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热水热能吸收转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14798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废热水热能吸收转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能转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废热水热能吸收转换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沐浴业的热水主要通过锅炉烧热水,而每天浴室内使用过的废热水都被排放掉,至使大量的热能白白的流失,浪费了大量的能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能将沐浴后废热水的热能充分吸收利用的热能转换装置。
本实用新型它包括有进出水口、管道,管道分为废热水流动管道和自来水流动管道,自来水流动管道设在废热水管道内腔,废热水管道和设在废热水管道内腔的自来水流动管道的接头处连通有三通管,三通管内设有隔离板,隔离板将三通管分隔为前、后两部分,其前、后两部份分别与废热水流动管道、自来水流动管道相连通,自来水的进出水口与废热水的进出水口的设置互为反向对流。
隔离板采用橡胶密封圈,密封圈上设有与自来水流动管道相吻合的通孔。
设在废热水流动管内腔的自来水流动管道至少2根,且采用金属紫铜细管。
废热水管道进水采用水泵导入。
本实用新型由于将废热水中的热能转换给冷自来水,并用反向对流技术使冷热交换率达到90%以上,节约了能源,减少成本,增加利润,且减少了空气污染。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是三通弯管前端,2是隔离片,3是三通弯管后端,4是废热水进口,5是自来水出口,6是废热水出口,7是自来水进口,8是废热水流通管道,9是水泵。
具体实施方案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有多根管道连接而成的废热水流通管道8,在管道8内设有多根自来水流动水管,废热水管道8和设在管道8内腔的自来水流动水管接头处连通一个三通弯管,三通弯管内的台阶处设有隔离板2,将三通管分隔为前、后1、3两部分,且分别与自来水流通管道、废热水流动管道相连通,形成废热水和自来水的各自流通。
隔离板2是一像胶密封圈,其上设有与自来水管道根数相吻合的通孔,或与废热水管道8相吻合的通孔。废热水流动管道端部分别设有自来水进出口5、7和废热水进出口4、6。废热水进出水口与自来水的进出水口的设置互为反向,即废热水从管道一端进入,自来水从管道另一端进入,使两股水反向对流。
废热水进水通过水泵导入进水口4。
自来水管采用多根金属紫铜细管。
原理当转换热能时,采用水泵9将废热水打入废热水进口4,由于隔离板2的作用,废热水经过三通前端1连通直自从废热水出水口流出,自来水从进水口7进入设在废热水管8内的多根进水管内,自来水管穿过隔离板2的通孔进入三通弯管的后端3,直至转换成净热水,从出口5处流出再使用。由于多根细小的金属紫铜管的导入速度快,自来水流动管设在废热水管8中,且是反向对流,使热能转换速度更快,效果更好,实际转换可达90%以上。
权利要求1.一种废热水热能吸收转换装置,它包括有进出水口,管道,其特征在于,管道分有废热水流动管道和自来水流动管道,自来水管道设在废热水管道内腔,废热水管道和设在废热水管道内的自来水流动管道的接头处连通有三通管,三通管内设有隔离板,将三通管分隔为前、后两部分,前、后两部份分别与废热水流动管道、自来水流动管道相连通,自来水的进出水口与废热水的进出水口的设置是互为反向对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热水热能吸收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隔离板采用橡胶密封圈,密封圈上设有与自来水流动管道相吻合的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热水热能吸收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设在废热水流动管内腔内的自来水流动管道至少2根,且采用金属紫铜细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热水热能吸收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废热水管道进水采用水泵导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废热水热能吸收转换技术领域,包括有进出水口、管道,管道分为废热水流动管道和自来水流动管道,自来水流动管道设在废热水管道内腔,废热水管道和设在废热水管道内腔的自来水流动管道的接头处连通有三通管,三通管内设有隔离板,隔离板将三通管分隔为前、后两部分,其前、后两部分分别与废热水流动管道、自来水流动管道相连通,自来水的进出水口与废热水的进出水口的设置互为反向对流,本实用新型由于将废热水中的热能转换给冷自来水,并用反向对流技术使冷热交换率达到90%以上,节约了能源,减少成本,增加利润,且减少了空气污染。
文档编号F28D7/00GK2611855SQ0322102
公开日2004年4月14日 申请日期2003年4月9日 优先权日2003年4月9日
发明者周贵胜 申请人:周贵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