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U形换热管结构的MSR四流程再热管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87874发布日期:2018-10-02 18:36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四流程再热管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U形换热管结构的MSR四流程再热管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核电站饱和蒸汽汽轮机机组均要配置汽水分离再热器(moisture separator reheater,)MSR设备。汽水分离再热器是核电汽轮机组中的重要设备之一,它位于高压缸之后低压缸之前,用于除去循环蒸汽中的水分。由于核电的循环蒸汽接近饱和,并带有一定湿度,所以蒸汽离开高压缸后,排汽的湿度达到近10%。这样的湿度如不加以限制,进入低压缸后,湿度还会进一步增加到20%-24%,这无疑会对做圆周高速转动的低压缸叶片造成较大的破坏,并影响热效率。MSR通常采用双管束设计,即高、低压管束各一。汽水分离再热器低压管束的再热蒸汽一般来自高压缸抽汽。而高压管束再热蒸汽都来自新蒸汽,以获得及较高的出口温度,效率更高。经过再热的蒸汽可以大幅度提高机组的功率,增加机组的经济性。进而需要提供一种能解决由高压缸离开后的循环水蒸气中的水分,进而保证对低压缸叶片的保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蒸汽汽轮机机组中蒸汽离开高压缸进入低压缸后湿度会增加到20%-24%,会对做圆周高速转动的低压缸叶片造成较大的破坏,并影响热效率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应用于百万核电MSR的四流程再热管束。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半球形封头、加热蒸汽进汽隔板、加热蒸汽输入管、疏水排出管、管板、扫排气输出管、人孔组件和‘U’形管组件,‘U’形管组件包括一流程管束、二流程管束、三流程管束和四流程管束,半球形封头为封闭腔体,半球形封头的截面竖直设置,加热蒸汽输入管靠近半球形封头的顶部安装在半球形封头上,疏水排出管靠近半球形封头的底部安装在半球形封头上,且加热蒸汽输入管和疏水排出管均与半球形封头连通,加热蒸汽进汽隔板安装在半球形封头球形内侧壁和半球形封头的截面密封板之间,加热蒸汽进汽隔板与上部的半球形封头的内壁和截面密封板顶部组成一个加热蒸汽腔体,加热蒸汽进汽隔板与下部的半球形封头的内壁和截面密封板底部组成一个疏水腔体,一流程管束和二流程管束组成多个‘U’形管,三流程管束和四流程管束组成多个‘U’形管,加热蒸汽输入管与加热蒸汽腔体连通,一流程管束管体的入口端与加热蒸汽腔体连通,二流程管束出口端与疏水腔体连通,三流程管束的入口端与疏水腔体连通,四流程管束的出口端设有扫排气输出管,人孔组件安装在半球形封头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具有传热性能高、换热管不易破损、管束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等优点;

2、本实用新型采用四流程设计,不再有过冷以及因过冷而引发的管子损伤问题;

3、本实用新型中一流程管束8-1的多个管入口端呈长方形并排设置,二流程管束8-2的多个管出口端呈长方形并排设置,三流程管束8-3的多个管入口端呈长方形并排设置,四流程管束8-4的多个管出口端呈长方形并排设置,该管束结构具有设计简单,制造方便等特点。

4、本实用新型采用四流程管束设计,一流程管束8-1和二流程管束8-2凝结约75%的蒸汽,剩下的25%进入三流程管束8-3和四流程管束8-4其中5%-8%为扫排汽,排出MSR,进入高压加热器。采用四流程后,一流程管束8-1和二流程管束8-2采用较高的扫排汽比例,而在中间热负荷较小的管层采用5%-8%的扫排汽比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主视图,图2是‘U’形管组件8安装在管支撑板9上示意图,图3是一流程管束8-1的截面结构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图,图中箭头方向为一流程管束8-1、二流程管束8-2、三流程管束8-3和四流程管束8-4中蒸汽流动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带有U形换热管结构的MSR四流程再热管束,它包括半球形封头1、加热蒸汽进汽隔板2、加热蒸汽输入管3、疏水排出管6、管板4、扫排气输出管5、人孔组件7和‘U’形管组件8,‘U’形管组件8包括一流程管束8-1、二流程管束8-2、三流程管束8-3和四流程管束8-4,半球形封头1为封闭腔体,半球形封头1的截面竖直设置,加热蒸汽输入管3靠近半球形封头1的顶部安装在半球形封头1上,疏水排出管6靠近半球形封头1的底部安装在半球形封头1上,且加热蒸汽输入管3和疏水排出管6均与半球形封头1连通,加热蒸汽进汽隔板2安装在半球形封头1球形内侧壁和半球形封头1的截面密封板10之间,加热蒸汽进汽隔板2与上部的半球形封头1的内壁和截面密封板10顶部组成一个加热蒸汽腔体11,加热蒸汽进汽隔板2与下部的半球形封头1的内壁和截面密封板10底部组成一个疏水腔体12,一流程管束8-1和二流程管束8-2组成多个‘U’形管,三流程管束8-3和四流程管束8-4组成多个‘U’形管,加热蒸汽输入管3与加热蒸汽腔体11连通,一流程管束8-1管体的入口端与加热蒸汽腔体11连通,二流程管束8-2出口端与疏水腔体12连通,三流程管束8-3的入口端与疏水腔体12连通,四流程管束8-4的出口端设有扫排气输出管5,人孔组件7安装在半球形封头1上。

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带有U形换热管结构的MSR四流程再热管束,每个一流程管束8-1的管体与二流程管束8-2对应的一个管体连通构成一个‘U’形管,每个三流程管束8-3的管体与四流程管束8-4对应的一个管体连通构成一个‘U’形管。其它结构与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带有U形换热管结构的MSR四流程再热管束,一流程管束8-1和二流程管束8-2组成的多个‘U’形管套在三流程管束8-3和四流程管束8-4组成的多个‘U’形管外部,一流程管束8-1、二流程管束8-2、三流程管束8-3和四流程管束8-4均插装在管板4和截面密封板10上。其它结构与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带有U形换热管结构的MSR四流程再热管束,它还包括多个管支撑板9,多个管支撑板9均布安装在一流程管束8-1、二流程管束8-2、三流程管束8-3和四流程管束8-4上。其它结构与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带有U形换热管结构的MSR四流程再热管束,一流程管束8-1的多个管入口端程长方形并排设置,二流程管束8-2的多个管出口端程长方形并排设置,三流程管束8-3的多个管入口端程长方形并排设置,四流程管束8-4的多个管出口端程长方形并排设置。其它结构与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或四相同。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在四流程管束8-4的出口端设置热电偶测温装置,可以根据温度变化来控制扫排汽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