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余热锅炉高压过热器防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93211发布日期:2018-06-28 03:56阅读:442来源:国知局
一种余热锅炉高压过热器防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锅炉,尤其涉及一种余热锅炉高压过热器防振装置。



背景技术:

CCPP(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主要是先将天燃气或其它可燃气体经燃气压缩机加压,与压送至燃烧室的空气混合燃烧,生成高温、高压的气体,经燃气透平机膨胀做功,推动燃气透平带动压缩机和外部负荷高速旋转,从燃气透平中排出的废气引至余热锅炉,产生高温、高压蒸汽驱动汽轮机,与燃气透平一起带动发电机发电。现有的余热锅炉沿烟气流动方向,布置有5个模块,其中模块1为高压过热器受热面。模块1采用顶部悬挂布置,模块纵向高度为17m,横向宽度为1.34m,为了固定模块中的受热面管子,在模块一标高7.2m、11.3m、15.4m三个位置分别设有防振固定带,用于防止管子受烟气冲刷后晃动。但防振固定带不能有效固定受热面,造成管子在固定带位置经常性被磨漏,严重时被磨断裂,造成爆管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余热锅炉高压过热器防振装置。对余热锅炉高压过热器模块进行有效固定,防止运行中模块受热面与固定支架的互磨,避免防振受热面被磨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余热锅炉高压过热器防振装置,由上下导套、支撑梁,支撑管、支撑横管、左右导套以及支撑座板组合而成;所述上下导套套在高压过热器竖管外部,上下导套侧面固接在支撑梁上,支撑管一端垂直固接在支撑梁侧面,另一端垂直固接在支撑横管侧面,左右导套一端套在支撑横管两端,左右导套的另一端固定在支撑座板上。

所述上下导套内径等于高压过热器竖管外径。

所述左右导套内径等于支撑横管外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对余热锅炉高压过热器模块进行有效固定,上下导套套在高压过热器竖管外部,左右导套套在支撑横管两端,高压过热器上下左右均可自由膨胀,但沿烟气流动方向不可移动,防止运行中模块受热面与固定支架的互磨,避免防振受热面被磨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俯视图。

图中:1-上下导套 2-支撑梁 3-支撑管 4-支撑横管 5-左右导套 6-支撑座板 7-高压过热器竖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余热锅炉高压过热器防振装置,由上下导套1、支撑梁2,支撑管3、支撑横管4、左右导套5以及支撑座板6焊接而成。

上下导套1采用无缝钢管制作,上下导套1内径等于高压过热器竖管7外径,上下导套1厚度为10mm,上下导套1套在高压过热器竖管7外部,高压过热器竖管7受热后可沿上下导套1上下移动。

支撑梁2采用腰厚为11.5mm的28C槽钢制作,上下导套1侧面焊接在支撑梁2背面。支撑管3采用φ168mm,厚度10mm的无缝钢管制作,支撑横管4采用φ219mm,厚度10mm的无缝钢管制作。4个支撑管3一端焊接在支撑梁2正面,支撑管3另一端焊接在支撑横管4侧面。

左右导套5采用厚度为10mm的无缝钢管制作,左右导套5内径等于支撑横管4外径,左右导套5套在支撑横管4两端,支撑横管可沿左右套管5左右移动。支撑横管4焊接在支撑座板6上,支撑座板6固定在操作间的墙体上。

本实用新型对余热锅炉高压过热器模块进行有效固定,上下导套1套在高压过热器竖管7外部,左右导套5套在支撑横管4两端,高压过热器上下左右均可自由膨胀,但沿烟气流动方向不可移动(前后不晃动)。多个本实用新型安装在余热锅炉高压过热器上,本实用新型可防止运行中模块受热面与固定支架的互磨,避免防振受热面被磨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上述实施例中所用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