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气热交换器双层单元箱体及其并联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42366阅读:534来源:国知局
气气热交换器双层单元箱体及其并联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气热交换器双层单元箱体及其并联机构,属于热交换器单元箱体及其双层并联机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电站锅炉空气加热中,目前在线使用的主要有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在回转式空气加热中,由于原烟气与冷空气是在不同的时间走过同一个空间,而原烟气的含灰量非常高,冷空气中含水,当原烟气通过传热元件时,灰很容易遗留在传热元件上,与冷空气遗留下来的水分一起凝结在传热元件上造成堵灰,使得加热的空气无法通过,造成设备无法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气气热交换器双层单元箱体及其并联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气气热交换器双层单元箱体,包括:上层原烟气进风管、上箱体、空气进风口、上层扁管、上层原烟气出风管、原烟气出风口、空气连接筒、下层原烟气进风管、原烟气进风口、空气出风口、下层扁管、下箱体、下层原烟气出风管和原烟气中间管,所述上层扁管均布在上箱体内,上层原烟气进风管固定在上箱体水平方向的一侧,上层原烟气出风管固定在上箱体水平方向的另一侧,上层原烟气出风管的末端设有原烟气出风口,上层原烟气进风管和上层原烟气出风管均与上箱体内的上层扁管的管内通道相连通,上箱体的上端设有空气进风口,下箱体设置在上箱体的下部,下层扁管均布在下箱体内,下层原烟气进风管固定在下箱体水平方向的一侧,下层原烟气出风管固定在下箱体水平方向的另一侧,下层原烟气进风管的初端设有原烟气进风口,下层原烟气进风管和下层原烟气出风管均与下箱体内的下层扁管的管内通道相连通,下箱体的下端设有空气出风口,空气连接筒的上端与上箱体内的上层扁管的管外通道相连通,空气连接筒的下端与下箱体内的下层扁管的管外通道相连通,原烟气中间管的上端与上层原烟气进风管相连通,原烟气中间管的下端与下层原烟气出风管相连通。

所述上层扁管和下层扁管的管内壁上均镀有搪瓷层。

在水平方向并联有若干个双层单元箱体。

在水平方向并联有三个、或四个、或五个双层单元箱体。

本实用新型的气气热交换器双层单元箱体,原烟气与空气是分道而行,扁管内走原烟气,扁管外走空气,所以本实用新型的设备不会造成堵灰。另外,原烟气中含有灰,对传热扁管的磨损比较大,本实用新型的扁管内孔镀有搪瓷,起到了耐磨作用,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双层布置的气气热交换器是利用电站锅炉尾部烟气加热锅炉燃烧所需空气的装置。它设置在电站锅炉尾部,由若干组气气热交换器双层单元箱体并联排列组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气气热交换器双层单元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上层扁管4或下层扁管11的组合示意图。

图3为双层单元箱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显示原烟气的流动路线)。

图4为双层单元箱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显示原烟气和空气的流动路线)。

图5为图4的A向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气气热交换器双层单元箱体并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B向视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1为上层原烟气进风管,2为上箱体,3为空气进风口,4为上层扁管,5为上层原烟气出风管,6为原烟气出风口,7为空气连接筒,8为下层原烟气进风管,9为原烟气进风口,10为空气出风口,11为下层扁管,12为下箱体,13为下层原烟气出风管,14为原烟气中间管,15为管内通道,16为管外通道,17为搪瓷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气气热交换器双层单元箱体,包括:上层原烟气进风管1、上箱体2、空气进风口3、上层扁管4、上层原烟气出风管5、原烟气出风口6、空气连接筒7、下层原烟气进风管8、原烟气进风口9、空气出风口10、下层扁管11、下箱体12、下层原烟气出风管13和原烟气中间管14,所述上层扁管4均布在上箱体2内,上层原烟气进风管1固定在上箱体2水平方向的一侧,上层原烟气出风管5固定在上箱体2水平方向的另一侧,上层原烟气出风管5的末端设有原烟气出风口6,上层原烟气进风管1和上层原烟气出风管5均与上箱体2内的上层扁管4的管内通道15相连通,上箱体2的上端设有空气进风口3,下箱体12设置在上箱体2的下部,下层扁管11均布在下箱体12内,下层原烟气进风管8固定在下箱体12水平方向的一侧,下层原烟气出风管13固定在下箱体12水平方向的另一侧,下层原烟气进风管8的初端设有原烟气进风口9,下层原烟气进风管8和下层原烟气出风管13均与下箱体12内的下层扁管11的管内通道15相连通,下箱体12的下端设有空气出风口10,空气连接筒7的上端与上箱体2内的上层扁管4的管外通道16相连通,空气连接筒7的下端与下箱体12内的下层扁管11的管外通道16相连通,原烟气中间管14的上端与上层原烟气进风管1相连通,原烟气中间管14的下端与下层原烟气出风管13相连通。

所述上层扁管4和下层扁管11的管内壁上均镀有搪瓷层17。

上层原烟气进风管1和上层原烟气出风管5在水平方向,下层原烟气进风管8和下层原烟气出风管13在水平方向,空气进风口3和空气出风口10在垂直方向;原烟气由水平方向的原烟气进风口9进入,通过下层原烟气进风管8、下层扁管11的管内通道15,二次加热下层扁管11外面的空气,通过原烟气中间管14、上层扁管4的管内通道15,一次加热上层扁管4外面的空气;冷空气由垂直方向的空气进风口3进入,通过上层扁管4的管外通道16,被上层扁管4和下层扁管11内的原烟气进行一次、二次加热;上层扁管4和下层扁管11是原烟气降温及空气升温的媒介。

如图6和图7所示,根据所需升温空气量的不同,由若干组气气热交换器双层单元箱体组成并联机构,即,在水平方向并联有若干个双层单元箱体;进一步,在水平方向并联有三个、或四个、或五个双层单元箱体。每个双层单元箱体的原烟气进风口9、原烟气出风口6、空气进风口3和空气出风口10都可以设置阀门,能满足每个双层单元箱体随时可以单独检修的要求,而不影响其它双层单元箱体的正常工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这些具体实施方式都是基于本实用新型整体构思下的不同实现方式,而且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