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型折流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34668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翼型折流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千蒸式换热设备的翼型折流板换热设备。
背景技术
在本实用新型发明之前,干蒸式换热设备主要为弓形折流板的结构。其特点是制造工艺简单,成熟,制造成本低廉。但是,由于垂直弓形折流板的结构布置,
使得流道呈"—t — i — t — i 4"类似城墙的形状。在此流道中流体前进时形成
多次的卯°转弯和与垂直弓形折流板直接碰撞,使之形成较大的流动阻力与沿程压降,.在垂直弓形板的背风面容易形成死水区,严重影响换热管的有效换热面积,由于存在较大的阻力与死水区,使得换热管上容易结垢,降低换热管的换热效率,水流与换热管的垂直冲击,增加了换热管震动损坏的几率。为了弥补换热效率的不足,只有增加换热管的实际使用数量,但随之又增加了材料成本。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缺陷,设计、研制一种新型的翼型折流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翼型折流板,其主要技术特征在于弓形板的两侧分别设有I号三角形翼板与
n号三角形翼板,i号三角形翼板、n号三角形翼板与弓形板之间的角度e为
卯° 135° ,弓形板的布置与壳管纵切面成ot角度,其中15° 〈 = oc 〈=35° ,I号三角形翼板与II号三角形翼板沿轴向分别与前后三角形翼板交错连接。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是
与弓形板两侧相连的I号三角形翼板和II号三角形翼板为直角三角形,其中一个锐角为20° ~ 45° 。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是
I号三角形翼板与前置的弓形板上的II号三角形翼板连接,且与前置的弓形板沿轴向转动180。 , II号三角形翼板与后置的弓形板的I号三角形翼板连接,且后置的弓形板沿轴向转动180° 。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是
弓形板上的穿管孔为腰圆孔,腰圆孔的长度计算公式为r(l/cosoc),其中r为换热管的外径。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是
I号三角形翼板、II号三角形翼板、弓形板的材料是金属或塑料。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是
弓形板与两侧的I号三角形翼板、II号三角形翼板为一体成型板。
本实用新型中由于流道呈上下交错流动,避免了因直接冲击垂直弓形板所引起的较大阻力等上述几个缺点,进而改善了换热效果,结垢问题,震动伤害问题和材料成本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有以下几点
31. 流道的上下交错流动,有效地降低了沿程流动阻力,提高水流速,减少换
热管的结垢,提高换热效率;
2. 减少了流道中的流动死水区,使换热管的有效面积大大增加;
3. 减少实际的换热管使用数量,降低材料成本;
4. 本实用新型设计为一体成型折流板,制作简单,安装方便,适合批量生产。

图l—一本实用新型翼型折流板示意图。图2——本实用新型的前后三角形翼板连接示意图。图3——本实用新型流体上下交错流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
图1中A为翼形折^U1整体示意图(主视图),本实用新型翼型折流板是由弓形板2和I号三角形翼板3、 1I号三角形翼板4组成的一体成型板;
图1中B为翼型折流板中弓形板2和两側的I号三角形翼板3、 II号三角形翼板4示意图(左视图)。
图1中C为翼型折im中弓形板2和两侧的I号三角形翼板3、 II号三角形翼板4之间的角度示意图。
如图2所示I号三角形翼板3与前置弓形板2的II号三角形翼板4连接,且与前置弓形板2沿轴向转动180° , 1I号三角形翼板4与后置弓形板2的I号三角形翼板3连接,且后置的弓形板2沿轴向转动180° ,重复以上的连接步骤直到预定的长度即可。
如图3所示拟艮据换热设备1的壳管大小,选择适合尺寸的弓形板和三角形翼板,合适的P角7和腰圆孔5。按选定的ot角6,将翼形折流板图1中的A如图2所示进行连接拼装,I号三角形翼板3、 II号三角形翼板4与弓形板2之间的角度P为卯° ~135° ,翼形折流板的布置与壳管纵切面成a角度,其中15° 〈 = a 〈=35° ,采用的a、 P的设定值,减小了水侧沿程的阻力,加大了水流速,减少了换热管的结垢,提高了换热效率。弓形板2和两側各设有的I号三角形翼板3和II号三角形翼板4组成一体的翼型折流板,I号三角形翼板3、 II号三角形翼板4沿轴向分别与前后翼型折流板的三角形翼板交错连接,形成上下交错流动前进的流道。I号三角形翼板3与前置的翼型折流板的II号三角形翼板4连接,且与前置的翼型折流板沿轴向转动180° , 1I号三角形翼板4与后置的翼型折流板的II号三角形翼板4连接,且后置的翼型折流板沿轴向转动180° 。连接的方式视材质而定,可以为焊接,扣接,胶结。
根据换热器的设计长度,重复前后三角形翼板的连接和沿轴向转动,最终形成翼型折流板组件。
权利要求1. 翼型折流板,其特征在于弓形板的两侧分别设有I号三角形翼板与II号三角形翼板,I号三角形翼板、II号三角形翼板与弓形板之间的角度β为90°~135°,弓形板的布置与壳管纵切面成α角度,其中15°<=α<=35°,I号三角形翼板与II号三角形翼板沿轴向分别与前后三角形翼板交错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翼型折流板,其特征在于与弓形板两侧相连的I号三角形翼板和n号三角形翼板为直角三角形,其中一个锐角为20。 ~45° 。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翼型折流板,其特征在于I号三角形翼板与前置的弓形板上的n号三角形翼板连接,且与前置的弓形板沿轴向转动180° , n号三角形翼板与后置的弓形板的I号三角形翼板连接,且后置的弓形板沿轴向转动180。。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翼型折流板,其特征在于弓形板上的穿管孔为腰圆孑L,腰圆孔的长度计算公式为r(l/cosa),其中r为换热管的外径。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翼型折流板,其特征在于I号三角形翼板、II号三角形翼板、弓形板的材料是金属或塑料。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翼型折流板,其特征在于弓形板与两侧的I号三角形翼板、II号三角形翼板为一体成型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干蒸式换热设备的翼型折流板换热设备。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弓形板的两侧分别设有I号三角形翼板与II号三角形翼板,且二者与弓形板之间的角度β为90°~135°,弓形板的布置与壳管纵切面成α角度,其中15°<=α<=35°,I号三角形翼板与II号三角形翼板沿轴向分别与前后三角形翼板交错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弓形折流板的有效换热面积小、换热管上容易结垢、降低换热管的换热效率、增加换热管震动损坏的几率等缺陷。本实用新型具有消除结垢、换热效率高、无震动和材料成本低等优点。
文档编号F28F9/24GK201269713SQ20082003914
公开日2009年7月8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8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8日
发明者余耀聪, 顾有三 申请人:顾有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