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箱组件及蒸汽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36605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水箱组件及蒸汽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电器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箱组件及蒸汽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器设备也随之广泛应用。

目前,电蒸箱等蒸汽设备需要设置水箱组件,以便于提供水分供蒸汽使用。目前,水箱组件的供水通道及其连接部件一般位于水箱的底部,通过水的重力作用下使水箱内的水流入加热部位。

但是,这种结构的水箱组件在装折时不可避免的会有积水存在于供水通道及其连接部件处,在拆卸水箱时极易使积水流入设备内部,造成污然,严重影响安全卫生性能。并且,需要清洁设备内部,使得清洁效率不高。

因此,如何提高安全卫生性能及清洁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箱组件及蒸汽设备,以提高安全卫生性能及清洁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水箱组件,包括水箱,所述水箱上具有供水通道,所述供水通道位于所述水箱非底部的面板上;

还包括与所述供水通道连通,用于驱动液体流出及流入所述水箱的动力装置;

与所述供水通道连接且伸入所述水箱内部的吸管结构。

优选地,上述水箱组件中,所述动力装置为水泵。

优选地,上述水箱组件中,还包括与所述供水通道朝向所述水箱外部的一端连接的转接头;

所述转接头内具有能够开启及关闭所述供水通道的活塞组件。

优选地,上述水箱组件中,所述转接头包括:

滑动设置于所述供水通道内的活塞结构,所述活塞结构具有封闭所述供水通道的第一密封结构;

与所述供水通道的内壁轴向移动配合的顶管,所述顶管与所述活塞结构背向所述水箱内部的一端相抵;

用于向背向所述水箱内部的方向推动所述活塞结构的弹性部件。

优选地,上述水箱组件中,所述供水通道与所述顶管螺纹配合。

优选地,上述水箱组件中,所述转接头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供水通道与所述顶管之间的第二密封结构。

优选地,上述水箱组件中,所述活塞结构还具有滑动设置于所述供水通道内的密封活塞,所述顶管与所述密封活塞相抵;

所述第一密封结构设置于所述密封活塞上。

优选地,上述水箱组件中,所述弹性部件为一端与所述供水通道的内壁相抵,另一端与所述活塞结构相抵的弹簧。

优选地,上述水箱组件中,所述供水通道与所述吸管结构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结构。

优选地,上述水箱组件中,所述吸管结构远离所述供水通道的一端伸入所述水箱的底部。

优选地,上述水箱组件中,所述供水通道位于所述水箱侧面且靠近顶部的位置。

优选地,上述水箱组件中,所述水箱的顶部具有注水口结构。

优选地,上述水箱组件中,所述注水口结构包括开设于水箱的顶部面板上的注水口及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注水口上的弹性塞。

优选地,上述水箱组件中,还包括可拆卸连接所述水箱的水箱框。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蒸汽设备,包括水箱组件,所述水箱组件为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水箱组件。

优选地,上述蒸汽设备中,所述蒸汽设备为电蒸箱或蒸汽烤箱。

本发明提供的水箱组件,通过将供水通道设置于水箱非底部的面板上,避免了水箱中的液体(水)在重力作用下流动;增加动力装置及吸管结构,使得水箱内部的液体在动力装置的作用下经过吸管结构及供水通道流出或流入水箱,完成供水作用。当需要供水时,通过动力装置把水箱内的水经过供水通道及吸管结构引出水箱;当不需要供水时,通过动力装置把水路中剩余的水经过供水通道及吸管结构导入水箱内。本发明提供的水箱组件,避免了在供水通道及与其连接的连接部件内积水,使得供水通道附近无积水,进而避免了在装卸过程中积水流出而污染设备内部的情况,提高了设备整体的安全卫生性能;避免了清洁设备内部的积水,便于用户清洁水箱组件,节省了清洁时间,提高了清洁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蒸汽设备,包括水箱组件,水箱组件为如上述水箱组件。由于上述水箱组件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上述水箱组件的蒸汽设备也应具有同样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一一累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水箱组件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水箱组件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水箱组件去除顶管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水箱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水箱组件及蒸汽设备,以提高安全卫生性能及清洁效率。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箱组件,包括水箱8、动力装置及吸管结构7,水箱8上具有供水通道82,供水通道82位于水箱8非底部的面板上;动力装置与供水通道82连通,用于驱动液体流出及流入水箱8;吸管结构7与供水通道82连接且伸入水箱8内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水箱组件,通过将供水通道82设置于水箱8非底部的面板上,避免了水箱8中的液体(水)在重力作用下流动;增加动力装置及吸管结构7,使得水箱8内部的液体在动力装置的作用下经过吸管结构7及供水通道82流出或流入水箱8,完成供水作用。当需要供水时,通过动力装置把水箱8内的水经过供水通道82及吸管结构7引出水箱8;当不需要供水时,通过动力装置把水路中剩余的水经过供水通道82及吸管结构7导入水箱8内。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水箱组件,避免了在供水通道82及与其连接的连接部件内积水,使得供水通道82附近无积水,进而避免了在装卸过程中积水流出而污染设备内部的情况,提高了设备整体的安全卫生性能;避免了清洁设备内部的积水,便于用户清洁水箱组件,节省了清洁时间,提高了清洁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水箱8非底部的面板包括水箱8的顶部面板及侧面面板。

如图3及图4所示,吸管结构7与供水通道82朝向水箱8内部的一端连接。也可以与供水通道82的中间段连通。

优选地,动力装置为水泵。也可以选用其他动力装置,在此不再一一介绍且均在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水箱组件还包括转接头,转接头与供水通道82朝向水箱8外部的一端连接;转接头内具有能够开启及关闭供水通道82的活塞组件。

通过设置具有活塞组件的转接头,能够开启及关闭供水通道82,避免了拆卸水箱组件时水箱8内部的液体外溢,进一步方便了水箱组件的清洁。

如图3及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水箱组件中,转接头包括活塞结构、顶管1及弹性部件4。活塞结构滑动设置于供水通道82内,活塞结构具有封闭供水通道82的第一密封结构6;顶管1与供水通道82的内壁轴向移动配合,顶管1与活塞结构背向水箱8内部的一端相抵;弹性部件4用于向背向水箱8内部的方向推动活塞结构。在需要开启供水通道82时,顶管1与供水通道82的内壁轴向移动配合,顶管1推动活塞结构朝向水箱8内部移动,进而使得第一密封结构6远离供水通道82的开口处,达到供水通道82的开启;在需要关闭供水通道82时,顶管1与供水通道82的内壁轴向移动配合,顶管1远离活塞结构,活塞结构在弹性部件4的弹性恢复力作用下,背向水箱8内部移动,进而使得第一密封结构6封闭供水通道82的开口处,达到供水通道82的关闭。当然,也可以为其他结构,在此不再一一累述。

在本实施例中,供水通道82与顶管1螺纹配合,通过顶管1相对供水通道82的旋转,实现顶管1与供水通道82的内壁轴向移动配合的作用。也可以使供水通道82与顶管1过盈配合,通过外力直接推动顶管1实现顶管1与供水通道82的内壁轴向移动配合的作用。通过顶管1与供水通道82之间定位后完成顶管1顶住活塞结构的作用。

转接头还包括设置于供水通道82与顶管1之间的第二密封结构2。通过设置第二密封结构2,有效提高了供水通道82与顶管1之间的密封效果。

进一步地,活塞结构还具有滑动设置于供水通道82内的密封活塞3,顶管1与密封活塞3相抵;第一密封结构6设置于密封活塞3上。通过设置密封活塞3,方便了活塞结构与顶管1相抵,也方便了第一密封结构6的布置。

优选地,弹性部件4为一端与供水通道82的内壁相抵,另一端与活塞结构相抵的弹簧。在本实施例中,弹簧套设于密封活塞3的外侧。

为了进一步提高密封效果,供水通道82与吸管结构7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结构5。

上述第一密封结构6、第二密封结构2及第三密封结构5优选为密封圈。其中,第一密封结构6为套设于密封活塞3上的密封圈。

为了进一步提高水箱8中的液体利用率,吸管结构7远离供水通道82的一端伸入水箱8的底部。即,水箱8中的水能够在动力装置的作用下全部流出水箱8。

其中,水箱8的底部为在水箱组件正确安装于设备中后,靠近地面或水平位置较低的部位。

优选地,供水通道82位于水箱8侧面且靠近顶部的位置。通过上述设置,能够有效地降低水压对出水量的影响。

为了便于灌水,水箱8的顶部具有注水口结构81。

在本实施例中,注水口结构81包括开设于水箱8的顶部面板上的注水口及可拆卸的设置于注水口上的弹性塞。

优选地,弹性塞为圆形橡胶塞,注水口为圆形口,以便于通过旋转按压圆形橡胶塞完成注水口的封堵。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水箱组件,还包括可拆卸连接水箱8的水箱框9。通过上述设置,可以将水箱框9固定于设备内,仅通过水箱8相对于水箱框9的拆卸及安装完成水箱清理及灌水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蒸汽设备,包括水箱组件,水箱组件为如上述水箱组件。由于上述水箱组件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上述水箱组件的蒸汽设备也应具有同样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一一累述。

由水箱组件引出的液体,进入蒸汽设备的蒸汽发生器进行加热,进而产生水蒸气,实现蒸汽设备的蒸汽功能。

其中,蒸汽设备可以为电蒸箱或蒸汽烤箱。也可以为其他蒸汽设备,在此不再详细介绍且均在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水箱组件及其温度提醒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