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温的恒温式3d打印机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796551阅读:来源:国知局
石棉布。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温层材料选自橡胶泡沫。
[003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设置于所述打印机外壳(10)与所述打印机内壳
(12)之间的保温结构(11)氮气层或空气层;优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保温结构为氮气层。
[003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设置于所述打印机外壳(10)与所述打印机内壳
(12)之间的保温结构(11)为真空层。
[003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保温材料层通过打印机外壳(10)与打印机内壳(12)紧固夹住,实现了保温层的固定。
[0038]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保温材料层粘结于所述打印机外壳(10)与所述打印机内壳(12)之间,以实现保温层的固定。优选的,所述保温层(11)通过粘合胶水和粘合胶带粘合于所述打印机外壳(10)与所述打印机内壳(12)之间。
[0039]其中,所述粘合胶水优选为有机硅胶、酚醛树脂胶、脲醛树脂胶、环氧胶、聚酰亚胺胶、硅酮胶、502胶水、AB胶水、橡胶、聚硫橡胶、聚氨酯胶、氯丁橡胶、丁基橡胶、环氧树脂胶、不饱和树脂胶、酚醛树脂胶、聚丙烯酸树脂胶或聚氯乙烯树脂胶。
[0040]所述粘合胶带优选为双面胶带、透明胶带、BOPP胶带、布基胶带、牛皮纸胶带、美纹纸胶带、纤维胶带、PVC胶带或PE泡棉胶带。
[0041]所述保温结构(11)包覆于打印机内壳(12)表面,并结合打印机外壳(10),实现打印机的保温性能。
[0042]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复合保温壳体还包括贴附于打印机内壳的保温隔热布(13)。所述可调温的恒温式3D打印机的复合保温壳体的具体结构见图2,图2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即可调温的恒温式3D打印机的复合保温壳体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2中,10为打印机外壳、11为保温结构、12为打印机内壳、13为保温隔热布。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保温隔热布(13)的厚度为O?15mm,优选为0.1?10mm,所述保温隔热布(13)通过粘合胶水和粘合胶带粘合于所述打印机内壳(12),或通过螺丝固定于所述打印机内壳(12)。所述保温隔热布(13)的材质为玻璃纤维、陶瓷纤维、碳纤维、岩棉纤维、石棉纤维织物或毡。
[0043]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复合保温壳体还包括贴附于保温隔热布
(13)的金属箔层,所述金属箔优选为铝箔或锡箔,加有金属箔的隔热布可增强红外波的反射效果,降低红外吸收量,同时可隔绝腐蚀性气体对于打印机内壳的腐蚀,延长打印机的使用寿命。
[004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调温的恒温式3D打印机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打印室(9)内、用于加热所述打印室(9)的加热装置,所述芯片及控制显示单元(I)与所述加热装置相连,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设置于打印室(9)底部的电热元件(14)和靠近所述电热元件(14)设置的热风循环元件(15)。
[0045]在运行模式下,由芯片及控制显示单元(I)控制的电源向电热元件(14)及热风循环元件(15)供电,电热元件(14)随后产生热量加热打印室(9)内的空气,热风循环元件
(15)不断将加热的空气均匀吹散到整个打印室(9)的空间,确保加热的均匀可靠。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电热元件(14)为电阻式电热元件,在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电热元件(14)为碳纤维红外电热元件。
[0046]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热风循环元件(15)靠近所述电热元件(14)设置,位于电热元件(14)的上方、下方或周边。所述热风循环元件(15)包括风扇和用于支撑所述风扇的支架。
[004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调温的恒温式3D打印机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打印室(9)内、用于控制所述打印室(9)温度的控温装置,所述芯片及控制显示单元(I)与所述控温装置相连。所述控温装置包括开设于所述复合保温壳体的散热风扇(17)和设置于所述打印室(9)内的测温元件(16)。
[0048]所述控温装置的测温元件(16)可实时监测打印室(9)内部的温度。当温度超过设定温度时,电热元件(14)停止工作,散热风扇(17)开启。当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电热元件(14)开启,散热风扇(17)关闭。
[0049]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测温元件(16)设置于打印室(9)内,其个数为一个或一个以上,所述测温元件的个数与打印室(9)的容积相匹配,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测温元件为I个,设置于打印室(9)内的复合保温壳体上;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测温元件为4个,设置于打印室的一个对角面的四个顶点处,以便监测打印室(9)内部的温度是否均匀。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测温元件(16)为电阻式测温元件,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测温元件(16)为红外测温元件。
[005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3D打印机中散热风扇(17)开设于所述复合保温壳体,所述散热风扇(17)外侧设置有保温窗(18)。当打印室(9)的温度在设定温度时,所述保温窗(18)关闭,散热时,所述保温窗(18)自动打开。
[005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调温式3D打印机,打印室温度可变,可适应多种耗材替换连续打印的需求。并且,加热系统与温度控制系统与3D打印机主芯片相连,温度可实时显示修改设定。该可调温式3D打印机,有密封的复合保温壳体,减少了外部空气对打印机内部温湿度环境的影响,所述复合保温壳体降低了热量耗散,节约了资源。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调温式3D打印机的复合保温壳体降低了打印机噪音,优化了使用及工作环境。
[0052]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可调温的恒温式3D打印机,包括芯片及控制显示单元(I)、打印平台(2)、打印机门(3)、喷头(4)、熔融室(5)、进料步进电机(6)、打印耗材(7)、储丝卷盘(8)、打印室(9)、打印机外壳(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于所述打印机外壳(10)内侧或外侧的保温结构(11); 所述打印机外壳(10)和保温结构(11)构成所述3D打印机的复合保温壳体; 设置于所述打印室(9)内、用于加热所述打印室(9)的加热装置,所述芯片及控制显示单元(I)与所述加热装置相连; 设置于所述打印室(9)内、用于控制所述打印室(9)温度的控温装置,所述芯片及控制显示单元(I)与所述控温装置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保温壳体还包括打印机内壳(12),所述保温结构(11)设置于所述打印机外壳(10)和所述打印机内壳(1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保温壳体还包括贴附于打印机内壳的保温隔热布(13)和贴附于所述保温隔热布(13)的金属箔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设置于打印室(9)底部的电热元件(14)和靠近所述电热元件(14)设置的热风循环元件(1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循环元件(15)包括风扇和用于支撑所述风扇的支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温装置包括开设于所述复合保温壳体的散热风扇(17)和设置于所述打印室(9)内的测温元件(1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扇(17)外侧设置有保温窗(18)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温的恒温式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结构(11)为保温材料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温的恒温式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结构(11)为氮气层或空气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结构(11)为真空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温的恒温式3D打印机,包括芯片及控制显示单元(1)、打印平台(2)、打印机门(3)、喷头(4)、熔融室(5)、进料步进电机(6)、打印耗材(7)、储丝卷盘(8),打印室(9)、打印机外壳(1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打印机外壳(10)内侧或外侧的保温结构(11);所述打印机外壳(10)和保温结构(11)构成所述3D打印机的复合保温壳体;设置于所述打印室(9)内、用于加热所述打印室(9)的加热装置,所述芯片及控制显示单元(1)与所述加热装置相连;设置于所述打印室(9)内、用于控制所述打印室(9)温度的控温装置,所述芯片及控制显示单元(1)与所述控温装置相连。
【IPC分类】B29C67-00
【公开号】CN204505848
【申请号】CN201520058413
【发明人】康少璇
【申请人】广州市阳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29日
【申请日】2015年1月27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