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14791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热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在制冷/热泵中,热交换器是一种必要的部件。目前,常用的热交换器有壳管式和板式。壳管式换热器体积大,笨重,制冷剂充注量较多;而板式换热器因为板材较薄,通道较窄,对水质的要求较高,它要求水的腐蚀性要很小,水中的杂质不能超过一定值,同时水的温度不能过高,否则极易结垢,较窄的通道使制冷剂充注量较少,一般需在系统中加配储液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热交换器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热交换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热交换器,包括热交换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由内外壁组成的环行封闭筒体,筒体上部和下部设有与内外壁之间筒腔相通的接口,热交换管由下而上盘旋缠绕在内外壁之间的筒腔中,其上下管口穿过筒体外壁伸出筒体。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它不仅克服了现有热交换器,尤其是解决了现有壳管式热交换器换热效果不佳,体积大,笨重,制冷剂充注量较多,而板式热交换器抗腐蚀性较差,易堵,还需在系统中加配储液罐的问题。由于本实用新型中,水在热交换管内流动时不断改变方向,扰动较大,使其与筒腔中逆向流动的制冷剂换热效果好。本实用新型即可作为蒸发器,又可作为冷凝器用于制冷/热泵的工质与水之间的热交换。


图1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另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中1,筒体外壁;2,筒体内壁;3,上部接口;4,下部接口;5,热交换管;6,上管口;7,下管口;8,中央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描述
由图1可见,本实用新型由一个环行封闭筒体,筒体上设有与筒体外壁1和筒体内壁2之间筒腔相通的上部接口3和下部接口4,热交换管5由下而上盘旋缠绕在内外壁之间的筒腔中,其上管口6和下管口7穿过筒壁伸出筒体。在本实施例中,筒体上的上部接口3和下部接口4均设置在筒体外壁1上。
本实施例做为蒸发器使用时,制冷剂从环行封闭筒体下部接口4进入筒腔中,吸热蒸发后,由上部接口3导出;被冷却水从上管口6盘旋缠绕的热交换管5中,放热降温后,由下管口7排出。做冷凝器使用时,制冷剂从环行封闭筒体上部接口3进入筒腔中,放热冷凝后,从下部接口4排出;冷却水或需要加热的水从下管口7进入盘旋缠绕的热交换管5中,被加热升温后,由上管口6排出。由于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筒腔要比壳管式换热器空腔小,制冷剂的充注量要比壳管式的少。
由图2可见,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筒体上的下部接口4设置在筒体内壁2上,与内外壁之间筒腔相通,中央接管8置于内外壁中间形成的柱形空间并伸出筒体上端。
本实施例作为一种带储液器的冷凝器使用时,高温高压的制冷剂从环行封闭筒体上部接口3进入筒腔,放热冷凝后由下部接口4通过置于筒体内壁中间形成的柱形空间中央的中央接管8排出,冷却水或需要加热的水从下管口7进入盘旋缠绕的热交换管5中,被加热升温后,由上管口6排出。
具体实施时,筒腔中盘旋缠绕的热交换管5可以为单根金属管,也可以为多根金属管;它们盘旋缠绕时的曲率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由多根金属管盘绕时,可以采用并联,也可以采用串联。并联时,各管上管口可以连通后由一根上管口6穿过筒体外壁1伸出筒体,也可以由各管上管口6分别穿过筒体外壁1伸出筒体;各管下管口可以连通后由一根下管口7穿过筒壁伸出筒体,在筒腔内呈并联状,也可以由各管下管口7分别穿过筒体外壁1伸出筒体,在筒体外各管上管口及下管口分别通过管路相互沟通,形成并联。串联时,各管口首尾之间相互沟通,由一根上管口6穿过筒体外壁1伸出筒体和一根下管口7穿过筒壁伸出筒体,在筒腔内呈串联状;也可以由各管上管口6分别穿过筒体外壁1伸出筒体,各管下管口7也分别穿过筒体外壁1伸出筒体,在筒体外各管口首尾之间通过管路相互沟通,形成串联。
权利要求1.一种热交换器,包括热交换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由内外壁组成的环形封闭筒体,筒体上部和下部设有与内外壁之间筒腔相通的接口,热交换管由下而上盘旋缠绕在内外壁之间的筒腔中,其上下管口穿过筒体外壁伸出筒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体上部和下部设置的与筒腔相通的接口均设在筒体的外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体上部和下部设置的与筒腔相通的接口,其中,筒体上部的接口设在外壁上,筒体下部的接口设在筒体内壁并由环形封闭筒体中间形成的柱形空间伸出筒体上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盘旋缠绕在内外壁之间的热交换管为单根金属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盘旋缠绕在内外壁之间的热交换管为至少两根金属管,它们的上管口分别穿过筒体外壁伸出筒体,下管口分别穿过筒体外壁伸出筒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盘旋缠绕在内外壁之间的热交换管为至少两根金属管,各管的上管口相互沟通,下管口相互沟通,它们在筒腔内呈并联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盘旋缠绕在内外壁之间的热交换管为至少两根金属管,各管口首尾之间相互沟通,它们在筒腔内呈串联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交换器,包括一个由内外壁组成的环行封闭筒体,筒体上部和下部设有与内外壁之间筒腔相通的接口,热交换管由下而上盘旋缠绕在内外壁之间的筒腔中,其上下管口分别伸出筒体。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它克服了现有壳管式热交换器换热效果不佳,体积大,笨重,制冷剂充注量较多,而板式热交换器抗腐蚀性较差,易堵,还需在系统中加配储液罐的问题。由于本实用新型中,水在热交换管内流动时不断改变方向,扰动较大,使其与筒腔中逆向流动的制冷剂换热效果好。本实用新型既可作为蒸发器,又可作为冷凝器用于制冷/热泵的工质与水之间的热交换。
文档编号F28D7/10GK2608927SQ0322088
公开日2004年3月31日 申请日期2003年4月3日 优先权日2003年4月3日
发明者游英 申请人:游雄, 游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