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20790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吸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热装置。
背景技术
热交换技术层出不穷,现有技术大多采用圆形热交换管,在相同容积情况 下圆形管相对表面积较小,因此吸热面积小。许多热交换管制成螺旋式或回转 式弯管,以提高热交换时间。但工作时间一长,圆形管的外壁附着大量的污物, 降低了吸热效果,需要即时清理。圆形管清洁起来很不方便,难以达到理想的 清洁效果。本人在先申请的一种"吸热器",公开了采用方管作热交换管,并 且方管呈行列排列的吸热器,不但提高了吸热效率,还有利于清洁管壁。但是, 通过实验发现,它还存在结构不够坚固、连接不太方便以及清洁管壁时还不太 理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坚固、连接方 便以及能更方便地清洁管壁的吸热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包括外壳和置于外壳内的热交换管;所述的热交换 管为方管,所有热交换管的横截面呈行列排列;所述的外壳由侧板、水箱和门 组成;每列热交换管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横管连通,横管的一端与兼作部分固 定壳体的水箱相通,水箱上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
所述的门为"L"型,该门与水箱铰接。
所述的门为"U"型,该门与水箱卡接。
由于本发明采用水箱的结构,结构连接件增加,整体结构更加坚固。增加水箱后横截面增大,其整体与烟筒或锅炉连接安装时,接触面增大,连接的稳 定性更高。由于结构中横向管道减少,清洁时阻挡物少清洁起来更加方便。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详细描述 图1是图2的A向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l、图2所示,本发明包括外壳和置于外壳内的热交换管3;所述的热交 换管3为方管,所有热交换管3的横截面呈行列排列;所述的外壳由侧板、水
箱1和门4组成;每列热交换管3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横管5连通,横管5的 一端与兼作部分外壳的水箱1相通,水箱1上设有进水管2和出水管6。本发明 的门4可以做成"L"型门,门4与水箱1铰接。本发明的门4与侧板一体时, 也可以做成"U"型门,该门与水箱l两壁卡接。本发明可以装在烟道上作为余 热利用的热交换器使用,也可作为锅炉的热交换组件使用。工作过程如下将 本发明装在锅炉烟道上,出水管6和进水管2分别与循环系统进水口和锅炉出 水口相连,烟气从由侧板、水箱1和门4构成的通道内流动,置于其内的热交 换管3与带有大量余热的烟气接触,进行热能交换。由于设有水箱l,结构更坚 固,连接更稳定。横管减少加之采用"L"型门或"U"型门,开启门4后能, 更大限度地使热交换管3从两个或两个以上方向露出,清洁起来更加方便。当 作为锅炉构件使用时,只需将本发明装在炉膛上,进水管2与锅炉水箱连通即 可。
权利要求
1. 一种吸热器,包括外壳和置于外壳内的热交换管(3);所述的热交换管(3)为方管,所有热交换管(3)的横截面呈行列排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由侧板、水箱(1)和门(4)组成;每列热交换管(3)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横管(5)连通,横管(5)的一端与兼作部分固定壳体的水箱(1)相通,水箱(1)上设有进水管(2)和出水管(6)。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门(4)为"L"型, 该门(4)与水箱(1)铰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门(4)为"U"型, 该门(4)与水箱(1)两侧壁卡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锅炉烟气余热的吸热器。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坚固、连接方便以及能更方便地清洁管壁的吸热器。本发明包括外壳和置于外壳内的热交换管;所述的热交换管为方管,所有热交换管的横截面呈行列排列;所述的外壳由侧板、水箱和门组成;每列热交换管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横管连通,横管的另一端与兼作部分外壳的水箱相通,水箱上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
文档编号F28D7/10GK101458042SQ20071019599
公开日2009年6月17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14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14日
发明者青 程 申请人:青 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