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分子塑料生产用锁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92413发布日期:2021-02-26 22:50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分子塑料生产用锁模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高分子塑料生产用锁模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高分子塑料完成注塑步骤后,需要等待塑料在模具中冷却成型;在保压过程中塑料已经充满模腔,此时逐渐固化的熔体作为传递压力的介质,模腔中的压力借助塑料传递至模壁表面,有撑开模具的趋势,因此需要适当的锁模力进行锁模。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高分子塑料生产用锁模装置,以致力于解决背景技术中的全部问题或者之一。
[0004]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分子塑料生产用锁模装置,包括:
[0005]
壳体,具有内腔,内壁上对称设有回字形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开口朝向所述壳体中心方向,所述壳体的外壁下端固定装设有固定板,所述凹槽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齿条与第二齿条,所述第一齿条固定设置,所述第一齿条与所述第二齿条的齿面相对设置且啮合装设有齿轮,两个齿轮间固定装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外壁上装设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一端贯穿所述壳体的侧壁延伸至外部,朝向壳体中心的一端铰接装设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侧壁上铰接装设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转动装设于所述壳体内壁上,在远离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铰接装设有推送块,所述推送块活动装设于所述凹槽中,所述推送块上端与下端分别通过第一拉力绳和第二拉力绳与所述第二齿条的上端面与下端面连接。
[0006]
可选的,所述第二齿条滑动装设于所述凹槽的内壁上,可沿所述凹槽的内壁做往复升降运动。
[0007]
可选的,所述第一齿条滑动装设于所述凹槽的内壁上,所述第一齿条的侧壁上均匀开设有多个贯穿所述第一齿条的孔,所述孔内插接装设有固定销,所述固定销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壳体的侧壁并延伸至所述壳体的外部。
[0008]
可选的,所述转动板的端面上开设有多个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对应装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朝向所述固定板的一端装设有多个脚蹄。
[0009]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杆装设于所述转动板上垂直所述转动轴的一侧侧面上,且设置于靠近所述壳体中心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杆竖直装设于所述壳体内腔中。
[0010]
可选的,所述凹槽的顶壁与底壁上分别设置有多个第一滑轮与第二滑轮,所述第一拉力绳贴附于所述第一滑轮的外壁上,所述第二拉力绳贴附于所述第二滑轮的外壁上。
[0011]
有益效果:
[0012]
通过调节第一齿条的位置,能够使固定板的上端面与转动板的下端面分别贴合在模具的上下端面上,在保压阶段模具有撑开的趋势,转动板受力转动,会推动连杆转动,从而使第二齿条下移带动齿轮下移,使用于夹持的固定板与转动板的间距进一步缩小,从而为模具提供锁模力。
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高分子塑料生产用锁模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
图2为图1中a-a的平面剖切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6]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使用“第一”和“第二”的表述均是为了区分两个相同名称非相同的实体或者非相同的参量,可见“第一”“第二”仅为了表述的方便,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后续实施例对此不再一一说明。
[0017]
作为一个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分子塑料生产用锁模装置,包括:
[0018]
壳体,具有内腔,内壁上对称设有回字形凹槽,凹槽的开口朝向壳体中心方向,壳体的外壁下端固定装设有固定板,凹槽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齿条与第二齿条,第一齿条与第二齿条的齿面相对设置且啮合装设有齿轮,两个齿轮间固定装设有转动轴,转动轴的外壁上装设有转动板,转动板的一端贯穿壳体的侧壁延伸至外部,朝向壳体中心的一端铰接装设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的侧壁上铰接装设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转动装设于壳体内壁上,在远离第一连杆的一端铰接装设有推送块,推送块活动装设于凹槽中,推送块上端与下端分别通过第一拉力绳和第二拉力绳与第二齿条的上端面与下端面连接。
[0019]
如图1至图2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一种高分子塑料生产用锁模装置,包括:
[0020]
壳体1,具有内腔,内壁上对称设有回字形的凹槽110;其中回字形的凹槽110具有左右两侧和上下两侧的凹槽通道,凹槽通道均连通连接;
[0021]
凹槽110的开口朝向壳体1中心方向,壳体1的外壁下端固定装设有固定板210;其中,固定板210所在的一侧侧壁与回字形凹槽110所在的侧壁相邻设置。
[0022]
凹槽110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齿条310与第二齿条320,第一齿条310的齿面朝向壳体1中心所在的方向;第二齿条320的齿面朝向固定板210所在的一侧方向。
[0023]
第一齿条310与第二齿条320的齿面相对设置且啮合装设有齿轮330,齿轮330与第一齿条310和第二齿条320的齿面同时啮合;两个齿轮330间固定装设有转动轴340,转动轴340的外壁上装设有转动板220,转动板220的一端贯穿壳体1的侧壁延伸至外部,转动板220能够以转动轴340为转动轴340心;
[0024]
朝向壳体1中心的一端铰接装设有第一连杆350,第一连杆350的设置方向朝向壳体1的底部,第一连杆350的侧壁上铰接装设有第二连杆360,第二连杆360通过销轴安装的方式转动装设于壳体1内壁上,在远离第一连杆350的一端铰接装设有推送块370,第二连杆360铰接安装于推送块370的侧壁上,推送块370活动装设于凹槽110中并且可沿凹槽110竖直方向上下移动;推送块370上端与下端分别通过第一拉力绳371和第二拉力绳372与第二齿条320的上端面与下端面连接。
[0025]
进一步地,第二齿条320滑动装设于凹槽110的内壁上,可沿凹槽110的内壁做往复升降运动,第二齿条320通过第一拉力绳371和第二拉力绳372的拉动来完成上下移动的动作。
[0026]
进一步地,第一齿条310滑动装设于凹槽110的内壁上,第一齿条310的侧壁上均匀开设有多个贯穿第一齿条310的孔311,孔311内插接装设有固定销312,固定销312的另一端贯穿壳体1的侧壁并延伸至壳体1的外部,在使用时,首先通过移动第一齿条310来调整齿轮330的高度,从而使固定板210与转动板220之间的间距与模具上下端面的间距相匹配,然后通过固定销312将第一齿条310的位置固定。
[0027]
进一步地,转动板220的端面上开设有多个螺纹孔221,螺纹孔221内对应装设有螺纹杆231,螺纹杆231朝向固定板210的一端焊接有多个脚蹄232;由于转动板220端面的加工平面度无法得到完全水平,因此为了保证转动板220与模具端面之间紧密贴合,设置有脚蹄232,可以保证贴合紧密,同时可通过转动螺纹杆231实现间隙微调,从而最大限度消除转动板220与模具端面之间的间隙。
[0028]
进一步地,第一连杆350装设于转动板220上垂直转动轴340的一侧侧面上,且设置于靠近壳体1中心的一侧,第一连杆350竖直装设于壳体1内腔中,为了保证力的传动最大化,设置第一连杆350在壳体1内腔中竖直移动。
[0029]
进一步地,凹槽110的顶壁与底壁上分别设置有多个第一滑轮380与第二滑轮390,第一拉力绳371贴附于第一滑轮380的外壁上,第二拉力绳372贴附于第二滑轮390的外壁上,设置有滑轮,能够使拉力绳不与凹槽110的内壁发生刮蹭;但在使用过程中,滑轮承受较大的拉力,因此需要对滑轮连接部位做加强处理,以满足使用需求。
[0030]
本装置的工作原理为:固定板210的上端面与转动板220的下端面分别与模具的上下端面紧密贴合;当模具发生胀模时,转动板220在远离壳体1的一端受到向上的推力,位于壳体1内部一端向下方运动,从而抵触第一连杆350向下移动,第一连杆350通过第二连杆360转动来带动推送块370沿着凹槽110内壁向上移动,通过第二拉力绳372使第二齿条320向下移动,因为第一齿条310固定,所以第二齿条320下移时带动齿轮330下移,从而进一步缩小固定板210与转动板220之间的间距,为模具提供锁模力。
[0031]
本装置设置第一齿条310、第二齿条320和齿轮330,通过第二齿条320移动来调节齿轮330所在的高度,从而调节固定板210与转动板220的间距,通过胀模时产生的力来驱动齿轮330下降,从而实现自锁功能。
[0032]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实用新型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
[0033]
尽管已经结合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根据前面的描述,这些实施例的很多替换、修改和变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
[0034]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宽泛范围之内的所有这样的替换、修改和变型。因此,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