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锥形孔环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17937发布日期:2022-08-31 01:12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锥形孔环模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锥形孔环模。


背景技术:

2.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
3.传统的模具通常只是固定连接在一个装置上面在脱模的时候不是非常的方便,增加了工人的工作难度,没有办法提高工作效率,还有在固定方面也不容易拆卸,安装起来比较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锥形孔环模。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锥形孔环模,包括基座、第一底板,所述第一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插孔,所述第一底板通过t型凹槽和t型卡槽滑动连接第二底板,所述第一底板的一侧设置有t型凹槽,所述第一底板的上表面滑动连接第二中位板,所述第二中位板的中部滑动连接第一中位板,所述第一中位板和第二中位板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第一中位板和第二中位板的内部均固定连接穿孔柱,所述穿孔柱的底端滑动连接穿孔,所述穿孔设置在限位柱的内部,所述第一中位板和第二中位板的底端均滑动连接第二环形板,所述第二环形板的顶端设置有环形插槽,所述第二环形板的顶端滑动连接第一顶板,所述第一顶板的一侧设置有t型卡槽,所述第一顶板通过t型凹槽和t型卡槽滑动连接第二顶板。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7.所述限位柱在第一中位板和第二中位板的内部。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9.所述限位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个数为四个,所述第二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插孔,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的上表面开插孔个数为两个。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1.所述第一中位板和第二中位板的内部均设置有若干个穿孔柱。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3.所述限位柱设置在第一中位板和第二中位板的内部,所述限位柱(i)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穿孔。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5.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的底端与基座相贴合。
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7.所述基座的上表面设置有插槽,所述基座通过插槽滑动连接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的两侧均设置有圆形凹槽,所述第二外壳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圆形插柱,所述第一外壳的外壁两侧均固定连接第二槽块,所述第二外壳的外壁两侧均固定连接第一槽块,所述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通过螺丝固定。
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9.所述第一顶板的顶端设置有入料孔。
20.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1.1、本实用新型中,首先通过将溶液倒入入料口进行制模,然后在通过内部的限位柱跟底板和顶板进行制模,在通过上表面都滑动连接有卡槽和插槽,这样的设计可以解决脱模困难的问题。
22.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外壳上面的圆形插柱和圆型凹槽可以让此装置得到基本的稳定,又通过外壳上面的槽块和螺丝的固定连接可以让此装置更加的稳定,不会因为模具内部不够稳定而导致模具的损坏。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锥形孔环模的右侧爆炸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锥形孔环模的左侧爆炸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锥形孔环模的主视立体图。
26.图例说明:
27.1、基座;2、插槽;3、第一底板;4、凹槽;5、插孔;6、第一环形板; 7、第一中位板;8、第一槽块;9、穿孔柱;10、第二中位板;11、支撑柱; 12、限位柱;13、穿孔;14、螺丝;15、第一外壳;16、圆形插柱;17、第二环形板;18、环形插槽;19、圆形凹槽;20、第二槽块;21、槽孔;22、第二外壳;23、入料孔;24、第一顶板;25、t型凹槽;26、第二顶板;27、第二底板;28、t型卡槽;29、环形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
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0.参照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新型锥形孔环模,包括基座1、第一底板3,第一底板3的上表面设置有插孔5,第一底板3通过t 型凹槽25和t型卡槽28滑动连接第二底板27,第一底板3的一侧设置有t 型凹槽25,第一底板3的上表面滑动连接第二中位板10,第二中位板10的中部滑动连接第一中位板7,第一中位板7和第二中位板10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环形凹槽29,第一中位板7和第二中位板10的内部均固定连接穿孔柱9,穿孔柱9的底端滑动连接穿孔13,穿孔13设置在限位柱12的内部,第一中位板7和第二中位板10的底端均滑动连接第二环形板17,第二环形板17的顶端设置有环形插槽18,第二环形板17的顶端滑动连接第一顶板24,第一顶板24的一侧设置有t型卡槽28,第一顶板24通过t型凹槽25和t型卡槽28滑动连接第二顶板26,通过以上设计可以在脱模的时候非常方便,在安装上面也容易操作,非常的省人力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31.限位柱12在第一中位板7和第二中位板10的内部,限位柱12的底端固定连接支撑柱11,支撑柱11的个数为四个,第二底板27的上表面设置有插孔5,第一底板3和第二底板27的上表面开插孔25个数为两个,第一中位板 7和第二中位板10的内部均设置有若干个穿孔柱9,限位柱12设置在第一中位板7和第二中位板10的内部,限位柱12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穿孔13,第一底板3和第二底板27的底端与基座1相贴合,基座1的上表面设置有插槽 2,基座1通过插槽2滑动连接第一外壳15和第二外壳22,第一外壳15的两侧均设置有圆形凹槽19,第二外壳2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圆形插柱16,第一外壳15的外壁两侧均固定连接第二槽块20,第二外壳22的外壁两侧均固定连接第一槽块8,第一外壳15和第二外壳22通过螺丝14固定,第一顶板 24的顶端设置有入料孔23,所有的连接板都连接在基座1上表面,并且在外壁相贴合第一外壳15还第二外壳22,增加此装置的稳定性让此装置在制作模具的时候不会因为模具内部不够稳定而导致模具的损坏。
32.工作原理:首先工人从入料口23将溶液倒入模具中,然后溶液从上面流入模具中,在此装置中间的时候有限位柱12限制了制作模具外径的大小,在通过限位柱12上面分布若干的穿孔13,在通过第二中位板10和第一中位板 7内部固定连接的若干个圆形插柱16,可以让此模具成为环孔型模具,在通过第一底板3和第二底板27固定连接。上面的第一环形板6让此模具成为下面是锥型模具,限位柱12底端固定连接的支撑柱11可以固定在第一底板3 和第二底板27上面,这样的设计是为了方便拿取模具,第一顶板24和第二顶板26的底端滑动连接第二环形板17,此装置是为了让此模具变成一个上下都是锥形的模具,综上所述的所有的板块都滑动连接,这样的设计是为了更加方便的脱模,而且在安装上面也非常也简单容易操作,所有的连接板都连接在基座1上表面,并且在外壁相贴合第一外壳15还第二外壳22,增加此装置的稳定性让此装置在制作模具的时候不会因为模具内部不够稳定而导致模具的损坏。
3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