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节能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89822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安全节能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炉灶,具体是一种安全节能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有的炉灶在灶体周围倾斜设置有钢管换热器,虽然此种炉灶有节能效果,但是效果不佳,而且使用过程中炉膛上部炉面很烫,不安全,甚至有的炉灶在水箱发生堵塞时会导致水箱压强很大,会发生水箱爆裂的可能,使用过程中很不安全,再者,特别是在学校工厂食堂内蒸饭、炒菜用的炉灶只能单用于炒菜或者煮饭,不仅蒸饭炒菜时间长,效率低,而且浪费能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节能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安全节能灶,其包括炉膛、设置于所述炉膛上部的锅圈座及设置于所述炉膛外侧的水箱,所述锅圈座倾斜设置于所述炉膛上部,所述炉膛外侧还设有数个回火管,该数个回火管垂直于所述炉膛底面设置,所述数个回火管与所述锅圈座连通设置;所述水箱设置于所述数个回火管外侧。此外,所述水箱上还设有一安全管,该安全管与所述水箱连通设置。具体的,所述安全管是一个高度为2nT6m的减压排气管。本发明中,所述炉膛从上向下还依次设有燃料进口、炉箅子及燃料灰收集装置,该燃料进口与所述炉膛连通设置,所述燃料灰收集装置与所述回火管连通设置。具体的,所述燃料灰收集装置外侧还设置有排烟管及清灰孔,所述排烟管及清灰孔均与所述燃料灰收集装置连通设置。其中,所述清灰孔包括与所述燃料灰收集装置前、后、左、右分别连通设置的四个清灰孔。具体的,所述燃料灰收集装置一侧还设有通风管,该通风管与所述燃料灰收集装置连通设置。具体的,所述水箱上还设有进水口、蒸汽出口、排污管及水位计,所述蒸汽出口设置于水箱上部,所述排污管与所述水箱底部连通设置。进一步的,所述水箱外侧还设有一隔热层。更进一步的,所述隔热层外侧及炉膛上部还设有外壳,该外壳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而成。本发明的一种安全节能灶,由于回火管垂直于所述炉膛底面设置,所以当火焰通过回火管时,不会导致炉膛上部炉面温度很高,从而显著减小了炉膛上部炉面烫伤使用者的可能,此外由于安全管与水箱连通设置,所以不会因水箱堵塞导致水箱内压强过大而发生水箱爆裂的危险,更加安全,在具体实践应用中,由于设有蒸汽出口,所以可以通过该蒸汽出口与数个待加热装置连接,待加热装置可以是蒸饭装置,也可以是水温加热装置等,这样可以通过使用一个炉灶来同时实现蒸饭、烧水等功能,有效利用燃料余热,更加节能。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发明的安全节能灶的剖视图。图2为本发明的安全节能灶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如图1及图2所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安全节能灶,其可以包括炉膛1、设置于所述炉膛I上部的锅圈座2及设置于所述炉膛I外侧的水箱3,所述锅圈座2倾斜设置于所述炉膛I上部,所述炉膛I外侧还设有数个回火管4,该数个回火管4垂直于所述炉膛I底面设置,所述数个回火管4与所述锅圈座2连通设置;所述水箱3设置于所述数个回火管4外侧。本发明由于回火管4垂直于所述炉膛I底面设置,所以当火焰通过回火管4时,不会导致炉膛I上部炉面温度很高,从而显著减小了炉膛I上部炉面烫伤使用者的可能。此外,所述水箱3上还可以设有一安全管5,该安全管5与所述水箱3连通设置。由于安全管5与水箱3连通设置,所以不会因水箱3堵塞导致水箱3内压强过大而发生爆裂的危险。具体的,所述安全管5可以是一个高度为2nT6m的减压排气管。该安全管5可以为热度无缝钢管,所以安全管5有很好的耐温、耐压性能,作为优选,安全管5的高度为3m,在具体使用过程中,也可以根据具体实践设计合理高度的安全管5。本发明中,所述炉膛I从上向下还可以依次设有燃料进口 6、炉箅子7及燃料灰收集装置8,该燃料进口 6与所述炉膛I连通设置,所述燃料灰收集装置8与所述回火管4连通设置。具体的,所述燃料灰收集装置8外侧还可以设置有排烟管9及清灰孔10,所述排烟管9及清灰孔10均与所述燃料灰收集装置8连通设置。燃料灰收集装置8外侧设置的排烟管9及清灰孔10可以保证燃烧充分,提高燃料的热量转换率,清灰孔10及时清灰保证供氧充足。其中,所述清灰孔10可以包括与所述燃料灰收集装置8前、后、左、右分别连通设置的四个清灰孔。这样设计保证了燃料灰清扫方便,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合适数量和位置的清灰孔10。具体的,所述燃料灰收集装置8 一侧还可以设有通风管11,该通风管11与所述燃料灰收集装置8连通设置。通风管11外侧可以设置一个风机(未图示),保证供氧充足,燃料燃烧充分,提高热量转换率。具体的,所述水箱3上还可以设有进水口 12、蒸汽出口 13、排污管14及水位计15,所述蒸汽出口 13设置于水箱3上部,所述排污管14与所述水箱3底部连通设置。由于水中含有钙镁化合物或者其他离子化合物及颗粒,在加热后会在水箱3底部形成污垢,排污管14设置在水箱3底部可以保证污垢清洗更加干净,当然也可以将排污管14设置在水箱3侧壁,但相对来说清洗难度稍大些,而且清扫不干净。所述水位计15可以采用透明玻璃制作而成,便于观察水箱3的水位。进一步的,所述水箱3外侧还可以设有一隔热层16。设置于水箱3外侧的隔热层16减少热量损失,更加节能。更进一步的,所述隔热层16外侧及炉膛I上部还可以设有外壳17,该外壳17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而成。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的外壳17不仅防腐性能好,使用寿命长,而且外形美观。本发明的安全节能灶在使用过程中,可以用炉膛I中燃料燃烧的火焰进行炒菜、煮饭或者烧水,同时火焰经过回火管4使回火管4温度升高,温度已经很高的回火管4通过热传递原理,将热量传递给设置在其外侧的水箱3,使水箱3内的水沸腾后产生蒸汽,蒸汽经过蒸汽出口 13通向待加热装置(未图示)进行燃料余热的利用,所述待加热装置可以是水温加热装置、蒸饭装置等,若水将要蒸发殆尽时,通过设置在水箱3上的进水口 12进行加水,而且,由于回火管4垂直于所述炉膛I底面设置,所以当火焰通过回火管4时,不会导致炉膛I上部炉面温度很高,同时,如果蒸汽通过蒸汽管的过程中发生堵塞,那么由于安全管5与水箱3连通,所以不会使水箱3内压强过大而发生水箱3爆裂的危险,本发明的安全节能灶更加节能及安全。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安全节能灶,包括炉膛(I)、设置于所述炉膛(I)上部的锅圈座(2)及设置于所述炉膛(I)外侧的水箱(3),其特征在于所述锅圈座(2)倾斜设置于所述炉膛(I)上部,所述炉膛(I)外侧还设有数个回火管(4),该数个回火管(4)垂直于所述炉膛(I)底面设置,所述数个回火管(4)与所述锅圈座(2)连通设置;所述水箱(3)设置于所述数个回火管(4)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节能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3)上还设有一安全管(5),该安全管(5)与所述水箱(3)连通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节能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管(5)是一个高度为2nT6m的减压排气管。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安全节能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膛(I)从上向下还依次设有燃料进口(6)、炉箅子(7)及燃料灰收集装置(8),该燃料进口(6)与所述炉膛(I)连通设置,所述燃料灰收集装置(8 )与所述回火管(4 )连通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全节能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灰收集装置(8)外侧还设置有排烟管(9 )及清灰孔(10 ),所述排烟管(9 )及清灰孔(10 )均与所述燃料灰收集装置(8)连通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全节能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灰孔(10)包括与所述燃料灰收集装置(8)前、后、左、右分别连通设置的四个清灰孔。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全节能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灰收集装置(8)—侧还设有通风管(11),该通风管(11)与所述燃料灰收集装置(8 )连通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节能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3)上还设有进水口(12)、蒸汽出口(13)、排污管(14)及水位计(15),所述蒸汽出口(13)设置于水箱(3)上部,所述排污管(14 )与所述水箱(3 )底部连通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安全节能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3)外侧还设有一隔热层(16)。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安全节能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16)外侧及炉膛(I)上部还设有外壳(17),该外壳(17)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而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炉灶,具体是一种安全节能灶;其包括炉膛、设置于所述炉膛上部的锅圈座及设置于所述炉膛外侧的水箱,所述锅圈座倾斜设置于所述炉膛上部,所述炉膛外侧还设有数个回火管,该数个回火管垂直于所述炉膛底面设置,所述数个回火管与所述锅圈座连通设置;所述水箱设置于所述数个回火管外侧;本发明的安全节能灶更加安全、节能。
文档编号F22B33/18GK103017206SQ20121050585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日
发明者肖鹏 申请人:贵州省贵阳白云锅炉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