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安全式火焰观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91428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安全式火焰观测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炉煤气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安全式火焰观测器。



背景技术:

高炉煤气发电机组设有多个燃烧器,每个燃烧器上布置高炉DN400、焦炉DN150、电火用DN50焦炉、热风管道DN450,每次启动锅炉时,需要将DN50焦炉点燃,由于焦炉煤气开始燃烧火焰微弱,摄像头距离较远,无法观察是否燃烧,当观测到火焰时,现场点火已经进行1-2分钟,所以作业人员需要通过炉门观察燃烧器是否已经燃烧,这种作业方法十分危险,如果出现爆燃现象将严重威胁到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安全式火焰观测器,携带方便,使作业人员能安全便利的观测锅炉燃烧火焰。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便携、安全式火焰观测器,由前筒、中筒、尾筒、空心支架、防爆手电筒组成;前筒、中筒、尾筒为筒型结构,前筒与尾筒顶部设有防护板,底部设有折射镜,前筒中部两侧设有泄压孔,尾筒筒身上方设有手电筒夹具,防爆手电筒夹在手电筒支架上;前筒与尾筒平行,前筒与尾筒底部通过中筒连通,并在连接处设有折叠波纹与旋转螺栓,调节前、尾筒与中筒之间的角度;空心支架安装在中筒中部下侧,空心支架与中筒贯通,空心支架与前筒、中筒、尾筒构成的平面垂直。

所述空心支架为空心筒固接而成的叉形结构。

所述前筒与尾筒顶部的防护板采用透明塑化板制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尾筒深入炉内,由原来的炉外观察改为炉内观察,观察火焰更为精确;

2)前筒设有泄压孔,空心支架采用空心筒制作,如果爆燃可通过支架与泄压孔泄压,同时作业人员面部无需正对炉门,有效的保障了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3)无需固定在炉门上,操作、携带方便,适用于高炉煤气发电机组的多个燃烧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中:1-前筒 2-中筒 3-尾筒 4-空心支架 5-防爆手电筒 6-防护板 7-折射镜 8-手电筒夹具 9-旋转螺栓 10-泄压孔 11-折叠波纹 12-炉门 13-作业人员的面部 14-火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4所示,一种便携、安全式火焰观测器,由前筒1、中筒2、尾筒3、空心支架4、防爆手电筒5组成。

前筒1是由50×50×400mm,厚2mm矩形管制作的矩形筒,在筒身前部观测点安装采用50×50mm透明塑化板制作的防护板6,防止爆燃对作业人员造成伤害。在筒身中部两侧设有50×50mm泄压孔10,泄压孔10上覆盖遮黑布,在爆燃时进行泄压同时又能避免管线光线的进入,筒身末端安装折射镜7,便于观察火焰,安装旋转螺栓9,便于调整观察角度。前筒1与尾筒3平行,前筒1与尾筒3底部通过中筒2连通,前筒1与中筒2连接处设有采用塑料材料制作的折叠波纹11,便于折叠。

中筒2是由50×50×200mm,厚2mm矩形管制作的矩形筒,在筒身中部下侧安装1400×700MM的空心支架,空心支架为30×30mm厚2mm空心矩形筒固接而成的叉形结构,空心支架4与中筒2相通,如果出现爆燃,通过空心支架4泄压。

尾筒3是由50×50×250mm,厚2mm矩形管制作的矩形筒,在筒身前部观测点安装采用50×50mm透明塑化板制作的防护板6,防止爆燃对作业人员造成伤害。筒身末端安装折射镜7,便于观察火焰,安装旋转螺栓9,标注1~8号燃烧器的角度,便于调整观察角度。尾筒3与中筒2连接处设有采用塑料材料制作的折叠波纹11,便于折叠。在筒身上方加装小型手电筒夹具8,便于固定防爆手电筒5。防爆手电筒5可以在炉内光线不足时提供照明,便于观察火焰。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在高炉煤气发电锅炉点火后,作业人员将本实用新型的空心支架4放到炉门12的门沿上,尾筒3深入炉内,同时根据点燃的燃烧器的位置,调整尾筒3与中筒2的角度,再调整前筒1与中筒2的角度,保证作业人员的面部13与炉门12垂直,并且不在炉门13的正面,作业人员通过观察前筒1的折射镜7,观测炉内是否有火焰14,如有火焰14证明点火成功;没有火焰14重新操作点火过程。

本实用新型制作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尾筒3深入炉内,由原来的炉外观察改为炉内观察,观察火焰更为精确。前筒1设有泄压孔10,空心支架4采用空心筒制作,如果爆燃可通过空心支架4与泄压孔10泄压,防止爆燃对作业人员的伤害,同时作业人员面部13无需正对炉门12,有效的保障了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无需固定在炉门上,操作、携带方便,调整观测角度方便,适用于高炉煤气发电机组的多个燃烧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上述实施例中所用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