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高温电站煤粉锅炉管道十字卡扣连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13034发布日期:2018-07-24 22:54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粉锅炉管道连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高温电站煤粉锅炉管道十字卡扣连结装置。



背景技术:

亚临界参数煤粉锅炉,单炉膛,平衡通风,Π型布置。在炉膛出口处,布置了屏式过热器,在水平烟道里,布置了高温过热器和高温再热器。为了减小屏式受热面的晃动,在屏式受热面前面布置了一根冷却定位管道,也叫“穿屏管”,该管道与屏式过热器之间需要连结起来,实现相对位置固定。但是原来的设计方案存在诸多问题,卡固方式是活动的,在运行中容易脱扣;卡固件形状复杂,冷却不足,容易高温下变形、脱落;卡固件安装复杂,维修技术要求高,卡固件需要焊接,施焊前后需要热处理。上述问题会造成冷却定位管道在失去支撑后下沉,下沉的管道与屏式过热器管道接触,发生碰撞和摩擦,造成屏过发生泄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高温电站煤粉锅炉管道十字卡扣连结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耐高温电站煤粉锅炉管道十字卡扣连结装置,包括第一卡扣本体和第二卡扣本体,所述第一卡扣本体和第二卡扣本体配合使用,第一卡扣本体和第二卡扣本体的一侧均安装有若干个半圆形卡箍,相邻的两个半圆形卡箍之间开设有螺纹通孔,第一卡扣本体和第二卡扣本体的内部开设有安装孔,位于第一卡扣本体最外端的半圆形卡箍的一端安装有卡块,第一卡扣本体和第二卡扣本体上开设有卡槽,第一卡扣本体和第二卡扣本体上的半圆形卡箍通过紧固螺栓固定,紧固螺栓上安装有螺帽。

优选的,所述卡块与卡槽配合使用。

优选的,所述第一卡扣本体、第二卡扣本体、卡块和半圆形卡箍均为一种不锈钢材料的构件,所述卡块与半圆形卡箍为一体熔融成型。

优选的,所述第一卡扣本体、第二卡扣本体、卡块和半圆形卡箍的外表面均喷涂有高温烤漆。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该耐高温电站煤粉锅炉管道十字卡扣连结装置,彻底改变连结结构的设计,将原来的承插式结构,改为手铐式卡扣结构,提高冷却定位管和屏式过热器管道之间的连结强度,提升连结结构的寿命,降低维护技术难度,减少发生管道之间碰撞和磨损导致泄漏的隐患,保证锅炉长期安全稳定运行,在高温环境下,保持长期耐高温性能,不发生变形、强度降低问题,采用卡扣设计,避免在安装和检修维护中大量使用焊接工艺,降低了技术难度;加强了管道的连结强度,提升了固定管屏之间相对位置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安装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的设计屏间冷却定位管连结装置示意图;

附图标记中:1-第一卡扣本体;2-第二卡扣本体;3-安装孔;4-半圆形卡箍;5-螺纹通孔;6-卡块;7-卡槽;8-紧固螺栓;9-螺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耐高温电站煤粉锅炉管道十字卡扣连结装置,包括第一卡扣本体1和第二卡扣本体2,第一卡扣本体1和第二卡扣本体1配合使用,第一卡扣本体1和第二卡扣本体1的一侧均安装有若干个半圆形卡箍4,相邻的两个半圆形卡箍4之间开设有螺纹通孔5,第一卡扣本体1和第二卡扣本体1的内部开设有安装孔3,位于第一卡扣本体1最外端的半圆形卡箍4的一端安装有卡块6,第一卡扣本体1和第二卡扣本体2上开设有卡槽7,第一卡扣本体1和第二卡扣本体2上的半圆形卡箍4通过紧固螺栓8固定,紧固螺栓8上安装有螺帽9,卡块6与卡槽7配合使用,第一卡扣本体1、第二卡扣本体2、卡块6和半圆形卡箍4均为一种不锈钢材料的构件,卡块6与半圆形卡箍4为一体熔融成型,第一卡扣本体1、第二卡扣本体2、卡块6和半圆形卡箍4的外表面均喷涂有高温烤漆。

工作原理:工作时,将安装孔3固定在煤粉锅炉管道十字式的横向管上,将两个半圆形卡箍4对应固定在煤粉锅炉管道十字式的竖向管上,便于对管道进行固定,相邻的两个半圆形卡箍4之间开设有螺纹通孔5,对立面的两个半圆形卡箍4通过紧固螺栓8固定,紧固螺栓8上安装有螺帽9,提高固定的稳定性,第一卡扣本体1、第二卡扣本体2、卡块6和半圆形卡箍4的外表面均喷涂有高温烤漆,具有较好的耐高温和抗腐蚀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