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64591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器,属于散热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散热器主要是通过工作介质(水、蒸气等)加热后,传递到散热元件的表面,以热辐射或对流的方式加热空气以达到给房间采暖和升温的目的。现有的对流式散热器由于散热元件本身结构以及外罩结构的不合理,使得散热器的进气口过小,气流通过散热元件阻力大,因而换热效率不高,散热器散热量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原有散热器换热效率不高、散热量小的缺陷,提供一种换热效率高,空气阻力小、冷空气进入量大、散热量大的散热器。本实用新型散热器针对以上缺陷,以全新的散热元件结构,外罩结构,大幅度地提高换热效率,提高散热量。
本专利申请对流式散热器,主要原理是利用空气被加热后由于比重轻会上浮的特点,在散热元件、散热器的结构加以创新使之更加符合空气动力学原理,以达到产生更大散热能力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散热器,包括有带进出水接头7的散热元件1,散热元件1上还设有排气阀6,其特特殊之处在于散热元件1外设有外罩4,外罩4前方设有进风口5,外罩4的进风口5处固定散热元件1,散热元件1后表面与外罩4的后背板12内壁之间形成一个有一定空间的热腔8,外罩4上方设有出风口,外罩4的下方为封闭式底壳3,热腔8内的热气只能向上从出风口流出,而不能向下从底壳3流出;所述散热元件1由圆形工作介质流动管9穿插散热片10构成,散热片10为二次翻边翅片,流动管9穿入散热片中,流动管9与散热片10过盈连接;所述散热片10采用单列式结构,散热片10沿翅片长度方向一字排列有孔,散热元件为薄形片状结构;所述散热元件1通过螺钉或卡簧安装固定在散热器外罩4中的进风口5位置上,散热元件1的进出水接头7固定在外罩4的侧部或底部,在散热元件的上部焊排气阀6,与散热器的外罩联连;所述出风口是位于散热器的外罩4上部的上出风口2和正面侧上部的前出风口11,为在外罩4上制成的各种形式的孔,孔的面积不小于散热器上水平截面积的85%;散热器外罩4的底壳3是完全封闭的,其结构可以是与后背板12一体,或与后背板及侧面连接成封闭的;进风口5与散热元件1之间的缝隙用保温材料密封;散热元件1中相邻的流动管9并联而成,采用分配器13与并联的流动管9相连接,单程中并联的流动管为一个管路单元,各个单元之间的连接采用串连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散热元件1采用单列的铜管铝翅片二次翻边散热元件换热效率高,空气阻力小、冷空气进入量大,有利于提高散热量;散热器在散热元件后面与后背板之间形成热腔8,热腔是冷空气经过翅片间缝隙后经加热形成的一个高温空气区,由于热气流的上升,造成热腔局部压力小于大气压,散热元件前的冷空气不断地被吸入热腔,在冷空气被吸入过程中,跟铝翅片接触被加热,热腔存在促使气流加速循环,因此增大了散热器的散热量。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图2图1的A-A结构剖视示意图;图3图1的俯视图;图4图2的I处放大示意图;图5散热元件1的结构示意图;图6图5的左视图;图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散热元件1结构示意图;图8图7的左视图。
散热元件1、上出风口2、底壳3、外罩4、进风口5、排气阀6、进出水接头7、热腔8、流动管9、散热片10、前出风口11、后背板12、分配器13。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考图1-6,本实施例的散热器,包括有带进出水接头7的散热元件1,散热元件1上还设有排气阀6,散热元件1外设有外罩4,外罩4前方设有进风口5,散热元件1位于外罩4前方的进风口5处,散热元件1后表面与外罩4的后背板12内壁之间形成一个有一定空间的热腔8,外罩4上方设有出风口,出风口是位于散热器的外罩4上部的上出风口2和正面侧上部的前出风口11,外罩4的下方为封闭式底壳3,即热腔8内的热气只能向上从出风口2流出,而不能向下从底壳3流出;
散热元件1由圆形工作介质流动管9穿插散热片10构成,流动管9是水流的通道,流动管9为铜管,散热片10采用铝薄用级进模具冲制成二次翻边翅片,铝片二次翻增加与铜管接触面积,换热效率高,流动管9穿入散热片中后,用机械涨管的方式使流动管9与散热片10过盈连接,永不松动;散热片10采用单裂式结构(即散热片沿翅片长度方向有一排孔,沿宽度方向只有一孔),散热片10沿翅片长度方向一字排列有孔,由于翅片采用单裂式结构,因此散热元件可以作成薄形片状结构,很长、很宽、很薄,由于采用二次翻边翅片,因此,片与片之间缝隙均匀,利于减少空气进入的阻力,由于工作介质是在流动管9中流动,将翅片快速加热,用翅片来增大换热面积;这种结构散热元件传热系数极高,散热元件1通过螺钉或卡簧安装固定在散热器外罩4中的进风口位置上;散热元件1的进出水接头7,固定在外罩4的侧部或底部,在散热元件的上部焊有排气阀6,与散热器的外罩联连;出风口为在外罩4上制成各种形式的孔,或有各种形式孔的塑料件构成,孔的面积应尽可能的大,至少不应小于散热器上水平截面积的85%为准,它是为加热上升后的空气形成的一个通道;与一般对流器不同的是本散热器外罩4的底壳3是完全封闭的,其作用是阻止空气从底部进入,从而使空气进入热腔必须通过散热元件,其结构可以是与后背板12一体经折弯而成,或与后背板及侧面连接而成;本散热器的外罩4主要作用是散热器能与墙体安装、固定,散热器外罩4本身带出风口2或能与出风口连接,外罩的进风口可固定进风口格栅,外罩还可固定散热元件1,外罩还与散热元件1形成热腔,有利于热气上升;进风口5是室内冷空气进入的地方,即进风要从散热器前面板的下方进入,冷空气必须从散热元件1的散热片10翅片之间的缝隙进入热腔;散热元件1采用单列的铜管铝翅片二次翻边散热元件换热效率高,空气阻力小、冷空气进入量大,有利于提高散热量;本实用新型散热器为大面积前面板下部进风结构,本专利的底壳是完全封闭的,冷空气只能从散热器的前面板下部的进风口5进入,大面积的进风口5保证了冷空气进入热腔的阻力小,温度高且均匀,进风口5与散热元件1之间的缝隙必须用保温材料密封,防止冷空气与热腔8短路。
本实用新型散热器有热腔结构,有后背板12的散热器在散热元件后面与后背板之间形成一个热腔8,没有后背板的散热元件与墙体之间形成一个热腔,热腔的空间应适当,太小进入热腔的空气升力小影响散热量,太大则热腔内空气上升速度慢同样影响散热量,热腔是冷空气经过翅片间缝隙后经加热形成的一个高温空气区,由于热气流的上升,造成热腔局部压力小于大气压,因此,散热元件前的冷空气能源源不断的被吸入热腔,在冷空气被吸入的过程中,由于冷空气跟铝翅片接触而被加热,由于热腔的存在促使气流加速循环,因此增大了散热器的散热量,本专利的特点上散热元件的一侧形成热腔。
本实用新型对流散热器的工作流程,对流散热器工作介质可以是水或蒸气等,工作介质通过进出水接头7与外管路相连接,打开阀门后,工作介质进入散热元件1中,在流动管9铜管中流动的介质很快将热传递给散热片10铝翅片,在散热元件1表面形成一个被加热空气包覆的高温空气层,由于热空气比重小,产生上升气流,由于散热元件后面的热腔8底部是封闭的,热气流上升后,形成热腔内气压低于大气压,因此,散热元件前面的冷空气就源源不断地被吸入散热元件翅片之间而被加热,进入热腔上升,从出风口处散到室内,周而复使,就形成了冷空气从下部进气口处进入,从出风口处排出的气体循环流动,从而加热空气达到采暖的目的。
本专利的水路串联结构可以上单程、双程或若干回程的,与主进水管连接可侧面上进下出或异侧进出或下进下出等多种方式。
实施例2参考图7-8,本实施例的散热器与本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用新型散热器遵循单程等面积并联原则,要保证散热元件1中,水在铜管中的流速与外连管道相同,可通过散热元件1相邻的铜管并联而成,采用几根铜管并联,主要是通过计算主管道的过水接面积,与散热元件中单根铜管的过水截面积,可能采取的是单根、双根、叁根、肆根、伍根等,用铜制分配器13与并联的铜管相连接,图7表示四根并联结构;本实用新型散热器为全程水路串联结构,将单程中并联的铜管看成一个管路单元,各个单元之间的连接采用串连的结构,即可以把几根并联的细铜管看成面积等效的一根粗铜管,全程串联结构的散热元件可以保证各铜管之间介质的流速与外连接管道中基本相同,流速易于控制,且散热器出风口温度均匀。
权利要求1.一种散热器,包括有带进出水接头(7)的散热元件(1),散热元件(1)上还设有排气阀(6),其特征在于散热元件(1)外设有外罩(4),外罩(4)前方设有进风口(5),外罩(4)的进风口(5)处固定散热元件(1),散热元件(1)后表面与外罩(4)的后背板(12)内壁之间形成一个有一定空间的热腔(8),外罩(4)上方设有出风口,外罩(4)的下方为封闭式底壳(3)。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元件(1)由圆形工作介质流动管(9)穿插散热片(10)构成,散热片(10)为用级进模具冲制成的二次翻边翅片,流动管(9)穿入散热片中,流动管(9)与散热片(10)过盈连接。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10)采用单裂式结构,散热片(10)沿翅片长度方向一字排列有孔,散热元件为薄形片状结构。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元件(1)通过螺钉或卡簧安装固定在散热器外罩(4)中的进风口(5)位置上,散热元件(1)的进出水接头(7),固定在外罩(4)的侧部或底部,在散热元件的上部焊有排气阀(6),与散热器的外罩联连。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是位于散热器的外罩(4)上部的上出风口(2)和正面侧上部的前出风口(11),为在外罩(4)上制成的各种形式的孔,孔的面积不小于散热器上水平截面积的85%。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散热器外罩(4)的底壳(3)是完全封闭的,其结构可以是与后背板(12)一体,或与后背板及侧面连接成封闭的。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进风口(5)与散热元件(1)之间的缝隙用保温材料密封。
8.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散热元件(1)中相邻的流动管(9)并联而成,采用分配器(13)与并联的流动管(9)相连接,单程中并联的流动管为一个管路单元,各个单元之间的连接采用串连的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器,属于散热装置技术领域。一种散热器,包括有带进出水接头7的散热元件1,散热元件1上还设有排气阀6,其特特殊之处在于散热元件1外设有外罩4,外罩4前方设有进风口5,外罩4的进风口5处固定散热元件1,散热元件1后表面与外罩4的后背板12内壁之间形成一个有一定空间的热腔8,外罩4上方设有出风口,外罩4的下方为封闭式底壳3。本实用新型换热效率高,空气阻力小、冷空气进入量大,有利于提高散热量;热腔的存在促使气流加速循环,因此增大了散热器的散热量。
文档编号F28D1/04GK2738191SQ20042004058
公开日2005年11月2日 申请日期2004年5月12日 优先权日2004年5月12日
发明者范小川 申请人:烟台日江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