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发生系统和蒸汽消毒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87870发布日期:2018-10-02 18:36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蒸汽发生系统和蒸汽消毒柜。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常见的蒸汽消毒柜,其蒸汽发生系统所产出的蒸汽湿度较大,将其向消毒工作区域输出后,会造成消毒工作区域温升速度慢,且容易在消毒工作区域产生水垢。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蒸汽发生系统,旨在降低蒸汽发生系统所输出的蒸汽的湿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蒸汽发生系统用于蒸汽消毒柜,并包括:供水泵,所述供水泵的进水口用以与所述蒸汽消毒柜的储水箱连通;蒸汽发生器,具有蒸汽出口,所述供水泵的出水口与所述蒸汽发生器连通;以及汽水分离器,具有进汽口、出汽口和通水口,所述进汽口与所述蒸汽出口连通,所述出汽口用以与所述蒸汽消毒柜的消毒工作区域连通,所述通水口与所述蒸汽发生器的下端连通。优选地,所述汽水分离器内设有液位监测器,以监测所述汽水分离器内的液位情况;所述蒸汽发生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液位监测器和所述供水泵均电连接,且所述控制器用以根据所述液位监测器所监测到的液位情况控制所述供水泵的工作状态。优选地,所述蒸汽发生系统还包括回水泵,所述回水泵的进水口与所述蒸汽发生器的下端连通,所述回水泵的出水口用以与所述储水箱连通。优选地,所述蒸汽发生系统还包括安装盒,所述蒸汽发生器、汽水分离器、供水泵和回水泵集成在所述安装盒上。优选地,所述蒸汽发生器和汽水分离器均设置在所述安装盒内,所述供水泵和回水泵均安装在所述安装盒的外侧面。优选地,所述安装盒包括盒本体、及活动盖合所述盒本体的盒盖,所述蒸汽发生器和汽水分离器均设置在所述盒本体内,所述供水泵和回水泵均安装在所述盒本体的外侧面。优选地,所述汽水分离器位于所述蒸汽发生器的远离所述供水泵和回水泵的一侧。优选地,所述供水泵的进水口和所述回水泵的出水口通过第一三通管与所述储水箱连通;及/或所述供水泵的出水口和所述回水泵的进水口通过第二三通管与所述蒸汽发生器的下端连通。优选地,所述蒸汽发生器、所述汽水分离器、所述供水泵和所述回水泵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安装盒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蒸汽消毒柜,包括:柜体,内设有消毒工作区域;储水箱,安装于所述柜体;以及前述的蒸汽发生系统,所述蒸汽发生系统安装于所述柜体,且所述蒸汽发生系统的供水泵的进水口与所述储水箱连通,所述蒸汽发生系统的汽水分离器的出汽口与所述蒸汽消毒柜的消毒工作区域连通。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方面可通过汽水分离器将蒸汽发生器所产生的湿蒸汽进行冷凝,降低了蒸汽的湿度,实现了向蒸汽消毒柜的消毒工作区域中输出含水量较低的蒸汽,从而有利于提高蒸汽消毒柜的消毒工作区域的温升速度,提高蒸汽消毒柜的消毒速度,并且能减少消毒工作区域内的水垢以及在被消毒物品上产生的水印;另一方面,汽水分离器所冷凝得到的冷凝水会直接滴落到与蒸汽发生器所连通的液面上,从而实现对冷凝水的回收利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蒸汽消毒柜一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蒸汽消毒柜的蒸汽发生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蒸汽发生系统的汽水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汽水分离器的前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蒸汽发生系统100汽水分离器1壳体1a壳本体1b连通管11进汽口12出汽口13通水口14冷凝板15第一安装孔16第二安装孔17进汽凸部171上端板172第一侧板200供水泵300回水泵400安装盒401盒本体402安装翻边403发生器安装部500第一三通管600第二三通管700上联管800下联管3柜体31内胆32外壳4储水箱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蒸汽发生系统、以及一种具有该蒸汽发生器的蒸汽消毒柜。参照图1至图3,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蒸汽消毒柜包括柜体3、储水箱4和蒸汽发生系统10,其中,柜体3内设有消毒工作区域,储水箱4和蒸汽发生系统10均安装于柜体3,且蒸汽发生系统10包括:供水泵200,供水泵200的进水口与储水箱4连通;蒸汽发生器(图未示),具有蒸汽出口,供水泵200的出水口与蒸汽发生器连通;以及汽水分离器100,具有进汽口11、出汽口12和通水口13,进汽口11与蒸汽出口连通,出汽口12与蒸汽消毒柜的消毒工作区域连通,通水口13与蒸汽发生器的下端连通。不失一般性,本实施例中,柜体3包括内胆31、及间隔包覆内胆31的外壁面的外壳32,所述消毒工作区域形成于内胆31内,储水箱4和蒸汽发生系统10均设置在内胆31与外壳32之间,以避免储水箱4和蒸汽发生系统10对内胆31内部空间的占用,同时可通过外壳32对储水箱4和蒸汽发生系统10形成保护。另外,本实施例中,通常地,汽水分离器100的进汽口11通过一上联管700与蒸汽发生器的蒸汽出口连通,汽水分离器100的通水口13通过一下联管800与蒸汽发生器的下端连通。本实施例中,具体地,当蒸汽发生系统10工作时,在供水泵200的作用下,储水箱4内的水被抽入蒸汽发生器中,继而蒸汽发生器将水进行蒸发处理后形成湿蒸汽,并将湿蒸汽输出至汽水分离器100中;继而,汽水分离器100将湿蒸汽进行冷凝,以通过冷凝干燥的方式降低蒸汽的湿度,再实现向蒸汽消毒柜的消毒工作区域中输出含水量较低的蒸汽。另外,本实施例中,由于汽水分离器100的通水口13与蒸汽发生器的底部连通,而使得汽水分离器100与蒸汽发生器之间形成了连通器,故而,汽水分离器100所冷凝得到的冷凝水会直接滴落到与蒸汽发生器所连通的液面上,从而实现对冷凝水的回收利用。进一步地,汽水分离器100内设有液位监测器,以监测汽水分离器100内的液位情况;蒸汽发生系统10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与液位监测器和供水泵200均电连接,且控制器用以根据液位监测器所监测到的液位情况控制供水泵200的工作状态。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由于汽水分离器100与蒸汽发生器之间形成了连通器,因此,汽水分离器100和蒸汽发生器内液位是同升同降的,故而可通过汽水分离器100内的液位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蒸汽发生器内的液位;当然,由于蒸汽发生器中的气压通常比汽水分离器100中的气压要高,因此,汽水分离器100内的液位会比蒸汽发生器内的液位高一些。本实施例中,具体地,当液位监测器监测到汽水分离器100内的液位达到预设液位时,控制器将控制供水泵200关闭,而停止向蒸汽发生器内供水;而当液位监测器监测到汽水分离器内的液位低于预设液位时,控制器将控制供水泵200持续工作向蒸汽发生器内供水,以提高蒸汽发生器内的液位,并实现蒸汽发生器内液位的维持。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与蒸汽发生器形成连通器的汽水分离器100内增设液位监测器,从而使得控制器可间接监测蒸汽发生器内的液位情况,进而控制供水泵200的工作情况,以实现蒸汽发生器内液位的维持,从而使得蒸汽消毒柜的蒸汽产出量稳定,进而避免蒸汽消毒效果受影响。参照图3和图4,进一步地,该汽水分离器100包括壳体1,进汽口11、出汽口12和通水口13均设置在壳体1上,且进汽口11与出汽口12之间设有冷凝板14;液位监测器则包括设于壳体1内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第二电极位于第一电极上方;可以理解,当第二电极也被水淹没时,第二电极可经水与第一电极导通,从而使液位监测器向控制器发送一个关闭供水泵的电信号,以控制供水泵停止供水;而当第二电极未被水淹没时,第二电极与第一电极之间的电连接会断开,从而使液位检测器向控制器发送一个打开供水泵的电信号,以控制供水泵开启供水,从而实现蒸汽发生器内的液位维持。然本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液位监测器还可设置为设置在壳体1内的非接触式液位传感器,该非接触式液位传感器可在所监测到的液位达到预设液位时,向控制器发出用以关闭供水泵的电信号。进一步地,壳体1上设有呈贯穿设置的第一安装孔15和第二安装孔16,第一电极密封安装在第一安装孔15上,第二电极密封安装在第二安装孔16上,如此,可便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在壳体1上的装拆。然本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还可贴附安装在壳体1的内表面,如此,通常需要先将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安装在用以成型壳体1的材料的预设位置上,再将壳体1成型。进一步地,壳体1包括壳本体1a和连通管1b,进汽口11、出汽口12和冷凝板14均设在壳本体1a上,连通管1b的一端连通壳本体1a的下端,另一端的管口为所述通水口13;第一电极设在连通管1b上,第二电极设在壳本体1a上。可以理解,连通管1b的内径通常小于壳本体1a的内径,如此,相较于壳本体1a的下端直接与蒸汽发生器连通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方案可减少汽水分离器100的下部供水。另外,通常地,蒸汽发生器的高度高于汽水分离器100的壳本体1a,连通管1b的增设还可保证汽水分离器100可连通蒸汽发生器上较低的位置。优选地,壳本体1a的下端呈朝下渐缩的漏斗形设置;可以理解,漏斗形可便于水在壳本体1a下端的汇聚,并使得在排水时,壳本体1a内的水可全部经由连通管1b排出。另外,优选地,第一电极靠近通水口13设置,以便于第一电极被水没过。进一步地,进汽口11和出汽口12均朝向上方开设,冷凝板14则自上朝下延伸。具体地,冷凝板14可以竖直朝下延伸,也可以倾斜朝下延伸。本实施例中,由于进汽口11和出汽口12均朝上开设,因此蒸汽自进汽口11进入壳体1内需要经冷凝板14转折之后,才会从出汽口12进入蒸汽消毒柜的消毒工作区域,可以理解,转折有利于延长蒸汽在壳体1内的时间,从而延长蒸汽中水汽在冷凝板14上冷凝的时间,提高冷凝效果。优选地,冷凝板14上开设有多个通汽孔,如此,可增加冷凝板14与蒸汽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冷凝效果。进一步地,壳体1的上端部分朝上凸起而形成有进汽凸部17,进汽口11开设在进汽凸部17上端,出汽口12旁设于进汽凸部17,冷凝板14邻接于进气凸部的边缘。可以理解,进汽凸部17的设置可进一步延长蒸汽的冷凝路径,从而进一步提高冷凝效果。进一步地,进汽凸部17具有上端板171、及供冷凝板14所邻接的第一侧板172,上端板171的一端与第一侧板172连接,且上端板171的另一端在远离第一侧板172的方向上呈朝下倾斜延伸,进汽口11开设于上端板171。可以理解,上端板171的倾斜设置,一方面可使得蒸汽倾斜进入进汽凸部17,并且可在进入进汽凸部17之后打在第一侧板172上,从而通过第一侧板172进行初步冷凝,然后再通过冷凝板14进行进一步的冷凝,从而提高冷凝效果;另一方面,由于汽水分离器100通常旁设于蒸汽发生器,上端板171的倾斜设置,可使得进汽口11倾斜朝上开设,换言之,进汽口11会偏向于蒸汽发生器开设,从而便于进汽口11与蒸汽发生器的蒸汽出口的连通。参照图2,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蒸汽发生系统10还包括回水泵300,回水泵300的进水口与蒸汽发生器的下端连通,回水泵300的出水口用以与储水箱4连通。可以理解,回水泵300的增设,可使得在蒸汽消毒柜完成消毒作业之后,由回水泵300将蒸汽发生器和汽水分离器100内的水抽走,以避免水在蒸汽发生器和汽水分离器100中长时间停留而产生细菌等。另外,本实施例中,回水泵300将水回排至储水箱4内,可避免水的浪费。进一步地,蒸汽发生系统10还包括安装盒400,蒸汽发生器、汽水分离器100、供水泵200和回水泵300集成在安装盒400上,如此,可实现蒸汽发生系统10的模块化,从而便于蒸汽发生系统10整体地安装至蒸汽消毒柜的柜体3上。本实施例中,优选地,蒸汽发生器和汽水分离器100均设置在安装盒400内,供水泵200和回水泵300则均安装在安装盒400的外侧面,如此,一方面实现了蒸汽发生器、汽水分离器100、供水泵200和回水泵300等各部件在安装盒400上的合理摆放,有利于实现蒸汽发生系统10的小型化,另一方面可在使得蒸汽发生器和汽水分离器100能得到安装盒400保护的同时,通过将供水泵200和回水泵300显露在安装盒400外,来提高了供水泵200和回水泵300与蒸汽消毒柜的水管路之间的连接。进一步地,安装盒400包括盒本体401、及活动盖合盒本体401的盒盖,蒸汽发生器和汽水分离器100均设置在盒本体401内,供水泵200和回水泵300均安装在盒本体401的外侧面。可以理解,盒盖的活动设置,可方便对位于安装盒400内的部件进行维修或更换。本实施例中,盒盖可与盒本体401可拆卸连接,也可与盒本体401转动连接,只要盒盖可相对盒本体401活动打开即可。另外,本实施例中,盒本体401开口的相对两边缘各向外延伸设有一安装翻边402,以便于安装盒400与柜体3的连接;通常地,该安装翻边402可通过螺钉锁附结构固定于柜体3,当然,该安装翻边402还可但不限于通过卡扣结构、铆接结构等固定于柜体3。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汽水分离器100位于蒸汽发生器的远离供水泵200和回水泵300的一侧,如此,供水泵200和回水泵300均无需设置跨设汽水分离器100的连接管,即可实现与蒸汽发生器之间的连通,从而提高了蒸汽发生器与供水泵200和回水泵300之间连接的便利性。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供水泵200的进水口和回水泵300的出水口通过第一三通管500与储水箱4连通,如此,相较于供水泵200的进水口和回水泵300的出水口各自通过独立的连接管路实现与储水箱4连接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方案可使得供水泵200和回水泵300共用一个连接管路来与储水箱4连接,从而简化蒸汽发生系统10的结构。类似地,本实施例中,供水泵200的出水口和回水泵300的进水口通过第二三通管600与蒸汽发生器的下端连通。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仅设置有所述第一三通管500,或者仅设置有所述第二三通管600,如此,亦可一定程度上简化蒸汽发生系统10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蒸汽发生器、汽水分离器100、供水泵200和回水泵300均与安装盒400可拆卸连接,以便于蒸汽发生器、汽水分离器100、供水泵200和回水泵300的维修和更换。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仅将蒸汽发生器、汽水分离器100、供水泵200和回水泵300中的一者、两者或者三者设置为与安装盒400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中,蒸汽发生器、汽水分离器100、供水泵200和回水泵300中的任一个均可但不限于通过卡扣结构、螺钉锁附结构、铆接结构等连接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来实现与安装盒400的连接;以蒸汽发生器的安装为例(见图2),安装盒400上设有发生器安装部403,该发生器安装部403具体为设置在安装盒400内部的管夹和螺钉孔。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