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儿童开启打火机压电式点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65910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儿童开启打火机压电式点火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电式打火机,尤其涉及一种防儿童开启打火机压电式点火装置。
背景技术
本申请是在申请人已经申请并被授权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公告号为CN2775498Y(
公开日为2006年4月26日)、名称为“一种防儿童开启打火机压电式点火装置”专利基础上的改进,在上述专利中,当时没有设计气体控制压头,其实这样不但无法在最佳时间控制打火机在点火过程中的闭气和放气,甚至造成无法正常工作。
另外,在上述专利中,点火行槽是正倒“L”型,在实际工作中,储能弹簧对撞击锤的压力致使撞击轴会沿着能力释放窗的下斜边做侧向运动,使撞击轴和导向轴的横向距离最大化。当打火机进行点火解锁第一次按下储能管时,撞击轴和导向轴下行到行槽结构的底部,同时撞击轴和导向轴的横向距离也最大化,此时,因为点火行槽底部和控制行槽底部的横向距离大大小于撞击轴和导向轴的最大距离,撞击轴会侧向压迫点火行槽相应的一边,所以,这种“L”型点火行槽的下部的一边会对撞击轴产生反冲力,由于产生的这种横向反冲力和复位弹簧向上力的同时存在,导向轴在上行时会产生偏向,导致导向轴垂直上行的设计要求很难达到,从而影响机构的灵敏度,甚至可能原路返回,导致无效操作。
还有,其中环形控制行槽的上端是一段斜坡状的直线行槽,这样当打火机的其他零件存在较大公差或安装公差时,导电储能管和传动头之间会产生空隙,这样导致部分空转,不但给用户一种不适的感觉,而且也降低了打火机性能。而环形控制行槽的止回槽的止回边为垂直边,在返回时很容易发生误差,导致导向轴原路返回。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儿童开启打火机压电式点火装置,它不但可以保证打火机正常工作,而且可以有效控制打火机在点火过程中的闭气和放气,提高了打火机的性能。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儿童开启打火机压电式点火装置,它包括导电储能管、机芯和设置在机芯上用以控制导电储能管运转的行槽结构,在所述导电储能管上设置有撞击锤、用以控制撞击锤运转的撞击轴和控制导电储能管运转的导向轴,在所述行槽结构上设置有环形控制行槽和点火行槽,导电储能管位于行槽结构内,所述导向轴和撞击轴分别位于所述环形控制行槽和点火行槽内,所述环形控制槽由下行槽、下行转向槽、上行止回槽和上行转向槽组成,其中,在所述导电储能管的上端设有气体控制压头。
所述气体控制压头的位置根据导电储能管的旋转角度和打火机放气压板的位置确定。
在点火行槽的下部设置有用于减缓撞击轴侧向弹力的弹力减缓区。
所述点火行槽为“「”型,所述弹力减缓区是位于“「”型点火行槽的右下侧延伸出的三角槽。所述三角槽,其中一边是所述“「”型点火行槽的底边的右侧延伸,另一边切于所述“「”型点火行槽右下边。
所述点火行槽为倒“」”型,所述弹力减缓区是位于倒“」”型点火行槽的左下侧延伸出的三角槽。所述三角槽,其中一边是所述倒“」”型点火行槽的底边的左侧延伸,另一边切于所述倒“」”型点火行槽左下边。
在所述环形控制行槽的上顶角处增加一个能够使导向轴向上位移的上延伸区。
所述上行止回槽的止回边为斜边。
因为本发明在导电储能管的上端设置了气体控制压头,这样可以有效控制打火机的闭气和放气,并且根据导电储能管的旋转角度设定气体控制压头的位置,这样可以保证在第一次下压时避开打火机防气压板,而在第二次下压时正好压到。在点火行槽设置有用于减缓撞击轴压力的弹力减缓区,所述的弹力缓减区紧靠点火行槽的下部,使撞击轴能在点火行槽和弹力减缓区之间自由移动,以减少点火行槽对撞击轴的侧向反冲力,进而减少对导向轴的冲击力,这样可以保证导向轴的运动方向的准确性,进而提高了打火机的性能和机构灵敏度。另外弹力减缓区设计为三角槽,这样便于使撞击轴很容易返回。本发明在控制行槽的上顶角处增加设置有控制导向轴向上位移的上延伸区,其作用是当打火机待机状态时,导电储能管的导向轴由于复位弹簧的向上作用可以在上延伸区做向上再延伸运动,以防止打火机其他零件的公差导致在导电储能管和传动头之间产生空隙,并且在二者之间增加了预紧力,避免产生空转,进而提高了打火机的性能。所述上行止回槽的止回边为斜边,它提高了环形控制行槽的上行止回槽下端入口的止回宽度,这样可以容纳导向轴与撞击轴在环形控制行槽和点火行槽里的最大距离,进而保证了导向轴的运动方向的准确性,提高了打火机的机构灵敏度。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述。
图1是本发明压电式点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装配有本发明的打火机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导电储能管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行槽结构剖面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行槽结构外观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机芯纵面透视图;图7至图11是本发明工作原理示意图;图12至图20是本发明工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如图1所示,它是本发明压电式点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它包括导电储能管1、行槽结构2、机芯3以及与之相连的放电导线18和铜帽17。其中导电储能管1安装在行槽结构2中,而行槽结构2则固定在机芯3中。
如图2所示,它是装配有本发明的打火机结构示意图。它包括机壳4、打火机按钮30,其中本发明点火装置的机芯3装配在机壳4中,打火机按钮30的传动头31靠压在导电储能管1上,在导电储能管1的上端设置有气体控制压头29,而在打火机上设置有与气体控制压头29配合使用的打火机放气压板32,打火机放气压板32通过支架34使放气头33放气和闭气。
如图3所示,它是本发明导电储能管结构示意图。在导电储能管1的上端设置有气体控制压头29,下部设置有导向轴6,并在导电储能管1上开设有能力释放限位窗15,在导电储能管1的内部装有储能弹簧5和被储能弹簧5压紧的撞击锤8,其中在撞击锤8上设置有用以导向的撞击轴7,而撞击轴7装配在能力释放限位窗15中,并在能力释放限位窗15的范围内活动。
如图4、5所示,它们分别是本发明行槽结构剖面和外观示意图。下面再结合图7对行槽结构进行说明,其中,图7是行槽结构的展开示意图。行槽结构2由一对环形控制行槽9和一对点火行槽10组成,导向轴6位于环形控制行槽9中并在其中移动,而撞击轴7位于点火行槽10中并在其中移动;环形控制行槽9由下行槽24、下行转向槽25、上行止回槽26和上行转向槽27组成,其中上行止回槽26的止回边22为一个斜边,并且在环形控制槽9的上顶角部设有一个上延伸区23,上延伸区23可以是下行槽24向上延伸的槽,也可以是一个和下行槽24相切的一个槽;点火行槽10为“「”型槽,其中其右上部为储能挡肩19,在其右下部设置有用于减缓撞击轴侧向弹力的弹力减缓区20,弹力减缓区20是“「”型点火行槽的右下侧延伸出的三角槽,三角槽的一边28是所述“「”型点火行槽的底边的右侧延伸,另一边21切于所述“「”型点火行槽右下边,此时三角槽为直角三角槽。
当然同样道理,如果点火行槽为倒“」”型,那么弹力减缓区是位于倒“」”型点火行槽的左下侧延伸出的三角槽。并且三角槽的其中一边是倒“」”型点火行槽的底边的左侧延伸,另一边切于倒“」”型点火行槽左下边。当然点火行槽也可以采用其它形状,与之对应的弹力减缓区也可以采用相应的形状。
如图6所示,它是本发明机芯纵面透视图。在机芯3内除包括导电储能管1和行槽结构2外,还包括复位弹簧11、承击钉12、导电铜片13、压电陶瓷14和放电铜片16,另外还有铜帽17和放电导线18。
下面结合图7-11,对本发明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其中图7-11为行槽结构2的展开示意图,点火时,第一步如同7所示,当第一次按下导电储能管1时,导向轴6沿着环形控制行槽9的下行槽24向下移动,此时能力释放限位15和撞击轴7同时向下移动;当导向轴6越过下行转向槽25,到达上行止向槽26时,撞击轴7进入了弹力减缓区20,如图8所示,这时撞击轴7下部没有受到任何阻挡和压力,所以不能使储能弹簧5产生储能,同时气体控制压头29旋转到打火机防气压板32的下面(如图14所示);第二步减弱对导电储能管1的受力,因为撞击轴7进入了弹力减缓区20,撞击轴7到导向轴6的距离约等于弹力减缓区20到上行止回槽26的距离,再由于复位弹簧11的向上力作用,导向轴6沿着上行止回槽26的止回边(也就是导向边)22并带着能力释放限位窗15和撞击轴7上行,当行至图9状态时,这时撞击轴7随着能力释放限位窗15的底斜边滑到储能挡肩19上,气体控制块27也上滑到打火机放气撬板的上面(如图15、16);第三步这时紧接着再一次按下导电储能管1,导向轴6随之垂直下行到图10状态时,此时气体控制压头29压下打火机放气压板32,放气头33开始出气(如图17、18所示),而撞击轴7则留在储能挡肩19上使储能弹簧5储能;然后继续往下按导电储能管1,使导向轴6下行,当行至图11状态时,导向轴行至上行止回槽25底部时,能力释放限位窗15的上斜边迫使撞击轴7滑出储能挡肩19,这时储能弹簧5瞬间释放,撞击锤8猛击承击钉12产生高压电点火,这样就完成了放气点火的整个动作。
终止点火时只要取消对导电储能管1的受力,整个过程即由复位弹簧11还原到起动前状况,如图6所示。此时导向轴6位于上延伸区23中,这样由于复位弹簧11的作用,可以将导电储能管1适当向上产生位移,这样使传动头31和导电储能管1之间产生预紧力,这样在使用时不会产生松动和空转的感觉。
另外,在上行止回槽26的止回边22设定为斜边,它提高了上行止回槽26下端入口的止回宽度,这样可以容纳导向轴6与撞击轴7在环形控制行槽9和点火行槽10里的最大距离,可以防止由于制造时产生的公差和撞击轴7对导向轴6的反冲力,导致导向轴6直接从下行转向槽返回。并且止回边22的倾斜角度根据公差和导向轴的平均受力大小设定。
当儿童误操作时,在按下导电储能管1,导向轴6下行到图8时即松开储能管1,由于儿童操作动作单纯,整个过程会由图7到图8经过图9(此时儿童来不及马上进行第二次给导电储能管1受力)直接由复位弹簧11将整个工作还原到图6(即操作前状况)。而且每当儿童做循环点火动作时,气体控制压头29都旋转到打火机气体放气压板32的下面后直接快速上行到还原,根本不能开启打火机放气压板32放气,电子亦不放电,从而达到了防儿童开启。
如图12至20所示,它们是本发明工作示意图。第一步,在图12状态时,用户下压打火机按钮30,然后其带动传动头31使导电储能管1向下移动,而在运行到图13状态下,由于导电储能管1在环形控制行槽20中做旋转下行(参见图7),所以带动气体控制压头29也跟着旋转,当运行到图14状态下时,气体控制压头29旋转到打火机放气压板32的下面,此时减缓打火机按钮30的压力,气体控制压头29将垂直向上移动;第二步,当运行到图15状态时,由于气体控制压头29为圆锥形,而打火机放气压板32可以向上活动,此时气体控制压头29和打火机放气压板32相互脱离,至到图16状态时,二者才完全脱离,此时再次按压打火机按钮30,由于此时气体控制压头29正好在打火机放气压板32的上面,当运行到图17状态时,气体控制压头29带动打火机放气压板32压迫放气头33放气,运行至图18状态时,放气头33达到最大的放气状态;第三步,松开打火机按钮30,如图19所示,此时导电储能管1再次旋转上行,当运行到如图20状态时,打火机回复原始状态,气体控制压头29也回复到原始状态,为下一次打火做准备。
其中,由于要求气体控制压头29在第一次向下运行中要避开打火机放气压板32,比如运行到图14的状态,而在第二次下行时要压迫打火机放气压板32,所以其在导电储能管1的位置必须进行事先的计算,其计算依据主要是根据导电储能管1的旋转角度和打火机放气压板的位置确定。当打火机待机时,一般气体控制压头29设置在偏离打火机放气压板32的上方;当打火机第一次被按下时,气体控制压头29位于打火机放气压板32的下方,当打火机第二次被按下时,气体控制压头29位于打火机放气压板32的上方。
权利要求
1.一种防儿童开启打火机压电式点火装置,它包括导电储能管、机芯和设置在机芯上用以控制导电储能管运转的行槽结构,在所述导电储能管上设置有撞击锤、用以控制撞击锤运转的撞击轴和控制导电储能管运转的导向轴,在所述行槽结构上设置有环形控制行槽和点火行槽,导电储能管位于行槽结构内,所述导向轴和撞击轴分别位于所述环形控制行槽和点火行槽内,所述环形控制槽由下行槽、下行转向槽、上行止回槽和上行转向槽组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电储能管的上端设有气体控制压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儿童开启打火机压电式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控制压头的位置根据导电储能管的旋转角度和打火机放气压板的位置确定。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儿童开启打火机压电式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体控制压头设置在偏离打火机放气压板的正上方。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儿童开启打火机压电式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体控制压头为圆锥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儿童开启打火机压电式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点火行槽的下部设置有用于减缓撞击轴侧向弹力的弹力减缓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儿童开启打火机压电式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行槽为“『”型,所述弹力减缓区是位于“『”型点火行槽的右下侧延伸出的三角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儿童开启打火机压电式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槽,其中一边是所述“『”型点火行槽的底边的右侧延伸,另一边切于所述“『”型点火行槽右下边。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儿童开启打火机压电式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行槽为倒“』”型,所述弹力减缓区是位于倒“』”型点火行槽的左下侧延伸出的三角槽。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儿童开启打火机压电式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槽,其中一边是所述倒“』”型点火行槽的底边的左侧延伸,另一边切于所述倒“』”型点火行槽左下边。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儿童开启打火机压电式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环形控制行槽的上顶角处增加一个能够使导向轴向上位移的上延伸区。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防儿童开启打火机压电式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延伸区是下行槽的向上延伸槽。
12.如权利要求1中任一项所述的防儿童开启打火机压电式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止回槽的止回边为斜边。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防儿童开启打火机压电式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边的倾斜角度根据公差和导向轴的平均受力大小设定。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儿童开启打火机压电式点火装置,它不但可以保证打火机正常工作,而且可以有效控制打火机在点火过程中的闭气和放气,提高了打火机的性能。它包括导电储能管、机芯和设置在机芯上用以控制导电储能管运转的行槽结构,在导电储能管上设置有撞击锤、用以控制撞击锤运转的撞击轴和控制导电储能管运转的导向轴,在行槽结构上设置有环形控制行槽和点火行槽,导电储能管位于行槽结构内,所述导向轴和撞击轴分别位于环形控制行槽和点火行槽内,其中,在所述导电储能管的上端设有气体控制压头,其位置根据导电储能管的旋转角度和打火机放气压板的位置确定。另外在点火行槽下部设置有弹力缓解区,在环形控制行槽的上顶端设置有上延伸区。
文档编号F23Q2/28GK1888540SQ20061002907
公开日2007年1月3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18日
发明者朱信秋 申请人:朱信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