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均布熟化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51877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均布熟化室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均布熟化室,属于熟化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的熟化室,内部设置的进气管仅仅只能在管口处进行熟化加工,工作效率低下,影响生产,因此,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节约生产成本,需要一种满足生产的熟化室。

【发明内容】

[0003]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种能够充分利用熟化腔内空间的均布熟化室。
[0004]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均布熟化室,包括熟化腔和发热源;所述发热源通过进气管输送热量进入熟化腔;所述进气管上阵列有多组通气孔组;所述通气孔组包括有多个通气孔;所述多个通气孔依次错开设置,不在同一圆周面内;所述熟化腔内还设有熟化板;所述熟化板设置在熟化腔上下两侧。
[0005]优选的,所述通气孔组包括有四个通气孔;所述四个通气孔螺旋设置在进气管上。
[0006]优选的,所述通气孔组设有两组。
[0007]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的一种均布熟化室,将发热源热量通过进气管输送进入熟化腔,由于四个通气孔依次错开设置,不在同一圆周面内,进入熟化腔的热量能够均匀分布,能够使放入的需要进行熟化加工的材料在熟化腔任意位置进行熟化,充分利用熟化腔内的空间,大大的提高了熟化效率,有效地解决了熟化腔空间不能充分利用的问题,节约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0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均布熟化室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均布熟化室的进气管示意图
其中:1、熟化腔;2、发热源;3、进气管;4、通气孔;5、熟化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发明。
[0010]附图1、2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均布熟化室,包括熟化腔I和发热源2 ;所述发热源2通过进气管3输送热量进入熟化腔I ;所述进气管3上阵列有多组通气孔组;所述通气孔组包括有多个通气孔4 ;所述多个通气孔4依次错开设置,不在同一圆周面内;所述熟化腔I内还设有熟化板5 ;所述熟化板5设置在熟化腔I上下两侧;所述通气孔组可以为四个通气孔4 ;所述四个通气孔4螺旋设置在进气管3上;所述通气孔组可以设有两组。
[0011]在使用时,打开发热源2,将发热源2的热量通过进气管3输送进入熟化腔1,由于四个通气孔4依次错开设置,不在同一圆周面内,进入熟化腔I的热量能够均匀分布,能够使放入的需要进行熟化加工的材料在熟化腔I任意位置进行熟化,充分利用熟化腔I内的空间,大大的提高了熟化效率,有效地解决了熟化腔I空间不能充分利用的问题,节约的生产成本。
[0012]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均布熟化室,其特征在于:包括熟化腔和发热源;所述发热源通过进气管输送热量进入熟化腔;所述进气管上阵列有多组通气孔组;所述通气孔组包括有多个通气孔;所述多个通气孔依次错开设置,不在同一圆周面内;所述熟化腔内还设有熟化板;所述熟化板设置在熟化腔上下两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均布熟化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孔组包括有四个通气孔;所述四个通气孔螺旋设置在进气管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均布熟化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孔组设有两组。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均布熟化室,包括熟化腔和发热源;所述发热源通过进气管输送热量进入熟化腔;所述进气管上阵列有多组通气孔组;所述通气孔组包括有多个通气孔;所述四个通气孔依次错开设置,不在同一圆周面内;所述熟化腔内还设有熟化板;所述熟化板设置在熟化腔上下两侧;本发明方案将发热源热量通过进气管输送进入熟化腔,由于四个通气孔依次错开设置,不在同一圆周面内,进入熟化腔的热量能够均匀分布,能够使放入的需要进行熟化加工的材料在熟化腔任意位置进熟化,充分利用熟化腔内的空间,大大的提高了熟化效率,有效地解决了熟化腔空间不能充分利用的问题,节约的生产成本。
【IPC分类】B29C35-02
【公开号】CN104875305
【申请号】CN201510239646
【发明人】张俊杰
【申请人】苏州培华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2日
【申请日】2015年5月1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