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热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00143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燃气热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燃气具有关,特别与燃气热交换器有关。
背景技术
节能和环保是燃气具行业应考虑的首要问题,目前热水器的消耗量500万台/年, 基本上是由几种形式分摊。热交换器一般分为六类普通型热交换器、环保型热交换器、单通道壁挂炉热交换器、双通道壁挂炉热交换器、板式式换热器和冷凝式热交换器。传统的燃气热交换器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的含集热片的集热交换器,用铜制作的盘管盘绕在壳体上且穿在集热交换器上的集热片上而二端与进水出口连通。普通型热交换器是用紫铜(即纯铜T1-T3),经过加工最后浸铅锡而成,目前市场占有比例为60%。环保型热交换器盘器是用无氧铜(即纯铜 TP1-TP3或TU1-TU3),经过加工最后钎焊而成,目前市场占有比例为40%。铜材是不可再生的金属,它目前的价格非常高,并且它也是军备物资,各国均相囤积,价格居高不下,现在还是6万多/吨左右。采用铜管费用高且强度较低。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提供一种可降低铜材消耗,热效率高,强度高,安全可靠、成本低的燃气热交换器。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燃气热交换器,包括壳体,置于壳体上部的含集热片的集热交换器,装在集热交换器上的集热管的第一端与出水管连通,其特征是在壳体上位于集热交换器底部有与壳体成一体的输水管道,输水管道的第一端与集热管的第二端连通而第二端与进水管连通,本实用新型中输水管道可采用铜管压扁或直接用两片带材压形焊接而成,提高强度。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冷水通过输水管道进入集热管,燃气燃烧下释放热量,通过集热片吸热,集热片的热传给集热管,将管内的水进行加热,然后经出水管流出。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热效率高,强度高,安全可靠;2,降低铜材的消耗,成本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部分壳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左视图。图4为输水管道与集热管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5为输水管道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 图4,本实施例燃气热交换器,包括壳体1,置于壳体上部的含集热片的集热交换器2,装在集热交换器上的集热管3的第一端与出水管4连通。在壳体上位于集热交换器底部有与壳体成一体的输水管道5。输水管道的第一端与集热管的第二端连通而第二端与进水管6连通。如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带输水管道的壳体是用两片带材压形而成。 如图5、图6所示,可采用铜管压扁后形成输水管道再焊接在壳体上。
权利要求1.燃气热交换器,包括壳体,置于壳体上部的含集热片的集热交换器,装在集热交换器上的集热管的第一端与出水管连通,其特征在于在壳体上位于集热交换器底部有与壳体成一体的输水管道,输水管道的第一端与集热管的第二端连通而第二端与进水管连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燃气热交换器,包括壳体,置于壳体上部的含集热片的集热交换器,装在集热交换器上的集热管的第一端与出水管连通,其特征是在壳体上位于集热交换器底部有与壳体成一体的输水管道,输水管道的第一端与集热管的第二端连通而第二端与进水管连通。本实用新型可降低铜材消耗,热效率高,强度高,安全可靠、成本低。
文档编号F28F21/08GK202229412SQ20112032821
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3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3日
发明者何正云, 杨启林 申请人:成都市双流壁挂热交换器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