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柄自动装配焊接机的手柄移取与定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80754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梳柄自动装配焊接机的手柄移取与定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梳柄自动装配焊接机的手柄移取与定位机构,所述梳柄自动装配焊接机具有能间歇式转动的转盘,该转盘边缘间隔布置有多个操作工位,每个操作工位上均设置有用于插置手柄的模座,手柄移取与定位机构包括能将手柄移动并插置在模座上的移取机构及能使手柄转动至设定位置的定位机构,所述移取机构及定位机构均设于转盘的边缘且所述定位机构位于移取机构的下游。在梳柄自动装配焊接机运行时,本发明的手柄移取机构先将手柄移动并插置在模座上,此时,手柄在模座上的角度可能与后续底盖输送过来的角度无法对齐,于是,在定位机构处,将手柄旋转至适宜的角度,从而使手柄处于上端的通孔与底盖上的管状体相对齐状态,提高梳柄组装的精确度。
【专利说明】
梳柄自动装配焊接机的手柄移取与定位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梳子的生产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梳柄自动装配焊接机的手柄移取与定位机构。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市场上的梳子多种多样,有不带梳柄的方形、圆形、椭圆形等梳子,也有带有梳柄的梳子,其中,带有梳柄的梳子结构也存在很大区别,有的梳子梳柄与梳体成型为一体,有的梳子梳柄与梳体在生产时分别成型为两个独立的个体,后期再对二者进行组装。对于后者,梳柄上通常会有用于悬挂的挂置孔,由于梳柄一般上下贯通,因此,需要在梳柄一端设置一底盖,一方面将梳柄的一端封住,另一方面,可以在底盖上设置能与挂置孔配合的管状体,以使挂置孔具有平滑的内壁。
[0003]图1示出了一种梳柄结构,该梳柄包括手柄a及底盖b,手柄a上下贯通且开有垂直于手柄轴向的通孔al,手柄a的下端口形状为非圆形状,以便于通过模座对手柄a的位置进行限位。底盖b具有能插配于通孔中的插片bl,该插片bl上端成型有能与手柄a的上端口 a2相匹配并将其遮盖的盖板b2,插片bl中部设置有横向贯通的管状体b2,装配完成状态下,管状体b的插片bl插置在手柄a的上端口a2内,盖板b2将手柄a的上端口a2封住,管状体b2的两端分别与通孔al的两端对齐并形成内壁平滑的挂置孔b3。现有技术中,在对上述梳柄的手柄a及底盖b进行组装时,一般是人工将底盖b的插片插置在手柄的上端口中,然后利用焊接设备将手柄与底盖焊接为一体。采用人工装配不仅生产效率低下,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在进行装配时,需要将管状体的两端与通孔的两端分别严格对齐,否则会产生挂置孔位置出现偏差的问题,而由于人为因素的不稳定性,人工装配产生上述挂置孔偏差问题不可避免;同时,人工将管状体插装在手柄内后也无法确保盖板完全盖合在手柄的上端口上,而如果盖板与手柄上端口配合位置出现偏差,则会严重影响梳柄的美观性及牢固度;总之,上述问题的存在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组装完毕后梳柄的整体质量,造成梳柄的报废率高、合格率低下,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梳柄的生产成本,降低了企业的生产利润。
[0004]因此,提供一种专用于上述梳柄的自动装配机显得尤为必要,而能实现手柄的自动移取则是必不可少的,并且,为了使底盖b能容易的与手柄a对齐,也需要在底盖输送过来之前将手柄角度转动至适合的位置。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生产效率尚、能有效提尚广品的合格率的梳柄自动装配焊接机的手柄移取与定位机构。
[0006]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梳柄自动装配焊接机的手柄移取与定位机构,所述梳柄自动装配焊接机具有能间歇式转动的转盘,该转盘边缘间隔布置有多个操作工位,每个操作工位上均设置有用于插置手柄的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移取与定位机构包括能将手柄移动并插置在模座上的移取机构及能使手柄转动至设定位置的定位机构,所述移取机构及定位机构均设于转盘的边缘且所述定位机构位于移取机构的下游。
[0007]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模座包括第一模座及第二模座,第一模座上具有向上布置的能自手柄下端口插入的限位柱,该限位柱上部成型为圆柱形,该限位柱下部的外周面成型为与手柄下端口的形状相匹配的限位部;第二模座上下贯通并具有向上布置的套管,且套管的内径大于手柄的外径。本发明中需要用到的是第一模座,即移取机构将手柄移动并插置在第一模座的限位柱上,然后定位机构对手柄进行转动使手柄的下端口插置在限位部上,由于手柄的下端口成型为非圆形,这样就可以通过限位部与手柄下端口的插配来实现手柄角度的定位。
[0008]作为改进,所述移取机构包括手柄输送机构、第一基座、第一推块及第一承接块,所述第一基座靠近转盘布置,所述第一推块能上下移动的设于第一基座上,且该第一推块的前侧开有上下贯通的供手柄竖直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承接块能前后移动的设于第一推块上,且第一承接块上设有纵向布置的供手柄竖直穿过的第二通孔,该第二通孔上端与所述手柄输送机构输出端相对应。
[0009]具体的,第一基座上具有两块竖直并间隔布置的竖板,两竖板的顶部通过一横板连接。两竖板的内侧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一滑轨,对应的,第一推块的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与第一滑轨导向配合的第一滑块,第一推块下方设置有能驱动第一推块上下移动的第二气缸。第一推块的上表面后侧设置有垂直于第一滑轨方向布置的第二滑轨,对应的,第一承接块的底部设置有与第二滑轨导向配合的第二滑块,第一推块后侧设置有能驱动第一承接块前后移动的第三气缸。
[0010]上述手柄输送机构包括振动盘及与该振动盘的输出口连接的输送软管。
[0011]再改进,所述移取机构还包括能对手柄的进料与否进行控制的限位机构,该限位机构包括第二承接块、第一限位件及第一气缸,所述第二承接块设于第一基座上方并开有上下贯通的供手柄竖直穿过的第三通孔,该第三通孔的上端口与手柄输送机构的输出口相对接,该第三通孔的下端口与第二通孔相对应;所述第一限位件包括第一连接板及第一限位柱,所述第一限位柱设于第一连接板前侧,所述第二承接块上开有供第一限位柱插入第三通孔中的第四通孔,且第三通孔中对应能伸入两根将手柄夹持其中的第一限位柱,所述第一气缸设于第一连接板后侧并能驱动第一连接板前后移动,从而使第一限位柱插入或退出第二承接块的第三通孔中。
[0012]作为优选,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第二基座、转动头、能驱动该转动头上下移动的移动组件及能驱动该转动头旋转的转动组件,所述第二基座靠近转盘布置,所述移动组件设于第二基座顶部并下端与转动头驱动连接,所述转动组件设于第二基座的侧部并与转动头转动连接。
[0013]优选地,所述的移动组件包括连接柱及第四气缸,第四气缸设于第二基座顶部并活塞杆朝下布置,所述连接柱竖直布置并上端与第四气缸的活塞杆驱动连接,所述连接柱的下端与转动头连接。
[0014]优选地,所述的转动组件包括旋转套筒、第一电机、主动轮、从动轮及传动带,所述连接柱上端能转动的设于第四气缸下方,所述旋转套筒套设于连接柱外周,所述旋转套筒外周设置有能使连接柱随套筒转动并能相对于套筒上下移动的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主动轮连接,所述从动轮套设于旋转套筒外周,所述传送带连接于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
[0015]优选地,所述第二基座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及设于该第二支撑板顶部的安装架,第一支撑板竖直布置于转盘附近,第二支撑板设于第一支撑板顶部,且第二支撑板的前部位于第一支撑板的前侧,第二支撑板的的后部位于第一支撑板的后侧。安装架包括间隔布置的前板及后板,该前板与后板的顶部之间设置有顶板,该前板与后板的中部之间连接有中板。
[0016]具体的,顶板底部设置有一连接件,该连接件内部中空并底部具有供连接柱伸出的间隙,连接柱的顶部设置有能将连接柱上端限位在连接件中的限位圈。旋转套筒通过一轴承能转动的设于中板上,第一电机设于第一支撑板后侧并连接于第二支撑板下方,主动轮设于第一支撑板上方,第一支撑板上开有供第一电机的电机轴穿过的缺口。
[0017]作为改进,所述旋转套筒上开有纵向布置的第一长孔,对应的,连接柱的外周壁上连接有能穿过该第一长孔的第二限位柱,该第二限位柱与第一长孔共同构成所述的第二限位件。当第一电机通过主动轮及从动轮带动旋转套筒转动时,连接柱在第二限位柱的拨动下随旋转套筒转动,从而带动转动头转动,当第四气缸驱动连接柱上下移动时,旋转套筒不动,而第二限位柱可沿第一长孔上下移动,不影响转动头的上下移动。
[0018]再改进,所述第二基座的前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光电开关,该第一光电开关的位置与所述模座的下部相对应。当手柄移取机构将手柄移取至第一模座上,且位置移动准确,即手柄的下端恰好套置在第一模座的限位部上时,第一光电开关与手柄相对应,此时,第四气缸及第一电机不运行;当手柄在移动至第一模座上后下端口没有与限位部对齐时,第一光电开关检测到后传达相应信号给装配机的总控制器,使第四气缸驱动转动头向下移动紧抵在手柄上端,然后第一电机驱动旋转套筒带动转动头转动,从而使手柄转动至下端口与限位部对齐并套置在限位部上。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在梳柄自动装配焊接机运行时,本发明的手柄移取机构先将手柄移动并插置在模座上,此时,手柄在模座上的角度可能与后续底盖输送过来的角度无法对齐,于是,在定位机构处,将手柄旋转至适宜的角度,从而使手柄处于上端的通孔与底盖上的管状体相对齐状态,提尚梳柄组装的精确度;与现有技术中的人工组装过程相比,本发明使用方便、大大提高了梳柄的组装效率,且由于全程由总控制程序自动操控运行,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影响,手柄与底盖对齐准确,使同批次生产的梳柄具有较高的品质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梳柄的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生产利润。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背景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梳柄自动装配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模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取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图4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图5的分解图;
[0026]图7为图6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7]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定位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9为图8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30]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梳柄自动装配焊接机包括装配平台1、转盘2、用于驱动转盘2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手柄移取机构3、手柄定位机构4、底盖移取机构5、检测机构6、焊接机构7及成品输出机构8。装配平台I用于为梳柄的组装提供操作平台,转盘2设于该装配平台I上,本实施例中梳柄的自动组装过程即在该转盘2上完成,转盘2的边缘间隔布置有多个操作工位21,每个操作工位21上均设置有用于插置手柄a的模座9。本实施例的移取机构3靠近转盘2边缘设置,用于将手柄a移取并插置在转盘2边缘的模座9上,定位机构4也靠近转盘2边缘设置并按照转盘2的转动方向位于移取机构3的下游,用于将手柄a转动至设定的角度,以使手柄上端口的位置与即将输送过来的底盖角度对齐,提高装配精度。
[0031]如图3所示,模座9包括第一模座91及第二模座92,第一模座91上具有向上布置的能自手柄a下端口插入的限位柱911,该限位柱911上部成型为圆柱形,手柄a下端口的形状大致为一长形孔状,限位柱911下部的外周面成型为与手柄a下端口的形状相匹配的限位部912,设置长形孔和限位部912归根结底是为了在放置手柄a时,使手柄a上的通孔al处于特定的位置,便于在底盖b过来时使手柄a上的通孔al与底盖b上的管状体b2对齐。第二模座92上下贯通并具有向上布置的套管921,且套管921的内径大于手柄a的外径。第一模座91用于初步组装手柄a与底盖b,第二模座92在焊接手柄a与底盖b时使用,即本实施例中只需使用到第一模座91。
[0032]在本实施例中,移取机构3用于将手柄a移取至转盘2边缘的第一模座91上。如图4?7所不,移取机构3包括手柄输送机构35、第一基座32、第一推块33及第一承接块34,第一基座32靠近转盘2布置,该第一基座32上具有两块竖直并间隔布置的竖板321,两竖板321的顶部通过一横板322连接。第一推块33能上下移动的设于第一基座32上,且该第一推块33的前侧开有上下贯通的供手柄a竖直穿过的第一通孔331,第一承接块34能前后移动的设于第一推块33上,且第一承接块34上设有纵向布置的供手柄a竖直穿过的第二通孔341,该第二通孔341上端与手柄输送机构35的输出端相对应,手柄输送机构35包括振动盘351及与该振动盘351的输出口连接的输送软管352。
[0033]具体的,第一基座32两竖板321的内侧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一滑轨323,对应的,第一推块33的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与第一滑轨323导向配合的第一滑块332,第一推块33下方设置有能驱动第一推块33上下移动的第二气缸36。第一推块33的上表面后侧设置有垂直于第一滑轨323方向布置的第二滑轨333,对应的,第一承接块34的底部设置有与第二滑轨333导向配合的第二滑块342,第一推块33后侧设置有能驱动第一承接块34前后移动的第三气缸37。本实施例中的手柄移取机构3还包括能对手柄a的进料与否进行控制的限位机构38,该限位机构38包括第二承接块381、第一限位件382及第一气缸383,第二承接块381设于横板322上方并开有上下贯通的供手柄a竖直穿过的第三通孔3811,该第三通孔3811的上端口与输送软管352的下端口相对接,该第三通孔3811的下端口与第二通孔341相对应。第一限位件382包括第一连接板3821及第一限位柱3822,第一限位柱3822设于第一连接板3821前侧,第二承接块381上开有供第一限位柱3822插入第三通孔3811中的第四通孔3812,且第三通孔3811中对应能伸入两根将手柄a夹持其中的第一限位柱3822,第一气缸383设于第一连接板3821后侧并能驱动第一连接板3821前后移动,从而使第一限位柱3822插入或退出第二承接块381的第三通孔3811中。当操作平台I上的装配过程发生失误时,第一气缸383在控制程序的操纵下将第一限位柱3822插入第三通孔3811中,将输送过程中的手柄a夹住并防止其继续向下输送;待操作平台I上的装配过程正常进行时,第一气缸383驱动第一限位柱3822退出第三通孔3811,手柄a继续输送;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限位机构38还可以用来控制手柄a的输送速度。
[0034]本实施例的梳柄自动装配焊接机运行过程中,上述第二气缸36驱动第一推块33向上移动,接着第三气缸37驱动第一承接块34向后移动,此时,第二通孔341的上端口与第三通孔3811的下端口对齐,第二通孔341的下端口被第一推块33的上表面堵住,即此时,手柄a可依次通过输送软管352、第三通孔3811进入第二通孔341内,然后,第二气缸36驱动第一推块33向下移动并使第一通孔331的下端口与转盘2上的第一模座91相对应,接着第三气缸37驱动第一承接块34向前移动,此时,第二通孔341的下端口与第一通孔331的上端口对齐,从而使手柄a穿过第一通孔331套置在第一模座91的限位柱911上。
[0035]在本实施例中,定位机构4用于将手柄a转动至手柄a上端的通孔al与底盖b上的管状体b2相对齐状态。如图8、9所示,本实施例的定位机构4包括第二基座41、转动头42、能驱动该转动头42上下移动的移动组件43及能驱动该转动头42旋转的转动组件44。第二基座41靠近转盘2布置,移动组件43设于第二基座41顶部并下端与转动头42驱动连接,转动组件44设于第二基座41的侧部并与转动头42转动连接。移动组件43包括连接柱431及第四气缸432,第四气缸432设于第二基座41顶部并活塞杆朝下布置,连接柱431竖直布置并上端与第四气缸432的活塞杆驱动连接,连接柱431的下端与转动头42连接。
[0036]转动组件44包括旋转套筒441、第一电机442、主动轮443、从动轮444及传动带445,连接柱431上端能转动的设于第四气缸432下方,旋转套筒441套设于连接柱431外周,旋转套筒441外周设置有能使连接柱421随套旋转筒转动并能相对于旋转套筒上下移动的第二限位件,第一电机442的输出轴与主动轮443连接,从动轮444套设于旋转套筒441外周,传送带445连接于主动轮443与从动轮444之间。具体的,第二基座41包括第一支撑板411、第二支撑板412及设于该第二支撑板412顶部的安装架413,第一支撑板411竖直布置于转盘2附近,第二支撑板412水平的设于第一支撑板411顶部,且第二支撑板412的前部位于第一支撑板411的前侧,第二支撑板412的的后部位于第一支撑板411的后侧。安装架413包括间隔布置的前板4131及后板4132,该前板4131与后板4132的顶部之间设置有顶板4133,该前板4131与后板4132的中部之间连接有中板4134。顶板4133底部设置有一连接件45,该连接件45内部中空并底部具有供连接柱431伸出的间隙451,连接柱431的顶部设置有能将连接柱431上端限位在间隙4 51中的限位圈43 3。
[0037]旋转套筒441通过一轴承能转动的设于中板4134上,第一电机442设于第一支撑板411后侧并连接于第二支撑板412下方,主动轮443设于第一支撑板411上方,第一支撑板411上开有供第一电机442的电机轴穿过的缺口 4111。旋转套筒441上开有纵向布置的第一长孔4411,对应的,连接柱431的外周壁上连接有能穿过该第一长孔4411的第二限位柱4311,该第二限位柱4311与第一长孔4411共同构成第二限位件。当第一电机442通过主动轮443及从动轮444带动旋转套筒441转动时,连接柱431在第二限位柱4311的拨动下随旋转套筒441转动,从而带动转动头42转动,当第四气缸432驱动连接柱431上下移动时,旋转套筒441不动,而第二限位柱4311可沿第一长孔4411上下移动,不影响转动头42的上下移动。连接柱431的下端连接有一内部中空的套管434,转动头42的上端具有向上延伸的插接柱421,该插接柱421能上下移动的插接在套管434的下端,具体的,套管434的内腔中设置有第二弹簧435,该第二弹簧435的上端与连接柱431下端相抵,该第二弹簧435的下端与插接柱421的上端相抵,从而使转动头42始终保持向下弹出的状态;套管434的外壁上设置有纵向布置的第二长孔4341,对应的,插接柱421的外周设置有能伸出第二长孔4341的螺钉,从而使插接柱421能上下移动的设于套管434上,采用上述结构,在转动头42抵压手柄a的上端时可产生一定的弹力,便于调节手柄a的转动角度。第二基座41的前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光电开关46,该第一光电开关46的位置与第一模座91的下部相对应。
[0038]当手柄移取机构3将手柄a移取至第一模座91上,且位置移动准确,即手柄a的下端恰好套置在第一模座91的限位部912上时,第一光电开关46与手柄a相对应,此时,第四气缸432及第一电机442不运行;当手柄a在移动至第一模座91上后下端口没有与限位部912对齐时,第一光电开关46检测到后传达相应信号给装配机的总控制器,使第四气缸432驱动转动头42向下移动紧抵在手柄a上端的底盖b上,然后第一电机442驱动旋转套筒441带动转动头42转动,从而使手柄a转动至下端口与限位部912对齐并套置在限位部912上。
【主权项】
1.一种梳柄自动装配焊接机的手柄移取与定位机构,所述梳柄自动装配焊接机具有能间歇式转动的转盘,该转盘边缘间隔布置有多个操作工位,每个操作工位上均设置有用于插置手柄的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移取与定位机构包括能将手柄移动并插置在模座上的移取机构及能使手柄转动至设定位置的定位机构,所述移取机构及定位机构均设于转盘的边缘且所述定位机构位于移取机构的下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梳柄自动装配焊接机的手柄移取与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座包括第一模座及第二模座,第一模座上具有向上布置的能自手柄下端口插入的限位柱,该限位柱上部成型为圆柱形,该限位柱下部的外周面成型为与手柄下端口的形状相匹配的限位部;第二模座上下贯通并具有向上布置的套管,且套管的内径大于手柄的外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梳柄自动装配焊接机的手柄移取与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取机构包括手柄输送机构、第一基座、第一推块及第一承接块,所述第一基座靠近转盘布置,所述第一推块能上下移动的设于第一基座上,且该第一推块的前侧开有上下贯通的供手柄竖直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承接块能前后移动的设于第一推块上,且第一承接块上设有纵向布置的供手柄竖直穿过的第二通孔,该第二通孔上端与所述手柄输送机构输出端相对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梳柄自动装配焊接机的手柄移取与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座上具有两块竖直并间隔布置的竖板,两竖板的顶部通过一横板连接;两竖板的内侧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一滑轨,对应的,所述第一推块的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与第一滑轨导向配合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推块下方设置有能驱动第一推块上下移动的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推块的上表面后侧设置有垂直于第一滑轨方向布置的第二滑轨,对应的,所述第一承接块的底部设置有与第二滑轨导向配合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推块后侧设置有能驱动第一承接块前后移动的第三气缸。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梳柄自动装配焊接机的手柄移取与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取机构还包括能对手柄的进料与否进行控制的限位机构,该限位机构包括第二承接块、第一限位件及第一气缸,所述第二承接块设于第一基座上方并开有上下贯通的供手柄竖直穿过的第三通孔,该第三通孔的上端口与手柄输送机构的输出口相对接,该第三通孔的下端口与第二通孔相对应;所述第一限位件包括第一连接板及第一限位柱,所述第一限位柱设于第一连接板前侧,所述第二承接块上开有供第一限位柱插入第三通孔中的第四通孔,且第三通孔中对应能伸入两根将手柄夹持其中的第一限位柱,所述第一气缸设于第一连接板后侧并能驱动第一连接板前后移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梳柄自动装配焊接机的手柄移取与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第二基座、转动头、能驱动该转动头上下移动的移动组件及能驱动该转动头旋转的转动组件,所述第二基座靠近转盘布置,所述移动组件设于第二基座顶部并下端与转动头驱动连接,所述转动组件设于第二基座的侧部并与转动头转动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梳柄自动装配焊接机的手柄移取与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组件包括连接柱及第四气缸,该第四气缸设于第二基座顶部并活塞杆朝下布置,所述连接柱竖直布置并上端与第四气缸的活塞杆驱动连接,所述连接柱的下端与转动头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梳柄自动装配焊接机的手柄移取与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组件包括旋转套筒、第一电机、主动轮、从动轮及传动带,所述连接柱上端能转动的设于第四气缸下方,所述旋转套筒套设于连接柱外周,所述旋转套筒外周设置有能使连接柱随套筒转动并能相对于套筒上下移动的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主动轮连接,所述从动轮套设于旋转套筒外周,所述传送带连接于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梳柄自动装配焊接机的手柄移取与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套筒上开有纵向布置的第一长孔,对应的,连接柱的外周壁上连接有能穿过该第一长孔的第二限位柱,该第二限位柱与第一长孔共同构成所述的第二限位件。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梳柄自动装配焊接机的手柄移取与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座的前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光电开关,该第一光电开关的位置与所述模座的下部相对应。
【文档编号】B29C65/78GK105835357SQ201610257013
【公开日】2016年8月10日
【申请日】2016年4月21日
【发明人】陈奇伟, 相琼颖
【申请人】宁波瑞孚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