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模的内螺纹脱模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03614发布日期:2021-04-02 09:17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注塑模的内螺纹脱模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塑模,特别涉及一种注塑模的内螺纹脱模机构。



背景技术:

在注塑透明的塑胶件时由于塑件内带有内螺纹的结构需要引入内螺纹脱模机构。目前市场上常规的思路为:1)、增加分流板加热流道进胶,增加螺纹脱模的传导结构,对其进行延伸,远离进胶和脱模共有的中心,这种结构的缺陷在于加大了模具的整体尺寸,会翻倍增加模具的制造成本,甚至于一个热流道的成本就可以抵的上模具钢材成本。2)由于产品为小尺寸,难以在有限的空间展开结构制作安装,这也大大的加强了模具的制造难度,使的装配精度得不到保证,影响了模具的制造质量,同时也加长了模具的制造周期,再着模具一旦做大了,那么相应的生产设备注塑机也要选择更大型号的设备,也增加了注塑时间,加长了产品的生产周期,失去了市场竞争的先机,同时,生产成本也随之增加。综上所述,对产品开模做出分析,此款产品为ps透明件,且分型后内螺纹落在前模,这样进胶结构需要三开模方案,螺纹脱模机构也需要三开模方案,为了不增加制造成本与热流道,顾将螺纹脱模机构与三开模方案两个结构相结合协调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新颖、使用方便快捷可有效降低加工成本、提高加工效率,降低生产周期的注塑模的内螺纹脱模机构。

【2】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注塑模的内螺纹脱模机构,所述内螺纹脱模机构设置在定模内,所述内螺纹脱模机构包括型芯组件与齿轮,所述型芯组件包括型芯,所述型芯的下端设有与注塑件配合的外螺纹结构,所述型芯上套设有所述齿轮与轴承,所述型芯与所述齿轮、所述轴承之间连接有键销,所述齿轮通过第一齿轮链连接电机的转轴,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定模上端的侧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型芯组件共有两组,两组所述型芯组件上分别连接有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通过所述第一齿轮链连接所述电机,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之间连接有第二齿轮链。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型芯上分别设有两个所述轴承,两所述轴承分别设置在所述齿轮的两侧。

进一步的,两所述型芯的上端设有挡圈。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型芯上分别套设有一根弹簧,所述型芯的上端设有台阶,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台阶的下端与较近一侧的所述轴承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型芯上设有与所述键销配合的键销槽。

进一步的,所述键销槽与所述键销之间间隙配合,所述键销与所述轴承之间间隙配合。

【3】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注塑模的内螺纹脱模机构结构设计新颖、使用方便快捷、可有效降低加工成本、提高加工效率、降低生产周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注塑模的内螺纹脱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部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注塑模的内螺纹脱模机构中型芯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注塑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注塑模的内螺纹脱模机构,所述内螺纹脱模机构设置在定模内,所述内螺纹脱模机构包括型芯组件与齿轮,型芯组件可以有一组或者两组及以上,每组型芯组件上分别配合有一个齿轮;所述型芯组件包括型芯2,所述型芯2的下端设有与注塑件配合的外螺纹结构21,所述型芯2上套设有所述齿轮与轴承4,所述型芯2与所述齿轮、所述轴承4之间连接有键销,所述齿轮通过第一齿轮链6连接电机7的转轴71,所述电机7安装在所述定模上端(此处的上端是指图4中安装模具的上端)的侧壁上,电机7安装在定模上端的好处在于,能够节约注塑机内的安装空间以及便于安装模具,若是将电机7安装在定模的下端,可能跟注塑机下面的挡板干涉,导致模具装不下去;

为了便于型芯2的脱模,在本实施中所述型芯2上设有与所述键销10配合的键销槽22,键销槽22为开口槽;所述键销槽22与所述键销10之间间隙配合,所述键销10与所述轴承4、齿轮之间间隙配合,型芯2与轴承4之间间隙配合;设置成此种结构的好处在于键销10安装在键销槽22内,键销槽22的两端可挡住键销10,键销10在轴承4转动时会跟着型芯2直线运动的。

结合图1至图4,,下面来介绍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的实施例,在本实施中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所述型芯组件的共有两组,两组型芯组件分别对应两组注塑件,在两组所述型芯组件上分别连接有第一齿轮5与第二齿轮9,其中所述第一齿轮5作为主动齿轮通过所述第一齿轮链6连接所述电机7的转轴71,电机7优先选用伺服电机,可有效地降低生产时的噪音以及工作时的稳定性,所述第一齿轮5与所述第二齿轮9之间连接有第二齿轮链8;在工作时通过电机7带动第一齿轮5转动,再通过第一齿轮5带动第二齿轮9转动;在两个所述型芯2的上端设有挡圈1,挡圈1对两个型芯2起到限位的作用;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型芯2上分别设有两个所述轴承4,两所述轴承分别设置在第一齿轮5与第二齿轮9的两侧;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能够较好的复位,每个所述型芯2上分别套设有一根弹簧3,所述型芯2的上端设有台阶23,所述弹簧3设置在所述台阶23的下端与较近一侧的所述轴承4之间。

参阅图1至图4,来详细阐述本实用新型注塑模的内螺纹脱模机构的使用方式,首先挡圈1安装在定模座板11与固定板12之间,本实用新型注塑模的内螺纹脱模机构设置在固定板12上,固定板12的下端为脱料板13,脱料板13的下端为定模型腔固定板14,两根型芯2分别向下延伸至定模型腔固定板14的两个型腔内,每个型芯2上的上端的轴承4安装在固定板12上,每个型芯2上的下端的轴承4安装在脱料板13上,挡圈1安装在固定板12上;在注塑完成后开模时脱料板13与固定板12分离一定的距离,这个距离可在注塑机上设定,脱料板13与固定板12的之间距离一定要大于外螺纹结构21的长度,在本实施中脱料板13与固定板12分离的距离为10mm,外螺纹结构21的长度为8mm,当脱料板13与固定板12分离到设定的距离后暂停开模动作,此时的型芯2由于与注塑件配合会在脱料板13与固定板12分开的作用力下向脱料板13与固定板12分开的方向移动同时弹簧3被压紧;接着通过控制单元触动电机7启动开关,带动内螺纹脱模机构运作,电机7通过第一齿轮链6带动第一齿轮5转动,同时第一齿轮5通过第二齿轮链8带动第二齿轮9转动,此时两个型芯组件内的型芯2上的外螺纹结构21与型腔内的注塑件分离,其分离的原理在于型芯2转动,根据螺母螺杆相互运动关系原理的延伸,此时型腔内的注塑件是固定的,型芯2转动的同时会产生直线移动(按照型芯2旋转的方向移动),由于弹簧3前期被压紧,会加大型芯2与键销10在轴承4内的移动力,克服因轴承4转动时带动键销10产生的摩擦力,当型芯2完全脱离注塑件后在弹簧3的作用下能够瞬间远离点胶位,保证型芯2脱离充分;通过转动第一齿轮5与第二齿轮9分别带动两根型芯2在四个轴承4向脱料板13与固定板12分开方向的反方向移动,当型芯2上的外螺纹结构21与型腔内的注塑件分离后定模型腔固定板14在胶塞的作用与脱料板13分离,分离到一定的位置时(这个位置的长度大于注塑件凝料的长度,为了保证凝料脱离脱料板13与固定板12)由止位杆作用定模型腔固定板14停止移动,再接着动模、定模分离,动模、定模分离完成后整个开模动作完成,开模完成后注塑机使得推出机构工作,推出机构使注塑件脱离动模,然后取出卸料板的料头,模具常规合模,通过控制单元再次触动电机7开关,此时在注塑机上控制电机转动的时间设定为“0”,通过注塑机上抽芯功能组进行机外走线改动,合模动作不延时,合模完成后进行下一次的注塑。

本实用新型注塑模的内螺纹脱模机构结构设计新颖、使用方便快捷、可有效降低加工成本、提高了加工效率,降低了生产周期。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