实际使用时,利用激光装置在胶膜件雕刻出盲槽,提升盲槽的雕刻效率及雕刻效率。

还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吸塑模具,将胶膜片材放入吸塑模具,吸塑模具对胶膜片材进行吸塑处理,使得胶膜片材成型为胶膜件。利用吸塑模具吸塑成型胶膜件,相较于采用切割的方式加工制作胶膜件,提升胶膜件的制造效率。

还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裁切机构,吸塑模具对胶膜片材进行吸塑处理,使得胶膜片材成型为胶膜单元,裁切机构对吸塑模具吸塑成型后的胶膜单元裁切,使得胶膜单元成为胶膜件。利用裁切机构对胶膜单元进行切边落料,使得胶膜件快速成型。

所述吸塑模具设有加热机构及抽气机构,加热机构用于加热吸塑模具内的胶膜片材,使得胶膜片材软化,抽气机构对吸塑模具抽气,使得加热机构加热软化后的胶膜片材成为胶膜单元。

裁切机构设有活动设置在吸塑模具上的裁切刀、用于驱动裁切刀移动的驱动件,驱动件驱动裁切刀移动使得裁切刀裁切抽气机构抽气成型后的胶膜单元。利用吸塑模具配置的裁切刀对吸塑模具内的胶膜单元进行裁切,相较于将胶膜单元移出到吸塑模具外部进行二次定位裁切,避免二次定位所造成的时间浪费及定位偏差,大大提升胶膜件的制造效率及制造良率。

所述胶膜件具有型槽,盲槽自型槽的底面凹设而成,第一电路板位于型槽内并贴设在型槽的底面上,塑胶件注塑成型在型槽内。利用型槽的侧壁挡止抵触塑料件,一方面防止胶膜件与塑料件发生相对移动,另一方面避免熔融塑料流动胶膜件远离第一电路板的一侧而造成注塑不良。

以上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