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转窑两端进风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56044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回转窑两端进风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回转窑两端进风结构,包括风机以及分别设置于回转窑窑头和窑尾的进风管,所述的回转窑外分别设有可推动进风管来回移动的进风管伸缩驱动电机以及带动进风管旋转的进风管旋转驱动电机,所述进风管与风机的出风口连通,所述窑头底部设有向下的卸渣通道,所述的卸渣通道上设有与卸渣通道连通的余热回收管,余热回收管的另一端与风机的进风口连通,所述卸渣通道的下端设有出渣通道,出渣通道的末端设有出渣机以及与出渣通道连通的出渣进风管。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了一种可同时从回转窑两端进风、进风管在回转窑中的位置可调从而避免污泥在回转窑中堆料、使得污泥充分燃烧的回转窑两端进风结构。
【专利说明】—种回转窑两端进风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处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回转窑两端进风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污泥在进行焚烧处理之前,其含水率在80%左右,经过进一步脱水干化,使其含水率降低之后进行焚烧。用于焚烧污泥的回转窑,其进风管从回转窑的一端通入到回转窑中,并且进风管与回转窑的相对位置固定,由于进入到回转窑中的污泥其湿度无法保持恒定,当湿度较高的污泥进入到回转窑中时,在焚烧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氧气分配不均匀的情况,导致污泥在窑尾处堆料,导致污泥燃烧不充分。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可同时从回转窑两端进风、进风管在回转窑中的位置可调从而避免污泥在回转窑中堆料、使得污泥充分燃烧的回转窑两端进风结构。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回转窑两端进风结构,包括风机以及分别设置于回转窑窑头和窑尾的进风管,所述的回转窑外分别设有可推动进风管来回移动的进风管伸缩驱动电机以及带动进风管旋转的进风管旋转驱动电机,所述进风管与风机的出风口连通,所述窑头底部设有向下的卸渣通道,所述的卸渣通道上设有与卸渣通道连通的余热回收管,余热回收管的另一端与风机的进风口连通,所述卸渣通道的下端设有出渣通道,出渣通道的末端设有出渣机以及与出渣通道连通的出渣进风管。污泥焚烧之后产生的灰渣从卸渣通道向下落入出渣通道,出渣机将灰渣从出渣进风管中排出。由于余热回收管、卸渣通道、出渣通道依次连通,在排出灰渣的过程中,风机也同时运转,便会在出渣进风管产生负压,将外界空气抽入,空气的流动方向与灰渣排出方向正好相反,空气在出渣通道和卸渣通道流动过程中与灰渣发生热交换,空气的温度逐渐升高而灰渣温度降低,进风管吹出的空气具有较高的温度,可以带走污泥中的水分使污泥湿度降低。位于回转窑两端的进风管均可以在对应的进风管伸缩驱动电机的带动下沿着回转窑的轴向进给运动,使得两个进风管的出风口位置均可以改变,此外还设置进风管旋转驱动电机可以带动进风管转动,调整进风管的出风口朝向,因此可以根据污泥的湿度来分别调节进风管出风口的位置和朝向,使得回转窑中的氧气分配较为均匀,污泥燃烧也更为充分。
[0006]作为优选,还包括用于定位进风管的滑动座以及与滑动座相配合、使滑动座可沿着进风管轴向移动的承载导轨,所述的进风管旋转驱动电机设置在滑动座上,所述的滑动座底部设有齿条,所述进风管伸缩驱动电机上设有与齿条配合的驱动齿轮。通过进风管伸缩驱动电机推动滑动座相对承载导轨滑移,从而实现进风管的平稳移动。
[0007]作为优选,所述的卸渣通道内设有重力卸渣阀,重力卸渣阀位于卸渣通道与余热回收管连接处的上方。当灰渣落入卸渣通道时,首先落在重力卸渣阀上,待积累的灰渣量超过重力卸渣阀的预定承载量之后,重力卸渣阀打开,灰渣继续下落,这样既可以调节灰渣下落速度,避免灰渣在卸渣通道和出渣通道堆积,保证进气顺畅。此外,也能够防止将回转窑内的废气吸入余热回收管。
[0008]作为优选,所述的卸渣通道内设有卸渣孔板,卸渣孔板位于卸渣通道与余热回收管连接处的下方。卸渣孔板可以使得下落的灰渣分布更为疏松,便于灰渣排出,防止灰渣堵塞。
[0009]作为优选,所述的回转窑上设有与进风管配合的导向套,导向套上设有用于固定进风管的锁紧螺栓。在不需要对进风管进行调节时,可以通过锁紧螺栓将进风管位置锁定。
[0010]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进风管的出风口位置以及朝向角度可以进行调节,使得回转窑中氧气分布较为均匀,污泥燃烧较为充分;(2)回转窑两端均设有位置可调的进风管,进风量和氧气分布的调节更为精确;(3)从进风管进入到回转窑中的空气通过吸收灰渣的余热而具有较高温度,便于带走污泥的水分,降低污泥湿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2]图中,回转窑1,窑头101,窑尾102,导向套2,锁紧螺栓3,进风管4,滑动座5,进风管旋转驱动电机6,驱动齿轮7,进风管伸缩驱动电机8,承载导轨9,卸渣通道10,出渣机11,出渣进风管12,出渣通道13,卸渣孔板14,重力卸渣阀15,进气支路16,旁通阀17,风机18,余热回收管19。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0014]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一种回转窑两端进风结构,包括回转窑1、风机18以及余热回收管19,在回转窑I的两端,即窑头101和窑尾102均设有进风管4以及与各自进风管相对应的进风管伸缩驱动电机8和进风管旋转驱动电机6,进风管可相对窑头101或窑尾102相对滑动。进风管4定位在滑动座5上,滑动座5上设有承载导轨9,使得滑动座5可以移动,滑动座5的移动方向与回转窑I轴向一致。滑动座5底部设有齿条,进风管伸缩驱动电机8上设有与齿条配合的驱动齿轮7,进风管伸缩驱动电机8转动从而带动滑动座5移动。进风管旋转驱动电机6设置在滑动座5上,进风管旋转驱动电机6通电转动可以带动进风管4转动,调整进风管出风口的朝向,同时为了避免进风管转动时发生干涉,可以在进风管上安装转动连接座,保证其顺利转动。
[0015]进风管4与风机18的出风口连通,窑头101底部设有向下的卸渣通道10。卸渣通道10上设有与卸渣通道10连通的余热回收管19,余热回收管19的另一端与风机18的进风口连通,卸渣通道10的下端设有出渣通道13,出渣通道13的末端设有出渣机11以及与出渣通道13连通的出渣进风管12。卸渣通道10内设有重力卸渣阀15,重力卸渣阀15位于卸渣通道10与余热回收管19连接处的上方。卸渣通道10内设有卸渣孔板14,卸渣孔板14位于卸渣通道10与余热回收管19连接处的下方。余热回收管19上设有进气支路16,进气支路16上设有旁通阀17。此外,回转窑I的窑头101和窑尾102上分别设有导向套,进风管4穿过导向套而伸入到回转窑I内,导向套上设有锁紧螺栓3,在燃烧情况较好时可以将进风管的位置进行锁定。
[0016]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污泥在回转窑I中焚烧之后产生的灰渣从窑头101进入卸渣通道10,落在重力卸渣阀15上。待积累的灰渣量超过重力卸渣阀15的预定承载量之后,重力卸渣阀15打开,灰渣继续下落至卸渣孔板14,经过卸渣孔板14的作用使得灰渣变得较为疏松。经过卸渣孔板14的灰渣进入到出渣通道13中,并通过出渣机11作用,将灰渣从出渣进风管12排出。在排出灰渣的过程中,风机18也同时运转,余热回收管19、卸渣通道
10、出渣通道13依次连通,在出渣进风管12处产生负压,将外界空气抽入,空气依次经过出渣通道13和卸渣通道10,空气的流动方向与灰渣排出方向相反,空气在出渣通道13和卸渣通道10中流动并与灰渣发生热交换,空气的温度逐渐升高而灰渣温度降低。加热后的空气进入到余热回收管19中,通过风机18分别泵入两个进风管4,从而进入到回转窑I中,参与污泥的焚烧。在进风过程中,进风管伸缩驱动电机8通电后,可以带动进风管4向内或者向外运动,使得进风管4的出风口位置可以在回转窑I内改变,同时进风管旋转驱动电机6通电后,可以带动进风管4转动,调整进风管4的出风口朝向。
【权利要求】
1.一种回转窑两端进风结构,其特征是,包括风机(18)以及分别设置于回转窑(I)窑头(101)和窑尾(102)的进风管(4),所述的回转窑(I)外分别设有可推动进风管(4)来回移动的进风管伸缩驱动电机(8)以及带动进风管(4)旋转的进风管旋转驱动电机(6),所述进风管(4)与风机(18)的出风口连通,所述窑头(101)底部设有向下的卸渣通道(10),所述的卸渣通道(10)上设有与卸渣通道(10)连通的余热回收管(19),余热回收管(19)的另一端与风机(18 )的进风口连通,所述卸渣通道(1 )的下端设有出渣通道(13 ),出渣通道(13)的末端设有出渣机(11)以及与出渣通道(13)连通的出渣进风管(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转窑两端进风结构,其特征是,还包括用于定位进风管(4)的滑动座(5)以及与滑动座(5)相配合、使滑动座(5)可沿着进风管(4)轴向移动的承载导轨(9),所述的进风管旋转驱动电机(6)设置在滑动座(5)上,所述的滑动座(5)底部设有齿条,所述进风管伸缩驱动电机(8)上设有与齿条配合的驱动齿轮(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转窑两端进风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卸渣通道(10)内设有重力卸渣阀(15),重力卸渣阀(15)位于卸渣通道(10)与余热回收管(19)连接处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回转窑两端进风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卸渣通道(10)内设有卸渣孔板(14),卸渣孔板(14)位于卸渣通道(10)与余热回收管(19)连接处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回转窑两端进风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回转窑(I)上设有与进风管(4)配合的导向套,导向套上设有用于固定进风管(4)的锁紧螺栓(3)。
【文档编号】F23G7/00GK204006028SQ201420382613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1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1日
【发明者】纪伟勇, 王艳丽, 李秀朝, 张家云, 项乐群, 应文勇 申请人:浙江三联环保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